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风水学 \ 植物与风水

植物与风水

发布于:2009-12-30 21:17:30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风水学 [复制转发]
在风水学的应用中,植物常被用作趋吉化煞,因此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被视为吉祥的植物   桔,"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人们春节时家庭的摆设。   吉祥草小巧,终年青翠,泥中水中均易生长,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叫瑞草。   椿树易长而长寿,有的地方盛行摸椿风俗。除夕晚上,小孩都要摸椿树,而且还要绕着转几圈,祈求快快长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一早上,小孩抱着椿树念"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我长长"。   槐树被认为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来世人便于庭院植槐。   灵芝自古视为祥兆,吉祥图常见鹿口或鹤嘴衔灵芝,用作祝寿礼品。   梅花其五片花瓣被认为是五个吉祥神,于是有了"梅开五福"图。   被认为有镇妖祛邪作用的植物   桃树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   柳树同桃树的作用一样,以柳条插于门户以驱邪。   草蒲、艾叶端午节草蒲、艾叶用草蒲、艾叶挂在门旁,或用艾做成"艾虎"带在身上,能起到驱毒辟邪的作用。   银杏树因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传为有阴灵,故而术家的符印要用银杏木刻制;   柏树刚直不阿,被尊为百木之长,传能驱妖孽,坟墓旁多种植柏树;   茱萸"常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在这首诗中为什么要"遍插茱萸"呢?原来风水学中认为茱萸是一种吉祥物,在重阳节登高时佩戴,认为可避灾祸。   无患子尤为受到尊崇。这种落叶乔木,五六月间开白花,结实如楷杷稍大,生青熟黄,内有一核,坚梗如株,俗名鬼见愁,佛教称为菩提子,用以串联作念珠,有它"无患"。   葫芦,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为什么用"宝葫芦"装酒?原来在风水术中,葫芦被认为是能驱邪的植物,古人常种植在房前屋后。现代物理测试证明"宝葫芦"形状的器皿能屏蔽各种波和辐射的干扰。张果老用"宝葫芦"装酒,除了能驱邪外,还因为"宝葫芦"能保存酒的味道不变。   被视为凶兆的植物   桉树这种可长到二十多层楼房高的树中"巨人",中青年人是不敢栽种的,据说树大人必亡;要植此树只得请老人,反正等到树大时,植树者寿数也差不多了。   风水树   在南方,有的村子附近保留着一小块青葱林木,多是樟、松、柏、楠等长青树。作为观光者,可千万别去碰它们。因为这就是风水树,也叫水口树,别看只是一小块青葱林木,它可关系着全村的风水命脉,当地人也都不敢去动那里的一草一木,害怕破坏本村的风水。
居住区道路系统的风水规划居住区道路系统的风水规划   城市居住区的周边道路定位,一般均由城市总体规划阶段完成。即,大多数居住区规划对本居住区的周边道路没有多大的选择余地。居住区规划一般只能在被限定的条件内进行。但是,在居住区内进行的道路系统规划,则有风水规划的创作余地。
1、要通畅,不错不堵 在居住区内划分各个居住小区或独立街坊的道路系统之间,要求互相顺通,避免互相错位或出现尽端式的“断头路”,从而形成堵截或丁字交叉点。避免产生正对道路的建筑接受路冲。这是风水形法所忌的。
2、要优选道路走向,避“四正” 居住区道路走向关系着居住小区和居住街坊的道路系统和建筑布局。其走向应予优选。要合于采光和通风要求。道路系统应争取南北、东西走向,同时还应避免正子午、正卯酉走向。避免过正,力求微偏。以合于风水学理法的要求。
3、道路力求平直,避免无意义的弯曲 除山区、水网等特殊地形地貌限制外,在平洋地段,应力求道路的平直。不仅有利工程管线设施和工程经济,而且有利于风水环境需要。道路弯曲产生的反弓和路冲,是风水形法所忌。受反弓和路冲波及区的地段使用价值被损低。道路反弓和路冲的波及区大小,其决定因素有四:
① 拐点的弯曲度大小;
② 道路冲煞线段的长度;
③ 道路坡向和坡度;
④ 道路流动量(车流、人流)大小。结合现场踏勘和规划资料是可以预知的。
当现状已经产生或受制约必须产生上述情形时,应在冲煞波及区内布置必要的绿化防护带加以化解。住宅不应直接布置有冲煞波及区地段内。
4、道路交叉力求正交 相交叉的居住区道路,应力求正交,避免斜交。斜交,不仅不利于工程管线设置,妨碍交通车辆的良好通行(锐角转变半径缩小,交通视距不足),而且会造成风水上的剪刀煞地段。损害这种地段的环境质量和土地利用价值。这种地段不宜布置建筑。基于统计学,风水民谚有“路剪房,见伤亡”的谚语,这种地段,在噪声污染、大气污染上也是不利的。只适宜绿化和园林小品,标志性设施等非居住性设施。
5、道路交叉口的防护三角形 城市居住区道路,其交叉口一般规划有交通“视距三角形”反映在道路红线上,加以限定。但实际上,“视距三角形”在城市交通红、绿灯的保障中已失去意义。另外许多建筑向着交叉口设门,门前广告、车辆障碍“视距”物体甚多,“视距三角形”失去原意。“视距三角形”应明确为“防护三角形”。
在道路红线保障的“防护三角形”内,不应布置建筑物,不能停车,不应布置任何障碍物。应布置防护绿化带,街头小绿地,美化街景,防音防尘,达到风水环境的改善,面对“剪刀口”作绿地防护,是必要的。
6、道路的红线与红面角 道路红线,是道路及其设施的法定线,任何建筑均不可逾越,世界各国已实施多年。但是,建设实践证明,弊端很大,法律界线不严密。红线无法限定“占天不占地”的建筑形式。虽然,一幢建筑基底不越红线,但是,在上部逐渐悬挑向街心,在道路空间上施加遮压,也无法认定为是否越红线。在城市地皮紧张条件下,建设开发商寸土必争,追求出房率和面积增效,随着经济建设的发展,上述情况势所难免。只能在建筑管理上随机批准或拒批,毫无法律法规的明确依据。这类问题,在日本等发达国家已经出现。
中国风水学中的“天堑煞”,是指在两座高物之间隙缝中,风疾气不聚,鸟不作巢,人不可居。城市街道如果很窄,而两侧建筑加高,也会形成天堑煞。经现代测定,单面高层建筑接受风吹后,其反射的反激风扩大风速五倍,而双幢高层夹缝的街道上被反激风飘起摔伤而诉讼建筑师的案例,说明中国风水学理论的价值。如果街道两侧建筑在一条红线上争相加高,挤压空间,在风水学上无疑是有害的。只从采光的太阳因素上也是不利的。而风水学的生气、煞气的考量尚不止太阳一个因素,它含有太阳、月亮、星宿、时间、地貌等时空因素。街道空间,如果没有良好的法律、法规制约,是危险的。
红线是必要的,但是不足,应实施红面角制。即,把道路红线引向空中,形成一个红面。而这个红面不一定垂直于地面,应是有角度地坡向道路。角度大小,随街道的需要在规划中确定。街道两侧的建筑物越高,其退后距离越大。形成不同的建筑线,避免了对街道的一字排压,从而改善街道空间。
居住区小游园的风水规划居住区小游园的风水规划居住区内的小游园,包括小区绿地、青少年活动用地、老人和居民游憩绿地。在风水规划中,应注意如下原则:
1、选址要适当。小游园位置力求适中,居民使用都方便。小游园如果布置在小区中心,其服务半径以下不超过三百米为宜。如果沿街布置,应尽量利用街角、街边,特别是道路弯转处的两侧或反弓的外侧,可兼顾化解因道路反弓带来的风水煞气,充分利用不宜建筑的地段。充分利用原有绿地、水面、冲沟、回填地、坟场、废庙址等不宜建筑的地段。同时,兼顾与城市总体绿化体系相联系,形成一个绿化体系。小游园如果偏向一边、一角,则宜适当分开设置,以利于便民。
2、布置要合理。居住区小游园,应按主要服务对象布置。儿童活动区与成人活动区应当分开布置,避免干扰。中间可用植物分隔。在不佳景观(形煞)方向(如烟囱、远处可见的墓碑、医院存尸房、对面大楼、屋脊角射等处)应植密林或置假山石加以屏障(障景)。在优美景观方向(远处山林、水面、亭阁等处)应适当留出视廊或置园林小品加以框景(借景)。在游园内以林木、花卉、草坪、水面为主,但应有充足的活动场地,便于游憩、晨练。游园内的游路应成环,往返自由,避免断头路,往返路。游园内应有小广场,便于集聚晨练和居民交往。这种园内广场,应布置在林木中间,不宜开敞向着居民住宅门窗。
3、设施要美观。游园内的花坛、水池、形状多变,但避免转角尖射,在转角处应以弯曲圆转为宜。花墙、花架设施,均应精工细作,同时,兼有屏蔽,间隔作用。混凝土等现代材料亦可仿竹,仿木细作,增益园林秀美。亭、廊、桥、榭等园林四宝不宜新旧混合致使各不谐调。儿童器械稚佻,老人坐椅逍遥,各顺其道。造景贵在自然,配置力求齐全。假山假石在于避煞;曲路幽径意为趋吉。山石透露,勿类虎骷髅;路径迂回,必似太极曲线。斯是游园,静可作禅,动能练功,咫尺天地,不失为养生这所。益莫大焉!
4、配植要得当。植物配置,应以当地适生植物为主,确保成活率和养护合理性。植物选择,应当:①选择旺生的乡土树种、草坪、花卉。少病虫害,不需施药施肥的植物。②树冠大的乔木。如北方的槐、榆、椿、杨;南方的梓、樟、悬铃木等。③常绿树和花灌木。如桃、李、枫、银杏、丁香等。④攀缘植物。如北方的地锦、爬册虎;南方的十姊妹、常春藤、络石等。忌用多飞絮,有毒刺,有刺激性和不良气场的植物。如柿树、小叶杨(雌株)、凌霄、构骨、夹竹桃、漆树、榕树等。榕树树冠大,利遮阳,但气根多,气场劣,民谚有云“榕树不容人”,在风水上列为不宜近宅的树种,在适当远离居住区还是可用的。
植物配置,避免单调,应多品种,有高低变化,有四时风貌。宜孤植,对植、从植,除行道树、绿篱外,一般避免行列、等距规则植。
花卉配置,应首选当地适生而又著名的“市花”品种。各地市花,都是经过多年培植、观察、研究评选的。有一定的美学和生物学的价值,有代表性,利于城市风貌特色的形成。
植物的习俗文化之五——葫芦、茱萸、菖蒲、万年青   葫芦
葫芦为藤本植物。藤蔓绵延,结实累累,籽粒繁多,中国人视作象征子孙繁盛的吉祥植物。枝“蔓”与万谐音,寓意万代绵长。民俗传统认为葫芦吉祥而避邪气。端午节习俗,民间门上插桃枝挂葫芦。现代气功测试证明,葫芦有隔绝气场功能。民语有“不知葫芦里卖的什么药”,意即难以穿透葫芦测视内中物品。从风水场气分析,乃葫芦的曲线外形状含“S”形的太极阴阳分界线的神奇功能。因此常在风水化煞中应用。
茱萸
茱萸,气味香烈,九月九日前后成熟,色赤红,民俗以此日插茱萸,做茱萸囊。以此避邪。《群芳谱》云:“九月九日,折茱萸戴首,可辟恶,除鬼魅”。《太平御览》引《杂五行志》说宅旁种茱萸树可“增年益寿,除患病”。《花镜》也说“井侧河边,宜种此树,叶落其中,人饮是水,永无瘟疫”。图吉祥,汉代锦缎有“茱萸锦”、刺绣有“"茱萸绣”。中国的重阳节九月九日民俗集会也称为"茱萸会"。
菖蒲
菖蒲为多年生草本植物。多为野生,但也适于宅旁绿地中养植。《本草纲目》说菖蒲“乃蒲之昌盛者”。《吕氏春秋•任地》说“菖者,百草之先生者也”。民俗认为菖蒲其花主贵,其味使人延年益寿。中国古代认为菖蒲是天星的再生。《春秋运斗枢》云:“玉衡星散为菖蒲”。传说人见菖蒲花当贵。据《梁书》载:太祖皇后张氏“尝于室内忽见庭前菖蒲生花,光彩照灼,非世所有,后惊异之,谓侍者曰:‘汝见否?’,皆云未见。后曰‘尝闻见菖蒲花当贵’,因取食之,生高祖。”有此神话传说和记载,菖蒲在民俗中广为喜用,视为避邪气的吉祥草木。菖蒲有医药价值。《本草经》云:“菖蒲主治风寒湿痹,咳逆上气,开心孔,补五脏,通九窍,明耳目,出声音。久服轻身,不忘不迷,延年。益心智,高志不老”。《道藏经•菖蒲经》云:“菖蒲者,水草之精英,神仙之灵药也”。“其药以五德配五行,叶青,花赤,节白,心黄、根黑。能治一切诸风,手足顽痹……坚骨髓,长精神,润五藏,裨六腑,开胃口和血脉,益口齿,明耳目,泽皮肤,去寒热……”。
万年青
万年青又名千年菖,多年生草本植物。叶肥果红,民俗视吉祥,建宅迁居,小儿初生,一切喜事常用为祥瑞象征。迁居寓顺遂,嫁娶寓如意,生了寓长寿。中国画中,织物图案中常用万年青形象。皇家喜用桶栽万年青,寓意“一统万年”。《花镜》云:“吴中人家多用之,造屋易居,行聘治圹,小儿初生,一切喜事,无不用之,以为祥瑞口号”。是见传统习俗,君民共爱万年青。
植物的习俗文化之一——松、柏、桂、椿、槐   松
松是古今被咏赞的植物。《花镜》云:“松为百木之长,……多节永年,皮粗如龙麟,叶细如马鬃,遇霜雪而不凋,历千年而不殒”,宋代王安石在《字说》说:“松为百木之长,犹公也。故字从公。”有人拆字“松”为十八公,元代冯子振写有《十八公赋》,明代洪璐著有《木公传》,现代革命家和军事家陶铸也写有“松树的风格”等等。史载秦始皇巡游泰山,风雨骤至,在大松下避雨,后来封此树为“五大夫”,后人称此树为“五大夫松”。《幼学故事琼林》云:“竹称君子,松号大夫”,语亦由此来。松耐寒耐旱,阴处枯石缝中可生,冬夏常青,凌霜不凋,可傲霜雪。松能长寿不老,民俗祝寿词常有“福如东海长流水,寿比南山不老松”。在书画中常有“岁寒三友”(松、竹、梅),以示吉祥。在书画、器具、装饰中常有“松柏同春”、“松菊延年”、“仙壶集庆”(松枝、水仙、梅花、灵芝等集束瓶中)。松是广泛被视为吉祥的树种。

有贞德者,故字从白。白,西方正色也。“不同流合污,坚贞有节,地位高洁。”王安石在《字说》中云:“柏犹伯也,故字从白”。松为“公”,柏为“伯”,在“公侯伯子男”五爵中,伯列第三位,柏也比作“位列三公”。《风俗通》载:魍魅喜食死人肝脑,惧于虎、柏。故阴宅陵墓多植柏立石虎。民间习俗也喜用柏木“避邪”。《本草纲目》说“元旦以之浸酒避邪”(“柏性事凋而耐久,禀坚凝之质,乃多寿之木,是以可入服食,道家以之点汤常包饮,元旦以之浸酒避邪,皆取于些。麝食之而体香,毛女食之而体轻,亦其之正验矣。(毛女,《抱朴子》载,成帝时,猎人在终南山见一裸女,全身毛,跳涧如飞,后合围捕获。问之,是秦之宫女,避乱逃入山中,饥无食,一老翁教食柏树叶实,遂不饥不寒,体轻如飞。至汉成帝时应已三百岁矣!)”《列仙传》也说“赤须子好食柏实,齿落更生”,“服柏子人长年。”《汉宫仪》云:“正旦饮柏叶酒上寿”。在民俗观念中,柏的谐音“百”是极数,极言其多其全,诸事以百盖其全部:百事、百鸟、百川等。故吉祥图案常见有:柏与“如意”图物合为“百事如意”,柏与桔子合成“百事大吉”(桔、吉音近)。《西湖游览志》有云:“杭州习俗,元旦签柏枝、柿饼以大桔承之,谓百事大吉。取柏、柿、大桔与百事大吉同音故也。”

桂多生于中国南方,其丹桂、金桂、银桂、月桂、缅桂、柳叶桂等多种。其中,丹桂、金桂、银桂以花色红、黄、白而得名。桂乡在八月(农历)开花。故又将八月称为“桂月”。桂花香气袭人,可作茶饮,可用药饵。习俗将桂视为祥瑞植物。历来将科举高中称为“月中折桂”、“折月桂”。旧称子孙仕途昌达,尊荣显贵为“兰桂齐芳”。五代时燕山的窦禹钧生五个儿子,相继成材。大臣冯道赠诗曰:“燕山窦十郎,教子有义方,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三字经》也录史实有“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桂音谐“贵”,有荣华富贵之意。有的习俗,新妇戴桂花,香且“贵”。桂与莲籽合图,为“连生贵子”;桂与寿桃合图为“贵寿无极”等等。桂有吉祥寓意,源自谐音。
但植物学生理习性,桂喜素厌腻,适于成长在无油腻的书院、寺庙中、家宅庭中不茂。
椿
被视长寿之木,属吉祥。《庄子•逍遥游》云:“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可见椿之寿考。《本草纲目》曰:“椿樗易长而多寿考”。人们常以“椿年”、“椿令”祝长寿。唐代钱起的《柏崖老人》诗云:“帝力言何有,椿年喜渐长”。宋代柳永的《御街行》词云:“椿令无尽,萝图有庆,常作乾坤主。”自古寿联有:“筵前倾菊酿;堂上祝椿令”。“椿树千寻碧;蟠桃几度红。”“大椿常不老,丛桂最宜秋”等。因椿树长寿,习惯常喻父亲。唐时牟融《送徐浩》诗云:“知君此去情偏切,堂上椿萱雪满头”。上文(桂,冯道赠窦禹钧的诗)中的“灵椿一枝老,丹桂五枝芳”也是指椿喻父。椿喻父,萱指母,明代朱权《金钗记》有云:“不幸椿庭有丧,深赖萱堂训诲成人。”此外,有的地区(如山东鲁西南)除夕夜有儿童摸椿树和绕椿树转以求长高又长寿的民俗。

