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10-03-19 03:38:19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完整的木构架系统
中国古代建筑从原始社会起,一脉相承,以木构架为其主要结构方式,并创造与这种结构相适应的各种平面和外形,形成了一种独特的风格。木构架又有抬梁、穿斗、井干三种不同的结构方式,而抬梁式使用范围较广,在三者中居于首要地位。
(一)抬梁式木构架(附斗拱)
抬梁式木构架至迟在春秋时代已初步完备,后来经过不断提高,产生一套完整的比例
和做法。这种木构架是沿着房屋的进深方向在石基础上立柱,柱上架梁,再在梁上重叠数层瓜柱和梁,自下而上,逐层缩短,逐层加高,至最上层梁上立脊瓜柱,构成一组木构架(图二:抬梁式木构架)。在平行的两组木构架之间,用横向的枋链接柱的上端,并在各层梁头和脊瓜柱上安置若干与构架成直角的檩。这些檩上除排列椽子承载屋面重量以外,檩本身还具有联系构架的作用。这样由两组木构架形成的空间称为“间”。一座房屋通常由二、三间乃至若干间沿着面阔方向排列为长方形平面。除此以外,木构架结构还可以建造三角、正方、五角、六角、八角、圆形、扇面、万字、田字及其他特殊平面的建筑,和多层的楼阁与塔等。
斗拱:中国封建社会的建筑,由于等级制度的关系,只有宫殿、寺庙及其他高级建筑才允许在柱上和内外檐的枋上安装斗拱。所谓斗拱是在方形坐斗上用若干方形小斗与若干弓形的拱层叠装配而成(图三:中国古代建筑斗拱组合)。斗拱最初用以承托梁头,枋头,还用于外檐支承出檐的重量,后来才用于构架的其他节点上,而出檐的深度越大,斗拱的层数就越多。中国古代的匠师早就发现斗拱具有结构和装饰的双重作用,因而以斗拱层数的多少表示建筑物的重要性。
至于斗拱的发展过程,至迟在周朝初期已有在柱上安置坐斗,承载横枋的方法。到汉朝,组成斗拱已大量用于重要建筑中,斗与拱的形式也不止一种。经过两晋、南北朝到唐朝,斗拱式样渐趋于统一,并用拱的高度作为梁枋比例的基本尺度。
后来匠师们将这种基本尺度逐步发展为更周密的模数制,就是宋《营造法式》所称的“材”。“材”的大小共有八等,而“材”又分为十五分,以十分为其宽。根据建筑类型先定材的等级,然后构件的大小、长短和屋顶的举折都以“材”为标准来决定。因此,既简化了建筑设计手续,又便于估算工料和在场地进行预制加工,并且多座房屋可以齐头并进,提高施工速度,满足短时期内建造大量房屋的要求。这种方法由唐宋沿袭到明清,前后千余年,由此可见斗拱在中国古代建筑中居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不过宋朝木构架的开间加大,柱身加高,房屋空间随之扩大,而木构架节点上所用斗拱却逐步减少,不如唐代婆婆多,这种趋向到明清二代更为显著,也就是高级抬梁式木构架的结构及其艺术形象由简单到复杂,再由复杂趋于简练是一个重要发展过程。同时,明清两代的柱梁较唐宋大,而斗拱较唐宋小而且排列较丛密,几乎丧失原来的结构机能而成为装饰化构件了。
(二)穿斗式木构架
穿斗式木构架也是沿着房屋进深方向立柱,但柱的间距较密,柱直接承受檩的重量,不用架空的抬梁,而以数层“穿”贯通各柱,组成一组组的构架,也就是用较小的柱与数木拼合的穿,做成相当大的构架(图四:抬梁式与穿斗式木构架),用料经济,施工简易,是它的主要特点。这种木构架至迟在汉朝已经相当成熟,流传到现在,为中国南方诸省所普遍采用,但也有在房屋两端的山面用穿斗式而中央诸间用抬梁式的混合结构法。
(三)井斡式木构架
用天然圆木或方形、矩形、六角形断面的木料,层层累迭,构成房屋的壁体。据商朝后期陵墓内已使用井斡式木椁,可知这种结构法应产生于这时以前。此后,周朝到汉朝的陵墓曾长期使用这种木椁,榫卯结构加工相当细致。据近年在宝鸡市凤翔县出土的先秦墓葬一号墓的“黄肠题漏”-----------------------汉朝初期的宫苑中还有井斡楼。至于井斡式结构的房屋,据汉朝西南兄弟民族的随葬铜器所示,既可直接建于地上,也可像穿斗式构架一样,建于干阑式木架之上(图五:井斡式房屋),不过现在除少数森林地区处已很少使用。
除上述三种结构形式以外,西藏、新疆等地区还使用密梁平顶、承重墙结构,因此,当地建造楼房已有悠久的技术传统。
全部回复(1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拿出来与大家分享!谢谢!谢谢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