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版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 ( 1、2、6、7章)
第一章 总则
National Technical Measures for Design of Civil Construction Electric
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
Department of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Quality & Safety Supervision Ministry of Housing and Urban-Rural Development of the P.R.China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CHINAINSTITUTEOF-BUILOINESTANOAROOESIGN&RESEARCH
关于发布《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的通知建质[2009]124号
各省、自治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直辖市建委及有关部门,总后营房部工程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建设局,国务院有关部门:
为了进一步贯彻《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保证和提高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施工质量,我部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作了第一次修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包括《规划·建筑·景观》、《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和《防空地下室》分册,经审查批准,现予以发布。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二oo九年七月二十日
前言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是由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等单位编制的一套大型的、以指导民用建筑工程设计为主的技术文件,是对《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3年版)的首次修编。在此,特向“2003年版技术措施”的编写组和审查组全体成员以及参编单位致以真挚的敬意,
并由衷感谢他们作为“2009年版技术措施”的顾问组成员对本次修编工作所给予的积极支持。
《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2009年版)共有《规划·建筑·景观》、《结构体系》、《地基与基础》、《砌体结构》、《混凝土结构》、《钢结构》、《给水排水》、《暖通空调·动力》、《电气》、《建筑产品选用技术》及《防空地下室》十一个分册。编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贯彻落实《建设工程质量管理条例》等现行法律、法规以及《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工程建设技术标准,进一步提高建筑工程设计质量和设计效率,供全国各设计单位参照使用,也可供有关建设管理部门、建设单位和教学、科研、施工、监理等人员参考。
《电气》分册的内容包括总则、供配电系统、配变电所、应急电源、低压配电、线路敷设、常用电气设备配电、电气照明、建筑物防雷、接地安全、火灾自动报警系统、安全防范系统、建筑设备监控系统、综合布线系统、通信系统、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广播系统、扩声系统、会议系统、公共信息显示系统、信息网络系统、智能化集成系统、机房工程、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等二十四章,为便于使用,附录中增加了《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目录》。
