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7-05 19:03:05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为什么工程防灾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方面?
防灾措施可分两大类:即工程防灾和非工程防灾。工程防灾是防震减灾的重要方面。因为地震所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主要是因建筑物倒塌和工程设施破坏造成。
工程防灾措施主要包括:(1)制定工程建设抗灾规划;(2)制定各种工程抗灾技术规范和法规;(3)工程设防。工程设防的重点在于生命线工程,易产生次生灾害的工业系统,以及水库,水坝,防汛抗洪工程等。(4)工程鉴定与加固。对达不到抗震要求的工程实施加固措施,提高建筑物抗震性能。
为什么要特别重视重大工程的抗震防震工作?
重大工程设施是在一个城市乃至本地区和全国经济建设中起重要作用的工程设施,如大水库、水电站、主要工矿设施,交通枢纽,通讯中心,高技术中心等等,这些地方一旦遭到地震袭击,就会造成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将会对一个地区乃至全国经济、政治、社会稳定产生巨大影响。而且救灾和恢复也必定需要更多的精力、财力和时间,因此必须特别重视大工程设施的防震抗震工作。
什么是地震安全性评价?
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指在对具体建设工程场址及其周围地区的地震地质条件、地球物理场环境、地震活动规律、现代地形变及应力场等方面深入研究的基础上,采用先进的地震危险性概率分析方法,按照工程所需要采用的风险水平,科学地给出相应的工程规划或设计所需要的一定概率水准下的地震动参数(加速度、设计反映谱、地震动时程等)和相应的资料。
工程场地的地震安全性评价
由于建筑物的破坏往往与建筑物所在的场地和地基的抗震性能有关,因此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减少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在工程建设时需要考虑工程建设场地可能遭遇到的地震危险程度(即地震危险性)。
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就是对超出地震烈度区划图适用范围的工程建设场地,根据工程项目的重要性和工程设计的使用寿命,对其在未来时间段内可能遭受的地震影响程度作出评价,为抗震设防提供科学依据。
什么是抗震设防要求?
抗震设防要求是指国务院地震行政主管部门对建设工程制定的必须达到的抗御地震破坏的准则和技术指标。它是综合考虑地震环境、工程的重要程度、允许的风险水平及要达到的安全目标和国家经济承受能力等因素的基础上确定的,主要以地震烈度或地震动参数表述。
地震安全性评价与抗震设防要求有什么关系?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是确定抗震设防要求的重要前提和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是一种科技行为,是地震科技直接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的体现,凡是具有地震安全性评价资质的单位都可以在资质确认的范围内从事此项工作。而确定抗震设防要求是一种政府行政行为,其带有明显行政强制性。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结果,经授权的评审机构审定通过后,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由相应的县级以上人民政府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者机构根据审定的结果,综合工程的类别和重要程度确定建设工程抗震设防要求,具有法定效力。
为什么要开展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1)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这是国家和地方法律法规的要求。《中华人民共和国防震减灾法》做出了明确的规定。这是经济建设可持续发展的需求,也是工程建设的百年大计。
(2)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能使建设工程抗震设防既科学合理又经济安全。重大建设工程和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其抗震设防要求不同于一般建设工程,如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简单地套用烈度区划图进行抗震设计,很难符合工程场址的具体条件和工程允许的风险水平。这种抗震设防,显然缺乏科学依据。如果设防偏高,则会增加建设投资,造成不必要的浪费(通常从7度提高到8度工程投资增加10—15%)。
(3)根据《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1990)》使用说明的规定,对于地震研究程度比较差的地区和烈度区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范围内的建设工程,不能使用烈度区划图,必需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后,确定抗震设防要求。
(4)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是我国抗震设防技术与国际接轨的需要,也是科技进步的要求。随着抗震技术的发展,单一的烈度值已经不能满足抗震设计的需要,而进一步要求根据建设工程的具体条件,提供场地地震动参数(如加速度、设计反映谱、地震动时程等)。例如,对于特大型桥梁、高层建筑等应考虑长周期地震波(远震)的影响。
哪些工程和地区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