民间俗谚有:“门前一棵槐,不是招宝,就是进财”。视为吉祥树种。被认为是“灵星之精”,有公断诉讼之能。《春秋元命苞》云:“树槐听讼其下”。戏曲《天仙配》也有槐荫树下判定婚事,后又送子槐下的情节。《花镜》云:“人多庭前植之,一取其荫,一取三槐吉兆,期许子孙三公之意”。另外,槐亦可药用。《本草纲目》云:“槐初生嫩芽,可炸熟水淘过食,亦可作饮代茶。或采槐子种畦中,采苗食之亦良”。《抱朴子》云:“此物至补脑,早服之令人发不白而长生”。《名医别录》云:“服之令脑满发不白而长生”。槐树益人,绿化常用,亦为风水布置所不可少
俗文化之四——莲花、芙蓉、牡丹、月季   莲花
莲为睡科水生宿根植物,别名很多:荷花、水芙蓉、芙蓉、水华、水芸、水旦,藕可食用,可药用,莲子可清心、解暑、藕能补中益气。《本草纲目》说:“医家取为服食,百病可却”。除实用价值外,莲花在中国有深邃的文化渊薮。唐代将佛教立为国教后,莲花备受人们敬爱。佛祖释迦牟尼的家乡盛产荷花,因此佛教常以莲花自喻。《本草纲目》载:“释氏用为引譬,妙理俱存”。佛国也指莲花所居之处。也称“莲界”。佛经称“莲经”,佛座称“莲座”或“莲台”,佛寺称“莲宇”,僧舍称“莲房”,架裟称“莲衣”等等。莲花图案也成为佛教的标志。佛教的建筑、装修、器物也都有莲花图案。在中国,莲花被崇为君子,《群芳谱》中说,“凡物先华而后实,独此华实齐生。百节疏通,万窍玲珑,亭亭物华,出于淤泥而不染,花中之君子也。”后有周敦颐的《爱莲说》,影响深远。《本草纲目》说:“夫莲生卑污,而洁白自若;南柔而实坚,居下而有节。孔窍玲珑,纱纶内隐,生于嫩弱,而发为茎叶花实;又复生芽,以续生生之脉。四时可食,令人心欢,可谓灵根矣!”莲有一蒂二花者,称并蒂莲,以象男女好合,夫妻恩爱。喜联常有“比翼鸟永栖常青树,并蒂花久开勤俭家”等等。莲谐音“廉”(洁)、“连”(生),民俗有“一品清廉”,“连生贵子”等谐音取意,但有的国家、地区的民俗文化不同,而不可忽视,如日本民俗对莲花并不认为“出淤泥而不染”那么贞洁,而视莲花为“下*”之花。
芙蓉
芙蓉,莲花类,分为水芙蓉、木芙蓉。木芙蓉又称木莲、地芙蓉、拒霜等。四川盛产,秋冬开花,霜降最盛。五代时蜀后主孟昶于宫苑城头,遍植木芙蓉,花开如锦,故后人称成都为锦城、蓉城。芙蓉耐寒,遇霜花盛,故又名“拒霜”。王安石《拒霜花》诗中:“群芳落尽独自芳。”苏东坡在《和陈述古拒霜花》赞有“千林扫作一番黄,只有芙蓉独自芳”。芙蓉谐音“富荣”,在图案中常与牡丹合组为“荣华富贵”,均具吉祥意蕴。
牡丹
牡丹属毛茛科灌木。有“花王”、“富贵花”之称。我国已定为国花。牡丹是中国产的名花,在《神农本草》中即有记载,很古老。牡丹品种繁多,在《群芳谱》中载有一八零多种,在明代薛凤翔的《毫州牡丹表》中载出二六九种之多,并将牡丹分为神品、名品、灵品、逸品、能品、具品六大品类。据传,唐玄宗观牡丹时曾问及咏赞牡丹之诗谁作的最好,有人奏推李正封的诗“天香夜染衣,国色朝酣酒”佳句,后世便有“国色天香”之号称。在《本草纲目》中谓有:“群花品中,牡丹第一,芍药第二,故世谓牡丹为花王。”至宋代,洛阳牡丹已被推为天下之冠,遂有“洛阳花”之称。牡丹花朵丰腴妍丽,周敦颐在《爱莲说》中有“牡丹,花之富贵者也”名句,牡丹为“富贵花”的称誉,也更加流传。牡丹既然是国色天香的富贵之花,历代名人雅士常以此命为书斋、园圃。如宋代周必大的“天香堂”、明代周王的“国色园”等。牡丹有美色和美誉,寓意吉祥,因此在造园中,常用以与寿石组合为“长命富贵”,与长春花组合为“富贵长春”的景观。
月季
月季属蔷薇科直立灌木。是由十五种蔷薇属植物反复杂交而成的。我国有六百多种月季。花期特长,又名月月红。《群芳谱》说月季“逐月一开,四时不绝”。杨万里的《月季花》诗有:“只道花无十日红,此花无日不春风”。月季原产在中国,据传十八世纪八十年代,月季经印度传入欧洲,当时值英法战争,为使中国传入的名贵月季安全由英国传入法国,双方和谈,护送此花。英国人至今奉月季为国花。我国的天津、常州等市立月季为市花。因月季四季常开而民俗视为祥瑞,有“四季平安”的意蕴。月季与天竹组合有“四季常春”意蕴
植物的习俗文化之三——桃、石榴、橘、梅   桃
桃原产在中国,具有中国的文化特色。在民俗、宗教、审美观念中,都有其重要文脉。桃花红、白、粉红、深红、烂漫芳菲,娇媚出众。中国人常以桃花喻美女娇容,与女人有关的事也都常带“桃”字。如,桃花妆,桃花运,桃色新闻等等。此文化东传日本,日本的风吕场(浴池)也标明有“桃之汤”,“松之汤”(女浴池,男浴池)。但是人们却都爱桃。俗信桃有灵气,桃在三月如不开花,则预报火灾。三月也叫“桃月”。中国神话中说桃树是追日的夸父的手杖化成的。《山海经》载:“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为邓林。(邓林即桃林)”。而《春秋运斗枢》又说:“玉衡星散为桃”。桃是神杖变的也好,是北斗星变的也好,总之都带有神异。《太平御览》引《典术》上说:“桃者,五木之精也,故厌伏邪气者也。桃之精生在鬼门,制百鬼,故今作桃人梗著门,以厌邪气。”桃制百鬼,鬼畏桃木。古人多用桃木制做种中厌胜避邪用品。如:桃印、桃符、桃剑、桃人等。自从五代后蜀时开始在桃木板上书写春联以后,春节时至今仍流传着春联习俗,只是改为红纸材料。端午节,门上插桃枝,亦是桃可避邪气的习俗观念。此外,桃果有“仙桃”、“寿桃”之美称。源自神话西王母瑶池所植的蟠桃,三千年开花,三千年结果,吃了可增寿六百岁的传说。桃树花美,果鲜,在习俗心理上可趋吉避煞,又少病害而易植,故为庭园绿地宅居所常值。
石榴
石榴又名安石榴。史载石榴乃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从安石带回,故称安石榴。但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医典中却记载早在西汉以前在中国即有石榴。古文咏石榴词赋甚多。如,梁元帝《咏石榴》诗:“涂林应未发,春暮转相催。燃灯疑夜火,辖珠胜早梅。”潘岳的《安石榴赋》中:“遥而望之,焕若隋珠耀重渊;详而察之,灼若列宿出云间。千房同膜,千子如一,御饥疗渴,解醒止醉。”在习俗文化中,认为“石榴百子”,是“多子多福”的象征。实际上,石榴花果红似火,果又可解渴止醉,有美观和实用价值,而广为民居庭院宅房栽植。

屈原曾以《橘颂》歌咏了橘的形质品格。橘性因地气而应变。《周礼•考工记》中说:“橘窬淮而化为枳,……此地气然也”。橘有灵性,传说可应验事物。《广五行记》说:“陈后主梦黄衣人围城,绕城橘树尽伐之。乃隋兵至,上下通服黄衣,未几为隋攻城这应。”又有认为橘是北斗的天璇星变化来的。《春秋运斗枢》说:“璇星散为橘”。实际价值主要是果鲜美可食,皮核可入药,植之有经济效益。在民俗中,橘与吉谐音,简化字通用桔字。以桔趋吉祈福。金桔可兆明。《中华全国风俗志》载有杭州一带“元旦日,签柏枝于柿饼,以大桔承之,谓之百事大吉”。

梅曾被中国视为国花(现已定为牡丹)。梅在冬春之交开花,“独天下而春”,有“报春花”之称。《花镜》称梅为“天下尤物”。有谓梅,琼肌玉骨,物外佳人,群芳领袖。梅美喻女人,竹喻失,梅喻妻,婚联有“竹梅双喜”之词。男女少年称为“青梅竹马”。梅的品格,傲霜雪,有“四德”之说:“梅具四德,初生为元,开花如亨,结子为利,成熟为贞”。梅花五瓣,象征五福:快乐、幸福、长寿、顺利、和平。又合中国的阴阳“五行”金木水火土。寿联常有“梅开五福,竹报三多”(竹叶三片),寓意吉祥。庭栽,盆景皆有观赏价值。梅有“四贵”:贵稀不贵密,贵老不贵嫩,贵瘦不贵肥,贵含不贵开。故有“梅开二度”来形容美的恰当。故,稀、老、瘦、含为梅的美学“四贵”。此四贵常见于画家的笔端。
植物的习俗文化之二——梧桐、竹、合欢、枣、栗   梧桐
梧桐是桐树之一种。桐有油桐、泡桐、紫花桐、白花桐、梧桐等。桐之用途很多,陈翥在《桐谱》中说:“桐之材,采伐不时而不蛀虫,渍湿所加而不腐败,风吹日晒而不折裂,雨溅污泥而不枯藓,干濡相兼而其质不变,楠虽寿而其永不敌,与夫上所贵者旧矣。”油桐可榨油,泡桐最遮荫,梧桐宜制琴。王充在其《论衡》中说:“神家皇帝削梧为琴”。《诗经•庸风定之方中》上说:“树之榛栗,椅桐梓,爰伐琴瑟。”《齐民要术》说:“梧桐山石间生者,为乐器则鸣。”《后汉书》载有:“蔡邕泰山行,见焚桐,闻爆声曰:‘此良木也’,取而为琴”,是为“焦尾”,名琴。(至今洋提琴故作“焦尾”漆色状,不知从何传起?笔者无知矣!)梧桐被视为“灵树”,具有应验时事之能。《太平御览》引《王逸子》说:“扶桑、梧桐、松柏,皆受气淳矣,异于群类也”。《礼丰威仪》说:“其政平,梧桐为常生”。《瑞应图》说:“王者任用贤良,则梧桐生于东厢”,相反对“梧桐不生,则九州异主”。梧桐灵性还有它能知岁时,《花镜》上说:“此木能知岁时,清明后桐始毕(毕字,古华、花同字――笔者注)桐不华,岁必大寒。立秋地,至期一叶先坠,故有‘梧桐一叶落,天下尽知秋’之句。”司马光《梧桐》诗曰:“初闻一叶落,知是九秋来。”《花镜》载有:梧桐“每枝十二叶,一边六叶,从下数一叶为一月,有闰月则十三叶。视叶小处,即知闰何月也"。梧桐的灵性,传说能引来凤凰。《诗经•大雅•卷阿》云:"凤凰呜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宋代邹博的《见闻录》说:“梧桐百鸟不敢栖,止避凤凰也。”中国的龙、凤,在神话传说中,凤是神鸟。能引来凤凰的梧桐,自然是神异的植物。祥瑞的梧桐常在图案中与喜鹊合构,谐音“同喜”,也是寓意吉祥。

按现代植物分类学,竹属禾本植物。中国古人却对竹有特殊评论,加入人文观点。在晋戴凯的《竹谱》上说:竹“不柔不刚,非草非木”。历代对竹的诗词歌赋,佳颂迭出。竹与民生关系密切,竹材可资用于建屋、制笔、造纸、家具、雕绘。《花镜》认为:“值霜雪而不凋,历四时而常茂,颇无妖冶,雅俗共赏。”文人将竹视为贤人君子。白居易在其《养竹记》中说:“竹似贤,何哉?竹本固,固以树德,君子见其本,则思善见不拔者。竹心空,空以体道,君子见其心,则思应用虚受者。竹节贞,贞以立志,君子见其节,则思砥砺名行,夷险一致者。夫如是,故号君子。”竹的高风亮节,令人愿与贤者居,故有“宁可食无肉不可居无竹”之词。在中国竹文化中,把竹比作君子,国画中,常将松、竹、梅称为“岁寒三友”。而“五清图”是松、竹、梅、月、水,“五瑞图”是松、竹、萱、兰、寿石,常显于画家笔端。
竹种浩繁,类别上百。许多竹,都已寓有文化意蕴。如:斑竹(湘妃竹)、慈竹(亦称孝竹、子母竹)、罗汉竹、金锒玉竹、天竹(天竺、南大竹)等等。如将天竹加南瓜、长春花合成图案,谐音取意可构成“天地长春”、“天长地久”的寓意。竹又谐音“祝”,有美好祝福的习俗意蕴。
合欢
合欢:属落叶乔木,羽状对偶复叶,夜间双双闭合,夜合晨舒,象征夫妻恩爱和谐,婚姻美满。故称“合婚”树。汉代开始,合欢二字深入中国婚姻文化中。有合欢殿、合欢被、合欢帽、合欢结、合欢宴、合欢杯。诗联有:“并蒂花开连理树,新醅酒进合欢杯”。合欢被文人视为释仇解忧之树。《花镜》上说:“合欢,一名蠲人忿,则赠以青裳,青裳一名合欢,能忘忿”。嵇康的《养生论》也尝谓:“合欢蠲忿,萱草忘忧”。因多“种之庭阶”,适于宅旁庭院栽植。

枣为中国民居宅旁常见树种。木硬,可制器具,可为木刻雕版。古书曾称“枣本”。果可食用,可“补中益气,久服神仙”(《本草经》)。枣树生果极早,幼树可结果。北方民谚有:“桃三杏四梨五年,枣树当年即出钱”,言其结果之速。枣谐音“早”,民俗尝有枣与栗子(或荔枝)合组图案,谐音“早立子”。婚礼中,有将枣与桂圆合组礼品,谐音“早生贵子”,新婚“撒帐”用枣、栗子、花生等以图吉利。