本分册的修编,继续秉承2003年版《电气》分册的宗旨,全面、具体、深人地介绍民用建筑电气设计的程序、方法、内容、常用技术参数、规程规范的规定及其含义,设计注意事项;系统介绍智能化系统及系统集成的功能要求、设计方法、系统配置、设备选型、网络接口、通信协议等新技术、新设备;突出介绍了节能技术措施和节能系统的应用,增加了体育场馆、博物馆、会展中心、综合医院等公共建筑电气设计的内容,供参考应用。
希望本分册的修编进一步起到如下作用:
1.通过对民用建筑电气设计全过程的演绎,对规程、规范规定的细化和深化,对新技术应用的延伸和扩展,为具有一定专业水准的电气设计人员提供一本内容充实、得心应手的工具书。
2.通过实践与理论的结合,规定与概念的联系,以期本册既为保证工程设计质量的标尺,又是指向的路标,为刚刚涉足电气设计的年轻人提供一本入门指南,一个可依赖的技术支持。
3.在全面汇编建筑电气各系统设计的基础上,重点陈述了体育场馆等功能多样、技术复杂的公共建筑的电气设计,力图提示相关工程中共性与个性,通用性与特殊性的设计要点,供没计人员、工程筹建人员、运行管理人员参考。
4.通过对成熟的、新兴的前卫技术与系统设备应用模式的介绍,为新技术、新产品的正确使用和发展提供一个展示平台。
本分册的修编,不仅得到原编写人员和审查人员的大力支持,同时得到新参与的编写人员和审查人员的通力合作,特别是本次修编吸纳了全国各地读者的意见和建议,修编工作凝聚了民用建筑电气专业各个领域老、中、青专家的辛勤劳动、编入的内容是业内有关人士多年共同研究、创造的成果,是共有的技术结晶和财富。在此,特向各有关单位专家致以真挚的谢意。本分册编写组具体分工如下:
第1章总则 李雪佩
第2章供配电系统 庞传贵
第3章配变电所 王振声
第4章应急电源 王振声
第5章低压配电 王振声
第6章线路敷设 陈红 徐玲献
第7章常用电气设备配电 李炳华 胥正祥
第8章电气照明 陈琪 王苏阳 张青虎
第9章建筑物防雷 孙成群 方磊
第10章接地安全 孙成群 洪元颐
第11章火灾自动报警系统 张青 熊江 张晓利
第12章安全防范系统 孙兰 李立晓 汪浩
第13章建筑设备监控系统 王东林 李刚
第14章综合布线系统 郭玉欣 李雪佩
第15章通信系统 赵济安
第16章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 和庆堂 王健 徐玲献
第17章广播系统 朱立彤
第18章扩声系统 杨德才
第19章会议系统 段震寰
第20章公共信息显示系统 胥正祥 刘银玲
第21章信息网络系统 张文才 陈建飚
第22章智能化集成系统 赵济安 苗占胜 邹志刚
第23章机房工程 钟景华 孙兰 杨德才
第24章公共建筑电气设计
体育场馆电气设计 李炳华 李志涛 胥正祥
博物馆电气设计 孙成群 李俊民
会展中心电气设计 白京华 张青
综合医院电气设计 李立晓 刘银玲
由于本分册内容广,工作量大,加之时间仓促,一定存在一些缺点和问题,敬请批评指正,以便不断修正和更新。
联系地址:北京海淀区首体南路9号
中国建筑标准设计研究院
邮编:100048
联系电话:010—68799100
联系人:李雪佩孙兰徐玲献
E-mail:lixp@chinabuilding,com.cn ;
sunl@chinabuilding,com.cn;xulx@chinabuilding,com.cn;www.chinabuilding,corn.cn
国家建筑标准设计网《电气》分册编写组
二oo九年六月
目录
1总则(1)
2供配电系统(2)
2.1一般规定(2)
2.2负荷分级(2)
2.3各级负荷用户和设备的供电要求(3)
2.4电压等级选择与供电系统设计(4)
2.5供电质量与谐波治理、功率因数补偿(5)
2.6负荷计算(8)
2.7附录(10)
3配变电所(16)
3.1一般规定(16)
3.2配变电系统(17)
3.3配变电所的布置(18)
3.4配电变压器(21)
3.5配电装置(24)
3.6继电保护装置·一(25)
3.7自动装置及操作电源(28)
3.8电工测量(29)
3.9配变电所电力监控系统(31)
3.10对有关专业的要求(36)
3.11附录(37)
4应急电源·(46)
4.1一般规定(46)
4.2柴油发电机组(48)
4.3EPS电源装置(54)
4.4UPS不间断电源装置(56)
4.5太阳能光伏电源装置(56)
4.6附录(61)
5低压配电(75)
5.1一般规定(75)
5.2低压配电系统(76)
5.3低压配电线路保护(78)
5.4保护电器选择性配合(84)
5.5低压电器选择(87)
5.6导体选择(98)
5.7附录(106)
6线路敷设(122)
6.1一般规定(122)
6.2直敷布线(122)
6.3金属导管布线(122)
6.4可挠金属电线保护套管布线(123)
6.5金属线槽布线(123)
6.6刚性塑料导管(槽)布线(124)
6.7电缆桥架布线(125)
6.8电气竖井内布线(125)
6.9封闭式母线布线(126)
6.10电力电缆布线(126)
6.11预制分支电缆布线(128)
6.12矿物绝缘电缆布线(129)
6.13电缆布线的防火、防腐措施(129)
7常用电气设备配电(131)
7.1一般规定(131)
7.2电动机(131)
7.3电梯、自动扶梯和自动人行道(136)
7.4自动门(138)
