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3-31 09:30:3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感受沉淀在灵魂深处的如水墨丹青一样的楼阙
———————从沈从文到凤凰古城再到湘西建筑
对于湘西那一片迷人的水土,我最初的接触时还是从沈从文先生的文字开始。在那静静的沱江水边坐落着一座有灵魂的小城,生活着淳朴诚挚的人们,他们的情感和命运都沉淀到了一块块或青或红的石板上,又汇集到暮色中城楼浮的月晕里。
“近水人家多在桃杏花里······春天只需注意,凡有桃花处必有人家。秋冬来时,房屋在悬崖上的,滨水的,无处不朗然入目。黄泥的墙,乌黑的瓦……”
我很感激沈从文先生,因为正是他的文字引发了我对建筑的求知与渴望,正如安藤忠雄第一次置身罗马万神庙中时一样,在我的身心侵染在沈从文先生的文字世界里时 ,我第一次感觉到建筑这种美的形式的存在。
从我的高中时代读沈从文先生的《边城》时起,我就非常的向往那诗画般的湘西世界。那每一条石板街的石板,每一个角吊脚楼的屋檐,河街繁华祥和的码头市井,滂沱而又秀美的山与水,淳朴厚道,善良笃信的世道民风。我总在想,究竟是怎样的一方水土浸渍出这样一位带着水样春愁的作家呢?
相传在大湘西莽莽苍苍的群山之中,跃然飞出一只火凤凰。火凤凰涅槃后,演化成一座风光如画的美丽小城,它就是湘西古城——凤凰。这就是沈从文先生的故居所在,凤凰古城。
如今的凤凰古城在经历了现代文明的洗礼,青山与碧水环绕着的沧桑古老的面孔,依然是亘古不变的。延河而搭的吊脚楼,重重叠叠的石板,世世代代的凤凰人,他们或善诗文,或工丹青,最朴素是如那城墙跟下锉花的老妇。依城而过的沱江水,静静的流淌了凤凰人所有的爱与恨,正如他们的生命,活在一个个故事中,死在一个个传说里。
一座建筑的独特并不能给一个城市带来什么,只有整个民居形式的优秀才会对一个地域产生深远的影响。凤凰的美,在人,在山水,更在建筑。
从网上收集的图片和资料中得知,凤凰的建筑人文并非想象的苗文化特色。城内的民居建筑风格主要有两种:一是沿河岸采用了苗族、土家族的干栏式吊脚楼结构形式,二是沿街铺面及各街巷房屋主体以典型的汉族穿斗式和部分抬梁式木结构为主,山墙多采用具有徽派特征的马头墙风格。
凤凰古城民居建筑的脊饰很是值得探析。
凰古城民居屋脊一般由正脊和垂脊组成,其中最出彩的是其封火墙上的垂脊装饰。由于凤凰古城位于沱江之畔、四面环山,在山墙上起翘的脊饰与当地自然环境十分融合协调,增添了古城优美连绵的天际线景观。
凤凰古城脊饰上的卷草纹其意义是在于象征生生不息、坚忍不拔和顽强旺盛的生命精神
从凤凰古城看湘西建筑,我们可以从中提炼出湘西建筑造型的主要元素。马头墙、门窗、柱、梁、檐、屋顶、栏杆等。
湘西建筑从屋脊到梁柱、走廊栏杆、挑枋头、支柱的下端,再到檐板和门窗,都讲究雕刻装饰,湘西民族建筑的雕刻突显出湘西灵工巧匠们精湛的木雕艺术,体现了湘西人们的聪明智慧和审美追求,在湘西民间艺术领域占有重要的位置。
湘西民居的精华所在应该是吊脚楼了。吊脚楼因为有别具一格的造型而产生了独特的魅力,它既体现了湘西民族建筑的清新秀美舒展大方,又反映出民居形式中的古朴粗犷及其原始的野性。吊脚楼这一形式,很好地反映了湘西民族建筑空间构图上的自由灵活和浪漫情趣。
吊脚楼可以分为两种,挑廊式吊脚楼和干栏式吊脚楼
1. 挑廊式吊脚楼
挑廊式吊脚楼因在二层向外挑出一廊而得名,是土家吊脚楼的最早形式和主要建造方式。一般楼设二三层,分别在一、二、三面设廊出挑,廊步宽在2.8尺左右,挑廊吊柱由挑枋承托,出檐深度一般以两挑两步或三挑两步最为常见。这类吊脚楼空透轻灵、文静雅致,高高的翘角、精细的装饰、轻巧的造型是它的主要特点。
2. 干栏式吊脚楼
所谓“干栏式”吊脚楼,即底层架空,上层居住的一种建筑形式。这种建筑形式一般多在溪水河流两岸,以群山为背景,河滩作衬托,成群连片,浩浩荡荡沿河岸展开,房与房之间常以马头墙相隔。檐口、腰檐、腰廊形成的水平线条与下边纵横交错的垂直支撑形成强烈的对比。这种细长而大小不等的支柱,排列不整、东倒西歪,体现了残垣断壁似的原始美,对人们的视觉审美产生强大的冲击力。
对于湘西建筑,很难明了的诉说,建筑与文化扯也撤不清的关系。是湘西的文化决定了湘西这种民居建筑形式的形成呢,还是湘西的建筑形式的元素塑造而又融合进了湘西的文化呢?湘西民居建筑型制源于徽派建筑但又融会了楚巫浪漫飘逸的特点。湘西地区生活着土家族,苗、汉、侗等民族,其建筑形制与风格各有千秋,应该说湘西建筑的是一种特色融合的美。
湘西民居的有这样一种美学特征。在湘西民居中,平时所感受到的被视为经典的空间秩序美已不复存在,被人们津津乐道的空间等级关系也一再被打乱,当人们走进传统的湘西民居聚落,面对那些密密麻麻、无序的房屋,曲折的条石街巷,纵横交错的遮蓬支竿,新旧不一的生活器皿时,不是感到一种无法忍受的视觉和心理压抑,而是情不自禁地产生一种美感、亲切感和愉悦感.建筑作为艺术的一种形式,它的美必然是秩序美与反秩序美的统一。
对于湘西建筑,我更青睐于用纯粹的景观的审美来审视,比如凤凰的石板街和吊脚楼,沱江两岸的青瓦吊脚楼傍水而居,古老纯朴,一幢幢高高低低参差错落,凤凰人从一条条石板街上走过,或轻或重的脚印,永远的重叠在了一块块或红或青、或宽或窄、或方或圆的石板上,这一切都是那么的自然和谐与亲切,这是一种极富桃源诗意的生活情趣。
很想去凤凰去寻找沈从文《边城》中的感觉,想去见见那里的翠翠,看看沈从文先生那如沱江的水一样轻松流淌的文字所描绘的水墨丹青般惊艳的湘西。湘西的民居建筑艺术,无疑是中国建筑中的瑰宝,然而现代化的今天,越来越多的坚固的钢筋混凝土盒子,越来越多的是冰冷的水泥森林。湘西也不例外,昔日丰富多彩的民居正由多样化逐渐变成单一化,已慢慢失去了往日古朴诱人的魅力。我们谁都不愿看到中国的宝贵民居如同楼兰古城一样没落,这不只是某种建筑艺术的损失,而是一种宝贵生动的乡土风情的文化消逝。传统居民建筑应该与现代民居住宅科学而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作为建筑领域后备力量,这是我们应该努力的方向。
申明:内容来自用户上传,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及侵权问题,请点击此处联系,我们将及时处理!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