栗子可食用,可入药,阳性。古时用栗木作神主(死人灵牌),称宗庙神主为“栗主”。古人用以表示妇人之诚挚,《礼记•曲礼》上说:“妇人之挚,具榛脯,修枣栗。”《国语》也说:“夫妇挚不过枣栗,以告虔也。”《太平御览》上说:“东门之栗,有靖家室。”利于家庭和美。栗子与“立子”谐音,是求子的吉祥物。枣、栗子、花生、石榴等,常有用在新婚桌上或帐中或新妇怀中,以求吉利的习俗文化。
植物与风水   ──浅论植物的生物场对风水的影响和应用     /李德雄
  风水学,就是人类的生态环境学,堪舆学,就是环境选择学。绿色植物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生物键和食物链的最基础的一环,人类须臾也不能离开它。人的一生离不开绿色环境。高质量的绿色环境在人类的生存中显得相当重要,植物构成的“生物场”对人类的精神、情绪、身体健康、长寿等有十分重要的影响。   在我从事园林设计,与植物打交道的三十多年来,对植物所产生的“生物场”进行研究并应用,积累了一些肤浅的认识。通过对植物的灵性,植物与人生,植物的相克相生,植物与阴阳、植物与五行、植物与八卦、植物的生物场(风水场)的应用及植物与风水之谜的探索等问题作初步探索,现作抛砖引玉的浅论,以飨同道。 一、植物是有灵性的   植物是有灵性的、有生命的,植物之间存着一种场-生物场。   经过科学测定证明,植物是有血型的、植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也就是植物分类学上的科、属、种)。它们有语言、有情绪、有喜怒哀乐。如折断枝条,它马上释出愤怒的“波”;当奏起乐声,它会发出和悦的“波”。在天台山和南华寺等寺庙常见有一种叫“细叶紫薇”(Lagerotoemie)的植物,当人们抚摸它时,它的枝叶会摆动不止,群众叫它–怕痒树。我国南方生长着一种叫“含羞草”的植物,只要你一触动它,它就马上把叶子收拢起来,可见它的生物电流是十分强的。广东罗定有一种植物叫“风流草”(Mimese SP.),在有风吹拂时,它的小叶子不停地翩翩起舞……。   植物有预见性,有预知力。它比人类这个“万物之灵”更灵。它可预知地震、干旱、风雨,预报自然灾害。能协助破案、预报凶与吉。如抗日战争时期,竹子大量开花。中华民族面临一次大劫难,从而可见植物不仅是有灵性的,而且有特异功能。   植物是有感情的。当主人家逢吉时,家中摆放的花草,亦会生动勃勃、开花不断;当主人家逢遭不幸时,就会花落凋零、生长不景气。又如,每逢我出差回来,有一种虎耳草科叫玉绣球的植物,会用无声的语言,搭拉着叶子,似向我诉说:“你出差去,家里人淋水不足,令到我十分难受……。”   在练气功时,对树采气,若被你采气的树太弱小时,它会出现叶子下垂,一副很疲乏的样子。 二、植物与人生   不同国家、民族、生活、习惯不同,对植物的认识和态度不同。如欧洲人喜欢紫色花,中国人喜欢红色,认为红色是热情,大吉的象征。中国尊祟菊花 (Dendronthem Poritoerum),称它为谦谦君子。而英国人就讨厌菊花,认为它是报丧的花。中国人、印度人认为莲花 (Numphasea SP.) 出于污泥而不染,是“圣洁之花”,而与中国一衣带水的日本却认为它是下*不洁之物。欧洲人通常用柏树布置庭园,而在中国,只有在陵园墓地才常见到它。同是鲜花,不同场合却有不同的用途,如母亲节送上康乃馨 (Diamthus Caryophgllus.),父亲节奉上的是石竹花 (Diamthus Chinense.),对情人送的是玫瑰花 (Rosa rngose.) ,对结婚新人送上的是象征百年好合的百合花 (Liuum broeynii.)。若到医院探望病人绝不会送唐菖蒲 (Geadiotus bghrndus. 又名剑兰),因剑兰寓意有挨割宰之嫌。店铺开张,忌送茉莉花 (Sasminum Sambao.),因茉莉花的谐音为“无利”(有亏本的寓意)。广东电白等地风俗认为白花为生男、红花为生女的象征,如那家喜欢生女孩子,你送白花,他就不欢迎,你送红花,他就高兴!可见,植物与人关系密切,它与天地、日月、人类,共存于宇宙间,它与人同是灵界之生灵。 三、植物与阴阳   天地万物分阴阳,植物亦遵循着这个恒定法则或「生或灭,或无果结或死亡。如白兰、玫瑰、茉莉、梅花、牡丹、芍药(属喜阳的植物),你把它安置在阴湿的环境中,它就长不好或无花开。杜鹃、菊花是喜阳植物,这类植物在阳光下,要有1800个勒克斯光照度才能开正常之花,否则,即使你再勤恳给它淋水施肥,亦无济于事。大岩桐、茶花、桂花、夜合、含笑这些花卉,不要1800个勒克斯光照度,不用直射的阳光亦能开花,这类属中性植物。其中茶花、桂花阳中要阴,夜合、含笑、大岩桐要阴中带阳。文竹、龟背竹、万年青、绿梦、蓬莱松、巴西铁等要100个勒克斯或几十个勒克斯光照度亦能生长正常,此类植物较长期放置室内,属阴生植物(图略)。   从上可见,植物分阴阳,如反逆它,这生物场受到破坏,将失去平衡、呈凶相。   在日常家居中,把植物放入室内摆设已成时尚风气。在工作之余,面对绿色植物生意盎然,确实感到调心怡情,赏心悦目。但因植物有阴阳,有些有毒的花卉,如香港有好几本风水丛书及电视风水节目中,介绍用万年青、黄金葛、喜树蕉、作为“旺宅”材料,其实它们均是有毒的天南星树植物,晚上进行“呼吸作用”呼出二氧化碳、污染斗室、与人争氧气。可以讲它们根本不“旺宅”,而且此举为引狼入室。所以,这类植物切莫引人室内,否则,事与愿违!还有夜来香,虽然可以赶蚊子,但它放出的异香气味,会使血压高和患心脏病的人感到不舒服。玉绣球,花虽硕大,但会引起过敏;龙骨、海棠,虽然说有些书讲用来布宅有“煞邪”作用,但亦对皮肤粘膜细胞有过敏反应。可以说,此类植物根本不“旺宅”不“煞邪”,反而会引邪招祸!仙人掌与一般植物不同,它是逆呼吸,晚上吸碳气、放出氧气,有“旺宅”、“煞邪”之效。吊兰有吸兰、过滤空气净化空气的作用,所以用在宇宙飞船中,调节密封的空间,若一个20多平方米的斗室放上2-3盆,比空气滤清器还强得多!可见吊兰有旺宅、驱邪、化煞之效。   综而观之,绿化美化家居,对选用的材料是有严格的科学性,应良莠分清,分阴阳五行辨明属性,定好方位,对号入座,使家宅生物场协调,获取好风水。
各种植物的风水效应
在风水学的应用中,植物常被用作趋吉化煞,因此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一、被视为吉祥的植物  

 

1桔

 “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人们春节时家庭的摆设。  

2吉祥草 

小巧,终年青翠,泥中水中均易生长,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叫瑞草。  

3椿树 

易长而长寿,有的地方盛行摸椿风俗。除夕晚上,小孩都要摸椿树,而且还要绕着转几圈,祈求快快长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一早上,小孩抱着椿树念“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我长长”。   

4槐树 

被认为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来世人便于庭院植槐。  

5灵芝

自古视为祥兆,吉祥图常见鹿口或鹤嘴衔灵芝,用作祝寿礼品。  

6梅花 

其五片花瓣被认为是五个吉祥神,于是有了“梅开五福”图。


二、被认为有镇妖祛邪作用的植物   



1桃树

 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   

2柳树 

同桃树的作用一样,以柳条插于门户以驱邪。   

3草蒲、艾叶 

端午节草蒲、艾叶用草蒲、艾叶挂在门旁,或用艾做成“艾虎”带在身上,能起到驱毒辟邪的作用。   

4银杏树

 因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传为有阴灵,故而术家的符印要用银杏木刻制。   

5柏树

 刚直不阿,被尊为百木之长,传能驱妖孽,坟墓旁多种植柏树。   

6茱萸 

“常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在这首诗中为什幺要“遍插茱萸”呢?原来风水学中认为茱萸是一种吉祥物,在重阳节登高时佩戴,认为可避灾祸。   

7无患子 

尤为受到尊崇。这种落叶乔木,五六月间开白花,结实如楷杷稍大,生青熟黄,内有一核,坚梗如株,俗名鬼见愁,佛教称为菩提子,用以串联作念珠,有它“无患”。   

8葫芦

 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为什幺用“宝葫芦”装酒?原来在风水术中,葫芦被认为是能驱邪的植物,古人常种植在房前屋后。现代物理测试证明“宝葫芦”形状的器皿能屏蔽各种波和辐射的干扰。张果老用 “宝葫芦”装酒,除了能驱邪外,还因为“宝葫芦”能保存酒的味道不变。


三、被视为凶兆的植物  



桉树

 这种可长到二十多层楼房高的树中“巨人”,中青年人是不敢栽种的,据说树大人必亡;要植此树只得请老人,反正等到树大时,植树者寿数也差不多了。



四、风水树   

在南方,有的村子附近保留着一小块青葱林木,多是樟、松、柏、楠等长青树。作为观光者,可千万别去碰它们。因为这就是风水树,也叫水口树,别看只是一小块青葱林木,它可关系着全村的风水命脉,当地人也都不敢去动那里的一草一木,害怕破坏本村的风水。
住宅旁绿地的风水规划
  宅旁绿地,一般只供本幢建筑的居民专用,在城市规划设计中,不列为公共绿地。但这种绿地,最便利居民,又在居民住区各项绿地中占的比重最大(约占50%),因此,是不可忽视的一种绿地。宅旁绿地上的植物,与人的关系最为密切。必须从生物学及风水学角度加深研究认识植物与人的关系,妥善布置,科学应用。

  1.植物有灵性。植物之间,植物与人之间经常存在一种场--生物场。植物有“血型”,植物之间有着一定的亲缘关系(与植物分类学上的科、属、种是一致的)。其远缘与近缘关系,在杂交、嫁接上是不同的。科学测定证明,植物有语言,有情绪,有喜怒哀乐。当折其枝条时,它会释出愤怒的波;奏乐、浇水时,它会发出和悦的波。天台山、南华寺有一种紫微植物(Lagerot Oemia),当人们抚摸时,它的枝叶会摆动不止,人称“怕痒树”。“含羞草”(Mimosa Pudica)植物,只要人们一触动,它就迅速收拢叶片。广东罗定的“风流草”(Mimise SP.),当风吹拂时,其小叶会不停地翩翩起舞。经验统计证明,不和睦家庭中的君子兰不爱开花。家中喜庆将要来时,君子兰提前开花“报喜”。美国的巴克斯特对二十五种不同的植物进行试验后,提出植物具有“超感官知觉”的功能。曾给科学界带来爆炸性的启示。试验认为,植物有“记忆”、有感应,有对环境作出反应的超人能力。橡树在伐木工人到来时会自行爆炸,胡萝卜在田里生长中见到兔子时会惊颤不已。状似棕榈的龙舌兰,在电流计上试验出,它能反应试验人的心理感情。甚至追踪其主人的每天安危和喜怒(载《植物的特异功能》彼得•汤普金斯、克斯托夫•伯德著)。



  植物能预报信息,不仅有些植物能预报自然灾害(地震、旱、水灾),而且有些植物能预报社会灾害。中国抗日战争,民族危难时期,各地竹子自杀性地大量开花(白花开后即自行枯死)。八十年代末,江淮洪水未发生的当年春季,当地竹子也开花。当地民谚有“竹子开花,洪水到家”,预报了夏秋的水灾。



  植物是有气场的。修炼气功的人知道,常对树木采气时,一般不对幼树围采。当集体围树采气之后,会见到树木呈疲惫的倦态,树叶下垂。



  2.植物有阴阳。植物有阴阳属性。喜阳的植物,如植(置)于阴湿的环境,则体弱,无花,无果或死亡。如:白兰、玫瑰、茉莉、梅花、牡丹、芍药、杜鹃、菊花等。这类植物,须得一千八百个勒克斯光照度,才能正常发能。而文竹,龟背竹、万年青、绿萝、蓬莱松、巴西铁等,在一百个勒克斯光照度条件下,亦能正常生长。此类植物可长期置于室内或阴暗处。属于阴性植物。



  开花结果的植物,喜欢异性同栽,不宜同性片植或孤栽。孤阳不生,孤阳不长。如银杏树,雌雄同栽,方结白果。苹果对孤栽减产,已为果农常识。高度进化的君子兰,人称其为“君子”,在于不“乱伦”,不俗色取宠,十月结籽实如同人类的“十月怀胎”,一时侍养不周,断绝润水,也不枯萎,脱俗入雅,没有“小人气”。被视为植物中的“君子人”,是高度进化的结果。其进化,来自异花受粉。其花虽系雌雄同体,在蕊萼上生长有雄蕊、雌蕊之萼,花粉可自行授受,亦可异株互相授受。而自授者,不结籽(自行脱落),只有异株雄蕊授粉,方可结籽。确保君子兰一代一代的壮美。粮食作物的玉米,阴阳成对互生籽粒,故皆为偶数行粒,或14行、16行、18行。绝无奇数行生长之例。植物的阴阳属性,是广泛存在的。



  3.植物合五行。植物之间以及万物之间,都存在“场”。在场的作用下,各物体的微粒子能够互相影响,互相转移变化。“铜器不存金,存金金不纯”的谚语,来自民间的经验总结。金存在铜器中,时间久了,则金不纯,而铜器却含金了。动、植物化石,也非温、压所致,而是岩石气场所生。现代科学研究,逐渐揭开了这个谜。1988年苏联科学家发现物体周围都有粒子场,人体有,建筑物有,植物也有。植物间的场的强弱取决于生克制化状况。完全可以用中国的五行理念调整生克制化关系。用植物的五行来布场,不仅考虑观赏性,而且具有功能性。可调整环境,调整情怀,颐养身体。如临水的园林建筑,配置“黑色”(低明度)的植物,用以调节人体的肾部。如松柏、蒲桃、旱莲等。而用于调节心脏和神经的,栽植五行中属火的红色系列植物、花卉。如火石榴、木棉、象牙红、枫、红桑、红铁、红草、红背桂等。调节肺部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金的白色系列的植物。即树皮白、花白或叶白的植物。如白千层、柠檬桉、九里香、白兰、络石、白睡莲、冰水花等。而调节肝部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木的绿色系列植物。如绿牡丹、绿月季及大量的绿色林木。调节脾胃的植物,可用五行中属土的黄色系列植物。如灵霄花、黄素馨、金桂、金菊、黄钟花、黄玫瑰等。植物间的相生、相克,是普遍的,农林、园艺业应当必懂,如葡萄栽在松旁不结果,栽在榆树旁结酸果。



  植物与人,也存在生克关系。如孕妇宅旁怕柏树,因树气味促呕。民谚有“榕树不容人”,榕树气根的气场对人不利。不宜近宅。葡萄架下不宜睡卧,气场不利于人体。民谚有“东种桃柳,西种榆;南种梅枣,北杏梨”,又有“宅后有愉,百鬼迁移”。“白兰屋前种,美花香气送”。“向阳石榴红似火,背阴李子酸掉颚”。东晋诗人陶渊明辞官隐居的住宅,题诗赞曰:“榆柳荫后檐,桃李罗台前”等等无数的民谚和诗文,都是对植物与环境的适宜与不适,生克关系经验总结的口碑文载,应加研究借鉴。



  总之,街坊宅旁绿地规划,应注意运用植物的灵性,植物的阴阳属性,植物与人,与环境以及植物之间生克制化的五行关系,不仅力求景观美,而且注意发挥植物的功能,为居民创造良好的风水环境。



  4.形态求吉。宅旁绿地上的树木形态,从风水形势派观点论之,关系着宅居的吉凶。树木可利人,亦可害人。应趋吉避煞,有所宜忌:①树干忌立于门、窗前。滋养人居环境的宇宙能量,以微波形态不断作用于房宅。门窗是主要纳气之口。微波试验证明,细小的一根针立于微波天线纳气(波)之口处,即出现驻波干扰。由此观之,传统的风水观念忌在门、窗前立杆立树,不仅是经验统计学上的,也是科学上的正确认识。而用约定俗成的说法是,“门”中“木”谓之“闲”字,是用汉字归纳的简易流传形式,加以提示,利于记忆。其他还有“口”中“木”为“困”字等。即在庭院中心忌立树木。“荫者阴也”。庭荫树立于庭院中心,呈阴压阳地,多避忌。庭是一个太极,庭心是太极的“天心”,是穴位,是崇阳的,不可长期阴压。②行道树、绿篱走向忌冲向房宅。可能造成煞气冲向的信息引导,不利于居住。③忌大树遮门窗。不利于通风采光。树荫属阴。④忌大树下建小屋。有“屋在大树下,灾病常到家”之说(《阳宅十书》)。常年处于荫阳之地,不利于采光卫生,又易引雷火。⑤其它意象不吉形态的树,忌在门、窗视野常见处。如痈肿怪树,朽枯空心树,藤缠“缢颈树”,歪头倾斜树等。这些形态的树具有形象上的符咒隐语引导的不吉利意象,不宜作宅旁绿化用。



