发布于:2010-08-11 10:08:11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设计软件
[复制转发]
规范条文:新高规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要加强结构外圈,或者削弱内筒。
周期比:主要为限制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使结构具有必要的抗扭刚度,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见高规4.3.5及相应的条文说明。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扭转效应过大,结构抗侧力构件布置不合理。
周期比不满足规范要求时的调整方法(转):
1、程序调整:SATWE程序不能实现。
2、结构调整:只能通过调整改变结构布置,提高结构的抗扭刚度。由于结构外围的抗侧力构件对结构的抗扭刚度贡献最大,所以总的调整原则是加强结构外围墙、柱或梁的刚度,或适当削弱结构中间墙、柱的刚度。利用结构刚度与周期的反比关系,合理布置抗侧力构件,加强需要减小周期方向(包括平动方向和扭转方向)的刚度,削弱需要增大周期方向的刚度。当结构的第一或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可按以下方法调整:
1)SATWE程序中的振型是以其周期的长短排序的。
2)结构的第一、第二振型宜为平动,扭转周期宜出现在第三振型及以后。见抗规3.5.3条3款及条文说明“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动力特性(周期和振型)宜相近”。
3)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于其两个主轴(第二振型转角方向和第三振型转角方向,一般都靠近X轴和Y轴)的抗侧移刚度过小,此时宜沿两主轴适当加强结构外围的刚度,并适当削弱结构内部的刚度。
4)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抗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抗扭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抗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5)在进行上述调整的同时,应注意使周期比满足规范的要求6)当第一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肯定不满足规范的要求;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周期比较难满足规范的要求。
==============================================
昨天,有一个纯剪力墙结构的工程问过来,冲令狐顺便透露了一个小技巧——如何判断“纯”扭转周期。
======================================================================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
(侧刚分析方法)
======================================================================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 期 转 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1.4675 88.39 0.61 ( 0.00+0.61 ) 0.39
2 1.3954 93.54 0.44 ( 0.00+0.44 ) 0.56
3 0.8524 0.57 1.00 ( 1.00+0.00 ) 0.00
4 0.3356 92.82 0.06 ( 0.01+0.05 ) 0.94
5 0.3174 91.93 1.00 ( 0.00+1.00 ) 0.00
6 0.2319 2.03 1.00 ( 1.00+0.00 ) 0.00
7 0.1594 103.11 0.09 ( 0.02+0.07 ) 0.91
当第二振型为扭转时,说明结构沿两个主轴方向的侧移刚度相差较大,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其中一主轴(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是合理的;但相对于另一主轴(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侧移刚度则过小,此时宜适当削弱结构内部沿“第三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并适当加强结构外围(主要是沿第一振型转角方向)的刚度。
======================================================================【局部内容】
如果看这个您判断扭转周期是第二周期吗?有人会断定第四周期才是第一扭转周期吗?
【最最直接的判断方法】
看各个振型里面各个位移分量的质量参与系数,根据他们可以判断第二周期究竟是平动为主还是扭转为主;可惜PKPM不提供这样的输出结果。sap2000和etabs的输出结果就比较详细一些。对于一般工程,估计大部分设计人员都不会使用etabs进行复核,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判别结构的固有周期特性?
【问题】遇到这种情况怎么看数据文件呢?
冲令狐是这么看的:
继续看WZQ.OUT文件的下面的内容
步骤一:看两个方向的基底反力
各振型作用下 X 方向的基底剪力
-------------------------------------------------------
振型号 剪力(kN)
1 2.86
2 10.06
3 8468.62
4 6.92
5 5.62
6 3616.59
7 12.15
各振型作用下 Y 方向的基底剪力
-------------------------------------------------------
振型号 剪力(kN)
1 2884.64
2 2076.29
3 1.09
4 6.81
5 4538.90
6 5.99
7 33.10
============================================================【局部数据】
步骤二:看振型对应的位移
============================================================
耦联时的振型
Floor : 层号
Tower : 塔号
X-Disp : 耦联振型在 X 方向的位移分量
Y-DISP : 耦联振型在 Y 方向的位移分量
Angle-Z: 耦联振型绕 Z 轴的转角
振型 1
