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效果图 \ 水体净化的一些知识

水体净化的一些知识

发布于:2005-10-04 21:08:04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效果图 [复制转发]
河道生态恢复原理
河道、湖泊作为水生态系统,是其中共同生活的生物,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与其物理的、化学的、地理的及生物的环境相互作用的网络系统。它不断地与外部环境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并有趋向输入与输出平衡的趋势。如某一物质的输入大于输出,超越生态系统自我调节的能力时,过度输入的物质和能将以废物的形式排放到周围环境中,或是以过剩物质的形式积蓄于生态系统中,原有协调的结构与功能失调,物流及循环阻滞,收支失衡,导致环境污染,此即生态阻滞。
河道污染的原因主要是水体接受过量废水及其中的一些物质(污染质)所致,输入的废水量超过该水体原有迁移,转化,输出的量,出现收支失衡,生态阻滞,导致水体污染。根据循环论,处理这类污染,应疏通其物流与循环路线。一方面调整内部结构和功能,改善与加速生态系统中过剩物质的迁移、转化、循环、输出,来疏经、活络、化淤,以增加其输出,损其有余;同时另一方面控制、减少系统内过剩物的输入,节收来化淤,等到恢复正常时,再调节收支,维持其收支平衡以达生态平衡。
河道生态恢复方案
(一) 减少污染输入方案:
具体技术有
1,用于源头控制的人工生态绿地技术
2,用于源头控制的SBR法
2.1序批式活性污泥法(SBR)工作原理:
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简称SBR。它是在传统活性污泥法基础上开发的一种高产稳定的生化处理技术。该工艺在美国、日本、澳大利亚等国已得到广泛应用。其污水处理机理与普通活性污泥法相同。区别在于原污水不是顺次流经各个处理单元,而是在同一座反应池内,完成进水、反应、沉淀、排水和空载排泥等五个基本过程,
形成一个周期,周而复始反复进行,达到不断进行污水处理之目的。SBR法处理生活污水具有推流式反应器反应特点,而在反应过程中任一时刻,基质浓度处于完全混合状态,因此也兼有完全混合式的工艺特点。
2.2,技术特点:
工艺简单。只有一个反应池(兼有调节池和沉淀池的功能),沉淀是在理想静止状态中进行,可省去独立的二沉池、污泥回流及相应设施。一般情况下,不需要流量调节池,多数情况下,可省去初沉池。故布置紧凑、节省占地、基建费和运行费低。
耐负荷冲击。由于SBR系统运行时有较高的MLSS和较低的F/M值,故整个反应系统具有较大的缓冲通用。
能有效地抑制丝状菌的生长,不产生污泥膨胀的危害。特别是在污水进入生化处理装置期间,维持在厌氧状态下,使得污泥指数(SVI)降低,而且还能节减曝气的动力费。
运行操作灵活,处理效果稳定。可以从时间上安排好氧、缺氧和厌氧的不同状态,通过调节曝气量,控制混合液的溶解氧(DO)的方法,在去除污水中BOD的同时,实现硝化脱氮和生物除磷功能。
由于进水、反应、沉淀、出水和空载排泥等5个基本过程的时间可根据污水组成认定,因此,易于实现整个过程的计算机或PLC自动控制。
液下曝气机是把泵、风机和混合器的功能集合在一起的设备,具有诸多优点:充氧能力高,传氧所耗能量低;污水和污泥完全混合,氧在混合液中均匀分布,噪声低,自行吸气,不需要任何鼓风机供应增压空气。不需鼓风机房,输气管道,基建投资相其对比他曝气系统要低等。
采用地埋式,装置在地下,不占地表,不用盖房,不影响地面景观;一体化布置,设备紧凑用地少。
3,用于污水排入口的生态沟技术:
3.1,技术原理:在污水排如口建设生态沟,使水在沟内流动时,通过充氧、植物吸收等协同作用,达到帮助污水净化的目的。
3.2生态沟剖面图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mimi57
    mimi57 沙发
    顶一下啊,
    满好的帖子
    2005-10-25 23:15: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wwzz30
    wwzz30 板凳
    藻类是净化能手,可以多考虑些吧
    2005-10-05 22:50:05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效果图

返回版块

24.66 万条内容 · 15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3dmax5官方简体中文教程下载

不错的教程,大家看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