  5.植物宜合民俗文脉。在历史的长河中,中国人对主行多绿化植物积累了不少感官上的美丑善恶习惯印象,流传下来的习俗文脉,对城乡宅居的吉凶场气的趋避选择,在规划布置中也是不可忽视的。
[转帖]园林风水 依五行栽植改变居家风水 常规中国命理讲求金、木、水、火、土间的相生相克,缺什麽就要补什麽,克什麽就要化什麽,除了从名字着手外,还可以利用植物来改变你的风水,让你在马年一切都风生水起。 园艺风水在整个风水学中只是其中的凤毛麟角,但却是利用简单的植物就能达到改变风水的作用,而且还能美化居家环境。而所谓的园艺风水简单来说就是将植物区分成金、木、水、火、土五大类,依据居家环境与个人的风水状况,栽植适当的植物。 金:属於黄色系的花卉,并必须搭配金属花器与配件,其中以发财树、万两金、金钱树、水仙、黄橘最为推荐。 木:绿色植物皆属之,而且要选择种子植物,喻「发」之意。如建国花市一盆只要50元的绿宝石小盆栽、竹柏(日本茉草)。 水:水耕栽培的植物为代表,搭配使用兰色或透明玻璃的花器,开运竹、万年青等。 火:会开花或是会结果的植物,选用红色花会及花器,如火鹤花、胡蝶兰、凤仙花都非常适合。 土:室内耐阴的植栽,应使用黑色花器或镶有宝石的花器,如绿宝石、仙人掌都可栽种。 在风水学的应用中,植物常被用作趋吉化煞,因此不同的植物被赋予了不同的含义。   被视为吉祥的植物   桔"桔"与"吉"谐音,盆栽柑桔便成为人们春节时家庭的摆设。   吉祥草小巧,终年青翠,泥中水中均易生长,象征着"吉祥如意",也叫瑞草。   椿树易长而长寿,有的地方盛行摸椿风俗。除夕晚上,小孩都要摸椿树,而且还要绕着转几圈,祈求快快长高;有的地方在正月初一早上,小孩抱着椿树念"椿树椿树你为王,你长粗我长长"。   槐树被认为代表"禄",古代朝廷种三槐九棘,公卿大夫坐于其下,面对三槐者为三公,后来世人便于庭院植槐。   灵芝自古视为祥兆,吉祥图常见鹿口或鹤嘴衔灵芝,用作祝寿礼品。   梅花其五片花瓣被认为是五个吉祥神,于是有了"梅开五福"图。   被认为有镇妖祛邪作用的植物   桃树传为五行之精,能制百鬼,故而过年以桃符悬门上。   柳树同桃树的作用一样,以柳条插于门户以驱邪。   草蒲、艾叶端午节草蒲、艾叶用草蒲、艾叶挂在门旁,或用艾做成"艾虎"带在身上,能起到驱毒辟邪的作用。   银杏树因在夜间开花,人不得见,传为有阴灵,故而术家的符印要用银杏木刻制;   柏树刚直不阿,被尊为百木之长,传能驱妖孽,坟墓旁多种植柏树;   茱萸"常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王维在这首诗中为什么要"遍插茱萸"呢?原来风水学中认为茱萸是一种吉祥物,在重阳节登高时佩戴,认为可避灾祸。   无患子尤为受到尊崇。这种落叶乔木,五六月间开白花,结实如楷杷稍大,生青熟黄,内有一核,坚梗如株,俗名鬼见愁,佛教称为菩提子,用以串联作念珠,有它"无患"。   葫芦八仙之一的张果老为什么用"宝葫芦"装酒?原来在风水术中,葫芦被认为是能驱邪的植物,古人常种植在房前屋后。现代物理测试证明"宝葫芦"形状的器皿能屏蔽各种波和辐射的干扰。张果老用"宝葫芦"装酒,除了能驱邪外,还因为"宝葫芦"能保存酒的味道不变。   被视为凶兆的植物   桉树这种可长到二十多层楼房高的树中"巨人",中青年人是不敢栽种的,据说树大人必亡;要植此树只得请老人,反正等到树大时,植树者寿数也差不多了。   风水树   在南方,有的村子附近保留着一小块青葱林木,多是樟、松、柏、楠等长青树。作为观光者,可千万别去碰它们。因为这就是风水树,也叫水口树,别看只是一小块青葱林木,它可关系着全村的风水命脉,当地人也都不敢去动那里的一草一木,害怕破坏本村的风水。 风水宝地 古人在寻找风水地时,总是以其外部景观作为重要指示物,即所谓“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在寻找风景优胜地时,又是以其地脉的来去和山川“气象”的好歹作依据的,这就决定了风水与风景之间不可分割的联系。我们在作风景规划时,不可不考虑风景地的风水因素. 园艺植物的妙用   园艺因其具有活泼的生命力,在居家风水上有想不到的助益。白色的花具有促进人际关系、净化气体的力量;黄色可激发向上的力量,助于财运;蓝色带来祥和、冷静的判断力:红色是活力与精神的代表;绿色有助于健康,代表安全与安心,对心脏跳动的安定性有帮助:紫色则可使头脑清楚,增加艺术感。在花的应用上,如床与门相对,则可放置插有鲜花的花瓶化解;厨房内摆设鲜花可增进主妇的气质若平时总易焦躁不安、抑郁悲观,则非常适合摆设绿、白、紫色相搭的花。 养鱼挡煞,是风水中确有其功效的,不过摆在什么方位,绝不能轻视,稍有错误,害人不浅。在条件充许的范围内养一缸鱼来解煞的,主要对来煞的挡,但泄方法多得很,不一定以鱼来化煞的。过去的住宅多数有花园的,他们均在花园处配合适当方位建筑水池,在水中养些金鱼,以动来制煞。 目前有花园者并不多,乃改用鱼缸作为水池,这是活为运用的好方法,然万变不离其宗,鱼缸的摆放位置,其选择方位仍与昔时无异,定得配合地运、屋运、人运来推算的。曾见过有位先生放置鱼缸之处,刚好在煞水位,置鱼缸其间既未能化解煞气,反有应煞之弊,二五交加,水汇其间,无异引狼入屋,灾祸立见。类似这般情况之多记忆所及,曾提有家人因为神位与鱼缸直线对冲,祸及全家病倒,生意也一落千丈,为害之甚。 客厅一角置鱼缸于窗户处,彷似一台冷气机,环顾四周环并无冲煞,这缸鱼毫无作用可言,幸没有造成不必的伤害,就作为观赏鱼好了,某些人惯以一缸鱼来化解外来煞气,为了满足宅主的心理,老远之处一条天线也算是煞,可能是有其难言之隐吧。除了养鱼解煞外,其他方法多得很,能够以无形方法泄煞是最上乘,不过很多人似乎要见到实体为本,也难怪不少风水先生以实物为用的。
现代风水于景观设计
基于悠久农业文明历史经验理知的淀积,风水理论认为,自然有其普遍规律即“天道”,它的存在与运作,乃“作天地之祖,为孕育之尊,顺之则亨,逆之则否”(《黄帝宅经》)。而“山川自然之情,造化之妙,非人力所能为”(《葬经翼》),质言之,即“天不可得而为之”。“盖古有寻龙之伎术,而无造龙之匠工。功高大禹,导洪水必因山川”(《管氏地理指蒙》)。 在风水理论看来,人是自然的有机组成部份,人伦道德或行为准则即“人道”,亦应与天道一致:既不能违背天道行事,更不能仗持人力同自然对抗,却可以而且必须认识、把握和顺应天道并以之为楷模而巧加运作,达到合天人的至善境界,满足人生需要。有谓:“人与天地并立为三,非天地无以见生成,天地非人无以赞化育”;“寻龙择术,天道必赖于人成”。盖“阴阳变化,自然之道也,循而穷之,虽山川诡异,莫能逃焉”;“目工之巧,工力之具,趋全避缺,增高益下,微妙在智,触类而长,玄通阴阳,巧夺造化”(《葬经》);“故工不曰人而回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管氏地理指蒙》)。 在人与自然谐调合同即“天人合一”的人生理想追求中,在中国古代,外在自然的天,被赋予了肯定性的价值和意义,并加以人类情感,成为具有道德意志以至情感内容的天。由此,人与自然两情相洽的审美观照,很早便成为现实生活的重要内容;由此演变发展为自然美。而自然美的发现认识,充分发展而升华为自然美学,成为建筑、艺术、哲学的基础理论。作为“山水之术”的风水理论,更倡言“而乃怡情山水,发其所蕴,以广仁孝于天下后世”。其“以人之意逆山水之意,以人之情逆 山水之情,”以“人心巧契于天心”(《管氏地理指蒙》)地观照山川自然,细心审辨与选择;因地制宜且“如画工丹青妙手,须是几处浓,几处淡,彼此掩映,方成佳境”(《青囊海角经》)地巧加经营;遂使中国古代园林以其景观人文美同山川自然美的有机结合,显现出诗情画意,意象隽永,虽有人作,宛自天开,实在美不胜收,并形成鲜明的中国园林特色。 在“崇效天”(《易传》)的理想追求中,风水理论还竭力按照中国古代阴阳五行,八卦九宫一类的宇宙图式来把握和经营宅居环境,来表徽天人合一或天人感应的信仰,由此而形成了中国古代建筑的显著性格或基本精神:“皇宫、庙宇等重大建筑当然不在话下,无论城市里集中的或是散布于田园中的房舍,都常常显现出一种对‘宇宙图案’的感觉,以及作为方位、节令、风向和星宿的象征主义”(李约瑟《中国古代科学技术史》)。 在这种追求中,由于社会历史的局限,中国古代认识论方面使得宇宙万物及人世等序列联系和类比感应的许多粗陋的牵强附会甚至荒谬怪诞的成份扯上关系,使风水理论及其实践蒙上了浓重的迷信色彩。其诸多无稽说教和消极的影响曾招致众多有识之士的激越批判;而这种批判,也使风水理论的部分合理内涵被埋没在其 迷信外衣所完全掩蔽和禁铜下。在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及于今天,涤除其迷信糟粕,真理的光彩已再次辉映,当代相关科学技术的返照和回应,则使蕴涵于风水理论中的深造智慧,成了宝贵的历史遗产。 综观当代规划理论,源出西方文化体系,以人与自然对立的人本主义及形式逻辑的的思维方式为基础,长于从分析的角度和个体的关系角度来研究现实,也曾一度因其忽视人与自然的有机联系,即整体性的协调协同关系,偏执于人力和机械力量,片面强调“征服自然”,终致造成自然的加倍报复,演为二十世纪下半叶以来人们谈虎色变的一系列环境危机,而高工业化高科技化的社会又导致人际间感情的疏离。相比较而言,古之风水脱胎于中国传统农业文明,其前提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实用理性的整体思辨,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主张顺应自然、利用自然和有节制地改造自然,包括观照自然、寄情山水、游目澄怀的审美,亦注重人伦的和谐并节制个人的非分欲望。这种种观念,与西方观念适成互补关系。因此,时值当代西方世界面临环境危机与社会危机之际,遂有学者瞩目中国文化传统,竟至兴起风水热,冀借鉴风水学而调整和完善其既有环境规划及设计理论和方法。不少西方学者的有关著述,论及风水,洋洋洒洒,溢美之辞甚至予人言过其实之感。然而,这趋势,也明显表现出当代规划理论并非尽善尽美。而立足现有理论,兼收并蓄,包括汲取传统的智慧、营养,补足既有理论体系之缺环,自环境、建筑观?椒椒?郏?枰缘髡?涫担?晟破渥芴逵肷畈憬峁梗?仁欠⒄沟贝?婊?砺鄣暮侠硖?龋?彩羌坛泻秃胙锎?澄幕?判阋挪?牧己梅铰浴?BR> 绘画、建筑……景观设计在经历了许许多多的流派、意向后,开始寻找各自的定位和归属。正如那副名画《我们是谁?我们从哪里来?我们到哪里去?》,设计师们都在找寻,但外国的设计大师们,为当代的流水别墅,而惊叹这个有机建筑与自然结合的是那么的恰到好处,觉得终于找到了建筑的新时代时,孰不知,中国的先人们早在千年之前就已经给了我们这样一个答案――――回归自然,天人合一。 现当今,所流行的“城市山林”、“人性化建筑”、“回归自然”、“取法天然”等说法不正体现了中国传统上的“天、地、人”,也是风水学中的基本原则。 2风水选择意向的景观设计解 《阳宅十书》说:“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若大形不善,总内形得法,终不全吉,故论宅外形第一“。在风水理论看来,山川自然也并非处处皆可安顿人生,宅居外部环境的选择,能否处在“阴阳之枢纽”这样一个良好的自然生态系统中,是至为关键的。而这样的阴阳枢纽,即风水格局的理想摸式,概称为“穴”。如《青乌子先生葬经》概括说:“内气萌生,外气成形,内外相乘,风水自成。”注称:“内气萌生,言穴暖而生万物也;外气成形,言山川融结成形像也。生气萌于内,形像成于外,实相乘也。“即谓风水格局既须有.山川聚结,形成内敛的外部空间围合并具有优美景观;更要有维持生命存在及决定其变化的“生气”充盈其间而具有生态良好的内在环境质量。两者相辅相成,“宅”遂能处在“山水相交,阴阳融凝,情之所钟处也”,即处在对自然的最佳关系中。 基于此,在风水理论看来,人类生存基本行为之一的居住环境经营,概称为“宅”,其为人与自然的中介,“宅是外物,方圆由人,有可为之理,犹西施之洁不可为,而西施之服可为也”(《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黄帝宅经》申明风水理论作为“宅, 择也,择吉处而营之也”(《释名》)专门学问的大义,强调:“夫宅者,乃是阴阳之枢纽,人伦之轨模,非博物明贤者未能悟斯道也。”并指出:“宅者,人之本。人以宅为家,居若安,则家代昌吉”;“人因宅而立,宅因人得存,人宅相扶,感通天地,故不可独信命也。” 风水理论认为,宅居环境的经营,最根本的,就是要顺应天道,以自然生态系统为本,来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略如《黄帝宅经》强调:“宅修造,唯看天道。天德,月德,生气到即修之。不避将率、太岁、豹尾、黄幡、黑方及音姓忌宜,顺阴阳二气为正。“宅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肉,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得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 风水学的三大原则即:天人和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五行相生相克原则。科学论断“天人和一原则,阴阳平衡原则”有一定的科学道理,在现代景观设计、建筑设计中还常常用到,作为某些方面的标准。而“五行相生相克原则”迷信色彩较浓。这里就不多谈了。 传统风水学中择址选形,主要包括觅龙、察砂、观水、点穴、取向五大步骤。 觅龙:风水学将山脉喻为龙。土为龙肉,石为龙骨,草木为龙鳞。山之延绵走向即为龙脉,故龙在风水学 中有大、小干龙,大、小枝龙之分,同时,亦按区域分为山野之龙、平野之龙、平地之龙。根据山脉的起伏形态分为九种龙:回龙、腾龙、降龙、生龙、飞龙、卧龙、隐龙、出洋龙、颌群龙。龙有八格、十二格之说。八格:生、死、强、弱、顺、逆、进、退。十二格:生、死、枉、福、鬼、劫、应、游、死、揖、病、绝。故觅龙,是对山脉的观察和选择。选择来龙深远,奔腾远赴的山脉,即龙要真。具体来说:觅龙要分辨五势九龙,分清走向,确定阴阳向背,论定吉凶宜忌,以选定具体地址。 察砂:在风水格局中,砂是指怀抱城市的群山。地理学以前山为朱雀,后山为玄武,左山为青龙,右山为白虎。风水中将砂喻为龙的环护山丘,龙的帐幕,龙的仆从。察砂要求主山脉的前后左右均有环护山,砂山的形态以端庄、秀丽为吉,即"砂要秀"。察砂实际是寻找能"聚气藏气"的地理环境。 观水:风水学认为:山不能无水,无水则气散,无水则地不能养万物。"未看山时先看水,有山无水休寻地","觅龙点穴,全赖水证。龙非水送,无以明其来;穴非水界,无以观其止"。观水要求水质清明味甘为吉,水浊味涩为凶。水形呈随龙(贵有分枝)、拱揖(贵在前)、绕城(贵有情)、腰带(贵有环湾)。观水实际是考察地 上地下水源水流的形态和水质。 点穴:穴为龙脉止聚、砂山缠护、川溆萦回,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之核点。穴的选择,关键在于"内气萌生,(穴暖而生万物),外气成型,(山川融解而成形象),内外相乘,风水自成"。 点穴要求"穴要的",就是要选中最佳位置。 取向:即对位置的选定及布局,方向按八卦四正四隅并与人的五行相生相克原则判定吉凶。 这种填密细致的选择方法和程序,历经数千年传承不辍的丰富实践经验与理知的积累,从而在其本质上兼容了合符现代地理学、地质学、气象学、生态学、心理学、景观学与建筑学等多方面的合理内涵;其与当代景观建筑学与生态建筑学分析和选择环境的主旨比较,更有惊人的相似或一致。综观有关风水论著,不难看到这一点。 1984年,安徽采石矾的规划中,甲方欲搜寻各地名竹辟一景区,但采石矾滨大江,天寒风冽,南国之竹恐难成活,甲方却说:此处有空地一区,地处山谷之间,谷口狭,入内反宽,北、东、西三面岗峦环抱,阻挡风力,严然如聚光镜,时值初冬,而谷内阳光和煦,如同秋日,且谷内地势目高爽,排水甚便。种竹必能成活。”后名之曰“万竹坞”,不数年竟已竹影摇曳,名实相副了。 1986年,重修绍兴王阳明墓的方案。该墓文革中碑毁家破,片石无存,现场踏区勘,勉强寻得墓家,环视远望,则皆为荒草荆棘所阻,沿山坡寻,见东西有两小冲沟。凭对周区围环境空间的感受与把握,若按“二龙戏珠”之法,定墓道于二沟之间,似为合度,遂依此完成方案。翌年,场地清理,荒草杂树伐净?螅?槊髂沟勒?谒?ǚ治唬?墒倍炻咽?竦夭屑S却妗D沟缆愿叱隽讲啵?⑾韵帜沟浪?颍?性洞π∩轿?毓酥?跃埃?蚍缢??钢?绞且病>荨锻跷墓???吩兀?四沟匚?裘飨燃? 生亲自预卜所倚之山名仙虾山,南有水日洪溪,昔日乃缠绕山脚而过,乡民称此处风水格局为“抖水仙虾”盖仙虾遇水,生机勃勃之意象也. 以上二例,选址、定位皆为当代建筑师、园艺师筹划,与风水本无瓜葛,但他们从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及修养出发,加上认真的调查研究.所得最佳选择,竟与传统风水说不谋而合。 当然,如同所有古代学术,风水理论及其运作方法,不仅存有大量迷信糟粕,其合理内涵,也毕竟未能在整体上达到当代相关科学技术的水平。尽管如此,重要的是,其自然观、环境观、审美观以及诸多符合科学的内涵,终究能引为今天相关科学与技术发展的历史谐音,从中获得有益的借鉴与启迪。此外,它还从多个侧面鲜明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的本来面目及其特色,也是不容否定或轻视的。 略如风水术语虽无“生态”一词,但其概念却有“风水”、“生气”等语所涵构。通览有关术书,不难看到,“风水”实质是对影响地球生物圈最为要切的大气圈作用的“风”和水圈作用的“水”的整合运作机制的集中概括。而“生气”作为风水理论关于审辨、选择和经营宅居环境的要髓,既含有维持生命存在并决定其发展变化的环境系统的意义,不啻为现代“生态”的同义语,而且更具有“、良?蒙??薄????幌?昂汀吧??蝗弧钡纫庀螅?从沉酥泄??澄幕?募壑倒酆驼苎А⒚姥?∠颉R彩窍执?鞣剿?厥雍妥非蟮拿篮镁辰纭?BR>3宅的经营意向 风水之所谓“宅”,有生人居住的城市对落、宅院等,概称“阳宅”,还有死人归宿的“阴宅“即坟墓。风水选择,既须使宅处于“来积止聚,冲阳和阴,土厚水深、郁草茂林”以葬经N的良好自然生态系统中,而进一步地经营宅居环境,更应仿效自然生态系统,构建宅的人工生态系统同自然生态系统有机谐调。 如对井邑之宅,即处于城镇聚落中的宅,其四周屋宇、墙垣、道路等等,虽多属人为环境,却仍具有自然生态系统中龙、砂、水、穴及生气等环境构成要素的意义。观照于此,遂有论谓:“万瓦鳞鳞市井中,高屋连脊是真龙,虽回汉龙天上至,还须滴水界真宗”(《阳宅集成》);“一层街而为一层水,一层墙屋为一层砂,前街道即是明堂,对面屋宇即为案山”(《阳宅会心集》);等等。 