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施工图 \ 现代建筑设计论文

现代建筑设计论文

发布于:2010-04-24 12:54:24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施工图 [复制转发]
浅谈Santiago Calatrava 的生平及其作品

卡拉特拉瓦(SantiagoCalatrava)出生在西班牙巴伦西亚附近的Benimamet,在巴伦西亚修完建筑与城市设计专业以后,于1979年获得了瑞士苏黎世联邦工学院的结构工程博士学位,随后留校任教,并开始参加建筑设计竞赛。最初他所做的实际项目多是火车站、机场和桥梁这一类东西,好像和交通问题结下了不解之缘。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
Santiago Calatrava 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创新建筑师之一,也是备受争议的建筑师。Santiago Calatrava以桥梁结构设计与艺术建筑闻名于世,他设计了威尼斯、都柏林、曼彻斯特以及巴塞罗那的桥梁,里昂国际机场,也设计了里昂、里斯本、苏黎世的火车站。最近的作品就是著名的2004年雅典奥运会主场馆。
雅典奥运主场馆由已有二十年历史的旧场馆加建而成。由于奥运会在酷热的盛夏举行,为了使大部份观众能舒适地欣赏比赛,把有盖座位尽量增加成为改建的主要目标。这项目由着名西班牙建筑师卡拉特拉瓦称设计,主要是在原场馆上加上两条长304公尺,高80公尺的大型拱梁,再用钢缆拉起总面积超过一万平方公尺,总重量一万六千吨的纤维版屋顶。这能容纳超过七万人的场馆改建之後,有盖座位由35%增加至95%。和上届悉尼奥运当时全新兴建以空间构架(Space Frame)为主结构的场馆比较,雅典场馆虽然座位较少,但这拱梁和屋顶结构的形态,却显然有着欧洲式的优雅。

