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利工程设计 \ 院士介绍

院士介绍

发布于:2010-03-28 21:37:28 来自:水利工程/水利工程设计 [复制转发]
韩其为
(1933-)

韩其为,我国河流泥沙科学的著名专家。他在泥沙运动随机理论方面有广泛深入的研究,不仅在推移质扩散、单颗泥沙运动有多项创新成果,开拓了床面泥沙交换、输沙率随机模型等新的领域,建立了较为完整的泥沙运动随机(统计)理论体系。在水库淤积方面基本完成了将其由描述性学科到定量表达的过渡,奠定了水库淤积的理论基础。对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开创了悬移质级配及床沙级配及挟沙能力级配等研究领域,取得不少创新成果,为一维泥沙输沙数学模型提供了理论基础。此外,他还在河床演变、工程泥沙、特别是三峡工程泥沙也做出了重要贡献。

韩其为,1933年11月2日出生于湖北省松滋县。他的家乡处在洪水容易泛滥成灾的荆江南岸、洞庭湖尾闾,人民生活、生产经常遭受重大威胁,这给他幼小的心灵造成深刻的印象。1950年初中毕业后,他在长江水利委员会(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中游工程局参加工作。1951年至1955年先后在沙市水位站和观音寺水文站工作。工作实践一方面使他认识到水文测验对防洪的重要意义,另一方面对水文泥沙观测中的一些现象,产生了兴趣,但同时深感知识的贫乏。于是他利用业余时间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化、业务学习中。从此开始他长期艰苦自学的道路。

由于他工作的认真负责,同时刻苦钻研业务,得到了领导的重视的培养。1955年至1957年,被派到武汉长江水利学校水文专业学习。1961至1964年作为河流泥沙科研后备力量被送到武汉水利电力大学(数学系与治河系)和武汉大学(数学系)进行深造。但是韩其为踏实的基础理论和较广泛的专业知识,主要是靠自学获得的,他是公认的自学成材典型。到学校去学习和进修,只是在已经自学的基础上深入和巩固,以及解答疑难。在1964年进修结束时,他已学习和掌握了水文、数学、流体力学、河水动力学等四个专业大学本科的课程。这为他后来研究泥沙运动打下了深厚的基础。

例如,在以前自学和长江水利学校毕业后,他已达到或超过水文专业大学本科水平。1957年至1961年在荆江河床实验站(沙市水文总站)工作期间,利用业余时间专门研究水文测验理论,解决了几个难题,先后发表了“对规范中两个问题的见解”、“论积深浮标的运行及其对测速的影响”、“对颗粒分析压力计有关问题的探讨”及专著“水下悬索曲线及偏角改正研究”。后者系统的论述了悬索曲线微分方程、它的解、偏角沿垂线分布、曲线导数与偏角关系、铅鱼落于床面的悬索曲线、带导线的悬索曲线,各种曲线长度及偏角改正等,并得到了大量实际资料验证,达到国际领先水平。20多年后的1983年《水利学报》刊登了该项研究的主要内容,1985年水利部水文局出版论文集时刊登了该专著。1961年著名的水文测验专家向治安曾安排韩其为执笔编写 “理论水文测验学”(大学课本),这不是偶然的。因为向治安有一句口头语“韩其为没有上过大学,但是研究生也比不上他”。后因三年自然灾害的影响,仅完成第一章(流速仪转动力学及对测速的影响)后下马。20年后,1980年在长沙召开的水文测验学术会议上,该章内容被改成三篇论文在会上发表,获得一致好评。

1958年由于试制成功流向仪,超过苏联海洋(流速)流向仪的水平,获苏联电站部奖状和奖章,并被评为第二届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1959年韩其为加入中国共产党,从此他坚定地树立了毕生与水打交道的信念,将共产主义理想与刻苦钻研业务、大胆创新、搞好本职工作联系起来。

自1965年以后,他专门从事泥沙运动理论、水库淤积、河床演变及工程泥沙研究。先在长江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长江科学院),后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至今为止完成论文160余篇,出版专著四本。其中科学出版社出版了三本:《泥沙运动统计理论》、《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水库淤积》。获得这些成果,得益于他在长期的基层工作和深入现场调查中积累的丰富的实践经验、较深厚的基础理论以及深入思考和概括的习惯。

