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发布于:2005-10-30 20:13:30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摘 要]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主要有: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和“边缘村”所引发的社会问题,以及城市资源分配存在不公、城市规划缺乏公众参与等。对策为:摈弃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的观念,更加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和兼顾多数人的利益;积极倡导公众参与。

1、引言

  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的发展始终离不开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工业革命之前,由于城市发展速度缓慢及城市规模较小,城市的社会问题表现得并不明显。工业革命后,由于城市规模的迅速膨胀引发出的大量的社会问题,引起了人们对城市规划的思考。从理想城市的构想到现实城市规划建设,社会问题一直是城市规划关注的主要内容。尽管如此,现实的城市规划对城市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难以取得理想的结果,旧的社会问题的解决总是伴随着新的社会问题的产生。从城市住房拥挤、环境恶劣到房屋破旧、住宅紧张,从经济危机、经济萧条到内城衰退、社会混乱,从出现贫民窟到社会分化,从公众参与、社区规划到倡导性规划等,城市社会问题的不断出现、解决和城市规划有着十分密切的联系。西方近现代城市规划理论与实践总是在不断地寻求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过程中取得发展,现代城市规划对实现城市社会的稳定与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sunyi1326
    sunyi1326 沙发
    楼主 有句话漏了一些
    二楼的最后一句:"西方城市更新运动的失败再次表明了城市社……“
    谢谢楼主的资料 马上要考规划原理 楼主的资料帮了我大忙 多谢!!!
    2005-12-20 22:26:20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ypsny
    wypsny 板凳
    3、中国的城市规划与社会问题

    3.1中国的城市社会问题

      中国城市正处于快速工业化发展期,城市规模不断膨胀,城市的社会问题已较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①城市发展的结构性变化引发的社会问题。在城市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受经济全球化和信息技术发展的影响,工业化发展和城市产业结构调整必然会导致城市传统工业的衰退和居民失业率的上升,在社会保障制度还不健全的条件下,很容易对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②城市的盲目发展引发的社会问题。城市中心区由于人口过分集聚而产生过分拥挤、城市环境污染严重和交通条件恶劣等问题,导致居民的生活居住条件差;由于中心区人口密度过高而导致教育设施严重不足;大城市或特大城市由于生产用地和居住用地布局不平衡导致居民上下班花费的时间过长等。③“城中村”和“边缘村”的存在而引发的社会问题。“城中村”是因快速城市化引起城市包围乡村的现象。由于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和长期得不到整治,这些地区往往成为城市管理的盲区,社会治安极其混乱。“边缘村”是指大城市城乡结合部大量低质量住宅区,这些住宅区多为打工者的集中住所,如北京的新疆村和浙江村等,由于得不到城市政府应有的关注,社会治安较为混乱,并且城市居民对这些来自农村的居民存在明显的歧视现象。④城市中心区大规模房地产开发和城市更新改造引起社会分化并破坏了原有城市社会网络,大规模开发迫使中心区居民迁往郊区,而边缘社区由于缺乏商业服务、教育等设施,仍存在对弱势群体的关注不够、城市中低收入居民住宅供应明显不足、城市资源分配不公等现象。⑤城市规划缺乏公众的参与渠道,公众缺乏参与城市建设的积极性,政府部门也未能为公众参与创造良好的条件。过分追求经济发展已成为中国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主要根源,中国城市社会问题既有与西方城市相同之处,也有不同之处,但由于城市规划的不当而引起的城市社会问题已表现得十分明显。

    3.2城市规划的对策

      寻求科学的规划方法与手段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有着重要的意义,首先要改变中国城市规划只注重“形体规划”(Physical Planning)而忽视社会、经济规划和重实践轻理论的现状,注重城市规划理论研究对解决城市社会问题的作用,注重研究城市社会问题产生的根源。西方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表明,对城市社会问题的研究应成为城市规划工作的重要方向,城市发展的根本目标在于为人类创造良好的生活居住环境。其次要注意下列问题:①城市规划应积极关注公众利益,尤其是弱势群体的利益,尽可能实现社会公平。在城市规划的编制与实施过程中,应充分考虑城市发展的长远利益,城市改造和开发应兼顾多数人的利益,以期合理地解决城市开发与公众利益的矛盾。②城市规划应结合城市用地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政策,重点解决居民就业和住房问题,这是城市社会稳定和持续发展的关键。③城市规划应体现城市生活的多样性原则,避免规划建设不当而引发社会分化和内城衰退现象,尽可能减少城市的大拆大建现象。④城市规划应积极倡导公众参与,充分发挥公众在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中的作用,鼓励民众参与城市规划与城市建设的全过程。⑤要充分吸取西方城市社会发展的经验教训,避免重蹈覆辙。虽然中国城市在发展过程中并没有出现“内城衰退”和“贫民窟”现象,也没有出现过度的“郊区化”现象,但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问题仍然会出现,因此要足够重视,同时要积极借鉴西方城市解决社会问题理论与实践成果,结合中国城市社会问题的特征,制定相应的城市发展政策。

    2005-10-30 20:14: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市规划的毕业生请进

明年想考城市规划的研究生,专业课是城市规划原理和城市建设史2门专业课,想请教一下这2门课的那些是重点,或者加我QQ303924157(注名:城市规划专业) 谢谢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