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绿化养护 \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发布于:2010-07-06 08:58:06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绿化养护 [复制转发]
美国白蛾的防治方法
美国白蛾[Hlyphantria cunea(Drury)]又名美国灯蛾、秋幕毛虫、秋幕蛾,属鳞翅目,灯蛾科。是举世瞩目的世界性检疫害虫。主要危害果树、行道树和观赏树木,尤其以阔叶树为重。对园林树木、经济林、农田防护林等造成严重的危害。
一、危害征状:
幼虫孵化后在卵壳周围吐丝结网,最初粘叶一片,逐渐增多。幼虫在一二龄期间取食叶肉,留下叶脉呈透明纱窗状,二龄时咬透叶片,四龄开始啃食叶缘,五至七龄连同叶肉一起吃光,仅留下叶脉。幼虫边取食,边吐丝结网,随虫龄增大网幕不断扩展.可长达1米以上
二、鉴别特征:
成虫 白色中型蛾子,体长9—12mm。复眼黑褐色,口器短而纤细;胸部背面密布白色,多数个体腹部白色,无斑点,少数个体腹部黄色,上有黑点。雄成虫触角黑色,栉齿状;翅展 23-34mm,前翅散生黑褐色小斑点。雌成虫触角褐色,锯齿状;翅展33—44mm,前翅纯白色,后翅通常为纯白色。
   卵 圆球形,直径约O.5mm,初产卵浅黄绿色或浅绿色,后变灰绿色,孵化前变灰褐色,有较强的光泽。卵单层排列成块,覆盖白色鳞毛。
   幼虫 老熟幼虫体长28-35mm,头黑,具光泽。体黄绿色至灰黑色,背线、气门上线、气门下线浅黄色。背部毛瘤黑色,体侧毛瘤多为橙黄色,毛瘤上着生白色长毛丛。腹足外侧黑色。气门白色,椭圆形,具黑边。 根据幼虫的形态,可分为黑头型和红头型两型,其在低龄时就明显可以分辨。三龄后,从体色,色斑,毛瘤及其上的刚毛颜色上更易区别。
蛹 体长8—15mm,暗红褐色,腹部各节除节间外,布满凹陷刻点,臀刺8-17根,每根钩刺的末端呈喇叭口状,中凹陷。
三、生物学特性:
美国白蛾在辽宁等地1年发生2代.近几年经观察,在山东省一年能发生三代。美国白蛾以蛹在树皮下或地面枯枝落叶处越冬,幼虫孵化后吐丝结网,群集网中取食叶片,叶片被食尽后,幼虫移至枝杈和嫩枝的另一部分织一新网.
四、引入扩散原因和危害:
1940年传入欧洲,现已传入欧洲10多个国家,以及日本,朝鲜半岛,土耳其.1979年传入我国辽宁丹东一带,1981年由渔民自辽宁捎带木材传入山东荣成县,并在山东相继蔓延,1995年在天津发现,1985年在陕西武功县发现并形成危害.主要通过木材,木包装等进行传播,还可通过飞翔进一步扩散.其繁殖力强,扩散快,每年可向外扩散35-50km.可为害果树,林木,农作物及野生植物等200多种植物,在果园密集的地方以及游览区,林荫道,发生严重时可将全株树叶食光,造成部分枝条甚至整株死亡,严重威胁养蚕业,林果业和城市绿化,造成惊人的损失.此外,被害树长势衰弱,易遭其他病虫害的侵袭,并降低抗寒抗逆能力.幼虫喜食桑叶,对养蚕业构成威胁.
五、分布及危害特点:
  美国白蛾分布于美国、加拿大、东欧各国及日本、朝鲜等国。1979年在辽宁省首次发现,1985年西安市有所报道,1999年以来,唐山市及周边地区都有此虫危害,并作为主要害虫进行了防治。其幼虫食性很杂,被害植物主要有白腊、臭椿、法桐、山檀、桑树、苹果、海棠、金银木、紫叶李、桃树、榆树、柳树等。初孵幼虫有吐丝结网,群居危害的习性,每株树上多达几百只、上千只幼虫危害,常把树木叶片蚕食一光,严重影响树木生长。危害特点:1、危害严重,爆发时一夜之间可吃光成片的绿色植物;2、食性杂,可危害林木、果树、花卉、农作物、蔬菜等300多种绿色植物;3、繁殖量大,一头雌蛾一次产卵800-2000粒,一头越冬雌蛾一年能繁殖三千万头幼虫,最多可达到2亿头以上;4、传播途径广,一年四季均可随货物或交通工具等作远距离传播;5、严重扰民,老熟幼虫有进入农户、居民家中以及公共场所寻找食物或化蛹场所的习性;6、适应性强,幼虫有极强的耐饥饿能力,十五天不取食,仍可正常取食危害植物。望广大农民朋友立即行动起来查防消灭美国白蛾。
  六、生活史及习性
  美国白蛾在唐山等北方地区1年发生2代,以蛹结茧,在老树皮下、地面枯枝落叶和表土内越冬。次年5月开始羽化,两代成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中旬至6月下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幼虫发生期分别在5月下旬至7月下旬,8月上旬至11月上旬。9月初开始陆续化蛹越冬。
  成虫喜夜间活动和交尾,交尾后即产卵于叶背,卵单层排列成块状,一块卵有数百粒,多者可达千粒,卵期15天左右。幼虫孵出几个小时后即吐丝结网,开始吐丝缀叶1—3片,随着幼虫生长,食量增加,更多的新叶被包进网幕内,网幕也随之增大,最后犹如一层白纱包缚整个树冠。幼虫共7龄,5龄以后进入暴食期,把树叶蚕食一光后,转移危害。大龄幼虫可耐饥饿15天。这有利于幼虫随运输工具传播扩散。幼虫蚕食叶片,只留叶脉,使树木生长不良,甚至全株死亡。
