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共同学习之《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十四)

共同学习之《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十四)

发布于:2005-08-25 17:33:25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上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75847_0.htm#lastreply

1124962401190.jpg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sunjy1
    sunjy1 沙发
    后 记
    一九三九年中央博物院聘请梁思成先生任中国建筑史料编纂委员会主任。一九四二年梁思成开始着手编写这本《中国建筑史》,于一九四四年完成。这已经是半个世纪前的事了。由于抗日战争时期财力物力上的极端困难,加上本书的图片较多,因此难上加难,出版的事只能暂时搁置了起来。
    五十年代初期,高教出版社曾因教学工作的迫切需要,征求梁思成的意见准备出版该书,但梁思成考虑到该书是一九四九年前完成的,有必要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对该书重新审读修改,因此不同意出版。但为了应急起见,同意以油印方式先印发五十册,仅供给各高校有关教师教学参考。
    一九四九年以后政治运动接踵而来,最初是知识分子思想改造运动,接着是三反五反、肃反、整风反右运动。特别是一九五五年建筑界对“以梁思成为代表的资产阶级唯美主义的复古主义建筑思想”开展了批判。这对梁思成的触动,可想而知。使他在学术问题上多少产生过一些彷徨。同时也认识到该书的修改,不是那么简单,有些问题尚待重新认识。加上繁重的社会工作,他也就一直没有时间对这本书再作详细的修改。
    一九五九年中国建筑科学院建筑理论与历史研究室,邀请国内各有关单位在北京召开了全国建筑三史编辑会议,拟组织编写《中国古代建筑史》、《中国近代建筑史》、《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筑史》。会议决定先编一本简要的中国古代建筑史。由梁思成、刘敦桢等三十一位知名学者,组成了编辑领导小组。
    自一九六○年至一九六二年先后完成了六稿,梁思成、刘敦桢、汪季奇、袁镜身、乔匀等五人,对第六稿作了整理和审定。此后又于一九六三年完成第七稿,一九六四年完成第八稿(即建工出版社出版的《中国古代建筑史》)。七、八两稿的工作梁思成就参加的不多了。
    梁思成虽是一个建筑史学家,但他首先是一个建筑学家,建筑教育家,这是他与其他建筑史学者的不同之处。他认为建筑史并非史料的堆砌。应首先注意各时期的建筑思想;建筑史所研究的问题,不仅仅是介绍各历史时期建筑风格的特征,还要了解建筑是如何演变?受什么因素制约?发展的规律是什么?等一系列本体问题。只有深刻地了解历史,才能准确地把握整个学科的发展方向。因此他深感一九四四年完成的这本《中国建筑史》有很大的不足,他准备重写一本《中国建筑史》。他曾对他的学生说:“有些同学对建筑史缺乏正确的认识,以为搞建筑史的都是些老头,这是不对的,搞建筑史的人绝不能是那些老学究。建筑史今天真正需要的人才,是要很活跃的,有充沛的体力,会动脑子,有研究才能,能把问题搞清楚的人,绝不是等别人把一件古董摆在你面前,让你坐在那儿,慢慢地去品味它。不是这样的,建筑是文化的记录,研究建筑史的人,要能敏锐地区别时代的艺术特点,能感到历史的步伐。”
    可惜人们没有给他时间去完成他一心要重写的建筑史,这是一个不可挽回的损失。今天我们只好将半个世纪前的这本建筑史奉献给读者,我相信会有人去完成梁思成的遗愿的。
    林洙
    一九九七年四月

