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结构的环境类别
|
表3.4.1
|
环境类别
|
条件
|
|
一
|
室内正常环境
|
|
二
|
a
|
室内潮湿环境:非严寒和非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
b
|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露天环境,与无侵蚀性的水或土壤直接接触的环境
|
|
三
|
使用除冰盐的环境;严寒和寒冷地区冬季水位变动的环境;滨海室外环境
|
|
四
|
海水环境
|
|
五
|
受人为或自然的侵蚀性物质影响的环境
|
|
注: 严寒和寒冷地区的划分应符合国家现行标准《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程》JGJ24的规定。 |
地基基础设计等级
|
表3.0.1
|
设计等级
|
建筑和地基类型
|
甲级
|
重要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30 层以上的高层建筑 体型复杂,层数相差超过10层的高低层连成一体建筑物 大面积的多层地下建筑物(如地下车库,商场.运动场等 ) 对地基变形有特殊要求的建筑物 复杂地质条件下的坡上建筑物(包括高边坡 ) 对原有工程影响较大的新建建筑物 场地和地基条件复杂的一般建筑物 位于复杂地质条件及软土地区的二层及二层以上地下室的基坑工程 |
乙级
|
除甲级,丙级以外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物
|
丙级
|
场地和地基条件简单,荷载分布均匀的七层及七层以下民用建筑及一般工业建筑物;次要的轻型建筑物
|
钢筋混凝土结构伸缩缝最大间距(m)
|
表9.1.1
|
结构类别
|
室内或土中
|
露天
|
|
排架结构
|
装配式
|
100
|
70
|
框架结构
|
装配式
|
75
|
50
|
现浇式
|
55
|
35
|
|
剪力墙结构
|
装配式
|
65
|
40
|
现浇式
|
45
|
30
|
|
挡土墙、地下室墙壁等类结构
|
装配式
|
40
|
30
|
现浇式
|
30
|
20
|
|
注: 1装配整体式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现浇式的数值取用; 2框架-剪力墙结构或框架-核心筒结构房屋的伸缩缝间距可根据结构的具体布置情况取表中框架结构与剪力墙结构之间的数值; 3当屋面无保温或隔热措施时,框架结构、剪力墙结构的伸缩缝间距宜按表中露天栏的数值取用; 4现浇挑檐、雨罩等外露结构的伸缩缝间距不宜大于12m. |
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最小厚度(mm)
|
表9.2.1
|
环境类别
|
板、墙、壳
|
梁
|
柱
|
|||||||
≤C20
|
C25-C45
|
≥C50
|
≤C20
|
C25-C45
|
≥C50
|
≤C20
|
C25-C45
|
≥C50
|
||
一
|
20
|
15
|
15
|
30
|
25
|
25
|
30
|
30
|
30
|
|
二
|
a
|
-
|
20
|
20
|
-
|
30
|
30
|
-
|
30
|
30
|
b
|
-
|
25
|
20
|
-
|
35
|
30
|
-
|
35
|
30
|
|
三
|
-
|
30
|
25
|
-
|
40
|
35
|
-
|
40
|
35
|
|
注: 基础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混凝土保护层厚度不应小于40mm;当无垫层时不应小于70mm. |
混凝土强度设计值(N/mm2)
|
表4.1.4
|
强度种类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
C15
|
C20
|
C25
|
C30
|
C35
|
C40
|
C45
|
C50
|
C55
|
C60
|
C65
|
C70
|
C75
|
C80
|
|
fc
|
7.2
|
9.6
|
11.9
|
14.3
|
16.7
|
19.1
|
21.1
|
23.1
|
25.3
|
27.5
|
29.7
|
31.8
|
33.8
|
35.9
|
ft
|
0.91
|
1.10
|
1.27
|
1.43
|
1.57
|
1.71
|
1.80
|
1.89
|
1.96
|
2.04
|
2.09
|
2.14
|
2.18
|
2.22
|
注: 1计算现浇钢筋混凝土轴心受压及偏心受压构件时, 如截面的长边或直径小于300mm,则表中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乘以系数0.8;当构件质量(如混凝土成型,截面和轴线尺寸等)确有保证时,可 不受此限制; 2离心混凝土的强度设计值应按专门标准取用。 |
混凝土弹性模量(× 104N/mm2)
|
表4.1.5
|
混凝土强度等级
|
C15
|
C20
|
C25
|
C30
|
C35
|
C40
|
C45
|
C50
|
C55
|
C60
|
C65
|
C70
|
C75
|
C80
|
Ec
|
2.20
|
2.55
|
2.80
|
3.00
|
3.15
|
3.25
|
3.35
|
3.45
|
3.55
|
3.60
|
3.65
|
3.70
|
3.75
|
3.80
|