七、防治方法:
  1、加强检疫。疫区苗木不经检疫或处理严禁外运,疫区内积极进行防治,有效地控制疫情的扩散。
2、人工防治。(1)捕捉成虫,5月下旬至6月上旬、7月下旬至8月中旬,是成虫羽化高蜂期,组织人员在每日的清晨或黄昏捕捉成虫。(2)剪除网幕,在美国白蛾的网幕期,利用美国白蛾三龄以前幼虫群集于网幕内取食的习性,组织人员剪除网幕并集中销毁。(3)、围草诱蛹,在美国白蛾老熟幼虫化蛹前,在树干离地面1-1.5米处,用谷草、稻草或草帘上松下紧围绑起来,诱集幼虫化蛹,隔7-9天换一次草把,将草把集中烧毁。
3、利用美国白蛾性诱剂或环保型昆虫趋性诱杀器诱杀成虫。在成虫发生期,把诱芯放入诱捕器内,将诱捕器挂设在林间,直接诱杀雄成虫,阻断害虫交尾,降低繁殖率,达到消灭害虫的目的。
  欧美及日本学者于60年代末开始对该虫的性信息素生物学、化学结构鉴定、人工合成及应用等方面进行研究,我国在此方面研究起步较晚(80年代),但在人工合成性信息素与应用方面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
  4、利用生物和化学药剂喷药防治。在幼虫危害期做到早发现、早防治。在防治中,重点检查桑树、悬铃木、臭椿、榆树、金银木、桃树、白腊等树种是否有幼虫危害,如果有幼虫危害,就要对所辖区域检查一遍,及时防治。药剂选用Bt乳剂 400倍液、2.5%溴氰菊酯乳油 2500倍液。80%敌敌畏乳油1000倍液、5%来福灵4000倍液喷药防治,均可有效控治此虫危害。在幼虫发生破网初期喷药防治最佳。药剂可选择灭幼脲、害虫敌3000-5000倍液和5%高效氯氰菊酯1500倍液等。喷药时必须均匀周到,不能漏喷;片林采用烟雾机进行烟雾防治,药剂可采用菊杀乳油、高效氯氢菊酯乳油、溴氰菊酯乳油等。也可在幼虫期利用生物制剂苦参碱等进行喷烟或喷雾防治
  5、.生物防治。 周氏啮小蜂是新发现的物种,原产我国,却成为美国白蛾的天敌。
  自上世纪中期以后,美国白蛾在我国危害日趋增大,且传统防治方法效果越来越差。1998年我国启动美国白蛾治理工程,生物防治成为突破口。
  由中国林科院杨忠歧研究员主持,从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从生物控制的角度出发,系统地调查了美国白蛾寄生性天敌,从其卵、幼虫和蛹中饲养出了多种天敌。经过筛选,发现了一种寄生率高、出蜂量大、能有效控制美国白蛾的蛹寄生蜂—白蛾周氏啮小蜂。这种小蜂可以找到在各种隐蔽场所化蛹的美国白蛾,产卵寄生。该项研究成果保护生态环境,不杀伤天敌,是防治美国白蛾的先进技术。
  大连、陕西、山东、秦皇岛等疫区采用这种以虫治虫及与美国白蛾核型多角体病毒(NPV)、苏云金杆菌(Bt)等生物制剂相结合的措施,收到了显著的防治效果。利用周氏啮小蜂防治美国白蛾是我国生物防治的一个创举,使我国利用昆虫天敌防治美国白蛾的技术跃居世界前列,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目前这种高效、经济、无污染的生防研究技术成果已通过鉴定,正在疫区大面积推广使用。
6、在美国白蛾的大肆入侵的状况时,除了已经知道的自然天敌周氏啮小蜂外,我在大豆田地里无意发现了美国白蛾的又一种天敌----臭大姐,也叫“蝽”,我国全国大部分地方都有此虫,因体后有一个臭腺开口,遇到敌人时就放出臭气,俗称“放屁虫”,“臭大姐”等。身体扁平,体形小长90-110MM,口器长成喙状,前翅的基部是革质,端部是膜质,后翅全部是膜质或退化消失。它主要是把长长的口器插入全身白毛的美国白蛾的幼虫体内,吸食幼虫的汁液,致其死亡。因此投放臭大姐成本低廉。

[ 本帖最后由 chiao49655 于 2010-7-6 22:40 编辑 ]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lin_830307
    lilin_830307 沙发
    不错,天津地区近几年的白蛾数量也在逐年减少,大家防范意识强了
    2010-07-13 11:46: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ill245
    will245 板凳
    我们这看来是没有的
    2010-07-13 10:23: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绿化养护

返回版块

3.99 万条内容 · 18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名贵树木技术资料建档

我们做一个高校的绿化养护工作,现在学校要求我们做名贵树木的技术资料建档工作,因为以前没做过,所以特请教各位怎么做?不胜感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