韩其为曾获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一等奖、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获水利部论文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水利部科技进步一等奖等。

韩其为现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由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确定的博士生导师,曾获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称号,2001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水利学会名誉理事、水利部科学技术委员会委员,力学学会常务理事,清华大学、武汉大学客座教授,长江三峡泥沙专家组成员。

泥沙运动统计理论(随机理论)研究取得突破性成就

(一)研究背景和研究情况

在韩其为之前的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主要有三方面内容。第一,是由H.A.Einstein于1937年开创的推移质扩散研究。主要解答静止床沙经水流作用后床沙沿程分布。这项研究也是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研究的开端。直到60年代后,由于同位示踪发展,结合水槽试验研究,有不少追随者,取得一定进展,但仍未突破原有模型的框架。第二,也是由H.A.Einstein于1950年开创的时均推移质输沙率模型的研究。沿着他的途径,后来М.А.Великонов、窦国仁、A.S.Paintal等继续进行。这种研究只是引进了一些概率论的概念,只能给出时均推移质输沙率公式,不能得到输沙率的随机模型和输沙率的分布。第三,主要由几位日本学者提出的单颗推移质跳跃运动统计理论研究,在一些简化下他们研究了跳跃高度、跳跃长度等表达式及分布。

综上所述,在韩其为之前,已有的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研究是不全面的,有不少空白,更缺乏系统性。表现在:推移质扩散模型虽然研究相对深入,但是它与泥沙运动理论和工程泥沙中最关键部分的输沙率难以联系;基本上只研究了推移质;对于床面泥沙交换只提出了床沙与推移质的交换;没有全面研究床面泥沙交换机理,更未涉及交换的随机模型及统计规律;没有研究推移质随机模型及分布,更未涉及悬移质输沙率随机模型及分布等。

自1964年起,韩其为利用业余时间与何明民对泥沙运动统计理论进行研究,至1974年已初步得出了一套理论成果。1974—1978年, 进行补充应用研究, 并编写长篇论文“泥沙运动统计理论”。1984年《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专著由科学出版社出版。1980年调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后, 列了专题继续深入研究。1985年以后连续两次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 进一步开展非均匀沙理论研究。此项研究成果除专著外,先后在中国科学、科学通报、力学学报、水利学报及美国ASCE水力学分册等杂志发表论文23篇。

(二) 研究成果的主要创新和突破

韩其为在泥沙运动统计理论方面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成就。表现在下述几个方面。1.单颗泥沙运动及统计理论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突破。在Painlal之前,首次引进了泥沙在床面位置的概念,并将其作为基本随机变量,据此可使均匀沙研究成果推广到非均匀沙;对单颗泥沙滚动提供了一种模式,可以确定滚动时的有关参数;提出了悬浮高的分布及它与含沙量分布的关系;区别了单颗泥沙的单步运动与单次运动,建立了它们之间的联系;除已有的起动、止动、悬浮外,还建立了单颗泥沙运动状态转移的各种临界条件及16种转移概率的表达式。2.泥沙交换与输沙率随机模型及统计规律研究具有开创性。针对河床泥沙四种状态即静止、滚动、跳跃与悬浮,全面研究了它们之间的交换机理,建立了单颗泥沙运动维持其状态的寿命分布;给出了大量泥沙同时运动时的寿命分布,改变状态的颗数分布;首次得出了各种状态相互转移的16种转移强度(交换强度)及其分布;首次建立了滚动、跳跃与悬浮输沙率的随机模型(而不是已有的时均模型),统一了滚动、跳跃与悬浮输沙率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并能据此同时给出输沙率脉动分布及平均输沙率公式。3.推移质扩散的随机模型及统计规律研究方面的进展及创新。较严格的总结了点源情况下单颗泥沙扩散的一般模型,推导了其分布, 指出除已有的三种分布外,尚有一种输移分布;在Todorovic之前首次提出了线源扩散,并且给出了八种分布(而Todorovic只得到了两种分布);首次提出了更一般的面源扩散模型和相应的分布;首次建立了考虑运动时间的扩散模式。4.非均匀沙运动机理揭示及运动规律引伸的进展及创新。证明非均匀沙在床面的面积百分数可用其级配来反映;引进了非均匀沙在床面暴露度的近似分布,从而能给出非均匀沙交换强度的一套公式;研究了非均匀推移质脉动分布,导出了其方差及变差系数表达式,并用实际资料进行了检验。5.统计理论研究的主要应用。从研究涉及的内容看,所述研究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一些应用的研究,已显现出了这种前景。例如在悬移质不平衡输沙方面给出了新的边界条件及推导出一维不平衡输沙的基本方程;从床面交换可给出的非均匀沙强平衡输沙条件,此时床沙级配与悬移质级配完全对应,迭加总含沙量既可用悬移质级配,又可用床沙级配;由悬浮高度可给出引水防沙中悬移质引水的高度;在推移质交换与平衡特性方面的应用,可导出推移质不平衡输沙方程,证实了沙质推移质不平衡输沙几乎是普遍的,但是其恢复饱和却很快;将推移质输沙率分布应用到推移质测验,可以证明其测量误差的组成,以及测验历时的控制等;在泥沙冲淤强度方面相似的应用,证实了要满足推移质运动的完全相似,还应考虑单步运动相似,正如悬移质淤积相似要满足落距相似一样。