奥林匹克体育馆建筑群离市中心约5km,这里除了举行奥运会开幕式、闭幕式外还将举行自行车、游泳等项目的比赛。卡拉特拉瓦称此工程为“奥林匹克梦想”,它将使有20年之久的老体育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只钢穹顶将横跨球场上方,半透明玻璃悬于座位区之上,可以让阳光进入又可以阻隔热气。卡拉特拉瓦希望这个有钢、混凝土、看得见风景且带着雅典之光的建筑能给人留下难忘的映象,并能激发出奥林匹克精神。卡拉特拉瓦说这个设计的灵感来自拜占庭建筑,穹顶、蓝白基调源于爱琴海及其诸岛。工程将在6月15日之前开工,2004年4月之前峻工。
由于Calatrava 拥有建筑师和工程师的双重身份,他对结构和建筑美学之间的互动有着准绳的掌握。他认为美态能够由力学的工程设计表达出来,而大自然之中,林木虫鸟的形态美观,同时亦有着惊人的力学效率。所以,他常常以大自然作为他设计时启发灵感的泉源。他设计的桥梁以纯粹结构形成的优雅动态而举世闻名,展现出技术理性所能呈现的逻辑的美,而又仿佛超越了地心引力和结构法则的束缚。
 有的时候,他的设计难免会让人想起外星来客,极其突兀的技术美似乎全然出乎地球人的常规预料。这当然是得益于他在结构工程专业上的特长。早自20世纪初以来,桥梁的设计一直被托付给了路桥结构工程师,建筑师退避三舍好像已成习惯。由于有了卡拉特拉瓦,全世界的建筑师们才忽然发现了新的课题,在90年代前后爆发了对桥梁进行建筑设计的热潮,从一个新的角度重新开始塑造城市中的这类元素,进而影响到城市的面貌。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2001年,卡拉特拉瓦在美国的第一个作品建成,是威斯康星州密尔沃基的美术博物馆扩建工程。此地原有一个旧馆,是在1957年由当地的建筑师事务所设计的,这一次卡拉特拉瓦加建的Quadracci展厅,名号不大,其实却造成了绝对喧宾夺主的局面。
和一般建筑不一样的,这个美术馆在户外部分居然也设计了一组遮阳的百页,而没有把百页全都放进玻璃窗的内侧去。在桅杆下面有相当大面积的玻璃屋顶,罩着的就是上下两层门厅后身共通的中庭空间,没遮拦满满地灌进阳光去怎行,那是不能不加以节制的,于是卡拉特拉瓦干脆把这一部分的遮阳百页放在室外,直接串在了桅杆上,如同一叶纤细的羽毛片。随着一天里时间的流转,白驹过隙的感受也荡漾在这片羽毛间,它会随时跟着阳光调整自己的角度,如有灵性,在城市中静谧的湖边悄然微颤。门厅以内的室内空间,更是几乎通身纯白的格局,而遮阳板设计上那一丝纤巧的痕迹则荡然无存了。早在1983年设计苏黎世的一个火车站的时候,卡拉特拉瓦就已经充分开掘了混凝土结构的雕塑表现力,把50年代由沙里宁和布鲁诺·奈尔维发扬到了巅峰水准的结构美做得进一步地纯和美。在米尔沃基美术馆里,他以厚重的混凝土拱作为基本元素反复叠加,一通操控下,沿着南北轴线长长向北伸展的展览空间产生了统一的形象特征,都归结在了遵循结构规则的绵长韵律中。最简单、最朴实的结构功能,造就了极其雅致而壮丽的美。由于混凝土的拱远远伸出的远端正好为展廊托出了檐口,因此展廊里能照得到的,基本上只是室外地面反射回来的漫射光,既能保证足够的自然采光,又避免了阳光直射对藏品的破坏。长排长排拱的重复让人联想到教堂时代的结构方式,自然地,又为这个空间添了几分神圣感。据说,这个美术馆里陈列的多是上好的艺术品,放进这样的展廊,也不算辱没了
1991年,通过设计竞赛,卡拉特拉瓦获得了在他的家乡巴伦西亚建造一个科学博物馆和天文馆建筑群的机会。卡氏又一次面临挑战性的任务,在一片城市边缘地带,一个当时简直是没有希望的地区,设计新建筑。
首先建成的是天文馆。球形的天文馆被覆盖在一个透明的拱形罩下,罩长110m,宽55.5m。这个混凝土结构的造型及其运作过程十分诱人:在罩的一侧,一个巨大的门上下开启与闭合,露出里面的球形天文馆,就像是一张一合的眼帘。当这种运动反射在前面的浅水池中时,眼睛的联想就更为强烈了。
为了避免与科学博物馆冲突,天文馆的地坪设在地面以下,通过一条下沉的廊道进入,廊道里设有售票厅,餐馆及其它服务设施。
天文馆的边上就是科学博物馆。与很多传统的大型展览馆相似,博物馆采用一种截面沿着长向按照模数重复发展,形成长241m,宽104m的建筑。5个混凝土树状结构一字排开,支撑着屋顶与墙面的连接处,这些“树”同时容纳了竖向交通与服务管线。建筑的两个端头是对称的,由一系列三角形斜拉构件构成,同时也强调建筑入口的特征。
所谓现代主义建筑,就是指二十世纪中叶,在西方建筑界居主导地位的一种建筑思想。这种建筑的代表人物主张:建筑师要摆脱传统思想形式的束缚,大胆地创造适应于工业化社会的条件、要求的崭新的建筑。因此具有鲜明的理性主义和激进主义的色彩,又称作现代派建筑。
从80年代以来,无论是后现代主义,还是解构主义,都摇动旗号,以丑以怪以非理性掀起了审美价值观上的革命。如若有谁还在大言不惭地喊叫着建筑的美,则其落伍老土为无疑了。新奇而丑怪,看久了以后就不再新奇,而更加丑怪,有的时候难免会折磨得看的人心情沮丧起来。忽见卡拉特拉瓦这清新大胆的建筑,看到美的回归,情不自禁为之大快。以技术能力探究人类制造美的潜力,以自然法则创造超迈的人工造物而又与自然交相辉映,这股豪气,和文艺复兴时期的气度一脉相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施工图

返回版块

292.83 万条内容 · 936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图纸

某次设计的一个小报告厅图纸,是作为某图书馆内的配套设施。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