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公共建筑设计 \ 建筑的实验

建筑的实验

发布于:2005-08-25 10:17:25 来自:建筑设计/公共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20世纪世界建筑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一部建筑实验的历史,1960年以来的建筑发展更是如此,各种新的建筑流派和思潮起伏更替,建筑的实验蔚为奇观。严肃的建筑史不会花很多篇幅去记载商业性建筑设计事务所的作品,而是对实验性建筑给予更多的肯定。在中国,实验性建筑虽然还处于萌芽阶段,作品也很少,但它的生命力已经充分显示出来。

  中国的实验艺术在20世纪80年代曾经非常活跃。诗歌、小说、美术、戏剧、音乐等出现了新的潮流,其开拓性和挑战性令人瞩目。’85美术是这场运动中最具探索性和创新意义的,为建立中国的现代艺术体系作出了贡献。当时出现的“理性之潮”、“生命之流”和“行为”等方面的艺术活动,都很重视文化和哲学的思考,’85美术新潮中涌现出的青年艺术家如谷文达、徐冰、蔡国强、王广义等人目前在国际上已经颇有知名度,在威尼斯双年展等重要的国际现代艺术展览中,他们的作品分外引人注目,他们成功的故事就像引人入胜的小说。

  ’85美术作为特定的方化背景下的现代艺术实验运动,它的前卫,“是指对新文化价值的认定,对艺术本体观念的拓宽和丰富,对艺术语言的创造和发展”。①上述艺术家的活动鲜明地体现了这种前卫精神。

  如果说80年代中国建筑界与现代艺术实验在发展程度中还有一段距离,那末,到了90年代,中国建筑界的实验者建筑不论是在建筑空间和构筑形式,还是在观念、探索中,都已经出现一些例子,丰富和完善了实验性建筑,中国建筑创作呈现出多元探索的态势,城市建设以惊人的速度发展,揭开了城市发展史的新篇章。在这种特定空间中产生的当代建筑文化现象,其丰富性和复杂性,令所有研究者都无法回避。

  中国的大多数城市都是如此,空间在历史与现实的叠加中变得更为复杂。不同时空状态下,各种建筑思潮互相碰撞,成为当代中国建筑文化最真实的纪录,在建筑主流之外,还有一批青年建筑师在进行着边缘与主流的对话,也从一个侧面体现着当代建筑艺术的创造性思维多样化。

  建国50年来,可以说是那些国营建筑设计院体制下的建筑师塑造了我们的城市与建筑。今天,有一批青年建筑师开始对城市空间和建筑空间进行重新诠释。如张永和在建筑设计中对现代空间的把握,汤桦关于建筑和构筑的诗意的表达、赵冰有关书道与佛学的系列设计,王澍的带有“达达”意味的探索,刘家琨、朱文一、徐卫国、罗瑞阳、李巨川、董预赣等人的实验性建筑设计等,都为当代建筑艺术创作赋予新的意义。在这批青年建筑师的工作中,设计与研究是重叠的,他们力图突破理论与实践之间的人为界限。

  虽然这些青年建筑师的实验性作品在庞大的中国建筑业中显得非常渺小,然而这些作品却表现了人们对于中国当代建筑空间及构筑形态独特性的新体验。90年代中国的实验性建筑,与时下流行的西方后现代、解构主义建筑保持了距离。“它们试图在对建筑潮流保持清醒认识的基础上,以新的姿态切入东方文化和当下现实,以期发出中国‘新建筑’的声音”。②

  这里要特别提到张永和,他是中国实验性建筑的代表人物。张永和80年代初到美国留学,曾任美国莱斯大学副教授等职,多次在国际建筑设计方案竞赛中获奖,现为北京大学建筑学研究中心教授,非常建筑工作室主持建筑师,他对西方当代建筑的深刻理解和对中国空间的认识,使其设计作品具有新的意义。他的作品对中国当代建筑创新无疑有着十分重要的启示。他和非常建筑工作室设计的洛阳老城幼儿园方案、泉州中国小当代美术馆方案,北京席殊书屋、南昌席殊书屋、北京国贸中心某办公室室内设计、中国科学院晨兴教学中心、北京怀柔山语间等,体现了新的建筑观念。他们在创作过程中试图观察建筑中种种相关现象:人的运动与空间、视觉与空间经验、家居、文化与住宅等。对家居生活礼仪性的探究,引发了对中国特有的建筑空间关系的追求,对“建筑城市化”的处理,把使用要求转化为一系列基本的空间要求,利用旧建筑材料来构筑与拼贴现代建筑。

  武汉大学建筑系青年教授赵冰则打出“中国主义”旗帜,他几年来做了红框系列、风水系列、招财进宝系列,还有变形金刚系列,又做出了书道系列和仿佛系列等。他那严肃而又荒诞的建筑创作,是与特有的超宏观哲思和艺术玄想联系在一起的。他的特点是每一个时期都有一种感觉和思考,结合不同的工程,把当时的感觉和思考状态灌注到设计中去。他认为“中国的当代艺术,两种不同的力量正在分化再迭,一种是从80年代西化浪漫的惯性中蜕化衍变出的虚假做作,它徒有一具被称为当代艺术的僵尸,它的‘活力’更多体现在商品市场上;另一种是90年代出现的回归本土,回归中国精神的力量,它在中国历史的变化更迭中更多地体会了中国精神中的命运感,更多地接受了中国传统中的思想精华,它以沉浸在中国的情境中为其艺术指向。”③由此,他试图建筑到一套真正属于中国的设计方法和理论。

  中国文化界有两种声音,一方面是提醒人们要警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公共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51.17 万条内容 · 43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弗兰克·盖里访谈录

本文为1995年7月走访盖里时在圣塔·莫尼卡办公室的访谈成果。目的为描述他长期而著名的职业生涯中所发展的技巧,以及阐述他工作中相当重要的观念,而不着重于他如何进入所谓的解构主义建筑师(De-constructivist)的团体。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