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电气工程 \ 建筑智能化 \ 6类布线如鱼哽在喉

6类布线如鱼哽在喉

发布于:2005-08-22 11:26:22 来自:电气工程/建筑智能化 [复制转发]
6类布线如鱼哽在喉
2005-8-22




从多个方面看,6类综合布线当前仍不适应“市场生存法则”和“资源最优法则”。而脱离以太网技术谈6类,更是显得过于无力。
随着ATM-LAN等其他局域网技术的势力削弱,以太网已经越来越多地成为主流技术,而GCS(综合布线系统)的发展是以以太网技术的发展为依托的。在此情形下,如果脱离以太网技术应用,高谈阔论综合布线如何万能、新颖、神通广大,像写小说那样把综合布线描写得那么优美动听,自然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可以说,如果不是为了以太网技术的应用,则没有必要采用综合布线技术。人们已经越来越理智,综合布线的神秘感也不复存在。对于综合布线采用哪一类技术,要看它能不能对号入座地用于以太网的速率需求,以及看它的兼容性,而不是仅根据其性能进行判断,事实上,一些标定速率虽然较高,实际上却无法在应用中得到相应体现。
综合布线作为基础架构,并非独立存在,其上是网络系统,而以太网系统的速率是标准设立的,推出超标准的布线产品意义何在?没有必要将原本并不复杂的综合布线技术炒作得那么眼花缭乱。
近来,谈到6类UTP(非屏蔽双绞线),有“标准6类”、“扩展6类”和“增强型6类”之说。“标准6类”是指符合6类标准、传输带宽为250MHz的产品,本文称其为“现6类”;“扩展6类”是将传输带宽至少外推至500 MHz,可支持10GBase-T至少传输55米;“增强型6类”是指对6类的新研发,目标是支持10GBase-T传输100米。本文将“扩展的6类”和“增强型6类”合称其为“新6类”。“现6类”和“新6类”二者大有区别,“新6类”技术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有可能导致推出用于10GBase-T的独立的布线系统。有的宣传已冷落“现6类”,但是可能出于某些利益的考虑,多数仍要宣传“现6类”,或者将二者混合宣传。当前,综合布线市场上在炒作6类,6类布线技术也是宣传热点,6类布线技术情势复杂,应当多一些冷思考,仔细区分、观察,慎重从事。
从某一方面看,当前就部署6类线,并非明智选择,因为一些问题正困扰着这种技术。