普通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
表4.2.3-1
|
种类
|
符号
|
fy
|
f'y
|
|
热轧钢筋
|
HPB 235(Q235)
|
φ
|
210
|
210
|
HRB 335(20MnSi)
|
|
300
|
300
|
|
HRB 400(20MnSiV、20MnSiNb、20MnTi)
|
|
360
|
360
|
|
RRB 400(K20MnSi)
|
R
|
360
|
360
|
|
注: 在钢筋混凝土结构中,轴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构件的钢筋抗拉强度设计值大于300N/mm2时,仍应按300N/mm2取用。 |
预应力钢筋强度设计值(N/mm2)
|
表4.2.3-2
|
种类
|
符号
|
fptk
|
fpy
|
f'py
|
|
钢绞线
|
1×3
|
φs
|
1860
|
1320
|
390
|
1720
|
1220
|
||||
1570
|
1110
|
||||
1×7
|
1860
|
1320
|
390
|
||
1720
|
1220
|
||||
消除应力钢丝
|
光面
螺旋肋 |
φp
φH |
1770
|
1250
|
410
|
1670
|
1180
|
||||
1570
|
1110
|
||||
刻痕
|
φI
|
1570
|
1110
|
410
|
|
热处理钢筋
|
40Si2Mn
|
φHT
|
1470
|
1040
|
400
|
48Si2Mn
|
|||||
45Si2Cr
|
|||||
注: 当预应力钢绞线、钢丝的强度标准值不符合表4.2.2-2的规定时,其强度设计值应进行换算。 |
钢筋弹性模量(×105N/mm2)
|
表4.2.4
|
种类
|
Es
|
HPB 235级钢筋
|
2.1
|
HRB 335级钢筋、HRB 400级钢筋、RRB 400级钢筋、热处理钢筋
|
2.0
|
消除应力钢丝(光面钢丝、螺旋肋钢丝、刻痕钢丝)
|
2.05
|
钢绞线
|
1.95
|
注: 必要时钢绞线可采用实测的弹性模量。 |
钢筋混凝土结构构件中纵向受力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
表9.5.1
|
受力类型
|
最小配筋百分率
|
|
受压构件
|
全部纵向钢筋
|
0.6
|
一侧纵向钢筋
|
0.2
|
|
受弯构件、偏心受拉、轴心受拉构件一侧的受拉钢筋
|
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
|
注: 1受压构件全部纵向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R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规定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规定增大0.1; 2偏心受拉构件中的受压钢筋,应按受压构件一侧纵向钢筋考虑; 3受压构件的全部纵向钢筋和一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以及轴心受拉构件和小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构件的全截面面积计算;受弯构件、大偏心受拉构件一侧受拉钢筋的配筋率应按全截面面积扣除受压翼缘面积(b'f-b)h'f后的截面面积计算; 4当钢筋沿构件截面周边布置时,"一侧纵向钢筋"系指沿受力方向两个对边中的一边布置的纵向钢筋。 |
现浇钢筋混凝土板的最小厚度(mm)
|
表10.1.1
|
板的类别
|
最小厚度
|
|
单向板
|
屋面板
|
60
|
民用建筑楼板
|
60
|
|
工业建筑楼板
|
70
|
|
行车道下的楼板
|
80
|
|
双向板
|
80
|
|
密肋板
|
肋间距小于或等于700mm
|
40
|
肋间距大于700mm
|
50
|
|
悬臂板
|
板的悬臂长度小于或等于500mm
|
60
|
板的悬臂长度大于500mm
|
80
|
|
无梁楼板
|
150
|
梁中箍筋的最大间距(mm)
|
表10.2.10
|
梁高h
|
V>0.7ftbh0+0.05Np0
|
V≤0.7ftbh0+0.05Np0
|
150<h≤300
|
150
|
200
|
300<h≤500
|
200
|
300
|
500<h≤800
|
250
|
350
|
h>800
|
300
|
400
|
现浇钢筋混凝土房屋适用的最大高度(m)
|
表11.1.3
|
结构体系
|
设防烈度
|
||||
6
|
7
|
8
|
9
|
||
框架结构
|
60
|
55
|
45
|
25
|
|
框架-剪力墙结构
|
130
|
120
|
100
|
50
|
|
剪力墙结构
|
全部落地剪力墙结构
|
140
|
120
|
100
|
60
|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
120
|
100
|
80
|
不应采用
|
|
筒体结构
|
框架-核心筒结构
|
150
|
130
|
100
|
70
|
筒中筒结构
|
180
|
150
|
120
|
80
|
|
