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潮州龙湖寨建筑特征初探

潮州龙湖寨建筑特征初探

发布于:2005-08-14 01:49:14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潮州龙湖寨建筑特征初探
670716
龙湖寨是潮州一处古聚落,位于韩江下游的西溪与古彩塘溪(已湮没)的叉口处,其地可谓人杰地灵,是古潮州的重要商埠,又是人材辈出的“风水宝地”。龙湖又称塘湖,因村西、南、北皆池塘(古彩塘溪遗迹),故名。初创乡年代应为南宋绍兴二年以前(《海阳县志》有绍兴二年建地藏院的记载),经数百年龙湖先民的建设,至明嘉靖年间,为防御倭寇的侵扰,筑寨自卫,自迩,龙湖寨就形成了“三街六巷”的聚落规划格局,寨中汇聚有数百座宗祠、府第、商宅、宫庙等建筑物。至今较完整地保存尚有一百多座,是研究潮州移民文化、商业文化、建筑文化、民俗文化不可多得的大型民居聚落。
历史上的龙湖寨水陆交通便利,对它后来成为繁荣的商埠是一个重要的条件。创乡之初,龙湖寨东有韩江西溪,西临尚未湮没的古彩塘溪,陆路又是通往府城的要道,周围十里沃土。恰处于韩江的出海口,古时陆路交通不便,大宗货物运输多通过水运,由于龙湖具备水陆交通的特殊位置,自然而然地成为历史上潮州的物资集散地之一,16世纪以后,海运业逐步有所发展,潮州后来兴起的小港口如东港、西港、溪东、南陇、东里及沙汕头,共同组成了当时联运的港口群,其中的西港即是龙湖东南方的西溪出口处,故龙湖历史上一直是潮州商业贸易十分活跃的墟市。目前从龙湖寨遗存的民居聚落规模,尚可想象出当年望族聚居、富商云集的盛况,其规模是一处正在发育的城市雏形,是可耕可贾的理想人居环境。清咸丰八年,中英天津条约规定将潮州辟为通商口岸,因潮州民众强烈反对,加上南海滨线逐渐南移,咸丰十一年,中英双方改汕头为通商口岸,汕头港和樟林港从此随之崛起,西港和潮州其它港口一样,其海运口岸的功能逐渐退化。龙湖自迩也成为内陆镇。
由于龙湖晚期地理位置的变化,得不到商业经济的刺激,整体经济退坡,加上潮汕不能随便拆改祖屋的传统观念约束,故较完整地保存了龙湖寨全盛时期的风貌。这些建筑的风格特色同潮州传统建筑一样,属福佬建筑的风格。但是,仍然具有自己的风格特征。综观整个聚落建筑,可用“极具个性”四字概括。
首先,从聚落总体来看,潮汕的乡村聚落多为聚族而居,一般是一姓一乡或数姓一乡,而龙湖寨作为一个自然聚落,其聚居姓氏达五十余姓之多,寨中宗祠、家庙百余座,民居、府第数百座,直街长度达一公里有余,(早年潮州府城的太平路长仅1678米)。是潮州少有的姓氏繁多、宗派林立的杂居聚落。其规模之大,在岭南地区的自然聚落中极为鲜见。可见,龙湖寨的聚落规模在岭南地区具有独特的个性。
其次,龙湖寨因历宋至今近千年的历史,寨中尚保存着少量线条洗炼的宋式的建筑构件,大量的带简约风格的明式建筑;华贵尚美、精雕细刻的清式建筑;带太平洋彼岸装饰风格的侨眷建筑。可谓为古今并存、中西兼有、花样百出,不失为一座潮州民居建筑的博物馆。在建筑形制上,由于受商业经济的影响和具体地理条件的限制,龙湖寨中的府第、民居较少受到《营造法式》和《工部做法则例》等官式建筑形制的约束。在平面布局方面,因地理条件的限制,龙湖寨中的府第、民居大部分无法横向发展,形成多纵轴线的建筑群体,只能沿中轴线纵向发展,个别府第达八进之多。这些建筑平面布局在潮州民居建筑中甚为罕见。明代初年,朱元璋申明官民第宅之制有明确的规定。《明会典》载:洪武二十六年规定,公侯“门屋三间五架,门用金漆及兽面,摆锡环”;一品二品官员,“门屋三间五架,门用绿油及兽面,摆锡环”;三品至五品,“正门三间三架,门用黑油,摆锡环”;六品至九品,“正门一间三架,黑门铁环”。同时规定,“一品官房……其门窗户牖并不许用髹油漆。庶民所居房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及彩色妆饰”。而寨中个别家庙宽“准五间”,斗拱及彩色妆饰更是比比皆是。
寨中个别建筑由于营造者的心理或条件等因素的作用,在构件、建筑符号的处理上一反传统样式,形成鲜明的个性。其中最为突出的是黄府的檐口桁横贯三跨,长约12.8米,是国内传统建筑中鲜见的超长构件。婆祠的大门肚宽达建筑物宽度的一半,比例极为张扬,有“阔嘴祠”之称;天后宫大门两侧的抱鼓石内向一面,分别为剔凿花活(浮雕),主题为双狮戏球。在中原地区,抱鼓石下部雕为须弥座,中间为鼓形,饰以花纹浮雕,上部透雕狮子,这是常见的样式。(据《营造法原》,将圆鼓部分雕成狮形者,以术语称,叫拉狮砷或挨狮砷。)但是在潮州却为孤例。天后宫的门神绘着二位端庄肃穆、和蔼慈祥的女性。虽然中国的门神,多是采自征战疆场的武将,诸如秦琼、尉迟恭、岳飞、关羽、韩信、赵云等男性历史人物,但个别地区尚有绘着花木兰、穆桂英的女性将军。而在潮州庙宇中却未见先列。至于天后宫门神不是将军的形象,应是龙湖独有。
在美学研究中,许多学者提出了“新鲜性”的观点。即在美的创作中,一成不变的美感是不存在的,即便是一种很成熟的,很符合美学规律的,具有很强表现力的形式创作,也不能长久不衰,一直被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670716
    670716 沙发
    对,潮州人读解潮州:)
    2005-08-17 02:50:1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mxl82416
    mxl82416 板凳
    看的出楼主对潮州很感兴趣
    2005-08-15 12:58: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流涟古城看民居