-------------------------------------------------------
Floor Tower X-Disp Y-DISP Angle-Z
(mm) (mm) (rad)
24 1 0.015 0.454 0.025
23 1 0.013 0.466 0.024
22 1 0.012 0.449 0.023
21 1 0.012 0.427 0.022
20 1 0.011 0.404 0.021
19 1 0.011 0.380 0.020
18 1 0.010 0.355 0.019
17 1 0.010 0.330 0.017
16 1 0.009 0.305 0.016
15 1 0.008 0.279 0.015
14 1 0.008 0.253 0.014
13 1 0.007 0.226 0.012
12 1 0.006 0.201 0.011
11 1 0.006 0.175 0.010
10 1 0.005 0.151 0.008
9 1 0.005 0.127 0.007
8 1 0.004 0.104 0.006
7 1 0.003 0.082 0.005
6 1 0.003 0.062 0.004
5 1 0.002 0.044 0.003
4 1 0.002 0.028 0.002
3 1 0.005 0.015 0.001
2 1 0.000 0.000 0.000
1 1 0.000 0.000 0.000
振型 2
-------------------------------------------------------
Floor Tower X-Disp Y-DISP Angle-Z
(mm) (mm) (rad)
24 1 -0.026 0.433 -0.029
23 1 -0.024 0.386 -0.029
22 1 -0.023 0.364 -0.028
21 1 -0.022 0.346 -0.026
20 1 -0.021 0.328 -0.025
19 1 -0.020 0.308 -0.024
18 1 -0.019 0.289 -0.022
17 1 -0.018 0.269 -0.021
16 1 -0.017 0.248 -0.019
15 1 -0.015 0.227 -0.018
14 1 -0.014 0.206 -0.016
13 1 -0.013 0.185 -0.015
12 1 -0.012 0.164 -0.013
11 1 -0.011 0.143 -0.011
10 1 -0.009 0.123 -0.010
9 1 -0.008 0.104 -0.008
8 1 -0.007 0.085 -0.007
7 1 -0.006 0.067 -0.006
6 1 -0.005 0.051 -0.004
5 1 -0.003 0.035 -0.003
4 1 -0.002 0.022 -0.002
3 1 -0.006 0.012 -0.001
2 1 0.000 0.000 0.000
1 1 0.000 0.000 0.000
振型 3
-------------------------------------------------------
Floor Tower X-Disp Y-DISP Angle-Z
(mm) (mm) (rad)
24 1 0.960 0.010 -0.003
23 1 0.918 0.007 -0.003
22 1 0.886 0.007 -0.003
21 1 0.852 0.007 -0.003
20 1 0.816 0.007 -0.003
19 1 0.778 0.007 -0.002
18 1 0.738 0.007 -0.002
17 1 0.696 0.007 -0.002
16 1 0.653 0.007 -0.002
15 1 0.607 0.007 -0.002
14 1 0.560 0.007 -0.001
13 1 0.512 0.007 -0.001
12 1 0.463 0.006 -0.001
11 1 0.414 0.006 -0.001
10 1 0.364 0.006 -0.001
9 1 0.315 0.005 0.000
8 1 0.266 0.005 0.000
7 1 0.218 0.004 0.000
6 1 0.171 0.004 0.000
5 1 0.126 0.003 0.000
4 1 0.084 0.002 0.000
3 1 0.048 0.002 0.000
2 1 0.002 0.000 0.000
1 1 0.000 0.000 0.000
振型 4
-------------------------------------------------------
Floor Tower X-Disp Y-DISP Angle-Z
(mm) (mm) (rad)
24 1 0.037 -0.098 0.042
23 1 0.031 -0.028 0.041
22 1 0.027 -0.015 0.033
21 1 0.022 -0.010 0.025
20 1 0.017 -0.005 0.016
19 1 0.012 0.000 0.008
18 1 0.007 0.005 -0.001
17 1 0.002 0.010 -0.009
16 1 -0.003 0.014 -0.016
15 1 -0.008 0.018 -0.023
14 1 -0.012 0.021 -0.028
13 1 -0.016 0.024 -0.032
12 1 -0.018 0.025 -0.035
11 1 -0.021 0.025 -0.037
10 1 -0.022 0.025 -0.036
9 1 -0.022 0.024 -0.035
8 1 -0.022 0.021 -0.032
7 1 -0.021 0.018 -0.028
6 1 -0.020 0.014 -0.024
5 1 -0.018 0.010 -0.019
4 1 -0.015 0.006 -0.013
3 1 -0.046 0.001 -0.008
2 1 0.000 0.000 0.000
1 1 0.000 0.000 0.000
============================================================【局部数据】
步骤三,进行判断
通过以上的数据,我们可以确认:
1、第二周期是平动加扭转,第四周期是纯扭转;
2、第一周期和第二周期的变形结果通过对比可以看出二者只是x向平动成分的方向有所改变;
3、第二周期作为第一扭转周期不太合适,第四周期定为扭转周期比较合适。
4、如果需要调整模型,让结构第二周期不出现扭转,就要从结构布置上面做文章,将x向的刚度进一步削弱或者适当加强Y向刚度。而进行削弱和加强的位置就要结合建筑布置,尽量远离变形的中心,这样的效果会更好。
============================================================
后话:
结构分析是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懂得计算软件的工作原理,熟悉分析假定和流程,对结果有判断能力,对结果数据的含义有深刻而正确的理解。这些都是结构分析需要掌握的必备能力。
目前国内设计院中结构设计的骨干(35~50岁)具备上述能力的能有多少比例?