除了这种形态同构,在风水理论看来,宅的经营,无论其座向方位,规模大小高卑,内外空间的界合与流通,都要同自然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等细腻处理,来接受或调节自然环除了这种形态同构,在风水理论看来,宅的经营,无论其座向方位,规模大小高卑,内外空间的界合与流通,都要同自然环境相称,通过对“生气”的迎、纳、聚、藏等等细腻处理,来接受或调节自然环境的在宅的经营中,风水还倡言对其所选择的自然环境,加以有节制的改造,以“趋全避缺,增高益下“,件能“发其所蕴”如《青乌子先生葬经》举例:“草木郁茂,遮其不足,不觉空缺,故生气自然。草木充塞,又自人为“。但这种人为,须有前题,即“因其自然之性,损者益之”,“工不日人而日天,务全其自然之势,期无违于环护之妙耳“,(《管氏地理指蒙》)。 古时古人选择一所风水好的房子来居住,一般都会考虑的一些风水问题。   (一)风宜柔和   最理想的居住环境应有柔和的轻风徐徐吹来。清风送爽,才符合风水之道。倘若发觉房屋附近风大,十分急劲,便有说法:那房屋真的有旺气凝聚,也会被疾风吹散。风过大固然不妙,但倘若风势过缓,空气不大流通,亦绝非善地!风水学最重视"藏风聚气"。在现代科学角度来说建宅如果建在风口附近,很容易得中风之类的病疾。而不通风则会使植物生长不良,人体呼出的废气过多,空气不易得到净化。这些即使在现在的房屋设计中也会注意到的。   (二)阳光充足   “阳宅风水最讲究阳光空气,所以选择房屋,不但要空气清爽,而且还要阳光充足。若是房屋阳光不足,往往阴气过重,会导致家宅不宁,不宜居住。”现代科学则给它了一个合理的解释:阳光为万物生长之本,阳光有杀菌消毒等作用,但阳光过于强烈,会使得空气干燥,易使人烦躁不安。阳光不足,人们若长期居住在此,身体抵抗力会变弱,很容易生病。 在我孩童时期,我家刚刚搬到市区,住在前后都有高楼的一间平房里。在那五六年里,每年,我们全家都要生一次大病,普普通通的感冒,有时一个月也好不了。照顾人说法,就是房子阴气太重。其实,真实原因是长期不能见到阳光,房内阴暗潮湿,以滋长细菌。人长期在此,当然易患病痛。   (三)地势宜平   “地势平坦的房屋较为平稳,而斜坡则颇多凶险! ”   “如房屋的大门正对一条很陡的山坡,不单家财泄漏,而且还会家人离散,一去不回。”   其实它也有一定的道理:把房建在陡坡上,当发生泥石流时,便会首当其冲。   (四)衙前庙后不宜    “府衙门(特别是警署及军营)的前面,以及寺院道观的后面均不宜居住。原因是衙门杀气重,倘若住在它的对面,便会首当其冲,承受不起便会有人口伤亡;寺庙是阴气凝聚之处,住得太近则并不适宜。” 这一条,则是考虑到人们的心理承受,研究表明人总是见到形容凄惨,凶神恶煞的人,时日一久,往往会产生压抑情绪,这种情绪会引导一种激素,这种激素积累的多了,会使人的反应能力变差,身体免疫能力减弱。而常见到悦人的场景、画面,人们的免疫能力会有所提高,当我们来到北京的故宫.苏杭的园林,会为它的雕梁画柱.金碧辉煌而神驰暇往当我们遇到寸草不生.狂风恶沙之地会避而远之。山清水秀,避风向阳,会让人神情愉悦;流水潺潺,草木欣欣,会使人流连忘返;莺歌燕舞,鸟语花香,会使人心旷神怡.....这也就是现在很多疗养院设在风景名胜区的原因。 这就是环境景观对人类产生的种种物理.生理.心理效应。是人类更自然更本性的体现,这一切会使我们生活得更美好更精彩。现代风水学的使命就是将传统风水中的朴素真理,与现代环境景观学互相嫁接,诠释更好的为人类服务。 在因地制宜地经营宅居环境时,风水理论还主张以“人心巧契于天心”,结合自然环境包括其山川胜景,巧加人工裁成并“通显一邦,延差一邦之仰止,丰饶一邑,彰扬一邑之观瞻”《管氏地理指蒙》。正是在这一意向下,遍布中国的城市对落、宫宅、园围、寺庙以及陵墓等等,深深植根并融治于各地方文化中??薏幌拭飨韵殖鼋ㄖ?宋拿烙肷酱ㄗ匀幻烙谢?岷系啮劣酪庀螅?晌?泄??辰ㄖ?幕?南灾?厣?7缢?Σ豢擅穑?源硕?郏?笔遣谎远?鞯摹?BR>4.结语 其实从当代景观建筑学、生态建筑学及中国传统风水理论的概略解析,不难看到,它们在本质上都是以关注与人类生存密切相关的自然环境及其处理为基础的。相比较而言,景观建筑学在生态因素的探讨方面,重在对自然景观的品评与修饰,对自然的风貌特色加以保护和利用,在较小范围内,涉及自然资源的粗略分析;在具体的环境规划中,偏重于形式美、视觉心理上的探析,但不足的是,它尚未能从自然生态系统整体存在及运作的角度来考虑环境的立意,具有局限性。 而生态建筑学,建立在人类对于自然更宏观也更深刻的认识基础上,从整体有机联系上以生态规律来揭示并协调人、建筑与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相互关系。其实施手段,更以当代科学技术的物质条件为重,来实现人在自然生态系统下构建人工生态系统,以其间的具体的、物质的交流,争取达到最优关系。 对于中国传统风水理论及其实践而言,虽因古代自然科学及物质技术力量的局限,在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并有节制的改造和利用自然方面,远不能达到当代生态建筑学所具备的先进技术手段,但在基本追求上却相谐一致。而在人与自然生态环境的交流中,风水尚尤注重于精神方面的两情相洽,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孕育下,这追求人与自然??饔牒贤?囊饩常?巧狭颂烊撕弦坏纳竺览硐氲母叻濉U馐勾?车姆缢?砺奂染哂泄刈⑸??肪车纳??ㄖ?У氖粜裕?志哂猩竺赖木肮劢ㄖ?У氖粜裕?渚哂欣?肪窒扌裕?圆皇??肮劢ㄖ?в肷??ㄖ?У募嫒荨?BR>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风水作为传统文化的历史回归,并非出自简单的对于旧物的猎奇与展玩,而是当代社会人类理智深沉的辩证归复,即追溯人类历史并展望未来,从中寻觅人类曾一度丧失,却又为人类所必须的和谐追求:“天.地.人”。正是在这一共识的基础上,当代景观建筑学和生态建筑学,成了传统风水理论的精神内涵的延展和物质技术手段的充实;而传统风水理论在这一意向下,也终将为当代景观学与生态学在中国的移植与发展,增添历史文化的民族精神内核。 风水学是初步的唯物论,辩证法。使人们对大自然法则的逐步认识。具有一定的科学性。用风水理论对现代建筑及景观设计进行指导,有利于建筑,景观人性化,自然化。为人类提供更好的生活和生存环境。 十分感谢近日来我的指导老师刘保国对我的关心和指导,并且很感谢我的父亲给了我巨大的支持。 参考书目: 《河洛数理》 李履谦 1993年第1期 《风水理论研究》 王其亨 天津出版社 《生态学设计基础》Nancy J.Todd,Jonh Todd 出版于19 8 4年 筑龙网 www.sinano.com 《阳宅相法简析》 《管氏地理指蒙》
[转帖]风水与风景建筑选址
1.风水
  风水术是中国古代人环境选择的学问,又称山水、堪舆、青乌等。强调的是龙砂穴水的山川之形态与气惯环绕的半虚半实的境状,乃至无形、无状、无味的所产生神气凝聚的哲思认知体系。由于认知的差别,也没有标准化的答案,江湖术士便充斥其中,把这种堪天舆地与大自然和谐协同的方法,推之玄之又玄,借以混世。所以,风水术如易经、卜筮类一样,自古就是鱼龙混杂,真假难辨。风水是择吉避凶的术学,从考古遗址中发现,远古人择居地形、地貌、方位,有惊人的一致性。已发现的新石器时代的聚落遗址表明,选择在背坡面水、处河流沼泽边缘的聚落遗址最为普遍。无论仰韶时期,还是龙山时期均是如此。从遗址发掘来看,多是重向阳取暖性好,水草茂密高台近水之地,为使隐蔽、安全又便于自下而上猎取食物或便于农耕,总之是以择吉避灾为总则。这些选择至今仍然不失其合理性。
  风水从字面上来理解,“风”是流动着的空气 ;“水”是大地的血脉、万物生长的依靠。有风、有水的地方就有生命和生气,万物就能生长,人群就能生活。风水好的吉祥地总是生气勃勃、欣欣向荣。风水坏的地方总是暗伏危机,一片荒凉,充满恐怖。风水又称“堪舆”。什么叫“堪舆”呢 ?西汉司马迁《史记》中已有“堪舆家”的专门名词。《汉书•艺文志》中也有《堪舆金匮》的书目。在中国古代的文意里,“堪”是天道、高处 ;“舆”是地道、低处。“堪舆”是指研究天道、地道之间,特别是地形高下之间的学问。它是以当时有机论自然观为基础,把当时天文、气候、大地、水文、生态环境等内容引进选择地址、布建环境的艺术之中。
  风水发生于中国,它和《易经》关系密切。《易经》是中国的一部最为伟大的书。要研究中国的学问,谈中国的文化,不能不研究《易经》。中国文化思想的深厚、广大及细密,其一切思想哲学基础都与《易经》息息相关。《易经》应用于天道,例如天干、地支、气象与节气 ;应用于地道,大地、山川、河湖、道路、城镇、村落与住宅 ;应用于人道,人们的伦理观念与行为准则等。阴阳、五行是《易经》的基础。风水这门选择、布建人们生活环境的学问,是以《易经》为其理论基础的,用《易经》的观念来指导人们选择、布局和建造周围的环境。认为人要配合天、效法天才能兴盛发展。违背天理人情,违背自然法则就会失败遭殃。所以风水在选择与布建生活环境时,总是要把城市、村落、住宅等与天象结合起来。“法天象地”,力求“天助、人助”。“万物兼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使人和周围的生活环境、气候、天象、动植物、地形等达到协和、共进、互助的关系。从而达到“天人合一”、“天人相助”而“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的境地。中国传统的城市、村落、住宅的选址、规划、布局,注重四方、区位,四合院、中轴线都体现了“中者,天之正道”。
2.人与建筑
  人生活于天地之间,一时一刻也不能脱离周围的环境。地理环境在地表分布是千差万别的,它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客观上存在着相对较好的、适合于人们生活的、给人们带来方便、幸运和隐藏着吉祥与幸福的环境,也有相对而言比较险恶、危险,给人们生活带来不便、困苦和不吉利的环境。人们本能地要选择、建设、创造自己周围美好的环境。这就包括了建设创造城市、村落和住宿的宅屋,选择和建造适合于人们生活的美丽、舒适、祥和、吉利的生活空间。人们置身于其中,生活、生产、工作均有方便、舒适、安全之感。美丽而富于特色的环境景观,还会使人们的心灵受到感染与鼓舞,使人们充满乐观向上的情绪与崇高的理想。以此为精神向导,促进事业的成功并带来光明的前途。
3.选址要求及其影响
  在中国哲学中,“气”是构成自然万物的基本要素。重浊的气属阴,轻清的气属阳,阴阳结合则形成宇宙万物。
  建筑选址的理想模式,显示了多种因素复杂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其中不仅包含传统观念上的要求,而且也包括对于社会、经济、防御、生产及地域环境等多方面的考虑。
  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由于战乱和匪盗的影响,要求城市和村落更趋集中,以便于防守,共同对敌。所以在选择基址时往往争取环境具有良好的防御性,形成天然的屏障。以山东益都城址变迁为例。据《青州府志》记载:“古城在临淄县,汉属齐郡,晋曹嶷其地,以城大地原不可守,移置尧山南三里为广固城,后为南燕都。宋刘裕攻破之,平其城,以羊穆之治青州,及建城于阳水北,名东阳城。北齐费东阳,迁筑于阳水南,为南阳城,即令郡治。”“所谓青州城四面皆山,中贯洋水,限为二城”。实际上讲的是城址要利于防御。
  中国封闭的、自给自足的农村经济为这种建筑选址提供了选择性。在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环境中,利用被围合的平原,流动的河水,丰富的山林资源,既可以保证市民、村民采薪取水等生产生活需要,又为村民创造了一个符合理想的生态环境。此外,“退隐田园”“放啸山林”的传统思想对于寻求理想的建筑环境也起了一定的影响作用。
4.风水与建筑选址
  中国古代的风水与建筑选址是不可忽视的文化内容之一。整理、研究风水与建筑选址是理所应当的。
  在远古时代,人们就依照当时的社会意识,逐渐形成了考察周围的环境,择其吉而避其凶,营筑宅址与村落。从西安半坡遗址和河南濮阳西水坡 45号大墓青龙、白虎贝壳布局来看,中国的风水起源起码有6000多年的历史了。中国古代的风水地理是在当时哲学观念与民俗意识支配之下为了选择与建造生活环境,为使城市、村落、住宅、墓地趋利避害而发展起来的环境评价系统。它包含了对自然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进行地形分析、区位与方向分析、环境规划布局的学术思想与方法。人们在生产生活中发现所选择的地址、所布局的环境,如果得当,那就会给人们带来鸿运 ;如果地理环境选择、布局不当,就会给人们带来祸殃。于是人们总结其中的经验,并用当时的文化意识观念来解释它,这就是风水。
  选择一个建园地址,没有风水先生的帮助是绝对不行的。那种一切都受自然影响的感觉,简单的中国建筑方法,纸窗、薄隔墙总是很柔和,而不能受到挤压,导致了这一对我们很陌生的职业的产生。人们培养出专门为住宅寻找有利地形的风水先生。他们既为活人,也为死人寻址。风水先生常常是为了找一块最佳的墓地,而忙碌好几个星期。在实践中,他们主要是以“阴阳”、“四象”、“五行”、“八卦”学说,也就是以天地和谐为依据,同时也包含着一种美学的成分。
  中国风水学理论关于建筑选址的内容颇为丰富。中国风水学的指导原则是:天地人合一,这种指导原则不求急功近利,不随政治变迁、经济发展变化而变化,在中国五千多年历史演变中,贯穿始终,追求不改。在具体操作技术方面,总结出“乘气说” 、“藏风得水说” 、“寻龙点穴说——四灵说” 、“山环水抱说” 、“形势说” 、“三元运气说”等等。这在古代及科技手段相对落后的历史条件下,能够依靠具体操作的人在现场踏勘中实际操作,视为一种有效方法。
  风水受中国古代“天人合一”思想的影响,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风水始终把宇宙、大地看作人赖以生存的“气”得老远,强调“感天地之气”。因此,风水特别看重人与自然环境的关系,《阳宅十书》在第一部分“论宅外形”中,就专门讨论了住宅的环境问题:“人之居处宜以大地山河为主,其来脉气势最大,关系人祸福最为切要。”
  中国古代建筑受风水影响很大的就是追求一个适宜的气场,即对人的生长发育最为有利的外环境。生活在黄土高原上的先民为了与大自然适宜,选择了掘土而居的穴居形式,有人认为中国风水关于“穴”的概念可能与此有关。这种早期的建筑形式具有节约用地、冬暖夏凉、防风、聚气和直接感应“土气”的特点,所以直到今天仍为人们所喜爱。许多人在对黄土高原等地的窑洞建筑和世界其他地区的穴居建筑作了大量研究之后,发现了它与大自然相和谐的特性。
  中国风水学的灵魂是有关“气”的理论。中国风水学在选择聚居位置时认为蕴藏“气”的地方是最理想的。中国风水学为达到“聚气”的目的,非常注意自然环境与人造环境各要素的相互关系:山峦要由远及近构成环绕的空间;在规划区域内要有流动的水。“山环水抱必有气”,这是中国风水学实践千百年的经验总结。
  晋代陶渊明在《桃花源记》中描述了一种完全符合中国风水学理论的居住环境:“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方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开旷,屋舍俨然……
  风水术也是中国古代一种有关建筑环境的基址选择与规划设计的理论,又称“地理学”。中国古代建筑成就瞩目,但其建筑美学、设计思想等深层次系统缺乏,恰恰是风水的术学中记载了规划、设计、建设的理论和方法,为中国建筑的辉煌助有一臂之力。古代风水师也承担了建筑师、规划师、设计师的角色。研究风水渊源、沿革、流派、宗旨、方法及其成就,关联了中国古代城市、村镇、住宅、陵墓等,其中包括地理、地质、生态、小气候、绿化、建筑群及外部空间设计、心理学、伦理学、哲学和美学等方面的话题。事实上,我国的都城和皇宫都是按照风水的要求设计建造的。例如明代修建的紫禁城,清代又重新扩建,皇宫南北对称,大门朝南,之所以这样选择朝南坐北,是因为来自内蒙古的大风常常挟带着漫天的黄尘,并且严寒奇冷的缘故,而利用高高的人造假山做遮帐。整个紫禁城有一条护城河环绕,从西北角往南往东经过太和门前,后到文华殿前(东南)流出,也可以理解流水象征着接纳财富。水的环绕、流动、制造出负氧离子,改变了小气候。皇帝寝室的暖阁的大小与一般房屋没有什么不同,睡床靠北侧,床前有双层幕帐,帝王也非常注意防止气散。台湾学者指出风水是:“地球磁场与人类关系学”。西方学者称风水术是:“通过选择合适的时间与地点,使人与大地和谐相处,取得最大利益、安宁和繁荣的艺术。”美国罗丝巴哈的《风水——中国的方位艺术》中论述:“气是风水中重要的因素。”人类选址的规律,诸如:“山环水抱必有气”、“河右为吉”、“河左为凶”、“曲则有情”等等居住规律,有易于接受宇宙之气。风水中讲究来龙、大账、左右砂山及前面案山、朝山。三面环山围护,一面朝南正向的开缺。开缺之处又有案山、朝山的低峦之山,以防气场直冲直射,这些都是以“气”为中心展开的工作。通常认为没有任何实体的围蔽时,心理场处于一种自我紧张的状态,如同与陌生人靠近会有不自然的恐惧感。“山环水抱”之势则有一种稳定性、安全感。“山环水抱必有气”,风水师认为只有这样才能聚气,经曰:“山水者,阴阳之气也。……动静之道,山水而已,合而言之,总名曰气;气分言之,曰龙、曰砂、曰穴、曰水。有龙无水则阴盛阳枯而无以资;有水无龙则阳盛阴衰而气无以生。”古代风水师将圣贤论气的哲学思想具体量化了,指出:“地有佳气,随土所生;山有吉气,因水而止。气之聚者,以土沃而住;山之美者,以气止而吉。”(《青乌先生葬经》)现代科学已证实水是吸收各种波动能的极性分子。人体含有大量的水,所以,人也吸收宇宙辐射,人与气场有其密切的联系。对于人体来说,天地气场为外气,人体气血场为内气,当天地人三个气场相合一致,对人才能有利。古人早以认知了这些,所以选址河曲的水流,又三面环绕的“金城环抱”之地就不难理解了。英国李约瑟博士对风水术给予客观公正的评价,他说:“风水在很多方面都给中国人带来了好处。比如,它要求植竹种树防风,以及强调住所附近的流水的价值。但另外一些方面,它又发展成为一种粗鄙的迷信体系。”
中国——五千年来未有之破坏
9月16日,“中国城市论坛北京峰会”进行到午后,一个叫俞孔坚的人的讲演,让困乏的听众为之一振。他使用了大量幻灯片,从航拍照片讲起。

