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伊拉克危机遐想

伊拉克危机遐想

发布于:2005-09-14 11:01:14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经过60多天的核查,负责伊拉克武器核查的联合国监核会主席布利克斯和国际原子能机构总干事巴拉迪终于在1月27日向世界拿出了一份报告,可以说在这份报告里萨达姆在舆论上获得了暂时的喘息机会,因为在这份报告里,布利克斯重申,核查人员至今没有发现伊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确凿证据,并且认为监核会的实地工作得到了伊方“相当不错的合作”。


  不是“要不要对伊拉克动武”,而是“何时动武”


  美国拥有着世界上最为庞大的情报系统,有着名震遐迩的CIA(美国中央情报局),但即使是这样的情报系统,再加上一个联合国调查团也还没有发现萨达姆发展“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的真凭实据,当然我不否认已经习惯于同美国玩猫捉老鼠游戏的萨达姆有“可能”确实发展了“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并且在两伊战争时期伊拉克也确实使用过大量的化学武器,但是仅凭“可能”就向海湾地区派遣几十万的大军的举动令人无法相信美国的宣传。


  美国确实想要在伊拉克找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而且最好只是那么一个‘标本’,因为如果萨达姆真的拥有大量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美国的军事行动有可能要付出惨痛的代价,美国只需要一个借口能标榜其“正义”就足够了。


  伊拉克的问题之所以如此引人注目,并不在于“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或萨达姆的跟民主格格不入的“独裁”,而在于伊拉克乃至整个中东地底下的石油。上个世纪,萨达姆企图通过兼并科威特的方式来达到控制中东石油的目的,并由此引发了以美国为首的整个西方世界的迅速的打击,使伊拉克的军队和国土变成了美国在冷战时期囤积的武器的处理场,也给伊拉克人民带来了无尽的灾难。但是在战争的后期美国政府做出了一个非常精明的决定,强大的美国军队面对已经是溃不成军的伊拉克军队并没有直捣黄龙,而是给伊拉克留下了一个已经无力跟美国对抗的独裁者,并且通过经济制裁,武器核查等方式来防止萨达姆的军事实力的成长,因为美国实在需要一个“无赖”来向阿拉伯国家乃至整个世界证明美国军队在海湾地区驻扎的必要性,使美国军队进驻海湾不会得到阿拉伯国家的反抗,于是就出现了每隔一段时间美英飞机轰炸伊拉克军事目标的现象,美国需要向世界尤其是阿拉伯国家证明其在海湾驻兵的合理性,并通过打击防止萨达姆的军事实力的成长。


  这次美国的大规模的调兵遣将和在舆论上为入侵伊拉克造势的情形来看,美国政府已经决定无论如何要将萨达姆赶下台,并建立一个听命于自己的傀略政权,甚至有可能直接实行美国军队的军管,我认为其原因主要有如下几点。


  自从冷战结束以后,美国经济不但没有衰落下去,反而通过上个世纪90年代的高速发展得到了极大的增强,军事上跟自己在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的竞争对手苏联早已四分五裂,其主要的继任者俄罗斯也变成了一个经济上严重依赖石油等自然资源,民族分裂主义者横行的第三世界国家,美国更是利用9。11事件,把军事基地建到了俄罗斯的传统势力范围中亚地区;美国传统的同盟国德,法,日等国要不在经济上尽显疲态,军事上更是由于跟美国的各种军事条约把自己置于仅仅是区域强国的地位,美国确信世界上已经没有经济,军事实力上能够跟其在全球范围对抗的对象;其企图建立世界霸权的自信心极度增强,这就是为什么美国准备对伊动武的举动得到了德、法等国强烈的反对的时候不以为然的原因。


  9.11事件以后,美国看到了其在阿拉伯国家的最重要的盟友沙特国内的反美情绪(9。11事件当中大部分劫机者来自沙特),并让美国感到沙特阿拉伯这个盟友并不怎么可靠,并要尽量降低在阿拉伯世界当中对沙特的依赖,在这种情形之下,布什政府认为将美国军队开进巴格达是最好的方案。


  在这里还有一点值得注意的是巴以局势,自从沙龙的利库德集团上台以后,巴以局势急剧恶化,巴勒斯坦人的建国梦更加遥不可及,不但如此,最近的以色列的选举局势表明利库德集团将继续执政,也可以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以色列准备完全摧毁巴勒斯坦的独立运动,如果美国打倒了萨达姆,将军事基地直接建到伊拉克境内,将会极大地牵制和削弱巴勒斯坦独立运动最强大的外援阿拉伯国家的力量,为了实现这个目的,美国的犹太集团必定会尽其所能鼓动布什政府对伊动武。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将萨达姆赶下台,直接控制伊拉克的政治,能给美国带来极大的利益。从短期来看,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开采权,大量开采石油,使世界市场的石油价格大跌,这将会为已经略显颓势的美国经济注入活力,为了控制世界石油市场美国甚至可以让伊拉克退出欧佩克组织,至于战后伊拉克的经济的重建,只要从大笔的石油销售收入当中拿出一点就行了。从长期来看,通过控制伊拉克进一步使阿拉伯世界四分五裂,令美国在中东地区随心所欲,直接控制世界石油网络;这必将会增强美国的德法日等同盟在世界政治舞台上对美国的从属地位,并从石油资源上牵
  • gxtr01
    gxtr01 沙发

      其实在这个世界上如果真的需要国际社会对某个国家实施武器核查的话,最先需要接受核查的国家就是美国,因为萨达姆的“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再多,也不可能像美国的庞大的核武库那样,能够威胁到全人类的生存。