    下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75890_0.htm#lastreply
    2005-08-25 17:34: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sunjy1
    sunjy1 板凳
    圆明园虽以欧式建筑为点缀,各地教会虽建立教堂,然洋式建筑之风至清中叶犹未盛。自清末季,外侮凌夷,民气沮丧,国人鄙视国粹,万事以洋式为尚,其影响遂立即反映于建筑。凡公私营造,莫不趋向洋式。然在当时外人之执营造业者率多匠商之流,对于其自身文化鲜有认识,曾经建筑艺术训练者更乏其人。故清末洋式之输入实先见其渣滓。然数十年间正式之建筑师亦渐创造于上海租界,洎乎后代,略有佳作。
    清宣统间,建大理院于北京,规模宏大,为文艺复兴式虽非精作,材料尤非佳选,然尚不失规矩准绳,可称为我国政府近代从事营建之始。至如参谋本部,财政部等官署,皆约略同时者也。
    民国初年,北京正阳门瓮城之拆除,两侧增辟门洞,但保存箭楼,作为纪念建筑,由内务总长朱启钤主持其事,由瑞典建筑师史达克(Stark)设计监工,颇费慎思,为市政上一新献。
    至国人留学欧美,归国从事建筑业者,贝寿同实为之先驱,北京大陆银行为其所设计。欧美同学会则就石达子庙重修改造,保留东方建筑之美者也。民国十一二年顷,关颂声自美国归来,组织基泰工程公司,建树于津沪颇多。其后留学生中学习建筑者渐众。然在此时,欧美建筑师之在华者已渐着意我国固有建筑之美德,而开始以中国建筑之部分应用于近代建筑,如北京协和医学院,燕京大学,南京金陵大学,成都华西大学,皆其重要者也。然而此数处建筑中,颇呈露出其设计人对于我国建筑之缺乏了解,如协和医学院与华西大学,仅以洋房而冠以中式屋顶而已。至如燕京大学,则颇能表现我国建筑之特征,其建筑师Murphy,以外人而臻此,亦堪称道;然其所作南京阵亡将士纪念塔,则比例瘦弱,细节纤靡,而立塔地位未能选置高耸之处,而幽处山怀,亦其缺点也。
    国民政府成立以竞选方式征求孙中山陵墓图样,建于南京紫金山,中选人吕彦直,于山坡以石级前导,以达墓堂。墓堂前为祭堂,其后为墓室。祭堂四角挟以石墩,而屋顶及门部则为中国式。祭堂之后,墓室上作圆顶,为纯粹西式作风。故中山陵墓虽西式成分较重,然实为近代国人设计以古代式样应用于新建筑之嚆矢,适足以象征我民族复兴之始也(第190图)。
    自此以后,南京新都建设中,创作颇多。范文照、赵深设计之铁道部已表示对于中国建筑方法与精神有进一步之了解。杨廷宝之中央医院与赵深之外交部,均以欧式体干,而缀以中国意趣之雕饰,能使和谐合用,为我国实用建筑别辟途径。至若徐敬直、李惠伯之中央博物馆,乃能以辽、宋形式,托身于现代结构,颇为简单合理,亦中国现代化建筑中之重要实例也(第191图)。
    在现代式建筑方面,如李惠伯之南京农业试验所,童寯之上海大戏院,梁思成之北京大学学生宿舍,均平素去雕饰,而纯于立体及表面之比例、布置之权衡上发挥其图案效果。陆谦受各地之中国银行有其一贯之风格,谨严素雅,不陷俗套。
    在市政设计方面,南京原有全部首都计划,惜未能实行,而各部院各行其是,故各个建筑虽有其独到之优点,然就全市言,乃毫无联系,漫无组织,不唯财力浩费,抑在行政效率上,亦因而受其影响,是可惜也。
    上海市中心区董大酉设计,乃能在同一计划之下逐步完成,虽规模较小于南京甚远,然因能按部实现,故能呈现雄伟之气概。使南京亦以整个计划设施,则其气概之雄伟又将何如?
    在古建筑之修葺方面,刘敦桢、卢树森之重修南京栖霞寺塔,实开我修理古建筑之新纪元。北京故都文物之整理,由基泰工程司杨廷宝与中国营造学社刘敦桢、梁思成等共负设计之责,曾修葺天坛、国子监、玉泉山、各牌楼、五塔寺等处古建筑。计划而未实现重修者如曲阜孔庙,曾一度拟修,由梁思成计划。此外如杭州六和塔,赵县大石桥,登封观星台,长安小雁塔等等,皆曾付托中国营造学社计划,皆为战事骤起,未克实现。梁思成、莫宗江设计之南昌滕王阁(第192 图)则为推想古代原状重建之尝试计划也。
    在中国建筑之研究上,朱启钤、周诒春于民国十七年创立中国营造学社,纠集同志,从事研究已十余年于兹。其研究之结果,将来无论在古物之保存上,或在新建筑之产生上,或均能于民族精神之表现有重大之影响也(第193—197图)。