哪些工程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应由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审定,工程建设单位应主动到当地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办理审定手续,以确保建设工程达到抗震设防要求。根据有关规定,下列工程和地区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1)对社会有重大价值或者有重大影响的建设工程。如公路、铁路干线上的特大桥梁,广播电视发射中心,重要的邮电通信枢纽,大型候车楼,国际、国内主要干线航空站楼,大型发电厂、变电站、水厂,大城市医疗中心、公安消防指挥中心,高层建筑、大型体育馆和影剧院等。(2)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包括水库大坝、堤防和贮油、贮气、贮存易燃易爆、剧毒或者强腐蚀性物质的设施以及其他可能发生严重次生灾害的建设工程。(3)核电站和核设施建设工程。(4)位于地震烈度区划图上烈度区分界线两侧各8公里范围内的新建大中型工程。(5)占地范围较大、跨不同工程地质条件区域的大城市、大型工矿企业和省级以上新建开发区。(6)地方政府规定必须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其他工程。
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建设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主要内容有:地震基本烈度鉴定与复核、地震危险性分析、场址及周围活断层评价、设计地震动参数的确定(加速度、设计反映谱、地震动时程)、场址及周围地震地质稳定性评价、地震小区划、场区地震灾害预测等。这些工作内容不是所有工程都要做的,而是根据工程重要程度和安全的需要等来选取。
工程地质勘察能否代替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
地质勘察绝不能代替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主要因为地震安全性评价与工程地质勘察在工作内容、范围,勘察的手段、深度,分析的角度、方法,技术标准和提供的结果等方面,存在着根本性的差别。工程地质勘察:通过勘察、测试,分析建筑工程场地范围内的工程地质条件,评价地基的承载能力,提供基础设计和施工所需要的工程地质资料。其工作范围小,勘察深度一般限于地表下数十米,着重从静力学的角度解决保证基础工程对建筑物有足够的承载能力的有关问题。勘察工作是依据有关工程地质勘察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通过物、化探勘测手段和地质地貌调查,以及现场测试和室内试验等,分析研究工程建设场地周围150公里以上范围(区域)、25公里以上范围(近场区)以及场址区范围内的地震地质环境和地震活动环境,重点判定近场区和场址区内地震构造的位置、规模、性质,评价及其活动性,鉴别发震构造,研究地震活动规律及其与地震构造的关系,判定区域内潜在震源区的分布及其有关参数,确定地震动衰减规律、工程场地动静力学特征,采用概率分析法计算工程安全所需概率水准下建设场地未来可能遭受到最大地震影响,给出相应的基岩或土层设计地震动参数,未建筑物的抗震建设提供依据。地震安全性评价有专门的技术规范。地震安全性评价的有关工作可以利用工程地质勘察资料。
如何正确使用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
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管理工作由县级以上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负责,需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建设工程的业主,应当在工程可行性研究或立项阶段主动到当地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填报申请表,审定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等级。承担工程地震安全性评价的单位应当取得省级以上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核发的相应等级许可证书,和技术人员等级上岗证书,并在当地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登记备案。地震安全性评价的结果必须按照规定的权限范围经市以上地震安全性评审委员会评审通过,并报同级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审定。国家和省重点建设工程的地震安全性评价结果由国家和负责管理地震工作的部门或机构审定。
建设工程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效果如何?
工程项目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效果如何,可以用以下事例来说明:
(1)广东新丰江水库建设前未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大坝按地震设防烈度6度设计。水库建成蓄水后,小地震活动频繁。后经地震安全性评价论证,对大坝按8度进行抗震加固。在完成加固后的第二天,距大坝1公里处发生6.1级地震,震中烈度为8度,加固大坝避免了一场可能发生的特大灾难,保护了千万人的生命和财产安全。但大坝加固的经费相当于原投资的一倍。如果大坝在设计前进行地震安全性评价,再按评价结果进行抗震设防,根本不需要投入这么多加固费用。
(2)江苏新沂地区通过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使这一地区的设防烈度由10度降到8度,大大降低了该地区工程建设项目的投资,有力地促进了经济建设。
(3)河南小浪底水库工程,由中美联合设计,原由美方提出按地震加速度0.315g进行抗震设计,后经江苏、河南等省地震局和有关地震部门对工程进行了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降低了地震加速度值,美方采纳了评价结果,降低工程造价约4亿人民币。
(4)“七五”期间,国家建材局在山东省建设总投资约5.7亿人民币、年产130万吨、全国数一数二的水泥厂,其设计主厂房高达100米。由于该项目设计前未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1987年4月施工开挖时,发现有断层,且规模较大,被迫停工,补做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修改设计,使工程延期半年之久,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5)云南丽江机场在1994年建设时,按规定做了专门的地震安全性评价工作,合理地进行抗震设防,从而抗御了1996年2月3日发生在丽江的7级大地震的袭击,使得机场指挥中心及其他重要设施完好无损,保证了救援队伍及中央慰问团及时到达灾区,为救灾赢得了时间,发挥了巨大的保障作用,有效地减轻了地震灾害损失。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