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11-14 14:37:14
来自:施工技术/装饰装修施工
[复制转发]
转帖]中华建筑第一家族 "样式雷"传奇
朱强
故宫、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天坛、清东陵、清西陵……中国1/5世界遗产的建筑设计都出自一个姓雷的家族。这个家族衰落之后,其后代不得不变卖祖宗留下的建筑图样,甚至在用图纸生火取暖……
建筑学者梁思成先生在《中国建筑和中国建筑师》一文中写道:“在清朝(1644—1911)260余年间,北京皇室的建筑师成了世袭的职位。在17世纪末年,一个南方匠人雷发达来北京参加营造宫殿的工作。因为技术高超,很快就被提升担任设计工作。从他起一共七代直到清朝末年,主要的皇室建筑如宫殿、皇陵、圆明园、颐和园等都是雷氏负责的。这个世袭的建筑师家族被称为‘样式雷’。”
清王朝的灭亡标志着显赫的雷氏家族的衰落,随着近年来有关“样式雷”研究的深入,这个家族鲜为人知的故事也渐渐浮出水面。
2003年,中国国家图书馆将馆藏样式雷图样申报“中国档案文献遗产”,获得顺利通过。2005年,“清代样式雷图档”将申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世界记忆遗产”。为配合这一申报工作,8月13日,“清代样式雷建筑图档展”在中国国家图书馆开展。
祖坟被挖的危险
雷章宝,54岁,样式雷第十代孙,现任北京石景山区古城四中高级体育教师,羽毛球国家级裁判。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一提起样式雷,雷章宝的情绪就有些激动,原来位于海淀区四季青乡巨山村的雷氏家族陵园,在今年3月份被乡政府下属的公司出租给某建筑公司作为堆料场使用,推土机也开了进去,在陵园东北角挖了一个五六米深的大坑。
附近的村民看到现场后就给雷章宝打电话,他立即向文物部门进行了举报并拨打了110,赶到现场执法的北京市文物局有关人士表示,文物部门所能做的就是尽量保护现场,同时尽快组织专家对墓穴进行勘测。但由于样式雷陵园目前不属于文物保护单位,而我国还没有实行个人申请制,其后人也不可能进行文物申报。
令雷章宝唏嘘不已的是,祖坟地保存最完整的时候,中间有汉白玉的石桌和石鼓,还有用青石围砌的宝鼎,现在都不见了。往年他和家人都要按照北方人的习俗,去祖坟上祭扫两到三次,可今年他不知道还能不能去。
“样式雷的祖坟几百年都在那儿搁着,附近的村民们都知道,而且那个承包人就是当地的。”雷章宝说,“可现在他们还在施工。”
据雷章宝回忆,这块祖坟是样式雷第五代雷景修所设计,占地30亩(墓地图纸现存于雷氏第十代孙媳妇处)。整个坟地设计成一艘船形,船头朝西南,是按当地风俗,朝向八宝山,船尾的方向是朝着玉泉山,方位取向意为“头顶八宝,脚踩玉泉”,寓意是雷家人去世后,其灵魂可以乘这条船回到江西永修的老家。
执掌样式房200年
据张宝章先生在《样式雷家世诸考》一文中考证,雷氏家庭原籍江西,从第一代样式雷———雷发达(1619-1693)在康熙年间由江宁来到北京时就居住在海淀镇,雷家共有七代在长达200多年的时间内作为清朝样式房的掌案头目,中间分别为第二代雷金玉,第三代雷声澂,第四代雷家玮、雷家玺、雷家瑞三兄弟,第五代雷景修,第六代雷思起,第七代雷廷昌。
在已有的文献记载中,最早到北京从事皇家建筑工程的是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的雷发达和雷发宣堂兄弟二人,而雷发达在很长时间内被认为是样式雷的鼻祖。但朱启钤先生在《样式雷考》一文中指出,在样式雷家族中,声誉最好,名气最大,最受朝廷赏识的应该是第二代样式雷,即雷金玉。雷金玉在逾花甲之年因圆明园的修建而开始执掌样式房的工作,是雷家第一位担任这个职务的。“样式房一业,终清之世最有声于匠家,系自雷发达之子雷金玉为始。”
王其亨教授说,康熙在《畅春园记》里曾经提到他非常牵挂一位杰出的匠师,就是指雷金玉,后来他还在雍正年间直接参加了圆明园的设计和建造工程,贡献很大。雷金玉在70多岁去世后,雍正皇帝特地降旨由国家拨银通过驿站送其回南京归葬,在当时对建筑师而言,是一种极高的待遇。