结构分析能力和结构概念、工程经验相互结合才能胜任大型复杂工程的设计,才能真正担负起公共安全责任,才能真正安全的为业主省钱。
DYGANGJIEGOU 个人做法:
1.从周期文件中找出所有扭转系数大于0.5的扭转周期,按周期大小排列;同理将所有平动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从大到小排列。
2.第一周期的判断:从队列中选出数值最大的扭转和平动周期,查看SATWE软件的“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看该周期值对应的振型的空间振动是不是整体振动,如仅为局部振动,则不能为第一扭转或平动周期,要从队列中选出下一个最大值进行考察,直到某周期值对应的 振型图为结构整体振动,则为第一扭转和平动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断某些复杂工程的第一平动周期时,还应考察该振型产生的基底剪力是否为各振型中的最大值,如果该振型产生的基底剪力很小,那么在地震力作用下他出现的概率就很小,因而也就不是平动主振型,当然也就不能成为第一平动周期.
================================
动力学认为结构的第一周期应该是出现该振形时所需要的能量最小,第二周期所需要的能量次之,依次往后推。我认为规范规定Tt/T1<0.9就是为了让对结构产生作用的能量中的大部分只够激起结构的平动而不是扭转。
按照动力学理论,结构第一周期只与结构本身的质量、刚度和边界条件有关,与外界力没有关系,地震只是提供一个激振力,基底剪力是反映这个激振效果的一个指标,这个除了以上的条件外,同时就跟地震参数有关,比如加速度的值。而结构最容易出现振动的振型就应该是第一振型,这个振型所需要的能量最小,最容易发生。这个就很容易理解为什么扭转振型不能太靠前,起码不能出现再第一振型。
通高层设计中是可行的。关于第二平动周期与扭转周期比较接近的问题是相对的,我个人认为就是说能拉大到0.9以下最好,但是不能拉到0.9以下,也尽量不要超的太多。
怎么理解主振型?pkpm采用了wilson教授的质量参与系数的概念(可以查看sap和etabs),比如我们计算15个振型,质量参与系数达到了98%,那么15个振型当中就有一个质量参与系数最大的振型,比如是2振型,它对这个98%的贡献最大(比如达到40%),那么我们就认为它就是主振型。而其它的振型的贡献可能相对很小。主振型的意义在于:它可能不是最容易被激励起的振型,但是它一旦被激励起了,那么它就是结构振动的主要成分,所以我们在抗震的时候我特别给与关注,尽量避免它与扭转振型靠近。这也就是我建议ljbwhu将T2与Tt拉大点的原因。
在常规的高层结构设计中,由于各种限制,不容易出现以下这种情况:当结构中存在某些相对软弱的部分或者构件的时候,则结构的主振型会出现的比较靠后,这很容易理解,因为软弱的地方在激励能量相对小的时候就会局部振动,此时不是整体振动,所以该振型的质量参与系数很小,但是它们却是低阶振型。所以我前面的贴子提到了模型错误,这里的错误并不是指模型逻辑上的错误,而是某些构件的刚度、尺寸、材料等原因的错误,造成局部软弱。这种情况比较特殊,但是也可能出现,所以要避免。
主振型:对于某个特定的地震作用引起的结构反应而言,一般每个参与振型都有着一定的贡献,贡献最大的振型就是主振型,贡献指标的确定一般有两个,一是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二是应变能的贡献大小。一般而言,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比较直观,容易被我们接受
扭转为主的振型中, 周期最长的称为第一扭转为主的振型, 其周期称为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平动为主的振型中, 根据确定的两个水平坐标轴方向X 、Y , 可区分为X 向平动为主的振型和Y 向平动为主的振型。假定X 、Y 方向平动为主的第一振型(即两个方向平动为主的振型中周期最长的振型) 的周期值分别记为T1 X和T1 Y,其中的大者位T1,小者为T2。则T1 即为《高规》第41315 条中所说的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 T2 姑且称作平动为主的第二自振周期。
研究表明, 结构扭转第一自振周期与地震作用方向的平动第一自振周期之比值, 对结构的扭转响应有明显影响, 当两者接近时, 结构的扭转效应显著增大[7 ] 。《高规》第41315 条对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 之比值进行了限制, 其目的就是控制结构扭转刚度不能过弱, 以减小扭转效应。
《高规》对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 与平动为主的第二自振周期T2 之比值没有进行限制, 主要考虑到实际工程中, 单纯的一阶扭转或平动振型的工程较少, 多数工程的振型是扭转和平动相伴随的, 即使是平动振型, 往往在两个坐标轴方向都有分量。针对上述情况, 限制Tt 与T1 的比值是必要的, 也是合理的, 具有广泛适用性; 如对Tt 与T2 的比值也加以同样的限制, 对一般工程是偏严的要求。对特殊工程,如比较规则、扭转中心与质心相重合的结构, 当两个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相差过大时, 可对Tt 与T2 的比值加以限制, 一般不宜大于1.0。实际上, 按照《抗震规范》第31513 条的规定, 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的侧向刚度不宜相差过大, 以使结构在两个主轴方向上具有比较相近的抗震性能。
当然, 振型特征判断还与宏观振动形态有关。对结构整体振动分析而言, 结构的某些局部振动的振型是可以忽略的, 以利于主要问题的把握。
注意上面这句话的意义说明了,某些局部振动可以忽略掉,那么如何判断某些局部振动呢?就转到我们上面所讨论的问题上来了,可以采用振型总剪力的大小来判断或者振型质量参与系数来判断。忽略某些总剪力很小或者质量参与系数很小的振型,而保留那些相对较大的振型,这样说的话,就没有必要强制
制要求将总剪力最大的平动周期作为第一平动周期了!第一扭转周期的确定也没有什么疑惑。那个审图中心的意见有问题!
