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注册考试 \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 发一组电工技师考试题(河北省 2005)

发一组电工技师考试题(河北省 2005)

发布于:2005-09-13 09:35:13 来自:注册考试/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复制转发]
1. 两根平行的直导线同时通入相反方向的电流时,其间作用力相互排斥。( √ )
2. 两个固定的互感线圈,若磁路介质改变,其互感电动势不变。( × )
3. 涡流产生在与磁通垂直的铁心平面内,为了减少涡流,铁心采用涂有绝缘层的薄硅钢片叠装而成。( √ )
4. 通电线圈产生磁场强弱,只与线圈的电流和匝数有关。( × )
5. 对比电路和磁路,可认为电流对应于磁通,电动势对应于磁通势而电阻对应于磁阻。( √ )
6. 对于无分支磁路,若已知磁通势大小,一般采用“试算法”进行计算。( √ )
7. 使用晶闸管图示仪时,必须开启电源预热几分钟后方可投入使用( √ )
8. 通用示波器可在荧光屏上同时显示两个信号波形,进行比较观察。( × )
9. 示波器主要由电子枪、偏转板、荧光屏三部分组成。( √ )
10. 普通示波器主要由主机、X轴、Y轴系统组成。( √ )
11. 在磁场中,通电矩形线圈的平面与磁力线平行时,线圈受到的转矩为最大。( √ )
12. 当只考虑求解复杂电路中某一支路电流电压的情况时,采用叠加原理方法解析比较方 便。( × )
13. 涡流在铁芯中内引起的功率损耗很小,可不予考虑对电气设备的影响。( × )
14. 涡流损耗是铁磁物质内由于电磁感应而产生感应电动势引起的。( √ )
15. 使用示波器观测信号之前,宜将“Y轴衰减”置于最小。( × )
16. 设置放大器静态工作点可使输出信号不产生饱和失真和截止失真。( × )
17.
18. LC振荡电路中,正反馈电压取自电容者称为电容三点式振荡电路。( √ )
19. 克服直接耦合放大电路的零点漂移,常采用的办法是在电路中引入负反馈。( × )
20. 集成运算放大器的输入级采用的是差动放大器。( √ )
21. 由于硅稳压管的反向电压很低,所以安在稳压电路中不允许反接( × )
22. 串联反馈式稳压电路中,作为调整器件的三极管是工作在开关状态。( √ )
23. “与”门电路的逻辑功能表达式为F=A+B。( √ )
24. 同步JK触发器两个输出端分别与两个与非门的输入端相连,是为了清除不稳定状态。( √ )
25. T触发器的特点是:每输入一个时钟脉冲,就得到一个输出脉冲。( × )
26. 为使RC多谐振器的振荡频率提高,应增大电容器容量。( × )
27. 减法计数器的触发器由0变1时,产生借位脉冲输出,使高位触发器翻转。( √ )
28. 移位寄存器可将串行码转换成并行码,也可将并行码转换成串行码。( √ )
29. 三相桥式半控整流电路中,任何时刻都至少有两只二极管是处于导通状态。( × )
30. 带平衡电抗器三相双反星型可控整流电路中,每只晶闸管流过的电流是负载电流的三分之一。( × )
31. 斩波器中采用电力场效应管后可以提高斩波效率。( √ )
32. 逆变器根据换流方式不同,分为负载谐振和脉冲换流。( √ )
33. 电力场效应管(MOSFET)属于绝缘栅场效应管,是一种电流型元件。( × )
34. 电力晶体管(GTR)是一种双极型大功率晶体管,过载能力差,容易发生二次击穿( √ )
35. 电子设备的元器件输入信号较小,并且一般的放大倍数都比较大,所以不易受外界干扰。( × )
36. 采用均压线的目的主要是协助换向磁极减小电枢反应产生的不利影响。( √ )
37. 采用补偿绕组会使直流电动机构造负载,成本增加,所以只有大容量电机和负载变化剧烈的直流电动机中采用。( √ )
38. 直流电动机的换向磁极绕组与电枢绕组串联,补偿绕组与电枢绕组并联。( × )
39. 直流电动机换向极的极性沿电枢旋转方向,应与前方主磁极极性相同( √ )
40. 励磁绕组消耗的功率仅占直流电动机额定容量的1-3%,但他对电机性能影响较大 (√)

全部回复(1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ehuaijin
    hehuaijin 沙发
    有07年的吗
    2008-10-13 14:55:13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hnp38
    chnp38 板凳
    楼主辛苦了!
    非常感谢!希望再接再厉!:victory:
    2008-08-16 17:22: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注册给排水工程师

返回版块

42.93 万条内容 · 7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分析化学,高手请进!

有人在用 《公用设备师专业基础考试精讲精练-给水排水》这本书啊,冯萃敏编的,中国电力出版社。里面第187页,有个公式: 根据允许的误差和检测终点的准确度,若允许的相对误差TE《=0.1%,则根据终点误差公式可得金属例子能被准确滴定得条件为: lgCmK’my》=6;这里,这个 6 是怎么得出的,我看了课本也不知是怎么算出来的,有哪位高手给俺指点一下迷津啊?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