  “这是我从100米高空拍下的杭州,毫无规划、杂乱的建筑,水泥丛林,到处都是覆盖物,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土地。哪里能看出是杭州?哪里还像人间天堂,简直像地狱!”

  “这是北京1984年和2003年的影像对比,城市无节制地快速蔓延,土地上都是建设区,大地景观的变化,是多么剧烈和让人生畏。看未来北京CBD的电脑模拟图,和国际大都市的另一位竞争者———上海的电脑模拟图,它们对纽约与香港的认同程度,昭示了未来国人的身份和处境。”

  “去年,‘神舟’五号上天,中国人几千年的飞天梦实现了,可是,看看这张从宇宙飞船上拍回来的照片:我们北边的俄罗斯是绿色的,南边的东南亚是绿色的,只有我们的国土枯黄一片。我希望这张祖国母亲的影像,能唤起一个期待复兴的民族的忧患意识!”

  演讲中,俞孔坚笑容可掬,言辞犀利:

  “高速城市化扩张,使原来的农田、林地、草地等土地变成了单一的建设区。大地景观正发生着‘五千年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带来的民族生存空间的危机、国土生态安全危机是史无前例的。在无知与无畏的态度下,我们在任意地虐待、糟蹋着有限的土地。

  “土地是活的,是生命的有机体!可我们现在把它当成了死猪肉,一块块切割掉、卖掉,被开发商一块块地瓜分掉,变得支离破碎,把土地的血脉切断了,破坏了山水的自然格局。古人说了,断山断水,是要断子绝孙的。破坏了自然生态系统,我们的城市也将是死的。”

  “这是一个尽情挥霍的年代,尽情地挥霍着土地、资源、纳税人的钱。看看要建的央视大楼,用十分之一的钱,就可以建同样功能的建筑。这是在建造一个展示性的传媒帝国的形象。

  “当西方人在炸掉他们的人工河渠,埋掉高架桥时,我们却在花大把大把的钱,重复着100年前美国人犯过的错误……”

  会后,我追踪采访,一路追到北大他的课堂上。

  俞孔坚,41岁,北京大学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

  “没想到,‘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如今飘洋过海地到了中国”

  “我当时特别着急,着急回国。”俞孔坚是国内第一个获得哈佛大学设计学博士学位的学子,之前他学的是园林专业。1997年,俞孔坚回到了北京。

  “回来一看,中关村一带拥挤不堪,路上跑的都是卡车,运砖头、石头,运建材呀,可以说是一种蓬勃的景象。但同时我又看到,行道树正被砍掉,民工们正往河底灌水泥,给河道做护衬……”

 俞孔坚说自己当时有一种不安感。“我能看到一个将要发生的前景:一个改造整个国土面貌的城市化过程已经开始了,但这种改造,又是多么缺乏景观设计的理念。合理地进行土地的设计,正是我所学的专业。”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美国有过一次很大的环保运动。卡尔森写就了著名的书《寂静的春天》,第二本与之媲美的就是麦克哈格的《设计结合自然》。

  “这本书对我影响非常大,使我从传统意义上的园林,真正走向了大地景观。麦克哈格说:大地是有内在价值的,土地是有生命的,它是个活的系统。这个活着的系统告诉我们在大地上该干什么,人跟土地的和谐关系是什么样的。思考方法是把仅有的生态学认识,通过叠加的方法,就是千层饼的方法,一层一层叠加,最地下的是地质、地貌、植被、水文,然后动植物的分布,人的活动,一层层叠加,进行土地的适宜性分析,根据这些告诉人们该如何利用土地,该保护什么。”

 回国后的几年间,俞孔坚去了100多座城市。如火如荼的城建场面,更让他痛心和焦虑:“本来美丽的山林,却被无知地‘三通一平’掉了;本来非常动人的河流,却被残忍地裁弯取直,水泥灌底护衬,变成了人工河渠;好端端的粮田,一夜之间就被大笔一挥地划为开发区,然后又被撂荒。在那些气派的广场和景观大道背后,仅仅几步之遥,就是臭气熏天、肮脏拥挤的街巷和垃圾场……”

  “广场风”在中国的大江南北盛行着,“中心广场”、“时代广场”、“世纪广场”、“市民广场”,一个比一个气派,一个比一个恢弘。而用俞孔坚的话说:造了一些“没有人性的广场”、“无人的广场”。从7年前回国的第一天起,俞孔坚就对这些城市误区不断地批评。

 本来,为市民提供一些活动场所是好事,可是,许多城市广场,根本就不是为老百姓建的。是为了美化城市,是为了展示、纪念或面子,是为了炫耀政绩,而不是为了功用,是为了广场而广场。

  “你会突然在郊外稻田里,看见一块花岗石铺地的广场;烈日炎炎下,广场成了可怕的去处———能晒死你!是一块连蚂蚁都不敢光顾的热锅。没有树阴供人遮阳,没有座椅供人歇息,铁丝网将人拒草地之外;为了美化广场,不惜巨资,修建大型喷泉、华灯以及各种莫名其妙的机关,但又不堪沉重的日常运行费,不得不闲置或偶尔做做展示。将户外广场当成室内厅堂来做,金玉堆砌,以贵为美,抛光的大理石和花岗石铺地,整得比抽水马桶还要光滑。好了,下雪了,下雨了,成了溜冰场,老人孩子是决不敢上去的。因为将商业活动、老百姓的日常生活排斥在外,夜晚的广场,华灯下也是一片死寂……”

 在挂着“为人民服务”标语的市政大楼前,广场是一个摆设,市府主楼是最好的观景点。“就像路易十四从凡尔赛的窗户里看到花园最好的图案一样。”

 广场是人与人交流的场所,使用者是普通百姓。“他们可不是坐在市政大厦中俯瞰广场的市长,也不是坐在空调车内绕场一周视察的官员和富豪。他们是生活在城市中的男人们、女人们、儿童们、老人们,还有残疾人和病人们。广场是为他们的日常工作、生活、学习、娱乐设计的,他们才是城市的主人。而那些讲究气派、展示性、纪念性、标志性的形象工程,最后只能成为失去意义的摆设,成为失落的场所。”

 在《城市景观之路———与市长们交流》一书中,俞孔坚和他的伙伴李迪华直言不讳:实际上,是市长们在设计城市,建造什么是领导说了算。在市长们的观念里,仍有封建专制意识在作祟。

 长官意志。在当代的城市建设中表现为“谁官大谁说了算”,“听上面的”。惟官是从,官大于法,城市景观变成了市长个人意志的体现,才出现了种种讲究气派、展示和纪念性的城市景观。

 草民意识。在封建专制社会,君主和官僚治理民众如“放牧牲畜一般”,马克思说过,专治制度的惟一原则就是轻视人类,使人不成其为人。官僚们的潜意识会经常影响城市建设,使城市景观根本漠视普通居民存在,不是为他们的日常生活和需要服务。为了获得上级的欢怡、赞赏,可以牺牲万民的利益。

  100多年前,美国也曾发生过大规模的“城市美化运动”。借着1893年“芝加哥世博会”的巨大城市形象冲击,呼吁城市的美化与形象改进。当时有一句流行的话:不做小的规划,因为小规划没有激奋人们血液的魔力。要做大规划,一旦实现,便永不消亡。但这场好大喜功的“城市美化运动”,仅持续了16年就被叫停,代之以经济、美学、健康的城市规划理念。

 俞孔坚说:“没想到,‘城市美化运动’的幽灵,如今飘洋过海地到了中国。16世纪意大利的广场,17世纪法国的景观大道,20世纪美国的摩天大楼,出现在了中国的大大小小城市。”

 如何帮助市长们避免有害的长官意志,俞孔坚著书“与市长们交流”并为市长们讲课,传播生态与人文理念。因而被挽救的河流、被改建的工程也有不少。在广东的中山、浙江的台州、江苏的宿迁、山东东营……一些绿色项目正造福于民。

 他提出了“反规划”理论:市长不是决定城市要建什么,而是决定不建什么!

 在北大的课堂上,有人问俞孔坚:为什么说央视新址这样的大楼,在西方,现在是不可能建的?

  “央视新址仅仅是这个挥霍时代的一个代表而已,它们看上去极现代,但不具有现代建筑的本质,图有其表而已。如果没有现代精神,实际上都只能是封建士大夫意识、封建帝王意识以及帝国意识的体现。这种意识再与横行中国的城市化妆运动相杂交,生出了一个个城市景观的怪胎。这样的项目,就是国内的开发商也不会建,它们最终只能让国家背上沉重的包袱。”

 俞孔坚又解释说,城市只不过是后来植到土地上的,城市发展经历过3个阶段。

 第一阶段城市是为神而建的,像中国的天坛、欧洲中世纪的神殿、南美洲的玛亚神庙,等等。那都是神统治人的地方,人没有地位,人是神的奴隶。

 第二阶段城市是为君主建的,欧洲文艺复兴后,君主取代了神,城市也不是为普通百姓建的,是为君主、为贵族建的。如巴黎就是为路易十四建的,中国的故宫也不住老百姓。

 第三阶段城市是为机器建的。在资本主义工业时代,公路是为了跑汽车,摩天大楼用于商贸,追求高效快速,城市建设是管道型的,像纽约等城市就是这样的。城市不是真正为了人的生活、居住,人没有了步行、休闲的空间,人没有了地位,城市也浪漫不起来。但西方现在已进入了后工业时代。

  “工业时代认为是美的东西,到了后工业时代,人们已觉察到不但不美,甚至是有害的。你们能想像出本世纪美国最大的城建工程,是什么吗?”

 在美国的波士顿,沿海湾地表上有一条架空的高速干道,这条高速路带来的噪声、污染,对城市影响很大。当地政府一直想通过大开挖,把这条高架路埋到地下去,在原地上建一条绿色廊道,自行车道。讨论了十多年,2003年,这个本世纪美国最大的城市改建工程———波士顿环海高架路大开挖工程动工了。这一挖一埋,要花掉200多亿美元。

  “波士顿人花这么大的投资,把高架桥埋到地下去,而我们却还乐此不疲地造高架桥。几十年后,我们会不会也像今天波士顿一样,花成百上千亿元人民币再把桥埋到地下去呢?我们是不是在花钱犯错、犯傻。”

  “再说央视大楼,实际上,它是用一种暴富的心态来接受一种‘帝国’的建筑。当今,任何一个经历过现代化发展的国家都不可能再盖这种建筑,因为,它违背了基本的现代精神———土地的伦理,理性、科学和民主的精神及现代建筑原理。用十分之一的钱,就可以造一个具有同样功能的建筑。它是展示性的,它是那些‘帝国’的建筑师们,在现在的中国,实现他们的‘帝国’梦想。”

 俞孔坚这样评说他的国际同行:“请你们自重,请不要用你们的汉堡包、麦当劳、热狗、法国油炸食品,来填塞处于景观饥饿中的中国大地。中国的开发商和市长们,目前还没有明确的甄别能力,很容易被张扬的、形式主义的建筑和景观设计所迷惑。国外来的设计师们,要尊重和珍惜中国的土地,如同尊重和珍惜自己的土地一样;应该把自己国家的经验尤其是教训,坦白地告诉给中国城市的决策者和开发商们。”

 俞孔坚说他与多位市长交流过,感觉他们是那么迫切地想通过城市景观来建立政绩,他们中的一些人又是在一种盲目和错误的理念指导下,设计城市、建造城市。在这种情形下,他提出了“反规划”理论:市长不是决定城市要建什么,而是不建什么。城市规划,就是要告诉土地的使用者“不准做什么”。比如河湖、山林、湿地甚至农田等,首先要立法保护起来,谁也不能动。

 早在100多年前,美国的波士顿还是个小镇,城市的决策者们在土地还没大规模开发前,先廉价地购得郊外大片的土地。这片土地上有沼泽、荒地、林阴道以及查尔斯河谷,他们立法保护它作为永久的绿地系统。如今100多年过去了,城市扩大了好几倍,昔日的郊外已变为市中心。现在,这块宝贵的绿地,成为市民身心再生的场所,成为波士顿人最为骄傲的“蓝宝石项链”。

  “去年那场并不算大的雪,把北京搞成了什么样子,整个交通瘫痪。我们院里的人晚上5点下班,走到家是第二天的凌晨4点。假如我们有一条绿色廊道,从北京城这头到另一头,骑自行车一个半小时足够了。”

  “在加拿大境内,就有一条畅通的自行车道,从东海岸达西海岸。美国也有一条,从迈阿密一直可以走到最北端。像中国这样一个人口大国,更需要建一条条畅通的绿色廊道,它们必须在城市形成前就保留下来,否则未来的代价太大,更何况石油危机迟早会降临。和平崛起,意味着我们必须有不依赖小汽车的低能耗交通模式。全城范围内的绿色自行车道网络不但是健康和生态的规划战略,也是一种国家安全的战略。”

  “城市开发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具有前瞻性的市政基础设施建设(道路系统、给排水系统等),关于这一点,许多城市决策者似乎已有了充分的认识,国家近年来在投资上的推动也促进了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同样,城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依赖于前瞻性的生态基础设施,如果城市的生态基础设施不完善或前瞻性不够,在未来的城市环境建设中必将付出更为沉重的代价,决策者和学术界对此的认识和研究还远远不够。

  “有了生机盎然的绿色和浓荫,有了清新的水和空气,城市也就有了美。一个生态基础好的城市,就像一个人拥有健康的五脏六腑一样;而一座城市的生态基础被破坏了,这个城市也就完了,不可能有生机,更不可能持续发展。”

  “我是不可能在这里造白宫的,你另请高明吧”

 有一次在湖南,一个很有钱的开发商听说俞孔坚是哈佛回来的,非请他做项目不可。开发商的那块地上有山、有水、有丘陵、有林子,自然形态非常好,他想盖办公楼和别墅。

 俞孔坚说就保留原有的山水和树林,再结合地形盖些建筑。但开发商不肯,他要有白宫般的豪华和气派,房子造到山顶上,把山底的湖填掉,再在山上建人工水池、喷泉、广场。

  “我根本下不了手。砍掉的树让我心疼,填掉的湖让我心疼,削平的山让我心疼。那些茂密的林子,至少要长20年啊!我说他,你这种做法国际上早不流行了,但开发商就是听不进去。我说,我是不可能在这里造白宫的,你另请高明吧。”

  “这是典型的暴发户心态,体现在城建上,就是一种拜金主义倾向:追求昂贵、不讲品位,什么东西贵、奢侈,什么就是好的。除了到处建摩天大厦、金堆玉砌的城市广场外,还不惜工本地引进国外的名贵花草树木。”虽然花了很多钱财,但城市却不能让人产生亲切感,而是日益强烈的疏离感和陌生感。除了以“暴发户意识”搞城建外,俞孔坚还归结出“帝王意识”、“小农意识”、“庆宴意识”、“领地意识”等。

 一年一度的“五一”、“十一”最能体现“庆宴意识”。俞孔坚不避讳自己出生在农村,正因为此,他说自己对小农意识有深刻了解。小农经济下的人既贫穷又有穷奢极欲的天性。一年中至少可以有一次尽情消费———过年,就要把平时艰辛节俭而得的积蓄在几天内消费殆尽。其中多带攀比和显摆意思,看谁家宴席最大,礼品最丰。

 有报道说今年的天安门广场是从1984年开始,花坛摆放最高的一次,“神舟”五号发射架达到了17.4米,成为20年来最高的花坛。广场中心花坛喷泉,直径达72米,中心水池主喷高18米……

  “花坛一个比一个大,一个比一个气派,而且年年翻新。今年是五千盆菊花造就的彩凤,明年是十万株五色草堆成的巨龙。‘大庆’、‘献礼’工程一个比一个豪华,一个比一个张扬。可是,几天的节日过罢,花凋草枯,剩下的时间里市民们必须面对着缺乏生机的钢筋水泥丛林。据可信的估算,用于节日设花坛宴的投入,足能为城市建一个不算小的绿地或公园。”
俞孔坚曾提出保护和建立城市生态基础10大措施,比如:保持山水格局的连续性,不干断山断水的蠢事,让生命的自然过程通道畅通。城市水系如河、湖,是城市最有灵气和风韵的地方,是最美的部分,要保持它们的自然形态。

  “我们祖先讲风水,无非是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你们看看,这还叫河吗?”俞孔坚指着一幅照片说。

 河道被做了水泥护衬,筑坝蓄水,河岸做了铺装。水与土地的分离,导致河流失去自净能力,加剧水污染程度。流水变成了死水、臭水。光洁的水泥花岗岩护岸,使本来生机勃勃的水际,变得寸草不生。一条自然的河流,是城中多种生物的栖息地,现在连老鼠也不光顾。俞孔坚认为在大地景观中,生态健全的水系统构成的绿色通道网络,恰恰最具有蓄洪、缓解旱涝灾害的能力。

  “那你说说什么叫河?”有人反问他。

 俞孔坚一口气地道:“我希望看到清沏的流水,河底长着水草、游着小鱼,而不是水泥,不是光亮的意大利瓷砖,不是整齐的美国草,不是漂亮的荷兰郁金香;相反,我希望看到的是当地的芦苇、茅草、水葱、菖蒲……浅水卵石、野草小溪,人们对河流的需要,并不再乎其水多,而在乎其动人的自然野趣。”

 曾经水草丛生、青蛙缠月、鱼翔浅底的自然河流,被穿上水泥盔甲,城市最美丽的元素就这样被糟蹋掉了,将来总有一天,人们要为河流松绑。西方国家已经掀起了一个把上世纪人工建设的“渠化”河道炸掉、拆掉,重新挖掘以往填埋的水系,恢复河湖的自然形态,再塑城中自然景观的热潮。

  “我们的城市建设,为什么非要走这条老路?”

