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文庙的历史及保护利用价值
2010-02-11 18:20:24 来源:哈军工校友会
摘要: 哈尔滨文庙的历史及保护利用价值
黄学民
一、中国三大文庙之一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是中国三大孔庙之一,是哈埠唯一的仿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是我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哈尔滨文庙始
哈尔滨文庙的历史及保护利用价值
黄学民
一、中国三大文庙之一——哈尔滨文庙
哈尔滨文庙是中国三大孔庙之一,是哈埠唯一的仿明清建筑风格古建筑群,是我国东北地区现存建筑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建筑等级最高、建筑规制最全的一座祭祀孔子的庙宇。哈尔滨文庙始建于民国十五年十月(公元1926年),建成于民国十八年十一月(公元1929年)。其建筑结构为三进院落,占地2.3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674平方米。从总体规模上,仅次于山东曲阜孔庙和北京孔庙,位居全国第三。文庙坐北朝南,主要建筑坐落在中轴线上,东西配殿左右对称。
主要建筑有东西坛门、东西牌楼、万仞宫墙、泮池和泮桥,孔子行教铜像、无字碑、东西官厅、乡贤祠、名宦祠、东西掖门、文庙碑记石碑、大成门、东西庑、大成殿、崇圣祠等。文庙主体建筑——大成殿采用大祀规格建造,面阔十一开间,进深五间。屋顶为重檐庑殿顶,皇宫建筑专用的黄琉璃瓦,飞檐走兽,外檐和室内天花均为中国古建筑的最高等级“金线大点金的金龙和玺彩画”。1996年11月,国务院公布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建筑),哈尔滨文庙列为其一。
哈尔滨文庙位于哈市南岗区文庙街25号,东南侧与省军区、哈尔滨工程大学(原哈军工)接壤,西侧与北侧与哈尔滨游乐园、极乐寺相邻,是哈尔滨独有的文化旅游景区。文庙融自然景观、古典建筑群与人文景观于一体,松柏苍翠,园林如画,是集旅游、娱乐和参观孔子文化、黑龙江少数民族文化展览多功能的文化胜地。
二、修建哈尔滨文庙的时代背景
修建哈尔滨文庙的历史缘由,可从文庙二院东南角矗立的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撰写《哈尔滨文庙碑记》之记载,得知其历史原因。
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东北和哈尔滨被帝国主义列强割占,正值日本全面侵占东北前夜。哈尔滨文庙的修建,时值中国政府刚收回中东铁路的护路权、哈尔滨市的市政权、教育权之后,由张学良将军主持,于1926年倡导“百务聿新,当事者以学校勃兴”、孔子之教为先,“祭者教之本”,确立以孔子之教为治国之本而修建。当时“华夷错处,礼俗纷庞,不承夏风”。
张学良撰《碑记》中记载:“自政权收回后,百务聿新,当事者以学校勃兴,不可废崇祀先圣之典”。“盖以《孝经》教天下之顺,……遏天下之逆”,“使人人以仁孝宅心,则蒸之为善俗”,达到“通神明而光四海”。“中华为至圣祖国,哈埠又为华裔错处之区”,如果没有一个理想的祭孔庙宇,用以虔诚的供奉孔子, “何以动学子之钦崇,而回易友邦之视听。”文中又讲,“祭者教之以本,此文庙之建所以不可缓也”。
因此,哈尔滨文庙的修建,反映了东北从帝国主义奴役下收回政权,确定以孔子之教为诏国之本的重大历史事实。倡导尊孔、祭孔,借以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振奋民族精神,反对反帝国主义列强外来侵略。反应了当时东北历史状况的特定性。
在上述历史背景下,哈尔滨文庙由当时东首特别区行政长官张焕相及继任长官张景惠实施筹建。据《东省特别区创建哈尔滨文庙碑志》记载:“自清光绪三十二年,升孔子为大祀,而京外学宫,犹仍旧贯,未之改作。今东省特别区闳规大起,创而非固,故其缔造合乎大祀之仪。……凡庙制,大成殿居中南向,为堂九,为夹室二,都十一楹。”由此可知,居于二院的大成殿,是按大祀祭孔仪式的规格设计建造的。重檐庑殿顶式,面阔十一开间,其格局可与北京故宫的太和殿相媲美。2003年8月,副省长王佐书陪同北京客人到文庙参观时,在大成殿前介绍说:“这就是哈尔滨的故宫”。