      对中国影响巨大


      1993年开始中国从一个石油自给自足的国家变成了一个净进口国,业已成为世界第三大石油消耗国,紧随美国和日本之后,据说高速的经济增长将使中国在未来10年内超越日本成为第二大石油消耗国,其中将有超过一半来自海湾地区。我想以上数据足以表明石油确切说是中东石油对中国的重要性,对于中国来说伊拉克问题就是“石油问题”。


      美国同伊拉克的斗争首先是石油进口国同石油输出国之间的斗争,假如美国真的推翻了萨达姆政权,控制了伊拉克的石油资源,世界上将有可能出现欧佩克、俄罗斯等能源输出源之外的新的输出源,这必将会加大石油输出国之间的竞争,加剧石油价格的下跌,这对于向中国这样的纯石油进口国来说是有利的,发展中的中国需要大量的便宜能源来降低其能源成本。从这种意义上来说“美国的石油安全即中国的石油安全”。


      但是,虽然中国有可能在美国推翻萨达姆的战争当中来个渔翁得利,但也有可能将自己置于危险的境地当中,中国是一个由于地大物博、人口众多,文化底蕴深厚的国家。对于任何一个谋求世界霸权的国家来说,一个政治稳定、经济稳定增长的中国永远是一个天然的潜在的障碍物,在这里任何的幻想都是极其危险的。


      美国对伊动武短期的目的是通过控制伊拉克的石油资源影响中东乃至世界石油市场;但更加庞大的野心是通过控制伊拉克的政权,进一步分化和控制中东各国,使得每个中东国家变成美国易于控制的弱小的分散的政治实体,甚至直接左右欧佩克组织,并通过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和原来固有的庞大的经济军事实力确立其梦寐以求的世界霸权。


      假如美国的目的真的实现了,将会在经济、政治、军事等各方面产生对中国极为不利的后果。


      举个例子来说,假如台湾宣布独立,中国政府要出兵实现祖国的统一的时候,美国即使是不出兵干涉而只是通过控制中东各国对中国实行石油禁运,就能实现破坏中国经济健康并拖住中国政府后腿的目的,就跟1973——1974年间欧佩克组织对西方国家实行石油禁运一样。


      美国控制中东的石油资源,虽然意味着对中国、俄罗斯等潜在竞争对手的牵制和控制,但首先却是对其德、日、韩等盟国的牵制和控制。从目前中国同美国的军事对抗来看,虽然美国通过日本、韩国、菲律宾等国家的军事同盟和军事基地已经形成了对中国的大范围的包围圈,但却是隔着印度、越南、台湾、朝鲜等缓冲地带,直接性的军事对持并没有发生,但这种状况能维持多久是令人怀疑的(9.11事件后美军进驻中亚国家就是一例),尤其是从朝鲜半岛的局势来看更是如此,现在的朝鲜是世界上为数不多的斯大林体制的国家,东欧、苏联的共产党政权的垮台和连年的自然灾害加上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其经济极度衰弱,其政治有很多不稳定因素,假如朝鲜半岛实现了以韩国为主导的统一,那么中国将有可能直接面对美国的军事压力,这时候韩国、日本等美国的盟友愿意将自己绑在美国的战车上的牢固程度就要看它们对美国的依赖程度了,而在这里人们值得注意的是日韩两国也是严重依赖中东的石油资源的国家,也就是说,如果美国控制了中东石油资源,就可以从能源角度控制日、韩两国;如果美国利用统一后的朝鲜半岛同中国搞些个军事磨擦,中国的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既定方针能坚持到何种程度就令人怀疑了。


      对于中国的来说,伊拉克危机的利益取舍是相当矛盾的,作为纯石油进口国角度上希望美国能够将萨达姆赶下台,但又怕美国进一步作大,使自己在世界经济政治格局中处于不利的地位。


      “坐山观虎斗”?


      中国是一个拥有这十几亿人口的第三世界大国,其人口占据着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可以说如果中国真的能够实现全体国民的共同富裕,那将是一个人类历史上的巨大进步,而这必然也会从各方面极大地改变全世界各种经济资源的配置和世界政治格局。


      政治是依托于经济的上层建筑,经济形势的发展和变化必然要求政治随之变化,以适应和促进经济的发展,当今世界是一个经济全球化的世界,而经济全球化必然要求每个国家在经济发展的过程当中尽量利用和整合全球各种资源为自己服务,这就必然会产生随着经济扩张的政治扩张。


      二战前,西方列强基本上试图通过武力来达到为自己整合全球资源的目的,也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惨绝人寰的两次世界大战,二战以后,随着第三世界国家的民族主义运动的兴起,基本上用武力来控制第三世界国家的做法已经变得过时,西方国家就建立了以美国为首的政治、军事同盟,如果人们稍微注意到的话,二战以后,世界上经济发达的国
    2005-09-14 11:01:14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影响中国历史的十大人物

 认识你自己, 比一切哲学家, 伦理学家, 政治家的著作都重要。  老子:  2500年前的老子, 对人和自然的关系, 观察与凝视而产生的思想比今天很多人还要正确而深刻的多, “治人事天莫若啬”, 就是说, 对待自然, 对待生活, 处理人和人之间的关系, 最好的态度是象种庄稼那样, 顺其自然, 不要拔苗助长, 也不要强扭未熟的瓜。 所以, 他说, “道常无为, 而无不为。 ”  大自然, 不仅是人的父母, 也是人的老师, 它常常默默启示着自己最聪明能干的儿子--人类。 物竞天择, 弱肉强食, 这是包括人类在内的动物进化原则,但大自然并没有失控, 而是平衡的可爱, 平衡的绚丽多彩。 食草类动物繁殖力高, 生存能力强, 而食肉类动物繁殖力低, 生存能力弱, 强大的恐龙消失了, 而弱小的蚂蚁还在, 这就是大自然保持平衡的要素之一。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