1)如果一个结构 X,Y方向周期相差很大时,前几个平动周期往往是一个方向的(如均为X方向或均为Y方向)。此时要求Tt/T1<0.9即可。
(2)如果一个结构 X,Y方向周期相差不大时,应使第一第二振型周期以平动为主(此时第一第二振型分别是X,Y向),此时要求Tt/T1和Tt/T2均<0.9。这是容易作到的。
另附手头一些资料,不知对大家有无帮助:
(1)高规4.3.5条的条文说明主要意思:Tt与T1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耦连影响,结构扭转效应明显增大。
(2)2002年9月版SATWE用户手册124页:振型的方向角0度是X方向,90度是Y方向。依次类推。它的意义在于使我们明确知道结构刚度的薄弱方向。两个第一侧移振型的方向角,代表了水平地震作用的两个近似的最不利方向。
(3)2002年9月版SATWE用户手册124页:主振型的概念:对于地震引起的结构反应而言,参与振型贡献最大的就是主振型。衡量贡献大小有2个指标较合适,一是基底剪力贡献,二是应变能贡献。基底剪力贡献较易为工程技术人员接受。SATWE给出每个振型每个地震方向的基底剪力贡献。用于判断每个地震方向的主振型。
PS:周期比计算方法:
1)扭转周期与平动周期的判断:从计算书中找出所有扭转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按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同理,将所有平动系数大于0.5的平动周期值从大到小排列;
2)第一周期的判断:从列队中选出数值最大的扭转(平动)周期,查看软件的“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看该周期值所对应的振型的空间振动是否为整体振动,如果其仅仅引起局部振动,则不能作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要从队列中取出下一个周期进行考察,以此类推,直到选出不仅周期值较大而且其对应的振型为结构整体振动的值即为第一扭转(平动)周期;值得注意的是,在判断复杂结构的第一平动周期时,还应考察该振型产生的基底剪力是否为各振型中的最大值,如果该振型产生的基底剪力很小,就不是第一平动周期。(详细见PKPM新天地2005.1期)3)周期比计算:将第一扭转周期值除以第一平动周期即可。
一、位移比、层间位移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层间位移角,A、B级高度高层建筑均不宜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2倍;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5倍,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该楼层平均值的1.4倍。
名词释义:
(1) 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水平位移与平均水平位移的比值。
(2) 层间位移比:即楼层竖向构件的最大层间位移角与平均层间位移角的比值。
其中:
最大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
平均水平位移:墙顶、柱顶节点的最大水平位移与最小水平位移之和除2。
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与层高的比值。
最大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
平均层间位移角:墙、柱层间位移角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和除2。
控制目的:
高层建筑层数多,高度大,为了保证高层建筑结构具有必要的刚度,应对其最大位移和层间位移加以控制,主要目的有以下几点:
1.保证主体结构基本处于弹性受力状态,避免混凝土墙柱出现裂缝,控制楼面梁板的裂缝数量,宽度。
2.保证填充墙,隔墙,幕墙等非结构构件的完好,避免产生明显的损坏。
3.控制结构平面规则性,以免形成扭转,对结构产生不利影响。
结构位移输出文件(WDISP.OUT)
Max-(X)、Max-(Y)----最大X、Y向位移。(mm)
Ave-(X)、Ave-(Y)----X、Y平均位移。(mm)
Max-Dx ,Max-Dy : X,Y方向的最大层间位移
Ave-Dx ,Ave-Dy : X,Y方向的平均层间位移
Ratio-(X)、Ratio-(Y)---- X、Y向最大位移与平均位移的比值。
Ratio-Dx,Ratio-Dy : 最大层间位移与平均层间位移的比值
即要求:
Ratio-(X)= Max-(X)/ Ave-(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
Ratio-Dx= Max-Dx/ Ave-Dx 最好<1.2 不能超过1.5
Y方向相同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若位移比(层间位移比)超过1.2,则需要在总信息参数设置中考虑双向地震作用;
2.验算位移比需要考虑偶然偏心作用,验算层间位移角则不需要考虑偶然偏心;
