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时钧 院士

时钧 院士

发布于:2010-03-07 20:33:0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时钧,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教授。1934 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考取清华公费留美。1935年至1938年在缅因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攻读造纸工程和化学工程。抗战爆发后,回国投身化工教育,任重庆大学、中央工专、中央大学等校教授、系主任。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历任南京大学、南京工学院、南京化工学院教授、化工系主任、博士生导师。曾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一届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国化工学会第四届常务理事,江苏省化学工业学会第五届理事长,第六届、七届全国政协委员。

  时钧在南京化工学院建成了化学工程专业博士点和化学工程研究所。在化工热力学、干燥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等领域开展了多方面的学术研究。1985年以来发表研究论文200余篇,合编《化学工程分册·气体吸收》,主编《化学工程手册》(第二版)。作为我国化工教育的一代导师,在学术界享有盛名,学生遍布海内外,国内学生中已有9位任中国科学院院士,3位任中国工程院院士。近年来又培养了20多名博士生。首批享受国务院颁发的政府特殊津贴。

2005年时均院士离我们而去,这是我国教育界、科技界、学术界和南京工业大学误无可挽回的重大损失;时均院士热爱祖国、严谨治学、淡泊名利、甘为人梯的崇高精神,将激励一代又一代的化工科技工作者为祖国的科教事业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奋勇前进。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徐南平 院士

1961年4月生,安徽桐城人,工学博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教授,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博士生导师。1978年9月~1982年7月在合肥工业大学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学士学位;1982年9月~1985年4月在上海化工研究院无机化工专业学习获硕士学位并留院工作;1986年2月~1989年12月在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专业学习,获博士学位并留校在化学工程系从事教学、科研工作;1993年5月晋升为教授;1995年被聘为博士研究生导师;1996年10月担任研究生处处长;1999年5月任南京化工大学化工学院院长;2001年12月起任南京工业大学副校长;先后于1994年以客座教授身份赴美国匹兹堡大学从事合作研究;1997年以顾问身份赴美国橡树岭国家实验室访问;2002年作为JSPS访问学者访问日本;2005年当选为中国工程院院士。还曾担任南京工业大学膜科学技术研究所所长,江苏省材料化学工程重点实验室主任,江苏省膜工程研究中心主任,国家863计划新材料领域专家委员会专家。我国无机膜国家科技计划制定的重要参与者和主要项目的主持人,先后主持承担了国家重点科技攻关项目、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国家国防重点研究项目、国家计委产业化专项项目、江苏省科技攻关项目等无机膜研究项目30余项,从事陶瓷膜领域的研究与产业化工作,从筹集经费、培养队伍开始,到创建研究所、工程中心、产业化基地和工程公司,解决了陶瓷膜产业化过程中的系列关键技术问题,编制国家行业标准,形成了能够与国际先进技术相竞争的陶瓷膜新产业。参与并组织了重大陶瓷膜应用工程的设计、建造与调试工作,百余套装备在工业部门的一系列重要领域成功应用,年效益超亿元。以第一完成人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和三等奖各1项,江苏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项,国家科技部刘永龄科技奖1项,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3项。有10项成果通过省、部级鉴定。曾获教育部“霍英东优秀青年教师”教学奖、全国优秀教师和江苏省劳动模范等称号,是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千层次培养人选、江苏省“青蓝工程”跨世纪学术带头人、省优秀学科带头人、省“333工程”第一层次培养对象,享受政府特殊津贴。近十年来,以第一作者或通讯联系人发表期刊论文240多篇,其中被SCI、Ei检索论文99篇,论文被SCI他引200多次;出版著作2部,参编2部;申请专利40项,授权专利20项。中国膜工业协会的常务副理事长、专家委员会委员,教育部高等学校化学与化工学科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江苏省学位委员会委员,国际无机膜标准化委员会委员,全国化学工程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化工学科评审组专家,《化工学报》、《膜科学与技术》和《水处理技术》等多家学术刊物的编委以及《高校化学工程学报》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先后担任第六届国际无机膜大会(ICIM)金属膜会议主席、国际无机膜标准化委员会委员、第七、八届国际无机膜大会组委会委员以及国际膜大会(ICOM)和国际过滤大会(WFC)科学委员会委员。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