  “到处是罗马柱、巴洛克式屋顶,为什么?因为只认同别人,不认同自己”

 俞孔坚回国后做的第一个城市景观设计,是广东中山市的岐江公园———一个“杂草丛生”的公园。花几千万元人民币,建这么一个公园,上至市长下到百姓,能接受吗?

  “不接受,连专家,也是90%的人反对。”俞孔坚笑着说。

 公园建在一座废弃的老船厂——广东中山粤中造船厂里,这座船厂曾红火了几十年,当年,中山人以能进这家厂当工人自豪。但上世纪80年代末,船厂开始走下坡路,最后不得不解散。1999年,中山市政府决定在船厂的原址上建一座岐江公园。这个设计,是俞孔坚对国内传统城市景观理念的一次反叛,带来的冲击是巨大的。

  “造船厂的面积有11公顷,在我们之前,有的设计师想在这里搞房地产开发,有的想把这里搞成小桥流水、亭台楼阁的岭南园林。总之是把老船厂清理掉后重建。”

 俞孔坚说自己头一次去老船厂时,感受到一股社会主义工业运动的震撼的力量。

  “船厂挨着一条河,河边有一个湖,船坞面向湖面。空中,悬挂着各种电线,地上,到处是生锈的破铜烂铁,野草啊,砖头瓦片啊、铁轨啊、灯塔啊、船坞厂房都在,断壁上还能看见‘抓革命、促生产’的标语,但就是没有人。这个场景,本身就是一个令人震撼的故事,里面藏着一段记忆。我强烈地感觉是要把这里保留下来,我提出,最好能保留船厂的味道,用现代景观语言改造成公园。”

 在论证会上,有90%的专家反对。他们质问俞孔坚:你把原来破烂的、生锈的厂房、船坞、铁轨、机械、齿轮等保留下来,用野草美化环境,这不是胡闹吗?你是不是太超前了,你对中国传统园林态度怀有敌意……

  “我用的完全不是传统做法。中国园林强调曲折幽深,我全用直线;中国园林强调亭台楼阁,我用的全是现代工业的建筑。这是一种观念冲突,我相信我的设计对解决中国问题是有好处的。为了这个方案,我坚持了整整一年,毫不动摇,说服市长、规划局长,最后他们都支持我,实施了。现在几乎没有一个人说它不好。”

 建成的岐江公园呈现出这样的景观:脏的、乱的、不安全的遗留物被舍弃,当地原有的水系和植被、护岸被保留。堤岸上的水塔,经重新包装,成了照亮过去50年岁月的灯塔;旧铁轨下铺满了洁白的卵石,两侧长着绿草,独具韵味。公园里的喷泉不足一米高,小孩子伸手就能够着水……

 回到“足下文化与野草之美”,俞孔坚现在竭力呼唤景观设计的“白话文运动”。

  “现在到处是国外的奇花异草,到处是罗马柱、巴洛克式屋顶,为什么?因为只认同别人,不认同自己。认了个巴黎爹、罗马爹、纽约爹,却恰恰忘记了自己是重庆人、武汉人、山东人,最后不知道自己是谁了,不知道谁是自己的爹娘。人迷失了,没了根,最后只会感到空虚。”

 白话的建筑、白话的景观、白话的城市,决不等于西方现代建筑和景观的形式,而是科学、民主、平民化的精神。这是一个告别帝王和英雄的时代,这是一个抛弃帝国和封建主义的时代。科学和民主,人文和生态理想在催生设计学科的革命,它将使我们彻底抛弃帝王和贵族的“异常景观”。“而我也从当代中央领导人和许多城市的决策者的言行中看到了希望。”俞孔坚说。

  “一百个国家大剧院、一千个央视大楼……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越来越远”

 要想真正回到“足下文化”,设计师就得“认识人性、阅读大地、体验生活”。

  1999年,俞孔坚要在邯郸做一个广场项目。到了邯郸,却找不到感觉,找不到地方特色,找不到设计灵感。他和助手决定晚上到郊外露宿,他们住到一个黄土台地上,周围全是农田、草丘,还有好多坟墓,很冷。他们只带了两床从宾馆抱来的被子,露天睡在赵王台的废墟上。

  “夜里起风了,四周的农作物在长,小动物们也都出来了,整个土地上发生的一切,这一夜我们都感觉到了。”凌晨,天蒙蒙亮,一幅辽阔壮观的画面在眼前展现:黄褐色的土地从脚下延伸而去,一望无际的粟垄伸向天边,这是华北平原特有的种植方式和景观,早起耕作的农民三三两两,拉着驴子,犁地、撒种。

  “这时,我的灵感一下出来了,脑海里跳出两句诗:一万年粟垄连天,三千载古道成河。我们的设计就在这两句诗上做文章。为了表现一万年粟垄连天的意境,用了大片的茅草代替人工草坪做广场绿化,中间纵横交错着行人通行的白色石板路,一直延伸到高处的台地上,而台地建筑就是邯郸的会展中心。但很遗憾,这个设计最终没能实现。”

 俞孔坚对“野草”情有独钟。他说搞绿化,引进国外的花草,很可能水土不服,需要施肥、精细管理,费用也昂贵。“现在生态环境价值观是‘杂草丛生’,茂盛生长的乡土物种,就是最好的绿化。我说的杂草野树,就是指乡土物种。像北京,就是杨柳、榆、槐、椿呀这些乡土物种。”

 在北京,俞孔坚做过一个住宅景观项目,开发商想用几百块钱一棵的银杏树搞绿化。俞孔坚说服他用白杨树,开发商一听用杨树,说:我们这可是高档社区,应该种银杏这种名贵乔木才对呀。“我们坚持用杨树,他同意了。原来银杏500块钱一棵,现在这么粗的杨树,30块一棵。杨树林生长得非常茂盛,走进住宅区感觉很好,透出一股独特的北方气质,既有特色又很朴素。”

 在北京,他还做一个体现北方河滩的景观设计,再现了乱石河滩的自然景色:夏天,雨水丰润,有清澈的流水;冬天,河岸上裸露出满谷的卵石,给人留下清泉的想像。

  哪些是寻常景观,比如哪些东西代表着乡土的北京?

  800多年来,北京一直笼罩在金碧辉煌的宫殿庙宇所构成的景观中,对这种不寻常的景观纪念,几乎让人忘了平常、真实的北京———平民的北京。无垠而平坦的华北平原,曾经肆虐的风沙灾害,春夏秋冬分明的四季,勤劳智慧的平民百姓;还有高高的白杨林网,灌渠荷塘,方整的旱地水田,连同四合院、胡同……北京,应该流露出北方的朴实与大气。

 在“奥运”森林公园及中心区景观设计方案中,俞孔坚他们设计的方案“田”,脱颖而出,位列三甲。

  “怎样用最小的投入、最经济的方法来营造奥林匹克这么大的绿地,来营造北京乡土的特色?当时我们想到了这个字‘田’。我们的造价,是其他入选方案的三分之一。好多人也许会怀疑这个‘田’的方案,能不能实现,因为我们的城市才刚刚摆脱田,怎么又跑到城里种田呢?”

 俞孔坚说中国人种了五千年的田,最懂得种田了。用种田的方法,造大规模的绿地最经济,可以解决费用问题、灌溉问题,水的利用问题,湿地的利用问题、管理问题等等,最后,还可以获得丰收啊。

  “这个方案最后能不能实现,我现在也不敢说。当然,让大家接受还要一段时间,但我想过了,如果北京接受不了,我再到别的地方去,我一定要实现把‘田’种到城市里的梦想。”

  “一百个国家大剧院、一千个央视大楼、一万条世纪大道、十万座巴洛克式的市政广场、千百万个用以展示政绩的、移植堆积大树而形成的中央公园,都只能使我们的城市景观,离平民越来越远,离科学与民主越来越远,离现代化越来越远,离和谐的人地关系越来越远。

  “回到人性与公民性,回到土地,回到人们日常的需要。一片林阴、一块绿地、一条河流、一块让人身心再生的场所。那里潜藏着无穷的诗意,它一定会使人重新获得诗意的栖居。”

 眼下,身为北大景观设计学研究院院长的俞孔坚,正和同事们忙着招收景观设计学专业的研究生。“我们国家太缺这方面的人才了!”

 从2005年起,北大将利用国外师资力量,培养中国的景观设计高级人才。
风水十大原则
风水十大原则

风水理论是什么呢?实际上就是地理学、地质学、星象学、气象学、景观学、建筑学、生态学以及人体生命信息学等多种学科综合一体的一门自然科学。其宗旨是审慎周密地考察、了解自然环境,顺应自然,有节制地利用和改造自然,创造良好的居住与生存环境,赢得最佳的天时地利与人和,达到天人合一的至善境界。
  正是基于这一追求,在风水理论及其实践的长期发展过程中,积累了丰富的实际经验,也通过理论思维,汲收融汇了古今中外各门科学、哲学、美学、伦理学、以及宗教、民俗等等方面的众多智慧,最终形成了内涵丰富、综合性和系统性很强的独特理论体系--现代风水学。概括起来有十大原则。
         一、整体系统原则
  整体系统论,作为一门完整的科学,它是在本世纪产生的;作为一种朴素的方法,中国的先哲很早就开始运用了。风水理论思想把环境作为一个整体系统,这个系统以人为中心,包括天地万物。环境中的每一个子系统都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对立、相互转化的要素。风水学的功能就是要宏观地把握协调各系统之间的关系优化结构,寻求最佳组合。
  风水学充分注意到环境的整体性。《黄帝宅经》主张“以形势为身体,以泉水为血脉,以土地为皮肤,以草木为毛发,以舍屋为衣服,以门户为冠带,若如斯,是事严雅,乃为上吉。”清代姚延銮在《阳宅集成》卷《丹经口诀》中强调整体功能性,主张“阳宅须择地形,背山面水称人心,山骨来龙昂秀发,水须围抱作环形,明堂宽大斯为福,水口收藏积万金。关煞二方无障碍,光明正在旺门庭。”
  整体原则是风水学的总原则,其它原则都从属于整体原则,以整体原则处理人与环境的关系,是现代风水学的基本点。
二、因地制家原则
  因地制宜,即根据环境的客观性,采取适宜于自然的生活方式。《周易.大壮卦》提出:“适形而止”。先秦时的姜太公倡导因地制宜,《史记.贷殖列传》记载:“太公望封于营丘,地泻卤,人民寡,于是太公劝其女功,极技巧,通渔盐。”
  中国地域辽阔,气候差异很大,土质也不一样,建筑形式亦不同。西北干旱少雨,人们就采取穴居式窑洞居住。窑洞位多朝南,施工简易,不占土地,节省材料,防火防寒,冬暖夏凉,人可长寿,鸡多下蛋。西南潮湿多雨,虫兽很多,人们就采取干阑式竹楼居住。《旧唐书.南蛮传》曰:“山有毒草,虱腹蛇,人并楼居,登梯而上,号为干阑。”楼下空着或养畜,楼上住人。竹楼空气流通,凉爽防潮,大多修建在依山傍水之处。此外,草原的牧民采用蒙古包为住宅,便于随水草而迁徒。贵州山区和大理人民用山石砌房,这些建筑形式都是根据当时当地的具体条件而创立的。
  中国现存许多建筑都是因地制宜的楷模。湖北武当山是道教名胜,明成祖朱棣当初派三十万人上山修庙,命令不许劈山改建,只许随地势高下砌造墙垣和宝殿。   中国是个务实的国家,因地制宜是务实思想的体现。根据实际情况,采取切实有效的方法,使人与建筑适宜于自然,回归自然,反朴归真,天人合一,这正是风水学的真谛所在。


 三、依山傍水原则
  依山傍水是风水学最基本的原则之一。山体是大地的骨架,水域是万物生机之源泉,没有水,人就不能生存。考古发现的原始部落几乎都在河边台地,这与当时的狩猎和捕捞、采摘经济相适应。
  依山的形势有两类,一类是“土包屋”,即三面群山环绕,奥中有旷,南面敞开,房屋隐于万树丛中。湖南岳阳县渭乡张谷英村就处于这样的地形。五百里幕阜山余脉绵延至此,在东北西三方突起三座大峰,如三大花瓣拥成一朵莲花。明代宣德年间,张谷英来这里定居,五百年来发展六百多户、三千多人的赫赫大族,全村八百多间房子串通一气,男女老幼尊卑有序,过着安宁祥和的生活。
  依山另一种形式是“屋包山”,即成片的房屋履盖着山坡,从山脚一直到山腰。长江中上游沿岸的码头小镇都是这样,背梳山坡,拾级而上,气宇轩昂。有近百年历史的武汉大学建筑在青翠的珞珈山麓,设计师充分考虑到特定的风水,依山建房,学生宿舍贴着山坡,象环曲的城墙,有了个城门形的出入口。面平台上以中孔城门洞为轴线,图书馆居中,教学楼分立于两侧。主从有序,严谨对称。学校得天然之势,有城堡之壮,显示了高等学府的弘大气派。
  六朝故都南京,滨临长江,四周是山,有虎踞龙盘之势。其四边有秦淮河人江、沿江多山矶,从西南往东北有石头山、马鞍山、幕府山;东有钟山;西有富贵山;南有白鹭洲和长命洲形成夹江。明代高启有赞曰:“钟山如龙独西上,欲破巨浪乘长风。江山相雄不相让,形胜争夸天下壮。”
            四、观形察势原则
  清代的《阳宅十书》指出:“人之居处宜以大山河为主,其来脉气最大,关系人祸最为切要。”风水学重视山形地势,把小环境放人大环境考察。
  中国的地理形势,每隔8度左右就有一条大的纬向构造,如天山棗阴山纬向构造;昆仑山棗秦岭纬向构造。《考工记》云“天下之势,两山之间必有川矣。大川之上必有途矣。”《禹贡》把中国山脉划为四列九山。风水学把绵延的山脉称为龙脉。龙脉源于西北的昆仑山,向东南延伸出三条龙脉,北龙从阴山、贺兰山入山西,起太原,渡海而止。中龙由岷山入关中,至泰山人海。南龙由云贵、湖南至福建、浙江入海。每条大龙脉都有干龙、支龙、真龙、假龙、飞龙、潜龙、闪龙,勘测风水首先要搞清楚来龙去脉,顺应龙脉的走向。
  龙脉的形与势有别,千尺为势,百尺为形,势是远景,形是近观。势是形之崇,形是势之积。有势然后有形,有形然后知势,势位于外,形在于内。势如城郭墙垣,形似楼台门第。势是起伏的群峰,形是单座的山头。认势惟难,观形则易。势为来龙,若马之驰,若水之波,欲其大而强,异而专,行而顺。形要厚实、积聚、藏气。
  在龙脉集结处有朝案之山为佳。朝山案山是类似于朝拱伏案之形的山,就象臣僚簇拥君主。朝案之山可以挡风并且很有趣屈之情。如《朱子语类》论北京的大环境云:"冀都山脉从云发来,前则黄河环绕,泰山耸左为龙,华山耸右为虎,高为前案,淮南诸山为第二案,江南五岭为第三案,故古今建都之地莫过于冀,所谓无风以散之,有水以界之."这是以北京城市为中心,以全国山脉为朝案,来说明北京地理环境之优势。
  从大环境观察小环境,便可知道小环境受到的外界制约和影响,诸如水源、气候、物产、地质等。任何一块宅地表现出来的吉凶,都是由大环境所决定的,犹如中医切脉,从脉象之洪细弦虚、紧滑浮沉迟速,就可知道身体的一般状况,因为这是由心血管的机能状态所决定的。只有形势完美,宅地才完美。每建一座城市,每盖一栋楼房,每修一个工厂,都应当先考山川大环境。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必先后顾之忧,而后富乃大。

