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发布于:2009-12-19 11:29:19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城市道路绿化技巧

城市道路绿化断面布置形式是规划设计所用的主要模式,常用的城市道路绿

化的形式有以下几种:

一板二带式。这是道路绿化中最常用的一种形式,即在车行道两侧人行道分隔线上种植行道树。此法操作简单、用地经济、管理方便。但当车行道过宽时行道树的遮荫效果较差,不利于机动车辆与非机动车辆混合行驶时的交通管理。

二板三带式。在分隔单向行驶的两条车行道中间绿化,并在道路两侧布置行道树。这种形式适于宽阔道路,绿带数量较大、生态效益较显著,多用于高速公路和人城道路绿化。

三板四带式。利用两条分隔带把车行道分成三块,中间为机动车道,两侧为非机动车道,连同车道两侧的行道树共为四条绿带。此法虽然占地面积较大,但其绿化量大,夏季蔽荫效果好,组织交通方便,安全可靠,解决了各种车辆混合互相干扰的矛盾。

四板五带式。利用三条分隔带将车道分为四条而规划为五条绿化带,以便各种车辆上行、下行互不干扰,利于限定车速和交通安全;如果道路面积不宜布置五带,则可用栏杆分隔,以节约用地。

其它形式。按道路所处地理位置、环境条件特点,因地制宜地设置绿带,如山坡、水道的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中行道树种植设计形式有:

树带式。交通、人流不大的路段,在人行道和车行道之间,留出一条不加铺装的种植带,一般宽不小于1.5米,植一行大乔木和树篱,如宽度适宜,则可分别植两行或多行乔木与树篱;树下铺设草皮,留出铺装过道,以便人流或汽车停站。

树池式。在交通量较大,行人多而人行道又窄的路段,设计正方形、长方形或圆形空地,种植花草树木,形成池式绿地。正方形以边长1.5米较合适,长方形长、宽分别以2米、1.5米为宜,圆形树池以直径不小于1.5米为好;行道树的栽植点位于几何形的中心,池边缘高出人行道8厘米一10厘米,避免行人践踏,如果树池略低于路面,应加与路面同高的池墙,这样可增加人行道的宽度,又避免践踏,同时还可使雨水渗入池内;池墙可用铸铁或钢筋混凝土做成,设计时应当简单大方。

行道树种植时,应充分考虑株距与定干高度。一般株行距要根据树冠大小决定,有4米、5米、6米、8米不等,若种植干径为5厘米以上的树苗,株距应定为6米一8米为宜;从车行道边缘至建筑红线之间的绿化地段,统称为人行道绿化带,为了保证车辆在车行道上行驶时,车中人能够看到人行道上的行人和建筑,在人行道绿化带上种植树木,必须保持一定的株距,一般来说,株距不应小于树冠的2倍。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zyh761225
    zyh761225 沙发
    :call: 很有借鉴价值,谢谢楼主的热心!
    2010-08-15 10:04:15

    回复 举报
    赞同0
  • 佚名
    佚名 板凳
    楼主是搞市政道路设计的吗?把道路的断面形式说的很全。
    2010-03-21 19:21:21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3 万条内容 · 23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城市空间景观与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关系

下面是我自己想的一些内容,大家可以补充啊城市空间结构是城市要素在空间范围内的分布和联结状态,是城市经济结构、社会结构的空间投影,是城市社会经济存在和发展的空间形式。城市空间结构一般表现在城市密度、城市布局和城市形态三种形式。城市的地形对城市空间结构形式的影响,沿河、沿湖、沿海地区城镇较多,河流交汇处或者打得河流入海处,往往形成比较大的城市。如兰州这样的沿江城市,城市用地沿江狭长布局;十堰这样的山区城市则沿山谷绵延扩展;大连以港口为中心向腹地扩展:像保定这样的平原地区的城市则以中心城区为中心向四周均匀扩展。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