(三)鉴定、获奖情况及国外反映

“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研究”经1990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组织十位专家鉴定,认为此项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其鉴定意见写到:“韩其为等的研究成果经十位专家的鉴定,一致认为此项研究内容丰富,已建立了较为完整的理论体系,问题的难度虽大,但研究的比较深刻,泥沙运动中的一系列迄今尚未解决的问题,得到了注释,从而推动了泥沙运动理论的发展。鉴定者认为这项研究成果具有显著的开创性,在学术上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该研究经鉴定后于1991年获水利部论文一等奖,1993年获国家自然科学三等奖。该成果发表后在国内外引起热烈反响。国内有关教科书如《河流泥沙运动力学》、《河流泥沙工程学》等均有介绍。美国流体力学百科全书也辟专章(第六卷第十八章)予以介绍。先后收到美国、日本、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波兰等国30余位专家、教授来信及口头谈话,肯定了成果贡献,同时对内容表示了很大兴趣,以及索取论文,要求建立联系等。其中日本林泰造(前国际水力学会主席)在给韩的信中写到“我不能阅读中文,但是其中的公式,图表帮助我知道了你的书(指泥沙运动统计理论)的梗概,它看来是非常有趣的,我非常高兴的了解到你的这本极好的书”。美国肯尼迪(前国际水力学会主席)在给韩的信中写到“藉助于张教授的翻译,我细读了此书(指泥沙运动统计理论),它非常有意义的处理了一个特别复杂的课题,对这本书你应该被祝贺”。后来又表示若翻译成英文后,他推荐出版。日本著名泥沙运动随机理论专家Tsujimoto曾说(刘树坤翻译)韩其为等在美国的ASCE水力学分册同期发表的两篇文章,在日本有关研究者中引起了轰动。

水库淤积理论的开拓性研究

韩其为多年来对水库淤积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基本完成了将水库淤积由定性描述到定量表达,奠定了水库淤积的理论体系。他的创新和突破如下:

在水库淤积规律方面研究成果有:

1.他利用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解释了水库淤积机理、淤积时分选以及冲刷的机理和一些定量结果。
2.论证了水库异重流为超饱和输沙,总是不断淤积;对于潜入点增加了均匀流的条件,证明了含沙量很低时,其均匀流水深很大,在相当一部分水库不会形成异重流;认为异重流输沙规律与明流一致,在异重流水体内均符合悬移质不平衡输沙规律,并经实测资料证实;对于异重流向支流的倒灌给出了含沙量和淤积的沿程变化和倒灌长度的确定。
3.利用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证实了淤积的三角洲趋向性,进而从理论上给出了三角洲形成的条件,以及三角洲洲面及水面方程,洲面和前坡淤积百分数和长度的确定等。利用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理论,还能对水库的锥体淤积形态及变化,它的纵剖面等予以确定。
4.利用泥沙交换强度理论,对水库推移质淤积进行了深入研究,揭示了其淤积机理;指出推移质与悬移质同时淤积时,就不会出现三角洲,给出了它们交错淤积时的形态特征及确定方法;悬移质淤积平衡后推移质纵剖面的确定,它的下移与上翘。
7.深入研究水库变动回水区的冲淤变形,壅水程度对滩槽流速分布的影响,包括淤积过程中的一般特点,河势变化、淤积物级配的沿程变化、粗细不同淤积物横向冲淤的差别等。其次着重研究了坝前水位下降时变动回水区形成的消落冲刷,它的特点,向下发展情况,以及对航运影响等。
8.对水库淤积引起的回水抬高的机理进行了揭示,建立了水位抬高的积分方程。论证了回水末端的定义。指出随着定义的差别,随着流量的变化,其末端移动的方向是不同的。
9.对水库淤积过程中糙率变化,结合实际资料,作了概括;利用随机冲填对非均匀沙干容重给出了正确的确定方法,利用饱水土密实理论对细颗粒淤积物的密实及干容重的变化做了深入的研究,给出了不同粗细淤积物密实过程及干容重随时间的变化。
10.专门研究了水库淤积的平衡,特别是从空库到平衡的发展过程。包括水位变幅很小的径流量水库的平衡,水位变幅很大的长期水库的平衡,以及出库含沙量增加过程,出库级配及床沙级配粗化过程,以及悬移质相对平衡坡降、平衡纵横剖面塑造、第一、第二造床流量的确定,槽库容及滩库容淤积过程。

