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09-19 20:56:19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复制转发]
王家大院-是山西最大的一座保存完好的建筑群,被称为“三晋第一宅”。它既有北方建筑的雄伟,又有南国建筑的秀雅.(王氏家族-山西灵石静升王家,源出太原,为太原王氏宗裔,世居灵石县禹门外沟营村(今富家滩镇沟峪滩村)。元皇庆年间(公元1312至1313年),族人王实迁至本县静升村定居,宗支繁衍,渐成巨族,历经六个多世纪,至今已传至第二十六世。因王实前无族谱可考,遂尊王实为静升王氏始祖。
王实,字诚斋,生一子名秀。王实初居静升时,以佃耕为主,空闲时垦荒自耕,年长日久,渐渐有了几亩薄田,成为自耕农。王实除了种庄稼外,还兼营豆腐坊。他做的豆腐,坚而不硬嫩而不酥,加上他诚实和蔼,童叟无欺,因此当地人都愿意买他的豆腐,豆腐生意做得十分红火。
明代手工业的蓬勃发展以及山西商贾的迅速崛起,使静升王氏逐渐从耕读传家转向商宦发家。王家从第十世起,有人开始经营棉花杂货和典当行业,但属初创时期,不具规模,未形成主业,家族仍以农耕为生。王家在农耕、经营的同时,十分注重教育,其家族从八世起,读书人逐渐多起来。至十八世,共有生员129人,监生211人,且有举人、进士。家族对修文庙、办义学、建学馆等教育公益事业十分重视,慷慨解囊,大力资助。
王氏家族从六世起分为五大支派,为金、水、木、火、土,乾隆五十四年(公元1789年)改为仁、义、礼、智、信。如前所述,王家从十世开始经商,到十一世,资本增多,逐渐成为巨商大贾。据明朝天启年间碑记载:王家“士者,经史传家,英辈迭出;农者,沃产遗后,坐享年盈;工者,彻通诸艺,精巧相生;商者,逐利湖海,据资万千。”油此可见,当时的王家,士农工商全面发展,且业绩显著,资产雄厚,已成静升村大户。
王家从十三世进入清朝。十三世孙王兴旺叔侄等看到明末以来,平川地区农桑受战乱破坏严重,畜力极为短缺,便瞄准这一商机,携同子侄往返于冀、鲁等地贩卖牲畜。凭着义气、信用、银钱等,不仅沟通了它设关隘卡口,同时结义了很多燕齐豪勇义上,打通了晋、蒙、冀、鲁贸易通道,买卖越做越大,资本日趋雄厚。康熙十二年(公元1673年),吴三桂叛乱,清政府急需军马粮草。王家弟兄将24匹良马献给平阳府,支援平叛,受到平阳知府及步军统领的赞赏,从而受命为清军筹集军马粮草,王家兄弟从中不仅得到经济利益。政治地位也大大提高。康熙十五年(公元1676年)叛军投降,步军统领上奏朝廷,王氏兄弟受到康熙帝的褒扬。王氏家族借清政府的势力,生意规模更大,很快便发展成为当地有名的巨贾大商、官僚士绅和大地主,同两渡何家、蒜峪陈家、夏门梁家并称为灵石四大家族。
王家由农到商,耕读传家,具备了一定的经济基础和文化层次,为步入官场铺平了道路。从十三世至十五世期间,开始做官为宦。十四世王谦受首先以2000两白银为其子王梦简捐了个“州同加五级”官,后又诰授为“中宪大夫”。此后,王家被封典的共有52人次,有资政大夫(正二品)3人次,通议大夫(正三品)3人次,太仆专卿(从三品)三人次,中宪大夫(正四品)14人次,昭信校尉(正四品)2人次,朝议大夫(从四品)6人次,奉政大夫(正五品)5人次,奉直大夫(从五品)4人次,儒林郎(正六品)7人次,修职郎(正七品)2人次。王家最大的官为十八世孙王肯任,二品,曾任户部广西司郎中,候选知府加五级,诰授资政大夫。
王家由耕读起家,因商宦富族,发迹后,便大兴土木,不断营造住宅、祠堂、牌坊、坟茔。从康熙一直修到嘉庆年间。现存的住宅约有45万平方米,有拥翠巷(建于元代中叶)、锁瑞巷(建于康熙四年,公元1665年)、钟灵巷(建于雍正六年,公元1728年)、红门堡位于乾隆初年)、拱极堡(建于乾隆十八年,公元1753年)、铁门院(建于乾隆晚期)、义安院(建于康熙十四年,公元1675年)、当铺院(建筑年代无考),高家崖(建于嘉庆十年,公元1805年)。现存的祠堂只有宗祠、孝义祠两处尚在,其余六座均荡然无存。静升村曾有16座牌坊,其中15座属王家,现存的仅有孝义石坊一座。王家坟在鸣凤原,占地300余亩,“文化大革命”前,坟门、围墙、看坟院及墓累碑碣均可见其规模。
王家和旧时许多大家族一样,从最初的艰苦创业,渐次走向辉煌,但终究还是逃不了兴衰起落的一般规律。
作者:张国华,摘自《晋商史料研究》,山西人民出版社出版)
全部回复(6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