7.5日用电器(139)
7.6舞台用电设备(140)
7.7升降类停车设备(144)
7.8附录(146)
8电气照明(156)
8.1一般规定(156)
8.2照明质量(156)
8.3照明方式与种类(158)
8.4照明光源、灯具及附件(158)
8.5照明计算(159)
8.6照明设计(160)
8.7照明供电(161)
8.8照明控制(162)
8.9功能建筑的照明设计要求(163)
8.10建筑景观照明(166)
8.11电气照明智能化控制系统(168)
9建筑物防雷(171)
9.1一般规定(171)
9.2建筑物的防雷分类与防雷措施(171)
9.3接闪器(171)
9.4避雷引下线(177)
9.5接地装置(178)
9.6电子信息系统防雷措施(179)
9.7浪涌保护器(186)
9.8其他防雷保护措施(190)
9.9附录(191)
10接地安全.(194)
10.1一般规定(194)
10.2电气装置保护接地范围(194)
10.3接地要求和接地电阻(195)
10.4接地装置(196)
10.5通用电力设备接地及等电位联结(200)
10.6电子设备、计算机房接地(201)
lO.7医疗场所的安全防护(203)
10.8特殊场所的安全防护(205)
10.9屏蔽接地、防静电接地 (209)
11火灾自动报警系统(211)
1t.1一般规定(211)
11.2系统保护对象分级与报警探测器区域的划分(211)
11.3系统设计(213)
11.4消防联动控制(213)
11.5火灾探测器的选择与设置(216)
11.6手动火灾报警按钮的设置(222)
11.7火灾应急广播与火灾警报装置(223)
11.8消防专用电话(223)
11.9火灾应急照明·一(224)
11.10系统供电(227)
11.11导线选择及敷设(229)
11.12电气火灾监控系统(231)
11.13消防值班室与消防控制室·(231)
11.14系统接地的设置(232)
12安全防范系统(233、
12.1一般规定(233)
12.2入侵报警系统(233)
12.3视频安防监控系统(238)
12.4出入口控制系统(245)
12.5访客对讲系统(250)
12.6电子巡查系统(251)
12.7停车场(库)管理系统(251)
12.8系统集成(254)
12.9线路敷设(255)
12.10电源与接地(255)
12.11安防监控中心(255)
13建筑设备监控系统.(256、
13.1一般规定(256)
13.2系统构成(256)
13.3系统功能(259)
13.4系统设计(264)
13.5控制机房(265)
13.6缆线选择与敷设(265)
13.7电源与接地(266)
13.8附录(267)
14综合布线系统.(279、
14.1一般规定(279)
14.2综合布线系统工程的设计配置(279)
14.3工作区设计(281)
14.4配线子系统设计(282)
14.5干线子系统设计(282)
14.6电信问、设备问、进线间设计(283)
14.7管理的设计(283)
14.8建筑群子系统设计(283)
14.9安装工艺要求(283)
14.10线路敷设(284)
14.11电气防护、接地及防火(286)
14.12各类建筑综合布线工程的系统设计示例(287)
15通信系统.(292)
15.1一般规定(292)
15.2通信接入网系统(292)
15.3程控用户电话(调度通信)交换机系统(293)
15.4无线通信系统(299)
15.5通信配线与管道(301)
16有线电视和卫星接收系统..(305)
16.1一般规定(305)
16.2设计原则(306)
16.3前端 (308)
16.4放大器选择(313)
16.5光纤传输系统(314)
16.6用户分配网络(316)
16.7用户数字电视终端(DVB—C机顶盒)(318)
16.8机房工程(318)
16.9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318)
16.10供电、防雷与接地(319)
16.11附录(320)
17广播系统.(327)
17.1一般规定(327)
17.2广播系统的组成及设置原则(327)
17.3广播网 (328)
17.4设备的选型与设置(330)
17.5控制室(332)
17.6设备安装与线路敷设(332)
17.7供电、防雷与接地(333)
18扩声系统.(335)
18.1一般规定(335)
18.2扩声系统的技术指标(335)
18.3扩声系统的组成(337)
18.4厅堂扩声系统的计算(338)
18.5声道选择(339)
18.6传声器的布置与反馈抑制(340)
18.7室内扬声器的布置方式与要求(340)
18.8厅堂扩声设备的选择(342)
18.9控制室(344)
18.10扩声系统馈线设计(345)
18.11供电、防雷与接地(347)
19会议系统(348)
19.1一般规定(348)
19.2会议系统的分类与功能(348)
19.3会议电视系统(351)
19.4IP视讯会议系统(354)
19.5会议电话系统(357)