3.验算位移比应选择强制刚性楼板假定,但当凸凹不规则或楼板局部不连续时,应采用符合楼板平面内实际刚度变化的计算模型,当平面不对称时尚应计及扭转影响
4.最大层间位移、位移比是在刚性楼板假设下的控制参数。构件设计与位移信息不是在同一条件下的结果(即构件设计可以采用弹性楼板计算,而位移计算必须在刚性楼板假设下获得),故可先采用刚性楼板算出位移,而后采用弹性楼板进行构件分析。
5.因为高层建筑在水平力作用下,几乎都会产生扭转,故楼层最大位移一般都发生在结构单元的边角部位。
二、周期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3.5条规定,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周期T1 之比,A级高度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9;B级高度高层建筑、混合结构高层建筑及复杂高层建筑不应大于0.85。
(抗归中没有明确提出该概念,所以多层时该控制指标可以适当放松,但一般不大于1.0。)
名词释义:
周期比:即结构扭转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扭振周期)Tt与平动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也称第一侧振周期)T1的比值。周期比主要控制结构扭转效应,减小扭转对结构产生的不利影响,使结构的抗扭刚度不能太弱。因为当两者接近时,由于振动藕连的影响,结构的扭转效应将明显增大。
对于通常的规则单塔楼结构,如下验算周期比:
1) 根据各振型的平动系数大于0.5,还是扭转系数大于0.5,区分出各振型是扭转振型还是平动振型
2) 通常周期最长的扭转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扭转周期Tt,周期最长的平动振型对应的就是第一平动周期T1
3) 对照“结构整体空间振动简图”,考察第一扭转/平动周期是否引起整体振动,如果仅是局部振动,不是第一扭转/平动周期。再考察下一个次长周期。
4) 考察第一平动周期的基底剪力比是否为最大
5) 计算Tt/T1,看是否超过0.9 (0.85)
多塔结构周期比:
对于多塔楼结构,不能直接按上面的方法验算,而应该将多塔结构切分成多个单塔,按多个单塔结构分别计算。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考虑扭转耦联时的振动周期(秒)、X,Y 方向的平动系数、扭转系数
振型号 周期 转角 平动系数 (X+Y) 扭转系数
1 0.6306 110.18 0.99 ( 0.12+0.88 ) 0.01
2 0.6144 21.19 0.95 ( 0.82+0.12 ) 0.05
3 0.4248 2.39 0.06 ( 0.06+0.00 ) 0.94
4 0.1876 174.52 0.96 ( 0.95+0.01 ) 0.04
5 0.1718 85.00 1.00 ( 0.01+0.99 ) 0.00
6 0.1355 5.03 0.05 ( 0.05+0.00 ) 0.95
7 0.0994 177.15 0.97 ( 0.97+0.00 ) 0.03
8 0.0849 87.63 1.00 ( 0.00+1.00 ) 0.00
9 0.0752 12.73 0.03 ( 0.03+0.00 ) 0.97
X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7.72%
Y 方向的有效质量系数: 96.71%
即要求:
0.4248/0.6306=0.67 <0.9
97.72% 96.71% >90% 说明无需再增加振型计算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 对于刚度均匀的结构,在考虑扭转耦连计算时,一般来说前两个或几个振型为其主振型,但对于刚度不均匀的复杂结构,上述规律不一定存在。总之在高层结构设计中,使得扭转振型不应靠前,以减小震害。SATWE程序中给出了各振型对基底剪力贡献比例的计算功能,通过参数Ratio(振型的基底剪力占总基底剪力的百分比)可以判断出那个振型是X方向或Y方向的主振型,并可查看以及每个振型对基底剪力的贡献大小。
2.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分析计算周期,地震力时,还应注意两个问题,即计算模型的选择与振型数的确定。一般来说,当全楼作刚性楼板假定后,计算时宜选择“侧刚模型”进行计算。而当结构定义有弹性楼板时则应选择“总刚模型”进行计算较为合理。至于振型数的确定,应按上述[高规]5.1.13条执行,振型数是否足够,应以计算振型数使振型参与质量不小于总质量的90%作为唯一的条件进行判别。([耦联]取3的倍数,且≤3倍层数,[非耦联]取≤层数,直到参与计算振型的[有效质量系数]≥90%)
3. 如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周期比侧重控制的是侧向刚度与扭转刚度之间的一种相对关系,而非其绝对大小,它的目的是使抗侧力构件的平面布置更有效、更合理,使结构不致于出现过大(相对于侧移)的扭转效应。即周期比控制不是在要求结构足够结实,而是在要求结构承载布局的合理性。考虑周期比限制以后,以前看来规整的结构平面,从新规范的角度来看,可能成为“平面不规则结构”。一旦出现周期比不满足要求的情况,一般只能通过调整平面布置来改善这一状况,这种改变一般是整体性的,局部的小调整往往收效甚微。周期比不满足要求,说明结构的扭转刚度相对于侧移刚度较小,总的调整原则是要加强外圈结构刚度、增设抗震墙、增加外围连梁的高度、削弱内筒的刚度。