《碑志》记载,文庙共筹集73万余银币建成,其中工商及中外人士捐募者捐资“约有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有奇,余悉取足公家”。这正说明哈尔滨文庙是“会集中外人士”,官商合筹,共同建设的。据《碑志》碑阴题名记载,捐助商家有中国银行、交通银行、美国花旗银行、犹太商业银行、老巴夺父子烟草公司(哈尔滨卷烟厂前身)、秋林洋行(秋林公司)、莫迭尔(马迭尔)等。“以上共募捐银币一十四万三千四百八十元,建筑及购置费共用银币七十三万七千三百余元”。中外合资与官商合筹修建资金,是哈尔滨文庙建设的特点。多元筹措建设资金的方法,在国内孔庙中也是不多见的。
三、哈尔滨文庙的保护和利用开发
哈尔滨文庙建成后,于1931年3月23日举行首次祭孔活动。这是文庙多次祭孔活动中,唯一由当时中国东省特别区政府组织的一次。1932年2月5日日军侵占哈尔滨,伪满洲国时期哈市的几次祭孔活动,都是在日伪当局的操纵下进行的。
1946年4月28日哈尔滨解放后,文庙先后用作哈尔滨医专、哈尔滨医科大学和哈尔滨军事工程学院的图书馆。“文革”期间文庙用作省军区仓库。
1985年2月26日,经黑龙江省人民政府批准,以文庙为馆舍,成立了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是全国第一家省级专业性民族博物馆。1985年至1988年,经三年的重点维修和筹备布展, 1988年秋,正式对外开放。至2008年,二十年间已接待中外观众200余万人。
在哈尔滨文庙辟设的长期展览有《黑龙江省民族文物陈列展》、《孔子圣迹展》、《中国孔庙庙专题展》。举办短期展览有《中国科举文物展》、《少帅春秋——张学良生平事迹展》、《桦树皮镶嵌艺术展》、《泥人张六十甲子泥塑展》等。举办了达斡尔、鄂温克民族敖包大会,锡伯族“4.18”纪念活动。1992年举办了首次纪念孔子诞辰2543周年“儒学文化研讨会”。1998年,由香港孔教学院院长汤恩佳先生捐资,塑造的孔子铜像在哈尔滨文庙落成,给文庙增添了一道靓丽的风景,也给孔子文化及儒家思想在北国的研究和传播带来了可喜的推动。
2006年8月16日、2007年8月9日、2008年8月24日,连续三年举办了“状元桥上送状元”活动。激励省、市高考状元不负重托,树立远大理想,以优异成绩报效祖国和家乡人民的厚望。鞭策和引导在校学生发奋学习,以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为己任,努力攀登科学文化的高峰。自2007年开始,组织举办了 “开蒙圣礼”,“成人礼”,“拜孔子送红蛋”等活动。
2007年9月28日,由省文化厅、教育厅、旅游局、侨联、南岗区政府联合主办,举行了哈尔滨文庙历史上首次大型古典祭孔活动。2008年9月,隆重举行了纪念孔子诞辰2559周年暨大成殿首次大修竣工典礼。主题为“走进孔子、以人为本,共创和谐、振兴龙江”。其主题体现出新时期要以科技强省、文化先行,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创建和谐社会,振兴黑龙江。
几经风雨,历尽沧桑,哈尔滨文庙落成至今已走过80个春秋。她是哈尔滨这座历史文化名城中国古典建筑的精品,是北国边陲绝无仅有的一座“故宫”。1946年哈尔滨解放之后至1985年的近四十年间,文庙的先后使用单位,对文庙起到了一定的保护和利用。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成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1985年至1988年国家和省先后拔款300余万元,对文庙一院进行了重点维修,同时,为了保护和管理文庙,新建了东坛门。
自2006年起,国家和省又拔款800余万元,已维修了主殿大成殿,大成门,崇圣祠,东西庑等主要建筑及围墙大部和新建了西坛门。于2009年8月末完成文庙落成后的第一次全面大修。许多专家学者曾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应该珍惜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设立哈尔滨文庙博物馆,以正文庙之名,更好地保护和开发利用文庙,使之重放异彩。成为弘扬和宣传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阵地,成为中外各界人士参谒先圣和游览胜地。以造福社会和哈埠人民。
本文来源于《哈尔滨史志》总第49期;
作者黄学民系黑龙江省民族博物馆原副馆长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