注: 1房屋高度指室外地面到主要屋面板板顶高度(不考虑局部突出屋顶部分); 2框架-核心筒结构指周边稀柱框架与核心筒组成的结构; 3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指首层或底部两层为框架和落地剪力墙组成的框支剪力墙结构; 4甲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提高一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9度设防烈度时应专门研究;乙、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确定房屋最大高度; 5超过表内高度的房屋结构,应按有关标准进行设计,采取有效的加强措施。 |
混凝土结构的抗震等级
|
表11.1.4
|
结构体系与类型
|
设防烈度
|
|||||||
6
|
7
|
8
|
9
|
|||||
框架结构
|
高度(m)
|
≤30
|
>30
|
≤30
|
>30
|
≤30
|
>30
|
≤25
|
框架
|
四
|
三
|
三
|
二
|
二
|
一
|
一
|
|
剧场、体育馆等大跨度公共建筑
|
三
|
二
|
一
|
一
|
||||
框架-剪力墙结构
|
高度(m)
|
≤60
|
>60
|
≤60
|
>60
|
≤60
|
>60
|
≤50
|
框架
|
四
|
三
|
三
|
二
|
二
|
一
|
一
|
|
剪力墙
|
三
|
三
|
二
|
二
|
一
|
一
|
一
|
|
剪力墙结构
|
高度(m)
|
≤80
|
>80
|
≤80
|
>80
|
≤80
|
>80
|
≤60
|
剪力墙
|
四
|
三
|
三
|
二
|
二
|
一
|
一
|
|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
框支层框架
|
二
|
二
|
二
|
一
|
一
|
不应采用
|
不应采用
|
剪力墙
|
三
|
二
|
二
|
二
|
一
|
|||
筒体结构
|
框架-核心筒结构
|
框架
|
三
|
二
|
一
|
一
|
||
核心筒
|
二
|
二
|
一
|
一
|
||||
筒中筒结构
|
内筒
|
三
|
二
|
一
|
一
|
|||
外筒
|
三
|
二
|
一
|
一
|
||||
单层厂房结构
|
铰接排架
|
四
|
三
|
二
|
一
|
|||
注: 1丙类建筑应按本地区的设防烈度直接由本表确定抗震等级;其他设防类别的建筑,应按现行国家标准《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的规定调整设防烈度后,再按本表确定抗震等级; 2建筑场地为I类时,除6度设防烈度外,应允许按本地区设防烈度降低一度所对应的抗震等级采取抗震构造措施,但相应的计算要求不应降低; 3框架-剪力墙结构,当按基本振型计算地震作用时,若框架部分承受的地震倾覆力矩大于结构总地震倾覆力矩的50%,框架部分应按表中框架结构相应的抗震等级设计; 4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中,剪力墙加强部位以上的一般部位,应按剪力墙结构中的剪力墙确定其抗震等级。 |
框架梁纵向受拉钢筋的最小配筋百分率(%)
|
表11.3.6-1
|
抗震等级
|
梁中位置
|
|
支座
|
跨中
|
|
一级
|
0.4和80ft/fy中的较大值
|
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
二级
|
0.3和65ft/fy中的较大值
|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
三、四级
|
0.25和55ft/fy中的较大值
|
0.2和45ft/fy中的较大值
|
框架梁梁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
表11.3.6-2
|
抗震等级
|
加密区长度(mm)
|
箍筋最大间距(mm)
|
箍筋最小直径(mm)
|
一级
|
2h和500中的较大值
|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
|
10
|
二级
|
1.5h和500中的较大值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00中的最小值
|
8
|
三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
|
8
|
|
四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梁高的1/4和150中的最小值
|
6
|
|
注: 表中h为截面高度。 |
第11.3.7条 沿梁全长顶面和底面至少应各配置两根通长的纵向钢筋,对一、二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4mm,且分别不应少于梁两端顶面和底面纵向受力钢筋中较大截面面积的1/4;对三、四级抗震等级,钢筋直径不应小于12mm。 |
第11.3.8条 梁箍筋加密区长度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 |
第11.3.9条 梁端设置的第一个箍筋应距框架节点边缘不大于50mm。非加密区的箍筋间距不宜大于加密区箍筋间距的2倍。 |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
|
表11.4.12-1
|
柱类型
|
抗震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四级
|
|
框架中柱、边柱
|
1.0
|