    梁思成

    1944年于四川李庄

    2005-08-25 17:34:2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留住深爱的北京古城墙。他参与了国徽和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是一位真正
  • 梁思成在东北大学创立了中国第一个建筑系,完成了第一本中国人自己编写的《中国建筑史》。在二战的炮火中,他曾经挽救了日本古城奈良,却未能
  • 石材公司建筑设计方案资料
    本资料包为某石材公司建筑设计方案资料包,其中包括建筑设计图,报价清单和模型,其中建筑图包含总平面图、各层平面图和各种平立剖面图等,适合进行石材公司建筑设计的同学学习建模和设计。
  • 重读梁思成先生《中国建筑史》感怀.PDF
  • 梁思成---中国建筑史之分期
    中国建筑自其源始以至于今,未尝一时停止其活动,其蜕变为继续的,故欲强为划分时期,本为一种不合理且不易为之事。然因历朝之更替,文化活动潮平之起落,以及因现存资料之多寡,姑分为下列各时期。
  • 《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
    本资料为:《图像中国建筑史》梁思成著,内容详实,可供参考。
  • 20套物流园建筑设计方案文本设计施工图资料合集(文本+施工图)
    本资料包为20套物流园建筑设计方案文本设计施工图资料合集(文本+施工图),包含工业厂房含办公公寓宿舍SU+CAD+文本效果图、物流园仓库厂房园CAD+文本+效果图、冷库2500吨设计图纸、农产品物流园项目规划、智慧物流园区解决方案等内容,适合做物流园建筑设计的同学学习和参考。
  • 梁思成、林徽因中国建筑史写作表微
    在中国现代建筑史上,梁思成(1901.4.20-1972.1.9)无疑是最为杰出的先驱。他广泛的影响今天已波及中国建筑领域的几乎所有分枝,如教育、建筑设计、城市规划和文物建筑保护。不过,他最重要的成就
  • 梁思成---中国建筑之特征
    中国建筑乃一独立之结构系统,历史悠长,散布区域辽阔。在军事、政治及思想方面,中国虽常与他族接触,但建筑之基本结构及部署之原则,仅有和缓之变迁,顺序之进展,直至最近半世纪,未受其它建筑之影响。
  • 某29层商业全套建筑施工组织设计
    本资料包包括施工组织设计、总进度计划、总平面图,其中施工组织设计包括施工组织与部署、施工准备与物资需用量计划、施工难点及重点部位施工等,适合进行高层商业施工组织设计的同学参考学习编写方法
  • 梁思成对建筑的误解的见解
    给大家送上一个工程技术资料。它对工程技术人员会有很大的帮助。
  • 师与中国--怀念永远的大师梁思成
    对中国建筑界他又宣称:香山饭店“将是一种能被全国各地的建筑师以多种途径加以再现的方式”,那是形成一种崭新的中国本土建筑风格的唯一手段,这就是中国建筑复兴的开端。” 十几年过去了,中国的建筑师们或是
  • 梁思成读博士时候的古建筑笔记
    梁思成在读博士的时候读书笔记,非常值得大家学习,主要是梁思成先生1926年完成的。
  • 梁思成的中建史电子版
    梁思成的建筑思想 为什么研究中国建筑 第一章 绪论 第二章 上古时期 第三章 两汉 第四章 魏·晋·南北朝 第五章 隋·唐 第六章 五代.宋.辽.金(上) 第六章 五代.宋.辽.
  • 粱思成是我国文物建筑和古城保护工作的先堕者和倡导者。作者介绍了他在这方面思想的发展变化.其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保存现捷,保护整体环境,古今用等原则。
  • 梁思成、林徽因夫妇骑驴寻觅唐木构建筑
    上世纪30年代,日本人曾断言,中国已不存在唐以前的木构建筑,要看唐制木构建筑,人们只能到日本奈良去。但我国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却始终相信国内肯定还有唐代的木构建筑。
  • 中国建筑史作业习题
    《中国建筑史》作业习题一.课内练习题题库:(根据课程进度和具体情况,老师选择...2.课内作业2:按比例,徒手绘制唐代木结构古建筑典例——南禅寺大殿,佛光寺大殿
  • 中国建筑史课程论文2
    中国建筑史课程论文2
  • 第六届梁思成建筑奖提名奖---陶郅
    乐山大佛博物馆的建筑构思源于当地的汉代崖墓,建筑形体通过崖墓的正负形体转换演化而来。建筑的形体构筑突破传统模式,发展“山体还原”和“山体契合”的生态原则,各个建筑体块如同自然山石垒叠一般。同时,利用原
  • 一套很有参考价值的资料

阅读下一篇

共同学习之《中国建筑史》--梁思成(十三)

上一章 http://co.163.com/forum/content/1078_173803_1.htm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