雷金玉死后,家人将他运回南方安葬,家族中大部分成员都随行,只留下儿子雷声澂和他的母亲张氏留守北京。孤儿寡母在北京,既无前辈指点,也没有兄弟帮助,受到了同行的排挤,样式房负责人的职位被别人夺走。据朱启钤的《样式雷考》中描述,张氏抱着雷声澂到工部哭诉,终于夺回样式房负责人的职位。
雷声澂一生遭遇坎坷,他的3个儿子家玮、家玺和家瑞通力合作,在乾隆、嘉庆年间将样式房的工作搞得有声有色,使祖业重新发扬光大。雷家玺又是3兄弟中的佼佼者,万寿山、玉泉山、香山、热河避暑山庄、昌陵和圆明园东路等工程均出自他手。
雷家玺去世时,其第三子雷景修年仅22岁。雷景修遵照父亲遗言,将样式房掌案之职让给别人,自己则甘居其下认认真真工作,24年后才重新将样式房掌案一职争回。雷景修曾经在重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圆明园工程中作出过重大贡献,王其亨先生称其具有“舍我其谁,矢志不渝”的信念,非常敬业。他在世时不但重修了家谱,对祖坟作了良好规划,还把祖传和自己工作中保留下来的设计图样,包括各个阶段的草图、正式图、烫样模型等专门用三间房子收存起来。目前国家图书馆现存的绝大部分样式雷图档,就来自于上述家藏。雷景修死后,其本人和妻子先后得到皇帝的诰封。
雷景修的儿子雷思起也非常有出息,生前颇受皇家赏识,在重建圆明园、皇家陵墓以及重建太和门等北京很多重要皇家建筑工程中,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七代样式雷雷廷昌随父亲雷思起参加过定陵修建和圆明园重修等工程,自己主事后承担了同治惠陵、慈安太后陵、慈禧太后陵、光绪崇陵、三海等工程。
据雷氏家谱记载,雷廷昌是样式房的最后一代传人,但王其亨先生表示,最新文献显示,宣统年间还有一代子孙参加了样式房的建筑规划的设计工作,共八代,详细的情况还需对相关史料作进一步整理和研究。
样式雷的没落
雷廷昌育有六子。雷章宝的祖父雷献瑞只生了一个儿子,即雷章宝的父亲雷文相。雷献瑞的六个叔祖父大约在民国初年分家,分家后一部分住在京城东观音寺,另一部分住在阜内水车胡同。清朝灭亡后,雷家开始家道败落,雷献瑞曾经在1930年代靠给地方法院写帖子度日,后来不得已将城里的房子变卖,于1944年回到巨山村东庙教私塾、写状纸养家糊口,去世时家里没钱买棺材,就从祖坟地里伐了几棵树,开板钉了个棺材将他埋了。雷章宝的父亲民国初年在北京城内的灯具厂做学徒,后来因为眼睛有伤,就随着祖父回到巨山村靠修理铁活及种田为生,1998年去世。
有关样式雷的故事,雷章宝在很小的时候就听父亲说,“家里的老祖宗都是给皇上当差的”,故宫里面有很多建筑,像圆明园、颐和园、五台山的建筑,都是老祖宗设计的。他还记得上小学五六年级的时候,父亲曾经带着他到京城西城区的水车胡同的老宅子的周围转了一转。
据雷章宝介绍,解放前样式雷家族没落到了社会最底层,基本上到了乞丐的程度。
庞大的样式雷家族后人到现在为止只留下三条线,雷章宝说,“第一条线就是我三爷家。”这个三爷名叫雷献之,有两个儿子,一个叫雷文宝,一个叫雷文贵。雷文宝很小就夭折了,因为那时候家庭吃喝都不保。雷文贵解放前的居住地在德胜门北边的护城河边。每年冬天护城河结冰的时候,父子俩就帮人将冰块拉到冰窖,靠此挣点糊口钱。雷文贵的儿子雷成章则是谁家有了红白喜事就去混饭吃,抗美援朝开始后从军上了战场。
“另一条线就是六祖父雷献华的三个儿子,雷文龙,雷文雄,雷文虎(彪)。如今生活都不错。还有一支就是我们家。”
王其亨教授认为,样式雷家族没落的原因,首先是清王朝的灭亡,封建专制政体的瓦解客观上不需要一个专门的设计机构为体现一个王族的意志而进行某种建筑物的设计和建造。“五四”以后的反传统潮流又使皇家建筑设计失去了职业荣耀与舆论支持,特别是到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国内民族工商业得到高速发展,民间和政府机构大规模修建洋楼和工厂,样式雷家族所从事的园林、宫殿和陵墓设计逐渐失去了市场。
另外一个原因就是吸毒。王其亨教授说,样式雷图档的记载显示,至少从雷思起、雷廷昌起就开始抽鸦片,这主要是因为他们身体有病,比如腿疼。雷思起、雷廷昌都有伤,一个是腿,一个是腰,吸毒可能是为了止疼,然后再上瘾。醇亲王曾经为此专门询问雷思起,“你的腿怎么样了?”他还交待,“你少往工地跑,让他们去跑。”这个亲王甚至还自己掏钱给雷思起,让他“保养身子”。
