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4-17 11:12:17
来自:建筑结构/结构资料库
[复制转发]
如题,是怎么回事?
同一个工程sap2000,ansys模型计算的扭转的质量参与系数都很大。而,三者周期、位移等结果十分相近。
这是因为你只利用荷载转化为质量或者只考虑了将结构自重转化为质量,这样就只考虑了结构的平动质量,而没有考虑结构的转动质量惯性矩,要添加这一参数可以选择模型〉质量〉节点质量,输入计算得到的参数,计算方法可以参见帮助文件或搜索论坛相关帖子。
看下“模型>建筑物层数据”,是否将各层的刚性楼板假定都取消了。如果是,就不会产生扭转振型。
1 周期折减系数
2 计算振型数
3 梁刚度放大系数
4 连梁刚度折减系数
5 梁端弯矩调幅系数
6 梁扭矩折减系数
7 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的地震力调整
请**指教!
计算振型数主要是依据质量参与系数来确定的,一般要求参与系数达到90%以上时的振型数!其他的问题不是很确定,如果楼主知道,希望能共享!
1 周期折减系数:点击“荷载”>“反应谱分析数据”>“反应谱分析工况”里设置,这个系数适用于反应谱分析中特征值分析求得的所有自振周期。
2 计算振型数:点击“分析”>“特征值分析控制”里设置。
3 梁刚度放大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点击“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里调幅系数里放大或缩小。
4梁端弯矩调幅系数:点击“设计 ”>"钢筋混凝土设计参数">“定义抗震等级”里设置整体的梁端弯矩调幅系数,此处不设置的话程序也会默认对梁端弯矩进行调幅,系数是0.85;对某个构件进行单独调幅是在“设计”>“编辑梁端负弯矩调幅系数”里设置。
5 框剪结构中框架部分的地震力调整:
我们知道,由于剪力墙的刚度远大于框架部分,剪力墙承担大部分地震力,框架按其刚度分担的地震力很小,若按此进行框架设计,则在剪力墙开裂后很不安全。因此,规范要求当框剪结构中各层框架总剪力(即第i层框架柱剪力之和)小于0.2Vo时,取0.2Vo与1.5Vfmax的较小值。注意:非抗震设计时,框架剪力不调整。对框架梁弯矩、剪力以及对框架柱的弯矩调整,取用与剪力调整相同的系数,不调整轴力。这个在midas里程序自动考虑了,在“设计”>“计算书”>“楼层地震作用调整信息文件GVO2Q”里面我们就可以看得出来。
3 梁刚度放大系数、连梁刚度折减系数、梁扭矩折减系数:点击“模型”>“材料和截面特性”>“截面特性值系数”里调幅系数里放大或缩小。
边框梁和中框梁的放大系数是不一样的,程序自动能识别吗?还是手动指定,如果两梁截面相同,是否还得定义两次?
边框架和中框架应定义两次!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