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08-29 16:54:29
来自:电气工程 / 工业自动化
[复制转发]
前不久,国资委就今年上半年47家电子行业国有重点企业的利润情况进行了统计,其公布的结果令人吃惊,下降了64%!
国资委的统计数据显示,造成企业利润下降的主要原因是企业的主营业务的成本增长(13.2%)高出主营业务收入增长(12.6%),这里的“成本”,主要是指“能源和原材料”,这两者恰恰是电子制造企业自身无法左右的。对于OEM而言,如果加强新产品的开发、扩大产能等等带来的收入增长都不能解决这两者带来的利润下降的问题,那么,大家的眼光自然要向一个地方靠拢——高利润的产品。
哪些产品有高利润?3C是块老木鱼,敲敲打打念唱已久,早几年是做电视的做电脑,做电脑的做电视,现在则不管是做电脑还是电视都在或都要做手机。最近传出了七喜电脑要做手机(自主品牌)的事,不过当家的易贤忠董事长就立刻予以低调的否认,只说他们年初开始做手机代工,并且有了很大规模。爱因斯坦赞同一个理论:越观察事实,离事实越远,七喜电脑的低调和它的否认一样不可观察。
做代工离不开两个条件或至少二具其一:制造经验和设计经验,七喜电脑在手机制造和设计上有多强的实力让它能够在半年时间里进入“大规模代工业务”?据说清华紫光也在做手机,为托普贴牌,这也同样叫人纳闷,看看现有国内的OEM做手机的康佳、TCL、联想等莫不是以自有品牌切入市场,这恐怕也不是一个“牌照问题”就可以归结的。OEM的家底是生产线,反正贴片机大同小异,既然可以生产电脑主板,拿来做手机亦未尝不可,只要有制造基础,A不赚钱了可以做B,这样理解简单一些。
但问题是做手机就真的赚钱?近一时间有关国产手机利润下滑企业出局的消息层出不穷,手机不赚钱,原来做手机的也在想着转型或产品升级。曾在小灵通市场风光无限的UT斯达康第二季度亏了7470万美元,自年初开始他们已经调整个人通信部门,转而加强在无线、宽带和IPTV业务的发展。
另一手机大户波导则正在加快产品升级,计划要在2006年春节前,推出超过100万部MP3和MP4手机。波导的做法让人联想到长虹最近在成都举行的配套产业项目推介会:47.7平方公里的配套产业园,新材料、精细化工等,这两个在各自领域颇具代表性的企业倒是持之以恒的修炼内功,走的是创造而非寻找利润的路。
UT斯达康的做法也很有代表性,眼下“IP”很热,跟当年的手机差不多,VoIP、IPTV等等,只要跟IP挂钩,立刻金光灿烂,虽然还有政策、标准、带宽等等问题解决尚需时日,但利润经不起等待,有本钱当然是投资长线,只要回报在可以看得见的地方就行。
也有看不见的,类似佛山无影脚。最近中国电子信息产业集团鲸吞七家企业的做法就不大好理解,中国电子是中央管理的大型企业集团公司,有16家全资子公司、30家控参股公司和2家境外公司,拥有7家上市公司,目前CEC的资产总额约400亿元,合并后至少有620亿元,这样的巨无霸大概没有什么不能造了。
有一个疑问,基于目前被合并企业的现状,合并究竟能为他们带来什么根本性的改变呢?不过,涉及大型国有企业的合并抛开超过人脑复杂程度的背景不谈,往往都能归纳为“通过重组盘活和优化国有资产”,内部消化即可产生利润杀伤力——这个逻辑有点象周伯通的双手互搏。
站在产业链的末端,我们的制造总要面对利润速朽的轮回,陷入一个抱怨追赶叹息的游戏。市场变化无穷,没有人在等待,很多人在追赶,很少人在创造,而我们面对的利润规则,从未有变。
(阿里巴巴)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