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07-30 21:43:30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摘要: 以传统文化为背景论述了传统建筑文化的延续与发展,传统建筑文化的存在形式,传统建筑文化的优秀成分和局限性以及中国建筑文化的困惑。随着现代主义建筑运动的兴起,后现代主义的反传统,以及不可逆转的多元化创作潮流,要求建筑师们要以建筑文化为背景,不断提高自身和整个社会的建筑文化素养。这对于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了解传统文化和传统建筑文化的基本内涵和外延,正确对待传统建筑文化,对于促进文化现代化,弘扬建筑文化、繁荣建筑创作、推动“建筑文化学”的创立和建筑事业的发展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理论意义。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一个建筑给人的形象感觉是通过两个层面去体现的:一个层面是建筑型体和空间虚实的变化,这很重要,是主体结构,但要创造一个感人的建筑形象仅有这些是不够的;另一个层面就是建筑的二维设计,包括饰面的色彩、分格、质感等等,它们对建筑形象的作用也是非常重要的,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只要使体型塑造细部处理结合起来,就会取得很好的视觉效果和社会效果,而无需更多额外的投资。这一点国内外有许多优秀的实例都做的很好。如巴塞罗那独户住宅砖砌建筑院墙,采用两种不同砌筑方式组合在一起产生了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建筑形式。再如,帖面砖饰面的分格及色彩的搭配,面砖横贴竖贴的配置变换,不同材质的对比等等,会使人感到丰富、自然和谐。还有玻璃幕墙的出现给建筑外墙带来了一种完全不同于由砖木材料构成的建筑外墙的感受。其本身的构造形式不同,玻璃幕墙也表现出不同的形式。在无框悬挂式玻璃幕墙中玻璃固定在一个自承重钢结构体系的钩挂体上,玻璃材质的特性及钩挂件的连接点都最大限度地展示在建筑立面上,是对现代高新技术的完美表达 (图 3 )。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好的建筑作品往往通过建筑细部来充实建筑形象;用不同民族文化理念精心设计的建筑,就自然而然地孕育出各民族独具特色的建筑文化。一定的建筑文化及其细部处理是和一定的建筑材料密切相关的,是对建筑材料的独特领悟。新的建筑材料的涌现为我们塑造民族建筑文化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可能性。如果说以前是用砖、木、石的民族建筑,今天我们要做的是用混凝土、钢材、玻璃、铝合金、石材、面砖、涂料等新型的建筑材料去塑现代的、民族的建筑文化。这些是古人所没有做过的,靠抄袭、拿来现有的、别人的东西是没有出路的。我们要做的只有创造,而这种创造必然会与建筑遗产与传统保护、继承和发展以及世界不同地区的建筑文化特色联系在一起。我们只有通过学习、分析那些成功的建筑实例,从中受到启发,取其精髓,汲取营养,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发扬光大。
追求建筑的文化性,并不等于用过去落后的技术手段重建旧时代的建筑,而是用最新的设计理念,最新的技术去建造这一历史时期的具有区域性、民族性、国际性文化特点的建筑,真实地体现出自己的时代风格,使我们的建筑文化得以正确表达和延续。
参考文献:
[1 ] 马国馨.丹下健三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95. 3 1 4.
[2 ] 王绍周上海近代城市建筑 [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1 987. 1 0, 1 4.
[3 ] 周明章. 中西建筑之沟通.申报 [J], 1 996(7):56.
[4] 沈麋鸣.建筑与时代.时事新报 [J], 1 994(6):3 5.
[5] 侯幼彬.建筑内容散记.建筑学报 [J], 1 995(4):45.
[6] 梁思成.建筑艺术座谈会上的讲话.申报 [J], 1 959(3 ):8.
[7] 黄麟雏,孟宪俊.现代科学技术革命与社会 [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1 993. 6
[8 ] 高介华. 建筑文化学研究 [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 (社科版 ), 2 0 0 0, (1 )
[9 ] 张文和. 对传统建筑文化的思索 [N],《中国市容报》,1 997. 3. 1 6(4)
[10] 吴炎.对建筑文化的几点认识 [A],《全国第六次建筑与文化学术讨论会论文集》[C], 2 0 0 0. 8
[11] 汉宝德.建筑·社会与文化 (修订本 )[M], 1 979. 1 1
[12 ] 程泰宁.时代·环境·人 [J],建筑学报, 1 995. 1.
[13] 梁雪.传统建筑中深层结构探寻 [J],建筑学报, 1 995. 8.
[14 ] 陈凯峰.建筑文化内涵 [J],建筑学报, 1 995. 2.
[15] 宋昆.建筑·民俗·文化 [J],时代建筑, 1 992. 2.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