19.6会议讨论系统(360)
19.7会议讨论及表决系统(361)
19.8同声传译系统(361)
19.9会议管理系统(364)
19.10设计要点(365)
19.11会议系统建筑及环境要求(366)
19.12线路设计(368)
19.13电源与防雷接地(369)
20公共信息显示系统r370)
20.1一般规定(370)
20.2信息显示系统(370)
20.3医院呼应信号系统(379)
20.4宾馆(酒店)、旅馆呼应信号系统(382)
20.5时钟系统(382)
20.6附录(384)
21信息网络系统(389)
21.1一般规定(389)
21.2网络及其设计原则(389)
21.3网络结构与传输介质的选择(393)
21.4网络连接部件的配置(394)
21.5操作系统软件与网络安全(396)
21.6广域网连接(397)
21.7网络应用(397)
22智能化集成系统(398)
22.1一般规定(398)
22.2智能化集成系统集成内容(398)
22.3智能化集成系统软件(398)
22.4住宅建筑(小区)的智能化集成系统(401)
22.5办公、文化、商业、媒体、体育、医院、学校建筑的智能化集成系统(402)
22.6交通建筑的智能化集成系统(402)
23机房工程(403)
23.1一般规定(403)
23.2机房一‘(403)
23.3弱电间(410)
23.4控制室(411)
24公共建筑电气设计..(413)
24.1一般规定(413)
24.2体育场馆电气设计(413)
24.3博物馆电气设计(431)
24.4会展中心电气设计(433)
24.5综合医院电气设计(436)
附录(446)
附录 主要依据的标准规范目录(446)
1总则
1.0.1为贯彻执行国务院和建设部颁布的“建筑法”、“建筑工程质量管理条例”、“建筑工程勘察设计条例”和“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等技术法规,适应我国加入WTO后建筑设计市场的需求,规范建筑电气设计工作,提高设计效率和工程设计质量,于2003年编写了《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随着技术的发展,相关规程、规范的制定与修订,特别是为认真落实国家建筑节能,提高能源利用效率的重大决策,根据建设部建质技函[2007]63号文的要求,修编《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
1.0.2本技术措施的内容为:总结《全国民用建筑工程设计技术措施》电气分册2003版的应用实践;汇总、提升《节能专篇》中的节能措施;深化、细化民用建筑电气设计中遵守、执行的技术规程、规范,特别是《民用建筑电气设计规范》JGJl6—2008中的技术原则、实施要点、注意事项;介绍国内外新技术、新产品的技术性能、应用示例;推荐建筑电气设计的方法、步骤、常用数据和计赫方法,供广大建筑电气设计、施工及有关人员参照、选用。
1.0.3本技术措施适用于新建、改建和扩建的办公楼、综合楼、公共建筑等民用建筑工程电气设计。
1.0.4建筑电气设计应认真贯彻国家有关建设方针和技术政策,并做到设计依据完备、可靠;设计程序严谨、合理;设计内容正确、详实;设计深度满足各阶段的需要;设计文件规范、工整,符合国家有关规定,确保安全可靠、经济合理。
1.0.5系统配置和设备选型,应与工程的性质、规模、功能要求、建筑环境、经济发展水平和人文习惯相适应,应适当考虑专业技术和建筑功能扩展的可能性,以延长工程寿命,节省投资,提高系统的性能价格比。
1.0.6应选用技术先进、性能可靠、安装方便、操作简单的标准化、节能型设备装置,严禁使用已被国家淘汰的和不符合国家技术标准、没有产品质量认证的设备装置。设计选用的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必须首先进行技术论证,切实掌握产品及其系统配置的技术性能、试验数据、使用条件和应用示例。
1.0.7应综合考虑环境保护,积极采取各项节能措施,尽可能减少资源损耗和环境污染。
1.0.8电气工程设计是整个建筑工程的一部分,有着与建筑、结构、给水排水、暖通动力多个专业和电气专业内部的配合,在各个设计阶段,都要互提资料,互有要求,要密切配合,才能节省时问,保证工程的设计、施工质量。
1.0.9随着新技术、新产品的发展,建筑物功能要求的提高,建筑电气设计包括的系统多、产品类别多、技术参数多,在设计工作中,应逐步应用计算机技术和信息网络系统,依靠局域网、广域网、Internet网,实现资源共享,提高科技和经济效益。
1.0.10对于中外合资或国外独资的建设项目,必须严格执行我国现行规范,当有关方面要求执行严于我国规范的国外规范条款时,应征得有关主管部门的审核同意。
全部回复(3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同感!!!
不过还是谢谢楼主资源共享!!!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