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11-01 12:19:01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中国需要历练大国心态
来自台湾的亲民党主席宋楚瑜在北京大学演讲时,大胆放言“21世纪将是中国的世纪”。随后,他又发问,“我们中国人做好准备了吗?”军事科学院专家罗援认为,所谓做好准备,首先是要调整心态,具备大国抱负、大国意识、大国风范。
第一,自立自强的心态。中国的发展,不能靠别人的恩惠,更不能看别人的眼色行事。“中国威胁论”实际上是一块“磨刀石”,可以砥砺我们的民族意志。过去,敌对势力的封锁,把我们“逼”出来了“两弹一星”。今天,“中国威胁论”者的围堵,也必将把我们逼入强国之林。我们渴望得到国际社会的帮助和援助,但我们首先应把发展的基点放在自身综合国力的提高上。
第二,理直气壮的心态。中国的和平发展是堂堂正正的正义事业,和平发展模式是光明磊落的发展道路,他人无可置喙。这与近代一些西方列强依靠巧取豪夺,凭借武力崛起是有区别的。中国坚持走一条完全不同于西方列强的发展道路,依靠自己的智慧和力量和平发展,这本身就是对人类文明的一大贡献,有什么可指责的?
第三,开放包容的心态。世界是丰富多彩的,我们要善于集世界文明之精粹,与不同制度的民族和国家和睦相处、和平竞争、共同发展。我们也要学会在叫骂中成长,排除干扰,专心致志,潜心发展。对于干扰中国和平发展的杂音、噪音,我们应该具体分析,凡是有几分道理的我们都应认真思考、引起警戒;凡是心存疑虑,或者有所误解的,我们应解惑释疑;凡是恶意攻击的,我们完全不必在意,“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
第四,善于守拙的心态。中国仍然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再小的问题,一被13亿乘,就变成大问题了。我国离世界强国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切不可妄自尊大,盲目骄傲。更不可把尚不具备的能力吹嘘为已经具备的能力,把正在研发的能力夸耀为已经成熟的能力。图虚名而招实祸。
第五,面向未来的心态。中国的和平发展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不必拘泥于一时一事的得失,而应从长计议。我们不能长期依靠低附加值产业来维系数千万低收入者的生计,而应依靠质量、依靠信誉闯出一条新的发展道路,实现我们的民族产业由机械化、半机械化向信息化的跨越式发展。
第六,谋求共赢的心态。在经济全球化的大背景下,各国利益交融,不能指望靠损害他国的利益来谋求自身的发展。我们应加强国际合作,与其他国家优势互补,力争把“蛋糕”做大,大家利益共沾、同享,寻求共赢。(据《国际先驱导报》罗援/文)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