在水库淤积控制方面研究成果有:

他在水库淤积控制研究中最重要的贡献是关于水库长期使用的研究。结合以前的研究,已将它的原理、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作了论证,同时对长期使用水库的造床过程,保留库容的大小有专门确定的方法。对三峡水库不论用给出的框算方法,还是数学模型计算的方法均能较可靠的确定有关长期使用水库的参数和保留库容。加拿大在三峡水库可行性论证中对水库长期使用方式评价很高。他们写到:“指出这一点是很重要的,平衡坡降和水库长期使用库容的理论,在中国已发展成为一种成熟技术,三峡工程处理全部泥沙的关键就是建立在这个基础之上。世界上没有一个国家在水库设计中有那样多的经验,以致使调节库容和防洪库容能无限期的保留”。

对水库下游河道冲刷的主要成果有:

深入研究了水库下游冲刷的特点和机理;从悬移质冲刷过程中粗细泥沙交换解释了水库在下泄清水期间冲刷距离长的机理及计算方法,全面地论证了含沙量恢复过程,并给出了定理的表达;分别研究了床沙粗化、断面扩大,坡降减小与冲刷的关系;论证了水库下泄清水期间,由于造床流量过程较稳定、床沙及悬移质粗化,支汊内悬移质向推移质转化特性等,在一定时期可能使游荡性河道的游荡性消失,以及有可能使分汊河道向单一河道转化。

韩其为在水库淤积方面先后发表论文30余篇,科学出版社于2003年出版其专著《水库淤积》(95万字)。已出版的我国泥沙手册第九章“水库淤积”也由他撰稿。

在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方面取得了开拓性成果

河流与水库的悬移质运动基本上都是以不平衡输沙形式运行。因此实际的含沙量并不等于其挟沙能力(平衡条件下的含沙量),上世纪80年代基本上都是采用含沙量代替挟沙能力(到目前为止,国外大多数研究者仍如此)至于不平衡输沙的研究,虽然从上世纪30年代至60年代从两个方面(求解立面二维扩散方程的经典解、直接建立一维扩散方程进行研究)进行,但是由于存在下述一些问题,使研究成果难以可靠和应用。它们是:大多数研究是针对均匀沙,非均匀沙如何迭加,均匀沙只研究含沙量,非均匀沙还必须研究含沙量级配与床沙级配变化;扩散方程的底部边界条件颇为复杂,难以从理论上给出,而它又决定泥沙冲淤;对一维而言,底部边界条件就决定了恢复饱和系数大小(大于1,还是小于1);在不平衡输沙条件下,挟沙能力级配如何决定等。这些均制约了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研究。

韩其为自上世纪60年代末,就致力于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的研究,他研究成果的进展和突破如下:

1.1969年为丹江口水库设计了不平衡输沙研究的内容(包括河段选取,观测布置及资料整理分析方法),取得了国内外最丰富的实际水库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的全套资料。
2.非均匀沙对流扩散方程及总含沙量方程。
3.首先对一维非均匀流建立了不平衡输沙时含沙量、含沙量级配及床沙级配的表达式,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利用泥沙交换强度,给出了扩散方程最一般的边界条件。
4.分析了恢复饱和系数的经验值及推导了它的理论表达式,并给出了其数值结果,基本上概括了经验值的变化范围。
5.首次提出了在非均匀沙不平衡输沙时,挟沙能力级配概念。它既不是含沙量级配,也不是床沙级配的贡献,而是它们两者的组合,其组合系数就是水量百分数。
6.较严格的导出了挟沙能力级配及有效床沙级配的最一般的表达式,它们能概括各种边界条件和各种输沙状态的公式。例如从其中能引出卵石河床的悬移质挟沙能力、挟沙能力级配和有效床沙级配,以及清水冲刷时粗细泥沙的交换等。
7.论证了冲泻质与床沙质有相同的挟沙能力与平衡输沙规律,尽管它们在现象上有很大差别。指出床沙质与冲泻质不必划分,按其共同规律便能描述其输移与沉积的各种现象。如果划分则需要考虑彼此的水量百分数。
8.他在其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基础上,于上世纪70年代初即建立了一维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先在长科院,后在中国水科院),该模型是国内最早提出、且颇为成功、并经大量应用的模型,其理论基础强,参数颇为固定,通用性好,经二十个水库、河道资料验证是符合实际的。该模型从八十年代以来就被有关方面确定为三峡水库淤积和下游河道冲刷的研究与预报模型。该模型处于国际先进水平,于1986年获国务院电子振兴领导小组一等奖,水电部科技进步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三等奖。
9.到目前为止,国内外不少一维数学模型均是以他的不平衡输沙为理论基础的。

在泥沙运动其它领域和河床演变方面的进展和创新

(一)在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研究方面的进展和突破

利用泥沙运动统计理论与起动的力学分析,韩其为多年来对泥沙的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有不少进展和突破,先后发表论文10多篇,由科学出版社出版专著《泥沙起动规律及起动流速》。主要的进展和创新如下:

1.首次利用范德华力解释了细颗粒泥沙之间的粘着力,给出了粘着力与薄膜水附加下压力的表达式,并给出了干容重与它们的关系。
2. 从理论上建立的泥沙瞬时起动流速公式,它还包括了泥沙在床面的暴露度、干容重,对卵石还包括了扁度。
3. 论证了泥沙起动概率是决定三个随机变化的全概率。
4. 提出泥沙起动的随机模型,给出了起动周期、起动强度等统计规律。
5. 提出了非均匀沙推移质低输沙率公式及其分布,揭示了泥沙起动与低输沙率的联系,得到了以相对输沙率定义的起动标准。
6. 引入非均匀沙暴露度分布导出了非均匀沙起动流速公式,在形式上与一些过去研究相似,但是差别在于它是由理论上得到。
7. 收集并利用大量室内外试验、野外观测资料检验了提出的理论。
8. 对细颗粒成团起动从力学上进行了研究,得到了成团起动的瞬时底速,揭示了一定粒径的颗粒在一定容重下存在临界水深,当实际水深大于它时,成团起动流速大于单颗的,解释了为什么细颗粒起动时多为成团形式。
9. 论证了卵石起动时,床面颗粒分选强烈,而沙质颗粒起动时分选弱或基本无分选,这就解释了卵石推移质与床面颗粒差别大,而沙质推移质与床沙差别小,甚至基本一致的现象。

(二)韩其为对河床演变也有多项创新成果。表现在从理论上提出了塑造平衡纵剖面的第一造床流量和塑造平衡横剖面的第二造床流量,并且首次从理论上给出了其确定方法;对床沙粗化,概括了六种模式,而从机理上分,则分为冲刷粗化与交换粗化,并给出了不动条件下粗化的理论公式;研究了来水来沙变化对冲淤和河床变形的各种影响,特别是径流量减少后的变化;探讨了冲刷过程中卵石下移的平均速度和距离。

对工程泥沙研究的重大贡献

韩其为在长江、黄河及有关水库的工程泥沙方面,做了长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大量科研成果,有不少进展和创新,有的已为规划设计等部门采用,做出了重大贡献。主要的内容如下:

1. 对丹江口水库及坝下游汉江冲刷做了长期深入研究,包括专门布设的水库非均匀不平衡输沙分析研究;变动回水区冲淤规律的调查、研究;下游床沙交换粗化和含沙量恢复研究;以及下游河道清水冲刷一般规律的全面研究。它们有的是首次提出,有的是最早较为系统的研究成果。