雷氏家族也试图利用自己的技术在民间市场上谋求生存,国图现藏的样式雷图档中就保存有他们为山东泰安煤矿绘制的图纸,但在民国时期西方的建筑及测绘技术已经进入国内,样式雷的职业竞争优势也因此逐渐削弱,走向衰落已经是一个无法挽回的事实。
“我们家当时都是为皇家设计服务的,家里的生活就是靠的俸禄。清朝灭亡后全家失去了经济来源,最后坐吃山空。”雷章宝说。
清代样式房的掌案相当于朝廷的总建筑师,王其亨说,雷氏家族的这个角色在同治、光绪年间达到了顶峰,在全社会,特别是北京,人们都公认他们是最有成就的建筑师,而且朝廷给予的待遇也比较优厚。当时作工程预算的会计师又称为算手,每个月的工资大概是5两银子,一般的建筑师是4两银子,但是像样式雷,可能就是20两银子。但样式雷的收入其实远远不止如此,其他的收入特别是工程回扣相当高。档案记录显示,一个惠陵工程有8家材料供应商,如果平均每家厂商给200两,就是1000多两白银。第二三年还要给雷家。另外他们也干私活,在皇家的工程之外,有些富商和官员,请他们去帮忙设计,那钱就给得高了。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雷章宝说,家境很快败落以后,雷廷昌就和雷献瑞商量卖掉一部分图纸和烫样。雷家大规模的卖样式雷的图样始于20世纪三四十年代。
“当时的估价是卖4700块大洋,但最后1500大洋就卖了。”说到这里,雷章宝点燃了一支烟,在吞吐之间轻轻地叹了一口气:“光图纸跟烫样拉了满满十卡车。”
在苏品红的《样式雷及样式雷图》一文中,对样式雷图纸收购情况的介绍是:
当时朱启钤发起成立“中国营造学社”,梁思成、刘致平、刘敦桢等建筑学家都是成员。他们十分看重样式房资料的价值,当听说已有部分样式雷图纸被卖出的情况后,他们十分焦急,向当时的文化基金会提出购存资料的建议。文化基金会拨款5000大洋给北平图书馆,让其负责购买样式雷资料的事情。据说,初时雷家后人要价3万大洋,几经磋商,减到7500。最终,从北平图书馆馆务报告看,购买这些资料实际花费4500大洋。
到1937年“中国营造学社”的收购工作因“七七事变”终止,北平图书馆收藏样式雷图样12180幅册、烫样78具。
解放初期,雷章宝的祖父雷献瑞和六祖父雷献华把手里剩下的的图纸和烫样捐给了老北京图书馆。再后来他的三叔雷文彪在国家林学院上学期间,把家里的图纸捐给了学校。
最后也是解放后最大规模的一次捐献发生在“文革”前。据雷章宝回忆,因为剩下的图样都存在了德胜门的一个姓高的人家,这个高家是他六爷的岳母家,而这个家族曾经在样式房分管预算。
“这个舅妈当时也不懂什么叫样式雷,当时也没暖气,好多图纸,都用来引火给烧了。”在这种情况下,1963年3月左右,在湖北襄樊工作的雷文雄趁回北京探亲的机会,和他的兄弟侄子们一起,借了一个平板车,拉着剩下的图纸,还有祖上的画像送到了北京市文物局。文物局的领导请他吃了一顿炖肉烙饼,之后又寄给雷家一张奖状。
200多年,雷氏家族从显赫到衰败,期间留下的故事颇具传奇色彩。雷章宝至今铭记在心的是曾祖父雷廷昌留下的一条祖训,“雷家后人不要当官从政”。原因就是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为了慈禧太后建东陵和西陵劳累至死。
据专家考证,雷思起最初按照祖制为两位太后修建陵墓,分为两个地宫,共用一个祭殿,但两位太后都不肯接受,不得已他重新修改方案,设计了两个各自独立、配殿和祭殿齐全的定东陵,终于得到首肯。但慈安去世后,独揽大权的慈禧为了体现自己的地位高于慈安,又下令将已建好的陵墓拆了重建,据称雷思起就是为此耗尽心血,最后过度劳累而死。
雷章宝现有一儿一女,都从事与建筑行业无关的工作,但谈起雷家祖上的荣耀,还是骄傲不已,他说自己已经产生了如何在下一代子孙中培养和延续祖上辉煌的想法了。
(注:本文部分内容参考了王其亨《样式雷图档———华夏建筑艺匠的传世绝响》、苏品红《样式雷及样式雷图》等文章,特此致谢。)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第六代“样式雷”雷思起画像
此主题相关图片如下:
1930年代,朱启钤发起的“中国营造学社”曾一举买断上万件样式雷图档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