0.8
|
0.7
|
0.6
|
框架角柱、框支柱
|
1.2
|
1.0
|
0.9
|
0.8
|
注: 柱全部纵向受力钢筋最小配筋百分率,当采用HRB400级钢筋时,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1;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0及以上时,应按表中数值增加0.1。 |
柱端箍筋加密区的构造要求
|
表11.4.12-2
|
抗震等级
|
箍筋最大间距(mm)
|
箍筋最小直径(mm)
|
一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6倍和100中的较小值
|
10
|
二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00中的较小值
|
8
|
三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
8
|
四级
|
纵向钢筋直径的8倍和150(柱根100)中的较小值
|
6(柱根8)
|
注: 底层柱的柱根系指地下室的顶面或无地下室情况的基础顶面;柱根加密区长度应取不小于该层柱净高的1/3;当有刚性地面时,除柱端箍筋加密区外尚应在刚性地面上、下各500mm的高度范围内加密箍筋。 |
第11.4.13条 框架柱和框支柱中全部纵向受力钢筋配筋率不应大于5%。柱的纵向钢筋宜对称配置。截面尺寸大于400mm的柱,纵向钢筋的间距不宜大于200mm。当按一级抗震等级设计,且柱的剪跨比λ≤2时,柱每侧纵向钢筋的配筋率不宜大于1.2%。 |
第11.4.14条 框架柱的箍筋加密区长度,应取柱截面长边尺寸(或圆形截面直径)、柱净高的1/6和500mm中的最大值。一、二级抗震等级的角柱应沿柱全高加密箍筋。 |
第11.4.15条 柱箍筋加密区内的箍筋肢距:一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00mm;二、三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250mm和20倍箍筋直径中的较大值;四级抗震等级不宜大于300mm。此外,每隔一根纵向钢筋宜在两个方向有箍筋或拉筋约束;当采用拉筋时,拉筋宜紧靠纵向钢筋并勾住封闭箍筋。 |
框架柱轴压比限值
|
表11.4.16
|
结构体系
|
抗震等级
|
||
一级
|
二级
|
三级
|
|
框架结构
|
0.7
|
0.8
|
0.9
|
框架-剪力墙结构、筒体结构
|
0.75
|
0.85
|
0.95
|
部分框支剪力墙结构
|
0.6
|
0.7
|
-
|
注: 1轴压比N/(fcA)指考虑地震作用组合的框架柱和框支柱轴向压力设计值N与柱全截面面积A和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设计值fc乘积之比值;对不进行地震作用计算的结构,取无地震作用组合的轴力设计值; 2当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65-C7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05;混凝土强度等级为C75-C80时,轴压比限值宜按表中数值减小0.10; 3剪跨比λ≤2的柱,其轴压比限值应按表中数值减小0.05;对剪跨比λ<1.5的柱,轴压比限值应专门研究并采取特殊构造措施; 4沿柱全高采用井字复合箍,且箍筋间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复合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10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2mm,或沿柱全高采用连续复合矩形螺旋箍,且螺距不大于80mm、肢距不大于200mm、直径不小于10mm时,轴压比限值均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0;上述三种箍筋的配箍特征值λv均应按增大的轴压比由表11.4.17确定; 5当柱截面中部设置由附加纵向钢筋形成的芯柱,且附加纵向钢筋的总面积不少于柱截面面积的0.8%时,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05。此项措施与注4的措施同时采用时,轴压比限值可按表中数值增加0.15,但箍筋的配箍特征值λv仍可按轴压比增加0.10的要求确定; 6柱经采用上述加强措施后,其最终的轴压比限值不应大于1.05。 |
铰接排架柱箍筋加密区的箍筋最小直径(mm)
|
表11.5.2
|
加密区区段
|
抗震等级和场地类别
|
||||
一级
|
二级
|
二级
|
三级
|
三级
|
四级
|
各类场地
|
Ⅲ、Ⅳ类场地
|
Ⅰ、Ⅱ类场地
|
Ⅲ、Ⅳ类场地
|
Ⅰ、Ⅱ类场地
|
各类场地
|
一般柱顶、柱根区段
|
8(10)
|
8
|
6
|
||
角柱柱顶
|
10
|
10
|
8
|
||
吊车梁、牛腿区段有支撑的柱根区段
|
10
|
8
|
8
|
||
有支撑的柱顶区段柱变位受约束的部位
|
10
|
10
|
8
|
||
注: 表中括号内数值用于柱根。 |
0人已收藏
0人已打赏
免费0人已点赞
分享
暖通资料库
返回版块25.44 万条内容 · 672 人订阅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