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一篇
湖北长江堤防建设的回顾与思考摘要: 湖北省长江堤防建设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充分说明只有不断调整治水思路,才能更好地适应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完善建管机制,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要求;只有不断提高水利科技含量,才能更好地适应现代水利发展的要求;只有建立一支高素质的水利人才队伍,才能更好地适应新时期大规模堤防建设的要求 关键词: 长江堤防 建设 回顾 一 1998年长江大水是无情的,汛后,党中央、国务院及时做出的灾后重建、整治江湖、兴修水利的重大决策是有情的。一场无情的大水、一项有情的决策,带来了湖北水利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带来了湖北长江堤防翻天覆地的变化,也带来了湖北长江治水的历史性跨越。4年的长江治水实践,湖北堤防建设呈现出大投入、大建设、大成效、大变化的特点。 1.大投入 1998年长江大水后,国家投巨资整治长江堤防,以期基本解决长江防洪问题。湖北长江干堤隐蔽工程、非隐蔽工程、分蓄洪工程建设和重点堤防建设投入174.9亿元,其中长江干堤16个项目投资148.47亿元,占长江中下游4省堤防建设总投资的48.4%,非隐蔽工程投资117亿元。其强度之大、额度之高前所未有。 2.大建设 1998年长江洪峰尚未退尽,湖北百万抗洪大军先后在1581km长江干堤上开始了气势恢宏、声势浩大的堤防建设。全省长江干堤非隐蔽工程项目土方量2.86亿m3。要完成朱镕基总理提出的到2002年年底修完修好长江干堤的目标,2002年一年就要完成1.1亿m3的土方任务、64亿元的投资任务,相当于前3年土方量和投资额的总和,其任务之繁重、投资之巨大,也是历史上罕见的。但随着“四制”在长江堤防建设中的推广和运用,一大批省内外资质高、实力强、装备良、信誉好的“国”字号施工企业参与湖北长江堤防建设,国内外的先进技术和设备投入湖北长江堤防建设,为完成修完修好长江干堤的任务创造了条件。据不完全统计,1999年下半年以来,就有4200多家(次)符合资质要求的施工企业参与了湖北长江干堤620多个标段的竞争。中标的企业中,中央直属和外省的队伍占到了40%。 3.大成效 到2002年10月底,湖北长江干堤已有1450km的高度、宽度和坡度达到设计标准,累计完成土方2.7亿m3,占计划的94.4%,相当于常年25年工程量的总和。重建、改建、加固穿堤建筑物360座,占计划433座的83.1%完成堤身护坡610km,占计划845km的72.2%;完成房屋拆迁面积283万m2占计划293万m2的96.6%。堤顶混凝土路面和其他附属工程按年底修完修好的计划和倒排工期的要求,正抓紧施工。 4.大变化 经过4年的建设,长江干堤普遍加高了1.5~2m,加宽了4m左右,沿长江干堤历史上所有的倒口渊塘和取土坑基本填平,砂基堤段得到了综合处理,病险涵闸得到了整治加固,堤基也变得更加结实了,防洪能力得到了极大提高,并在1999年、2002年抗大洪实战中得到充分体现。1999年,正在整治中的长江干堤,在抗御接近1998年洪峰水位的严峻形势下,抢筑子堤只相当于1998年的1/18,重大险情只相当于1/40,上堤防汛劳力不到1/3,参加防汛的部队、武警官兵不到1/10,消耗的抢险砂石料、编织袋只有1/6。2002年8月,长江突发洪水,监利、莲花塘站出现有历史记录以来的第三高水位,螺山站出现第四高水位,然而在大水压境的情况下,湖北长江干堤没有出现一处重大险情。更能体现今非昔比的是,两次抗大洪期间,沿江地区社会安宁祥和,人民安居乐业。4年的堤防建设,使长江干堤的面貌也大大改观。通过实施硬化、绿化、美化、亮化工程,长江干堤一改过去矮小单薄的旧貌,变成“一堤一路、两林护岸”的“水上长城”,武汉龙王庙、荆江大堤、黄石城区堤段等昔日的险工险点,变成了今日的亮点景点。同时,长江堤防建设也带动了国民经济相关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劳动就业渠道,改善了沿江一线的投资环境,促进了沿江地区的城乡建设、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生态环境的改变和农业内部结构的调整。2002年6月,朱镕基总理在视察长江干堤建设情况后欣慰地说,虽然长江干堤不是铜墙铁壁,但也稳如泰山。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