4. 扭转周期控制及调整难度较大,要查出问题关键所在,采取相应措施,才能有效解决问题。
a)扭转周期大小与刚心和形心的偏心距大小无关,只与楼层抗扭刚度有关;
b)剪力墙全部按照同一主轴两向正交布置时,较易满足;周边墙与核心筒墙成斜交布置时要注意检查是否满足;
c)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若层位移角控制潜力较大,宜减小结构竖向构件刚度,增大平动周期;
d)当不满足周期限制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应检查是否存在扭转刚度特别小的层,若存在应加强该层的抗扭刚度;
e)当不满足扭转周期限制,且层位移角控制潜力不大,各层抗扭刚度无突变,说明核心筒平面尺度与结构总高度之比偏小,应加大核心筒平面尺寸或加大核心筒外墙厚,增大核心筒的抗扭刚度。
f)当计算中发现扭转为第一振型,应设法在建筑物周围布置剪力墙,不应采取只通过加大中部剪力墙的刚度措施来调整结构的抗扭刚度。
三、层刚度比控制
规范条文:
1.抗震规范附录E2.1规定,筒体结构转换层上下层的侧向刚度比不宜大于2;
2.高规的4.4.2条规定,抗震设计的高层建筑结构,其楼层侧向刚度不宜小于相临上部楼层侧向刚度的70%或其上相临三层侧向刚度平均值的80%;
3.高规的5.3.7条规定,高层建筑结构计算中,当地下室的顶板作为上部结构嵌固端时,地下室结构的楼层侧向刚度不应小于相邻上部结构楼层侧向刚度的2倍;
4.高规的10.2.3条规定,底部大空间剪力墙结构,转换层上部结构与下部结构的侧向刚度,应符合高规附录E的规定:
E.0.1) 底部大空间为一层的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可近似采用转换层上、下层结构等效刚度比γ表示转换层上、下层结构刚度的变化,非抗震设计时γ不应大于3,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
E.0.2) 底部大空间层数大于一层时,其转换层上部框架-剪力墙结构的与底部大空间层相同或相近高度的部分的等效侧向刚度与转换层下部的框架-剪力墙结构的等效侧向刚度比γe宜接近1,非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2,抗震设计时不应大于1.3。
名词释义:
刚度比指结构竖向不同楼层的侧向刚度的比值(也称层刚度比),该值主要为了控制高层结构的竖向规则性,以免竖向刚度突变,形成薄弱层。对于地下室结构顶板能否作为嵌固端,转换层上、下结构刚度能否满足要求,及薄弱层的判断,均以层刚度比作为依据。[抗规]与[高规]提供有三种方法计算层刚度,即剪切刚度(Ki=GiAi/hi)、剪弯刚度(Ki=Vi/Δi)、地震剪力与地震层间位移的比值(Ki=Qi/Δui)。
通常选择第三种算法。
刚度的正确理解应为产生一个单位位移所需要的力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
各层刚心、偏心率、相邻层侧移刚度比等计算信息
……
Ratx1,Raty1 : X,Y 方向本层塔侧移刚度与上一层相应塔侧移刚度70%的
比值或上三层平均侧移刚度80%的比值中之较小者
……
==============================================================
即要求:
Ratx1、Raty1 >1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 规范对结构层刚度比和位移比的控制一样,也要求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对于有弹性板或板厚为零的工程,应计算两次,在刚性楼板假定条件下计算层刚度比并找出薄弱层,然后在真实条件下完成其它结构计算。
2. 层刚比计算及薄弱层地震剪力放大系数的结果详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一般来说,结构的抗侧刚度应该是沿高度均匀或沿高度逐渐减少,但对于框支层或抽空墙柱的中间楼层通常表现为薄弱层,由于薄弱层容易遭受严重震害,故程序根据刚度比的计算结果或层间剪力的大小自动判定薄弱层,并乘以放大系数,以保证结构安全。当然,薄弱层也可在调整信息中通过人工强制指定。
3. 对于上述三种计算层刚度的方法,我们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选择:对于底部大空间为一层时或多层建筑及砖混结构应选择“剪切刚度”;对于底部大空间为多层时或有支撑的钢结构应选择“剪弯刚度”;而对于通常工程来说,则可选用第三种规范建议方法,此法也是SATWE程序的默认方法。
(结构基本自振周期可以估算,计算方式可见《高规》3.2.6条表3.2.6-1注。SATWE计算时,第一次宜取程序默认值(按《高规》附录B公式B.0.2自动得出),经运算后将得出的结构第一平动周期代入重算。
偏心率用来进行刚心质心距离控制,一般不宜超过0.15。抗规通过水平位移比值来判断,其实是一样的。我觉得主要通过后者来判断,前者可作为设计调整的参考。偏心率计算可见《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 JGJ99-98》之附录二。偏心率过大,一般是结构布置方面的问题,如剪力墙布置不均匀等。