现场验证存在难点
IEEE 802.3工作组对于10GBase-T标准的研究,需要布线标准组织配合;10GBase-T铜缆(6类)以太网的应用,需要修订现有的6类布线标准,重新定义6类系统的传输参数、指标以及测试规程。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李兴龙机电科技
    六类情势总评
    开发、研制6类数据布线系统,目的在于极力挖掘UTP所能提供的最佳性能。6类/E级UTP所能支持的最高带宽能力,已进入UTP的顶级水平。从“现6类”开始,为了挖掘UTP超绝的性能,高代价“整容”,酷似“上刑”,要求严谨,虽然其技术性能较高,但不是当前实际工程配置所必需。
    “现6类”,欲念用于千兆之上未得逞,便向下冲犯超5类,此举不佳,不值得欣赏。研究“新6类”,此举良性,值得关注。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子系统中,若设计1000Base-T(及其以下)到桌面,想用“现6类”,则不必,用超5类足矣;若设计1000Base-Tx到桌面,想用“现6类”,则慎重为好。因为:6类布线系统它有着较大的施工难度和严格要求;它已进入UTP的顶级水平,顶级者,有其脆弱性。这两个因素互相关联,天长日久,一旦脆弱性暴露,1000Base-Tx简单,没有什么应对措施,即使没有明显故障,传输可*性也将可能大大降低。到目前为止,国际权威标准化组织IEEE对于铜缆千兆以太网只为采用5类电缆传输批准了1000Base-T标准(IEEE 802.3ab,1999年6月发布),没有认可1000Base-Tx。
    “新6类”处在试探性阶段,还在各持己见,互相辩论。它不仅需要布线技术、网络协议、应用等标准,更需要基于相应网络技术的应用需求。
    在综合布线系统的配线子系统中,若规划10GBase-T到桌面,打算用“新6类”(无论把“新6类”说得多么如花似锦),则暂不宜。“新6类”进入UTP性能极限更深,对外界的异常就越敏感、越脆弱,何必与脆弱相拼!
    “新6类”有“超6类”之称,但是,“现6类”和“新6类”二者之间的关系,与5类和超5类二者之间的关系大不相同。一般来说,5类布线系统中绝大部分(有些厂家是100%)能达到或超过超5类布线系统标准要求,可运行千兆以太网。而“现6类”和“新6类”二者之间大有区别,“新6类”技术有一系列问题需要研究、解决,有可能导致推出用于10GBase-T的独立的布线系统,不可误认为“现6类”中绝大部分也能达到或超过未来10GBase-T标准的要求。众所周知,要使基于布线的传输达到更高的位速率,通常有三种方式:改善无源布线系统的性能;改进有源电子部件的技术;将前二者结合。也就是说,从网络传输角度来说,要使5类布线系统从传输百兆位速率提高到千兆位速率,只需要改进有源电子部件的技术,即采用1000 Base-T技术,不需要改善布线系统的性能;而要使“现6类”传输万兆位速率就不那么简单,既要从生产到安装大大改善布线系统的性能,又要想方设法改进有源电子部件,采用尖端的DSP(数字信号处理)技术,好不容易!
    有多个厂商在不同场合表示,用户可有两种选择:选用“现6类”在55米内支持10GBase-T;选用“新6类”在100米内支持10GBase-T。
    第一个选择,因为有源硬件制造商未必提供55米以下的10GBase-T产品,且成本也合意,并且,当长度超过15米时,必须附加Alien Crosstalk要求,到目前为止,要达到这一要求还是个不易解决的问题,所以不一定能得到实用。
    第二个选择,能否“只要更好、更先进,还是先采用了再说”,网络协议、应用标准以后会出现?应当吸取采用了“现6类”(即使是品牌厂商)却不能名副其实应用的教训,应当吸取对新技术过于热衷的教训,以防重蹈覆辙。设计综合布线系统,应当有前瞻先进性,但是,建筑物布线是基础建设,不是试验场,采用的产品必须成熟、实用。
    一个完整的产品标准评价体系应由三个标准构成:产品的应用范围,在什么样的条件下应用;产品本身的标准,生产产品要达到的技术指标;产品检验的技术标准。科学技术的发展速度很快,先进性是相对而言,技术水平不断提高是永无止境的,这些因素势必会直接影响铜缆布线系统能否继续发展和长期使用。