五、地质检验原则
  风水思想对地质很讲究,甚至是挑剔,认为地质决定人的体质,现代科学证明这不是危言耸听。地质对人体的影响至少有以下四个方面:
  第一、土壤中含有微量元素锌、铂、硒、氟等,在光合作用下放射到空气中直接影响人的健康。明代王同轨在《耳谈》云:“衡之常宁来阳产锡,其地人语予云:凡锡产处不宜生殖,故人必贫而迁徒。”比〈耳谈》早一千多年的《山海经》也记载了不少地质与身体的关系,特别是由特定地质生长出的植物,对人体的体形、体质、生育都有影响。
  第二、潮湿或臭烂的地质,会导致关节炎、风湿性心脏病、皮肤病等。潮湿腐败这地是细菌的天然培养基地,是产生各种疾病的根源,因此,不宜建宅。
  第三、是地球磁场的影响。地球是一个被磁场包围的星球,人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但它时刻对人发生着作用。强烈的磁场可以治病,也可以伤人,甚至引起头晕、嗜睡、或神经衰弱。中国先民很早就认识了磁场,《管子.地数》云:“上有磁石者,下有铜金。”战国时有了司南,宋代已普遍使用指南针,皆科学运用地磁之举。风水思想主张顺应地磁方位。杨筠松在《十二杖法》指出:“真冲中煞不堪扦,堂气归随在两(寸)边。依脉稍离二三尺,法中开杖最精元。”这就是说要稍稍避开来势很强的地磁,才能得到吉穴。风水师常说巨石和尖角对门窗不吉,实际是担心巨石放射出的强磁对门窗里住户的干扰。
  第四是有害波影响。如果在住宅地面3米以下有地下河流,或者有双层交*的河流,或者有坑洞,或者有复杂的地质结构,都可能放射出长振波或污染辐射线或粒子流,导致人头痛、旋晕、内分泌失调等症状。
  以上四种情况,旧时风水师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不能用科学道理加以解释,在实践中自觉不自觉地采取回避措施或使之神秘化。有的风水师在相地时、亲临现场、用手研磨,用嘴尝泥土,甚至挖土井察看深的土质、水质,俯身贴耳聆听地下水的流向及声音,这些看似装模作样,其实不无道理。
          六、水质分析原则
  怎样辩别水质呢?《管子.地贞》认为:土质决定水质,从水的颜色判断水的质量,水白而甘,水黄而嗅,水黑而苦。风水经曲《博山篇》主张“寻龙认气,认气尝水。其色碧,其昧甘,其色香,主上贵。其色白,其昧清,其昧温,主中贵。其色淡、其昧辛、其气烈,主下贵。苦酸涩,若发馒,不足论。《堪舆漫兴》论水之善恶云:“清涟甘美味非常,此谓喜泉龙脉长。春不盈兮秋不涸,于此最好觅佳藏。”
  不同地域的水分中含有不同的微量元素及化学物质,有些可以致病,有些可以治病。浙江省泰顺承天象鼻山下有一眼山泉,泉水终年不断,热气腾腾,当地人生了病就到泉水中浸泡,比吃药还见效。后经检验发现泉水中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元素氮。《山海经.西山经》记载,石脆山旁有灌水,“其中有流赭,以涂牛马无病。”
  云南省腾冲县有一个“扯雀泉”,泉水清澈见底,但无生物,鸭子和飞禽一到泉边就会死掉。经科学家调察发现,泉水含有大量的氰化酸、氯化氢,这是杀害生物的巨毒物质。《三国演义》中描写蜀国士兵深入荒蛮之地,误饮毒泉,伤亡惨重,可能与这种毒泉有关。在这样的水源附近是不宜修建村庄的。
  中国的绝大多数泉水具有开发价值,山东济南称为泉水城,福建省发现矿泉水点1590处,居全国各省之最,其中可供医疗、饮用的矿泉水865处。广西风凰山有眼乳泉,泉水乳泉似汁,用之泡茶,茶水一星期不变味。江西永丰县富溪日乡九峰岭脚下有一眼一平方米的味泉,泉水象鲜啤酒那种酸苦清甘的昧道。由于泉水是通过地下矿石过滤的往往含有钠、钙、镁、疏等矿物质,以之口服,冲洗,沐浴,无疑有益于健康。
  风水学理论主张考察水的来龙去脉,辩析水质,掌握水的流量,优化水环境,这条原则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
七、坐北朝南原则
  中国处于地球北半球,欧亚大陆东部,大部分陆地位于北回归线(北纬23度26)以北,一年四季的阳光都由南方射人。朝南的房屋便于采取阳光。阳光对人的好处很多:一是可以取暖,冬季时,南方比北方的温度高 l至2度;二是参与人体维生素 D的合成,小儿常晒太阳可予防佝楼病;三是阳光中的紫外线具有杀菌作用,尤其对经呼吸道传播的疾病有较强的灭菌作用;四是可以增强人体免疫功能。
  坐北朝南,不仅是为了采光,还为了避风。中国的地势决定了其气候为季风型。冬天有西伯利亚的寒流,夏天有太平洋的凉风,一年四季
  风向变换不定。甲骨卜辞有测风的记载。《史记.律书》云:“不周风居西北,十月也。广莫风居北方,十一月也。条风居东北正月也。明庶风居东方,二月也。”
  风有阴风与阳风之别。清末何光廷在《地学指正》中云:“平阳原不畏风,然有阴阳之别,向东向南所受者温风、暖风、谓之阳风,则无妨。向西向北所受者凉风、寒风、谓之阴风,宜有近案遮拦,否则风吹骨寒,主家道败衰丁稀。”这就是要避免西北风。
  风水学表示方位的方法有:其一,以五行的木为东、火为南、金为西、水为北、土为中。其二,以八卦的离为南、坎为北、震为东、兑为西。其三,以干支的甲乙为东、丙丁为南、庚辛为西、壬癸为北。以地支的子为北,午为南。其四、以东方为苍龙,西方为白虎,南方为朱雀、北方为玄武。或称作:“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吴兴志.谈起》记载穴代号兴郡治的布局:大厅居中,谯门翼其前,“卞苍”拥其后,“清风”“会景”“销署蜿蜒于左,有青龙象。”“明月”一楼独峙西南,为虎居之形,合阴阳家说。
  概言之,坐北朝南原则是对自然现象的正确认识,顺应天道,得山川之灵气,受日月之光华,颐养身体,陶冶情操,地灵方出人杰。
         八、适中居中原则
  适中,就是恰到好处,不偏不倚,不大不小,不高不低,尽可能优化,接近至善至美。《管氏地理指蒙》云:“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不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欲其静而不幽囚哑噎,欲其奇而不怪,欲其巧而不劣。”适中的风水原则早在先秦时就产生了。《论语》中提倡的中庸,就是无过不及,处事选择最佳方位,以便合乎正道。《吕氏春秋.重已》指出:“室大则多阴,台高则多阳,多阴则蹶,多阳则接,此阴阳不适之患也。”阴阳平衡就是适中。
  风水理论主张山脉、水流、朝向都要与穴地协调,房屋的大与小也要协调,房大人少不吉,房小人多不吉,房小门大不吉,房大门小不吉。清人吴才鼎在《阳宅撮要》指出:“凡阳宅须地基方正,间架整齐,东盈西缩,定损丁财。”
  适中的另一层意思是居中,中国历代的都城为什么不选择在广州、上海、昆明、哈尔滨?因为地点太偏。《太平御览》卷有记载:“王者命创始建国,立都必居中土,所以控天下之和,据阴阳之正,均统四方,以制万国者。”洛阳之所以成为九朝故都,原因在于它位居天下之中。级差地租价就是根据居中的程度而定。银行和商场只有在闹市中心才能获得最大的效益。
  适中的原则还要求突出中心,布局整齐,附加设施紧紧围绕轴心。在典型的风水景观中,都有一条中轴线,中轴线与地球的经线平行,向南北延伸。中轴线的北端最好是横行的山脉,形成丁字型组合,南端最好有宽敞的明堂(平原)中轴线的东西边有建筑物簇拥,还有弯曲的河流。明清时期的帝陵,清代的园林就是按照这个原则修建的。

----------------------------------------------
九、顺乘生气原则
  风水理论认为,气是万物的本源。太极即气,一气积而生两仪,一生三而五行具,土得之气,水得之于气,人得之于气,气感而应,万物莫不得于气。
  由于季节的变化,太阳出没的变化,使生气与方位发生变化。不同的月份,生气和死气的方向就不同。生气为吉、死气为凶。人应取其旺相,消纳控制。《管子.枢言》云:“有气则生,无气则死,生则以其气。”《黄帝宅经》认为,正月的生气在子癸方,二月在丑艮方,三月在寅甲方,四月在卯乙方,五月在辰巽方,六月在乙丙方,七月在午丁方,八月在未坤方,九月在申庚方,十月在酉辛方,十一月在戌乾方,十二月在亥壬方。风水罗盘体现了生气方位观念,风水理气派很讲究这一套。
  怎样辩别生气呢?明代蒋平阶在《水龙经》中指出,识别生气的关键是望水。“气者,水之母,水者,气之止。气行财水随,而水止则气止,子母同情,水气相逐也。夫溢于地外而有迹者为水,行于地中而无形者为气。表里同用,此造化之妙用。故察地中之气趋东趋西,即其水或去或来而知之矣。行龙必水辅,气止必有水界。”这就讲清了水和气的关系。
  明代的另一位风水大师廖希雍庆《葬经》中指出,应当通过山川草木辩识生气,“凡山紫气如 盖,苍烟若浮,云蒸蔼蔼,四时弥留,皮无崩蚀,色泽油油,草木繁茂,流泉甘测,土香而腻,石润而明,如是者,气方钟而来休。云气不腾,色泽暗淡,崩摧破裂,石枯土燥,草木雕零,水泉干涸,如是者,非山冈之断绝于掘凿,则生气之行乎他方。”可见,生气就是万物的勃勃生机,就是生态表现出来的最佳状态。
  风水理论提倡在有生气的地方修建城镇房屋,这叫做乘生气。只有得到生气的滋润,植物才会欣欣向荣,人类才会健康长寿。宋代黄妙应在《博山篇》云:“气不和,山不植,不可扦;气未上,山走趋,浊可扦;气不爽,脉断续,不可扦;气不行,山垒石,不可扦。”扦就是点穴,确定地点。   风水理论认:房屋的大门为气口,如果有路有水曲而至,即为得气,这样便于交流,可以得到信息,又可以反馈信息。如果把大门设在闲塞的一方、谓之不得气。得气有利于空气流通,对人的身体有好处。宅内光朋透亮为吉,阴暗灰秃为凶。只有顺乘生气,才能称得上贵格。

----------------------------------------------
十、改造风水原则
  人们认识世界的目的在于改造世界为自己服务。《周易》有革卦,彖曰:“巳日乃罕,革而信之。文明以说,大亨以正,革而当,其侮乃亡。天地革而四时成汤武革命,顺乎天而应乎人。革之时义大矣。”革就是改造,人们只有改造环境,才能创造优化的生存条件。
  改造风水的实例很多,四川都江堰就是改造风水的成功范例。岷江泛滥,淹没良田和民宅,一旦驯服了岷江,都江堰就造福于人类了。
  北京城中处处是改造风水的名胜。故宫的护城河是人工挖成的屏障,河土堆砌成景山,威镇玄武。北海是金代时蓄水成湖,积土为岛,以白塔为中心,寺庙以山势排列。圆明园堆山导水修建一百多处景点,堪称“万园之园”。
  中国的乡村建设很注重改造风水。如果我们下功夫,花气力翻捡一遍历史上留下来的坟志书和村谱、族谱,每部书的首卷都叙述了地理风水,细加归纳,一定会发现许多改造风水的记载。就目前来讲,如深圳、珠海、广州、汕头、上海、北京等许多开放城市,都进行了许多的移山填海,建桥铺路,折旧建新的风水改造工作,而且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风水学者的任务,就是给有关人士提供一些有益的建议,使城市和乡村的风水格局更合理,更有益于人民的健康长寿和经济的发展。
风水阻止了中国的发展与进步(转贴)

近来一些风水书籍在书店里极为抢眼。说它抢眼,是因为它不再是风水术士自称秘藏多年的破烂,而是一些学者号称研究多年的心得;它也不再是仅仅关于坟墓、房屋的莫名其妙的呓语,而是与城市建设、与科学挂上了钩,直至在书中直命之为“中国风水学”;出版社也不再是遮遮掩掩盗用的边疆社,而是堂而皇之的正规单位。一本名为《风水与建筑》(以下简称《风水》)的著作开篇即称,对风水的全盘否定、鄙视和诘难,将“使风水的科学内涵得不到合理的发掘”,这样就会“割裂人类文明的传承性,必然走上‘民族虚无主义’,由此引发两种社会现象:漠视,逆反盲从和迷信。”如同争吵的人们习惯提高音量一样,这本书一开始就这样亮出了一副高亢的嗓门:你敢对风水全盘否定、鄙视并进行诘难吗?那你就是对风水的漠视,你就会逆反盲从并必然迷信。

风水也者,相地之说也。古人迷信,以为地形、地势、地貌之类,体现着阴阳五行相生相克之变化,事关吉凶祸福,所以建房、筑墓,不可等闲视之,必相出个天九地六、道出个子丑寅卯而后安。

事实上,就像风水术千百年来流传不绝如缕一样,反风水的言论千百年来也从来没有停止过。而且风水术小道,通常难登大雅之堂,而反风水言论则堂堂正正,往往出自大学问家。《汉书•艺文志•数术略》五行类著录有《堪舆金匮》十四卷、形法类著录有《宫宅地形》二十卷,大概属于风水著作。五行之法“亦起五德终始,推其极则无不至”。汉代阴阳五行之说盛行,人们习惯于以阴阳五行解释事物的发展演变,但即便如此,《艺文志》五行类的小序还是对妄用五行附会吉凶的“小数家”做法提出了批评,说:“而小数家因此以为吉凶,而行于世,浸以相乱。”所谓小数家,也就是后来的阴阳术士之流。那么,阴阳术士们为什么得售其术呢?《四库全书总目》作过分析,认为主要是术士们充分利用了人们趋利避祸的心理,“趋避之念一萌,方技者流各乘其隙以中之,故悠谬之谈,弥变弥夥耳”。

虽然古代的学者们认识到阴阳术士们多的是些“悠谬之谈”,但他们并不认为风水等“术数”完全没有道理,而是认为其中有真理存在,只是传非其人罢了。他们与术士们同处在阴阳五行的庐山迷雾之中,当然看不清其庐山真面,而那些跨洋越海而来的外国人却能直指其非。

麦高温,英国伦敦会传教士,1860年来华,先后在上海、厦门等地传教,精通汉学。1909年在上海出版《中国人生活的明与暗》(以下简称《明暗》)一书,书中有一节专论风水。麦高温清楚地知道,“在中国,风水被认为是最强大的超自然的力量之一”,(《明暗》P109)无论是家庭、坟墓还是城市,都不可没有风水。墓葬如果是块风水宝地,就会给家庭带来财富和荣耀,否则如果家庭不幸,就是房子或坟墓有碍风水。所以如果在某家的房子或坟墓附近架设电线,就必然会遭遇该家庭甚或其家族的愤然反对。由此,“如果一个孩子死于麻疹,或是一头猪掉到沟里淹死了,或是粮食欠收,人们都会说电线杆和电线正是罪魁祸首。”(《明暗》P114)城市如果发生了洪水、干旱与瘟疫,在中国人看来,麦高温平静地写道,“这不是由恶劣的卫生条件、排水系统的缺乏而导致的,而是由于没有风水,致使恶的力量在这座城市肆意横行的结果。”(《明暗》P110)

出于对风水的盲目尊崇,人们反对地下开掘。所以富藏煤铁之乡的人们只好挨饿,而盛藏花岗岩之乡的人们只好远道买料建房。风水以及由风水派生出来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以致原来并非属于风水的东西也被划入到了风水的范畴,麦高温以为其原因在于中国人的无知。他说,风水“比其他力量更加阻止了中国的发展和进步”,(《明暗》P109)“风水作为一种迷信,给整个中国带来了无法估量的灾祸,因为没有什么东西能像它那样,如此地阻碍着一个国家的进步,使广大的地区深深地陷于贫穷。”(《明暗》P115)他甚至认为中国人正“处在一种比中世纪时笼罩欧洲的更浓重的黑暗中”。(《明暗》P116)

麦高温尽管是位传教士,但他毕竟受过近代科学的洗礼,从而使他能用科学的眼光打量东方那片陌生土地上笼罩的神秘。他对风水造成的危害有着深入的认识,对风水的揭批因而也就一针见血。从麦高温著作出版后的九十年来,风水术已逐渐被人们抛到了脑后,这当然不能归功于麦氏,而与电线杆的竖起、公路铁路的修通、矿山的开采等密切相关,因为这些在以前被认为是破坏风水的举动在它切切实实推行后,不仅没有带来灾祸,反而带来了财富,风水自然也就再没有什么人去信奉;但九十年后风水却又沉渣泛起,这次它不再把什么吉凶祸福放在首位,而是首先披上一件科学的外衣,不再仅仅只谈风水术,而大论所谓风水学。以为中国风水学与人文地理学、人生地理学、行为地理学、环境心理学、心理场理论、医学地理学等现代科学密切相关,(《风水》第一章第二节)且有天文学、地理学与人体科学三大支柱。(《风水》第五章)按理,这样的学问必然是地地道道的科学了,而且其中的一些看法也颇有些道理,比如建筑应当“天地人合一”,但是,这应当只是一种追求,一种可供应用的原则,而不可绝对化、神秘化、神圣化。中国风水却更多地充满了神秘,以致最后人们将它看作了一种神圣的不可侵犯的超自然的力量。在风水术的传播者或者研究者们看来,风水有术,但却不可理喻,而重在领悟。(《风水与城市》)而无疑,这种主要靠领悟的东西肯定不是科学,而只能是伪科学。城市风水如果是指合理布局、道路通畅、环境绿化之类,那是科学;而如果硬要指什么道路的走向有冲犯、草坪的形状有吉凶之类,那就是糊弄人的伪科学。同样,建筑如果注重和谐有形、通风向阳,那是值得继承的传统;而如果硬要说什么“前窄后宽,高贵如山”、“前宽后窄,失印逃走”,什么南北长的房子吉、东西长的房子凶之类,(《风水》P282)甚至以为清代作《聊斋志异》的蒲松龄之所以命运不济乃是风水在作怪,(《风水》第四章第三节)那就令人匪夷所思了。

天文现象、地理环境等的确会对人的性格和行为的塑造发生相当的作用,但以往的风水术士们以及现在的风水学者们却总是任意夸大这种作用,妄言祸福,侈谈吉凶,使之神秘莫测,让人云山雾罩,其甚者附会科学,像煞有介事,而其葫芦里到底装的什么药?在今天,我们读读一个外国传教士九十年前的看法,相信会更加清醒些

全部回复(4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liutao823
    liutao823 沙发
    谢谢楼主提供学习了
    2013-09-09 18:13:0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reem
    reem 板凳
    学习了。风水学真的是博大精深。值得探讨。
    2013-02-18 09:02: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风水学

返回版块

4.61 万条内容 · 26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中国风水全书【matola巡查至8页157楼】

希望对学风水的朋友有所帮助![ 本帖最后由 matola 于 2010-3-18 10:42 编辑 ]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