剪力墙结构中有时短肢墙很难避免,当仅有少量时,设计时可对短肢墙提高一级抗震等级后,满足轴压比和短肢墙的构造要求即可。当结构中短肢剪力墙较多时,应定义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北京市定义方法: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的定义,可按结构中短肢剪力墙承受的竖向荷载与总竖向荷载的比例来确定,当由短肢剪力墙负荷的楼面面积与全部楼面面积之比超过50%时,应定义为短肢剪力墙较多结构;),短肢剪力墙较多的结构有一些单独的规定,如最大适用高度、抗震等级、截面厚度及配筋率等(北京市的可参见《建筑结构专业技术措施》第5.5.5条))
四、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控制
规范条文:
新高规的4.4.3条和5.1.14条规定,A级高度高层建筑的楼层层间抗侧力结构的受剪承载力不宜小于其上一层受剪承载力的80%,B级高度不应小于75%。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
楼层抗剪承载力、及承载力比值 *************************************************************
Ratio_Bu: 表示本层与上一层的承载力之比
即要求:
Ratio_Bu >0.8(0.75)
如不符,说明本层为薄弱层,加强
软件实现方法:
1. 层间受剪承载力的计算与砼强度、实配钢筋面积等因素有关,在用SATWE软件接PK出施工图之前,实配钢筋面积是不知道的,因此SATWE程序以计算配筋面积代替实配钢筋面积。
2. 目前的SATWE软件在《结构设计信息》(WMASS.OUT)文件中输出了相邻层层间受剪承载力之比的比值,该比值是否满足规范要求需要设计人员人为判断。
五、刚重比控制
规范条文:(高规5.4.4条)
1.对于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见规范)
2.对于框架结构稳定性必须符合下列规定: Di*Hi/Gi>=10
名词释义:
结构的侧向刚度与重力荷载设计值之比称为刚重比。它是影响重力二阶(p-Δ)
效应的主要参数,且重力二阶效应随着结构刚重比的降低呈双曲线关系增加。高层建筑在风荷载或水平地震作用下,若重力二阶效应过大则会引起结构的失稳倒塌,故控制好结构的刚重比,则可以控制结构不失去稳定。
建筑结构的总信息(WMASS.OUT)
=============================================================
结构整体稳定验算结果
=============================================================
X向刚重比 EJd/GH**2= 47.79
Y向刚重比 EJd/GH**2= 41.49
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1.4,能够通过高规(5.4.4)的整体稳定验算
该结构刚重比EJd/GH**2大于2.7,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按照下式计算等效侧向刚度: 高规5.4.1
2.对于剪切型的框架结构,当刚重比大于10时,则结构重力二阶效应可控制在20%以内,结构的稳定已经具有一定的安全储备;当刚重比大于20时,重力二阶效应对结构的影响已经很小,故规范规定此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3.对于弯剪型的剪力墙结构、框剪结构、筒体结构,当刚重比大于1.4时,结构能够保持整体稳定;当刚重比大于2.7时,重力二阶效应导致的内力和位移增量仅在5%左右,故规范规定此时可以不考虑重力二阶效应。
4.高层建筑的高宽比满足限值时,可不进行稳定验算,否则应进行。
5.当高层建筑的稳定不满足上述规定时,应调整并增大结构的侧向刚度。
六、剪重比控制
规范条文:
[抗规]5.2.5条与[高规]3.3.13条规定,抗震验算时,结构任一楼层的水平地震剪力不应小于下表给出的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
类别 7 度 7.5 度 8 度 8.5度 9 度
扭转效应明显或基本周期
小于3.5S的结构 0.016 0.024 0.032 0.048 0.064
基本周期大于5.0S的结构 0.012 0.018 0.024 0.032 0.040
名词释义:
剪重比即最小地震剪力系数λ,主要是控制各楼层最小地震剪力,尤其是对于基本周期大于3.5S的结构,以及存在薄弱层的结构,出于对结构安全的考虑,规范增加了对剪重比的要求。
周期、地震力与振型输出文件(WZQ.OUT)
抗震规范(5.2.5)条要求的X向楼层最小剪重比 = 1.60%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对于竖向不规则结构的薄弱层的水平地震剪力应增大1.15倍,即上表中楼层最小剪力系数λ应乘以1.15倍。当周期介于3.5S和5.0S之间时,可对于上表采用插入法求值。
2.对于一般高层建筑而言,结构剪重比底层为最小,顶层最大,故实际工程中,结构剪重比由底层控制,由下到上,哪层的地震剪力不够,就放大哪层的设计地震内力.