流涟古城看民居——关于潮州民居答客问星期天,潮州日报记者杨先生造访,言为版面之需,就潮州民居特式问题提问并整理为文案,刊之于报,以发古之幽思,捉旅游之发展,扬潮州之文化。记者:最近,为让观光旅游者更形象地认识古城风光,市政府对古城区中几条巷道进行修复。你平时喜欢建筑文化,并已从事研究,请从个人的角度谈一谈如何修复最迷人。670716:修复工程是对早期建筑经过后代修理中改变原样的情况下,恢复到原来建筑时代的工作。我们保护历史建筑的目的主要是“古为今用”,其中最重要一点是它可以做为研究一个区域在一定时期的历史、文化、科技的依据,具有史证价值。所以,我们这次修复土作还是要遵守“整旧如旧、延龄益寿”的基本原则。就义井巷、兴宁巷、甲第巷几条巷的民居建筑来说,论们的年代是明末至民期间,其中大量是清代建筑,跑今应有二三百年的历史,在修复中切忌创新。建筑物的序列、结构、瓦饰等基本是有章可循,要遵重原状;彩画方面由于风雨交侵,年久失修,有的几乎无迹可寻,给修复工作带来一定的难度,但还须以严谨的态度,对彩画题材的选取要多方查询,并参照潮沾同一历史背境、屋主同一社会地位的民居做法认真推敲,方可确定。因为先民的彩画不单是为了装饰,其中有它的文化意蕴和象征意义。彩画的施工者应有多人以多种笔法共存于同一街坊,不然、笔法相同有千篇一律之嫌,给人以假的感觉。在整体色彩、光泽上还要求它有明显的老龄感觉,切莫采用“整旧如新”或“焕然一新”的修复思路,因为这样做的实际效果将使这些建筑物失去那种特有的“古色”,全新的外貌与它的高龄是很不协调的,极易引起游者的误解。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