2. 对三峡水库泥沙及下游河道冲刷,做出了重大贡献。韩其为研究三峡泥沙最早从1958年利用放射性同位素示踪卵石运动开始,到现在已参加三峡泥沙研究工作46年,主要贡献如下。

(1)为三峡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冲淤研究,长期做了大量准备,包括理论研究及对比分析等。如丹江水库淤积及下游河道冲刷的分析研究,水库淤积的理论研究和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研究等。这些对后来三峡工程论证及规划设计均起了相当作用。
(2)通过卵石岩性调查,在日本人之前提出了由岩性百分数差别确定干、支流推移质比值的方法,以便推算干支流来量。
(3)建立的非均匀悬移质不平衡输沙一维数学模型(最早在长科院建立,后在水科院继续开发),自1983年三峡工程论证以来到目前为止,水库淤积与下游河道冲刷,就是采用这个模型由长科院与水科院两家进行研究,并且不断被可行性研究、规划、设计采用。当然,长科院的模型后来也补充了有关推移质等方面的内容。其次,水科院最早提出的三峡水库淤积全过程(1983年)、及下游中下游河道冲刷全过程的第一份成果就是由韩其为主持并且编写的。
(4)对三峡水库的长期使用,做了多年深入研究。按此调度能最终保持80%~90%的防洪(静)库容与发电(静)库容。不仅如此,长期使用水库的研究成果还具有一般性,加拿大CYJV对此有很高评价(前面已提到),认为已达到国际领先水平。
(5)提出了航运控制调度,改变了死水位低于防洪限制水位的运用原则,而采用了枯水时水位高于控制淤积的防洪限制10m,从而使变动回水区范围统短,变动回水区航深大为增加,使成吨船队到达重庆成为可能。
(6)鉴于他在三峡工程泥沙问题研究方面做出的贡献,1995年获水科部科技进步一等奖。

3.对长江中游的江湖关系和洪水位变化机理做了深入研究,在理论上有广泛的概括性,能解释解放以来的各种现象。将(长)江、(洞庭)湖关系的五个方面即四口径流量变化、分流河道冲淤积、洞庭湖淤积、荆江冲刷及城陵矶至武汉河段淤积联系了起来,分析了相互影响及制约,摸清了一些规律,对长江中游洪水形势变化、三口河道演变规律和整治、洞庭湖淤积、荆江裁弯的特点及冲刷机理(包括分汊河道裁弯与单一河道裁弯的区别)、城陵矶以下河道演变等有新的认识和创新成果,并研究了其对防洪的影响。

4.他于1973年对葛洲坝水库淤积变动回水区冲淤及物理模型对比的研究,是国内不平衡输沙数学模型应用电子计算机实现水库淤积预报最早而且成功的一次。

5.他还先后参与了三门峡水库淤积实际资料分析研究,小浪底水库淤积预报,以及黄河下游输沙与冲淤基本规律研究。其中对于黄河下游河道输沙与冲淤,后者从不同河型差别出发,在理论上统一处理了第一、第二造床流量、来沙系数、山东河道冲刷的临界流量、上、下游输沙量平衡与差异等各种指标和参数的推导,揭示了它们的联系和表达了输沙与冲淤的全貌。此外,在其他工程泥沙方面,韩其为先后参与了大腾峡水库、向家坝水库、东风水库、长江一些河段冲淤以及连云港、泉洲湾河床演变研究等。
  • tan19860215
    tan19860215 沙发
    这些都是国家的栋梁啊
    2010-03-29 00:18:29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利工程设计

返回版块

28.26 万条内容 · 365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院士介绍

陈祖煜(1943-) 陈祖煜,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教授级高级工程师。水利水电、土木工程专家。 陈院士生于1943年2月。1960年在上海向明中学完成了高中学业,同年考入了清华大学, 1966年毕业于清华大学水利系。毕业后,曾有十余年在水利水电的第一线从事地基处理和水库的设计、施工工作。在此期间曾荣获“北京市科技先进工作者”称号。1979年作为我国第一批访问学者赴加拿大Alberta大学进修,从师于著名的土力学专家Morgenstern教授。在两年的留学生活中,他旁听了土木系岩土专业的全部研究生课程,同时开展研究工作。1981年返回祖国,在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工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