    2005-08-22 11:26: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 李兴龙机电科技
    在2004年3月的IEEE802.3 10GBase-T研究小组会议上,确定捆绑在一起的6类UTP(非屏蔽双绞线)线缆超过15米时,要可*传输10G以太网,不能仅仅是传输带宽应符合10G以太网的要求,还必须附加Alien Crosstalk/Alien NEXT(外来串扰,ANEXT)要求,必须抑制20dB(分贝)的外来串扰。ANEXT是一个重要的电气指标,是10G以太网铜缆布线不可忽视的新话题。“新6类”将传输带宽外推至500M~625MHz,传输频率越高,产生外来串扰的可能性也随之越大,如果不采用抑制外来串扰的措施,则不能在信道长度是55~100米时支持10G到桌面。ANEXT是随机噪声源,存在于电缆外部,必须降低这个噪声源,以满足香农容量要求,10Gbps传输要求布线解决方案提供大于18Gbps的香农容量。优化系统外来串扰性能的最好办法是调整其抗干扰性和EMC性能。
    ANEXT是在线缆捆绑、端口堆叠的情况下,邻近电缆对电缆内某线对发生的噪音耦合。与近端串扰不同,近端串扰是线缆内部的噪音,信噪比是可以预测的, 可以在有源电子器件中抵消,而外来串扰由于来源于邻近线缆,所以无法通过受影响线对的电路来取消(信号处理的电子线路最多可能抑制5dB的外来串扰),必须*布线系统本身。
    但是,一条电缆内部的线对改变绞距和控制线对之间的距离,以不同的比率绞合在一起,也只是可以有效防止电缆内部的线对间串扰,因为不能控制相邻电缆上同一绞距长度的线对之间的距离,所以对防止电缆之间的串扰(外来串扰)仍然效果不佳。在一项工程中,一般来说采用的是同一厂家的产品,这些完全一样的线缆在线槽内传输万兆信号时,信号的相互耦合更容易产生,尤其是相同颜色的线对由于绞距与方向完全一样,耦合的干扰无法依*线缆本身的平衡结构来抵消。要解决10GBase-T中外来串扰的影响,很有效的方案是使用屏蔽技术,这对于UTP来说显然是个难题,UTP能不能胜任?究竟采用什么样的方案,目前尚无定论。
    某10G UTP铜缆的结构设计,在外套内部有一个填充层,通常采用多股结构,内芯对电缆各个线对绝缘。填充层最大限度地把一捆电缆中的多条相邻电缆隔开,不仅保持了电缆捆的整体直径,还在一捆电缆内部各条电缆之间提供了额外的串扰障碍物。此外,电缆还采用了绞合技术,并使用三条内部线匝把线对隔开,降低内部近端串扰和回波损耗,实现最大性能。但是,由于电气性能要求高达500MHz,10G以太网布线系统中的所有器件都很重要。“新6类”不只是一条新电缆或一个连接器件,单纯增强电缆或连接器件是不够的。这一端到端的模块化布线系统把多种配套器件(插座模块、UTP铜缆、跳线、配线架等)结合起来,采用新型互补设计技术,这些技术相互配合,抑制外来NEXT(ANEXT),必须精确地调谐插座模块、铜缆、配线架和跳线,提供超过500MHz的增强型E级/6类电气性能, 实现10G以太网传输。
    整个数据布线系统要达到Alien Crosstalk要求,不仅是电缆、信息模块、跳线、配线架等所有部件要改进,而且安装方法(包括线缆敷设、捆绑、线槽、管道、桥架等电缆通道的设计和施工)也需要相应改变、相适应。但是,相关的布线标准组织还未将讨论这些具体的技术问题提到议事日程。
    Alien Crosstalk是不可预知的噪音源,它的测量非常困难,必须同步2套测试仪器,眼下也只能在实验室里完成。据有关媒体报道,实验室里的Alien Crosstalk性能测试,最差情况是6根4对芯线缆包裹1根被测线缆,典型情况也只不过是可测两根4对芯线缆的外来串扰。
    即使有什么“新6类”是万兆布线系统,竣工验收时如何判断Alien Crosstalk是否符合要求,目前还没有相应的测试规范,自然更谈不上有什么仪表可用于现场验证是否满足10GBase-T的要求。
    可以说:来自于电缆对电缆之间的外来串扰(ANEXT)也是10G Base-T标准前行的一大障碍。

    匹配问题
    当6类UTP布线系统的性能参数外推至500MHz频率以上时,连接信息插座的插头将会明显发出噪音,一是因为插针会像微型天线那样相互传输和接收信号;二是因为芯线分开串扰增加。插头发出的噪音必须在插座中抵消,但是,要等到信号到达插座中PCB(印刷电路板)上的规定点后才能进行抵消。插头上产生噪音的点和插座中进行抵消点之间的距离被称为间隔效应,它与插头上插针之间的距离以及到插座中抵消点的距离直接相关。在频率高达500MHz以上时,间隔效应可能会产生大量噪音。为了解决这种间隔效应问题,6类UTP连接器的设计必须缩短噪音产生点与抵消点之间的物理距离。目前,一些提供6类布线产品的厂家在为此做出努力,有的已推出了相应的产品。但是,有的厂家并没有采用新型的PCB来缩短噪音产生点与抵消点之间的物理距离,而是采用相位延迟技术来进行调谐和平衡。
    虽然ANEXT产生于通道内邻近的电缆之间,但是,要使系统满足10G以太网应用的要求,在安装有很多插座的配线板上也需要考虑所产生的ANEXT。提供6类布线产品的厂家也在为此采取多种措施,例如:在相互*近的插座之间放置障碍物
    2005-08-22 11:26:2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建筑智能化

返回版块

12.4 万条内容 · 37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请补充:智能建筑从业人员应具备的素质

  智能建筑这一行业的发展时间不长,所以在相关建筑系统中的重视程度不够(无论是信息产业部和建设部都没有专门的相关人员培训和考核规定:今年的工程师评定中出现了‘智能建筑’这一专业,不过报的人好像没有)。造成这一局面的原因除了行业发展的成熟度不够外,从业人员的相关专业水准差强人意也有很大关系。  为了提高我们的的专业本事(说白了,是想通过加强自身的修练,增加入行的砝码,从而可能多挣些银子。靠!我们从事弱电,人可不是弱者),我想向大家询问一下,干我们这一行,应该会哪些东西?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