3.各层地震内力自动放大与否在调整信息栏设开关;如果用户考虑自动放大,SATWE将在WZQ.OUT中输出程序内部采用的放大系数.
4.六度区剪重比可在0.7%~1%取。若剪重比过小,均为构造配筋,说明底部剪力过小,要对构件截面大小、周期折减等进行检查;若剪重比过大,说明底部剪力很大,也应检查结构模型,参数设置是否正确或结构布置是否太刚。
七、轴压比验算
规范条文:
[砼规]11.4.16条[抗规]6.3.7条,[高规]6.4.2条同时规定:柱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中限值。
结构类型 抗震等级
一 二 三
框架结构 0.7 0.8 0.9
框架抗震墙,板柱抗震墙筒体 0.75 0.85 0.95
部分框支抗震墙 0.6 0.7 --
[砼规]11.7.13条[高规]7.2.14条同时规定:抗震设计时,一二级抗震等级的剪力墙底部加强部位,其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墙肢的轴压比不宜超过下表中限值: (见规范)
名词释义:
柱(墙)轴压比N/(fcA)指柱(墙)轴压力设计值与柱(墙)的全截面面积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乘积之比。它是影响墙柱抗震性能的主要因素之一,为了使柱墙具有很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规范采取的措施之一就是限制轴压比。
混凝土构件配筋、钢构件验算输出文件(WPJ*.OUT)
Uc --- 轴压比(N/Ac/fc)
电算结果的判别与调整要点:
1.抗震等级越高的建筑结构,其延性要求也越高,因此对轴压比的限制也越严格。对于框支柱、一字形剪力墙等情况而言,则要求更严格。抗震等级低或非抗震时可适当放松,但任何情况下不得小于1.05。
2.限制墙柱的轴压比,通常取底截面(最大轴力处)进行验算,若截面尺寸或混凝土强度等级变化时,还验算该位置的轴压比。SATWE验算结果,当计算结果与规范不符时,轴压比数值会自动以红色字符显示。
3.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墙肢轴压比的计算时,规范取用重力荷载代表值作用下产生的轴压力设计值(即恒载分项系数取1.2,活载分项系数取1.4)来计算其名义轴压比,是为了保证地震作用下的墙肢具有足够的延性,避免受压区过大而出现小偏压的情况,而对于截面复杂的墙肢来说,计算受压区高度非常困难,故作以上简化计算。
4.试验证明,混凝土强度等级,箍筋配置的形式与数量,均与柱的轴压比有密切的关系,因此,规范针对情况的不同,对柱的轴压比限值作了适当的调整。
5.当墙肢的轴压比虽未超过上表中限值,但又数值较大时,可在墙肢边缘应力较大的部位设置边缘构件,以提高墙肢端部混凝土极限压应变,改善剪力墙的延性。当为一级抗震(9度)时的墙肢轴压比大于0.3,一级(8度)大于0.2,二级大于0.1时,应设置约束边缘构件,否则可设置构造边缘构件,程序对底部加强部位及其上一层所有墙肢端部均按约束边缘构件考虑。
6.地下一层抗震等级同上部结构,地下二层以下可降一级考虑。故轴压比限值不同。超限时,可通过复合箍筋来提高轴压比的限值。
以上仅从规范条文及软件运用的角度对高层结构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七个比”进行对照理解,然而规范条文终究有其局限性,只能针对一些普通、典型的情况提出要求,软件的模拟计算与实际情况也有一定的差距,因此,对于千变万化的实际工程,需要结构工程师运用概念设计的要求,做出具体分析和采取具体措施,避免采用严重不规则结构。对于某些建筑功能极其复杂,结构平面或竖向不规则的高层结构,以上比值可能会出现超过规范限制的情况,这时必须进行概念设计,尽可能对原结构方案作出调整或采取有效措施予以弥补。
其实,高层结构设计除上述“六个比”需很好控制以外,还有很多“比值”需要结构设计人员在具体工程的设计中认真的去对待,很好的加以控制,如高层建筑高宽比,结构与构件的延性比,梁柱的剪跨比、剪压比,柱倾覆力矩与总倾覆力矩之比等等。它们对于实现“强剪弱弯”,“强墙弱梁”“小震不坏,中震可修,大震不倒”的设计理念均起着重要作用。
全部回复(27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