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黑川纪章

黑川纪章

发布于:2009-12-15 22:16:15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黑川纪章
  日本建筑师。1934年4月生于名古屋市,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建筑学专业,后就读于东京大学,以研究生身份在丹下健三研究室工作,1959年获硕士学位,1960年参加“新陈代谢”组织,作为中心成员活动。1962年成立黑川纪章建筑城市设计研究所,1964年获东京大学博士学位。他曾多次获奖并获得多项国际荣誉。

  黑川纪章重视日本民族文化与西方现代文化的结合,认为建筑的地方性多种多样,不同的地方性相互渗透,成为现代建筑不可缺少的内容。他提出了“灰空间”的建筑概念,这一方面指色彩,另一方面指介乎于室内外的过渡空间。对于前者他提倡使用日本茶道创始人千利休阐述的“利休灰”思想,以红、蓝、黄、绿、白混合出不同倾向的灰色装饰建筑;对于后者他大量采用庭院、过廊等过渡空间,并放在重要位置上。

  黑川纪章的代表作品有:东京规划;螺旋体城市方案(1961)、中银舱体楼(1972)、福冈银行本店(1975)、琦玉县立近代美术馆(1982)、东京瓦科尔曲町大楼(1983)等。

  黑川纪章在海外也参加了许多设计工作,如1990年北京由中日两国政府共同投资兴建的中日青年交流中心(21世纪饭店),其主要建筑有豪华世纪饭店、世纪剧院、国际会议厅、教育研修楼、银橄榄体育世界、中国青年婚谊宫、音像演播制作中心、电化教室等,也是黑川纪章提出的总体建筑设计方案,由中日两国建筑师共同设计的。 如今,郑东新区已成为郑州人引以为豪的新城市“形象大使”。

  令人遗憾的是,这一建筑大师于2007年10月12日在日本死于心肌梗塞.

  黑川纪章创作思想

  黑川纪章(1934年——2007年 ),日本著名建筑大师。

  1934年,黑川纪章出生于日本的爱知县。1957年毕业于京都大学,后又到东京大学深造,先后获得建筑学硕士和博士学位。他少年得志,26岁就崭露头角,28岁时开设了黑川纪章建筑与都市设计事务所。如今已是国际知名的建筑师和城市规划师。

  黑川纪章的创作生涯分为两个阶段:20世纪70年代以前的“新陈代谢”或“舱体”时代和70年代中期以后的“共生思想”时代。1960年,新陈代谢派在其宣言中阐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们认为城市和建筑不是静止的,而是像生物新陈代谢那样处于动态过程中。作为其主要成员之一的黑川纪章在此基础上又提出了“变形”的概念和“点式刺激法”。他预言未来的建筑将以“建筑作为一种结构”的理论而广为人知。他所谓的“结构”思想主宰了他早期的建筑构想。在1970年的大阪国际博览会上,黑川纪章推出了TB实验性住宅,将建筑所具有的发展可能性充分表现出来了。为此他被视为建筑界的前卫人物。

  1972年黑川纪章设计的中银舱体楼再次引起轰动。这幢鸟巢式的建筑几乎成了他的商标。它的新陈代谢的解决方法可分为两个部分:建造永久性的结构,然后插入居住舱体。后者可以随时更换。黑川纪章用140个6面舱体悬挂在两个混凝土筒体上,组成不对称的、中分式楼。在仔细琢磨的小房间里,配有磁带收音机,高保真音响,计算机和浴厕,没有一寸多余的空间。这些可以搬动的舱体虽然以后并没有再挂到别处,但是黑川纪章对建筑的理解却产生了飞跃。

  此后,黑川纪章开始思考将技术的方法与富有哲理的思想联系起来。他觉得将日本文明和现代文明相结合是一条颇有前途的路子。他认为日本文化的特性是“对非恒久的”及“改变的需要”之接受力,将不同文化及意念整合为一种共生的关系,在相反的元素之间提供一种中介性空间。黑川纪章后来的大多数作品都包含了这些特征。

  近来黑川纪章将其共生思想概括成几个基本组成部分:异质文化的共生、人类与技术的调和、部分与整体的统一,内与外的交融、历史与现代的共存、自然与建筑的连续。他试图以共生思想来改变西方中心和理性主义,并表达出自己根植于日本文化的意愿。黑川将所有的建筑元素都看作是相互间能够产生意义和气氛的词汇或符号。

  1989年,黑川纪章应邀参加了福冈亚洲太平洋博览会“住宅环境展”的设计。他的方案是整个海岸住宅区的一部分,由银行、书店和事务所组成。建筑由不同的体量构成,中央是一个玻璃锥体,其周围是弧形、直线形和不规则的实体,屋顶的形式也各不相同。黑川纪章试图能通过不同的元素之间的关联与分离来唤起一种多义的、含糊的意义。他期望自己的设计能以不同的表情来适应不同的人,叙述不同的故事。

  黑川纪章活动履历

  黑川纪章从四十年前开始提倡“共生”思想,认为这一思想是即将到来的生命时代的基本理想,将成为二十一世纪的新秩序。“共生的思想”这一观念,不仅对建筑学界,而且对社会学界,经济学界及其它多种领域产生了重大影响,如今已成为时代的关键词。

  获得日本文艺大奖的『共生的思想』(德间书店),初版于1987年,1992年该书获美国AIA最优秀建筑书奖,在英国还被选为RIBA十册优秀图书之一。1996年大幅修订后,更名为『新•共生的思想』重新发行。『新•共生的思想』由讲谈社国际部出版了英文版,在海外获得大量读者。『新•共生的思想』外语版在2004年出版德语版,2005年意大利语版,中文版。相信随着这本书的各种语言版本的出版发行,“共生的思想”这一理念,将被世界各地更多的人认识和接受。

  海外有名的出版社(如法国的Editions du Moniteur, 美国的Rizzoli, 意大利的Electa,L’Arcaedizioni,domus,英国的Academy Editions等等)相继出了黑川纪章作品集。

  美国的电影公司麦克宁。•布拉克伍德制作公司1993年完成了纪录影片“Kisho Kurokawa”(黑川纪章),在许多国家电视台播映。

  美国芝加哥美术馆为了表彰黑川纪章对建筑界的贡献,将其展览厅永久地命名为|“黑川纪章画廊”。

  1997年,法国蓬皮杜中心决定,将黑川纪章体现新陈代谢设计思想的,1960-1975年间41件原件素描和图纸及4件模型永久所藏,并从6月到10月举办了名为“Kisho Kurokawa Metabolism 1960-1975”的展览会,展出这些作品。

  此外,“黑川纪章回顾展”从1998年1月于巴黎日本文化会馆开序幕,1998年4月至6月在伦敦RIBA建筑中心(英国皇家建筑协会),1998年10月至1999年1月在芝加哥美术馆,1999年2月至3月在柏林日德中心,1999年6月至11

  月在梵高美术馆(阿姆斯特丹),然后在日本国内巡回展出至2001年3月。2005年在德国建筑展览馆(法兰克福)开始了为期2个月的展出,并预定于同年6月在德国柏林建筑博览馆展出。

  1997年,DOCOMOMO(Documentation and Conversation of Modern Architectural Movement)International向ICOMOS提交的联合国教科文组织20项20世纪遗产•重要现代建筑的名单里,黑川纪章的代表作“中银密封箇型塔”(1972东京),“索尼塔”(1976,大阪)被列为日本重要建设设计代表作品。2003年,DOCOMOMO Japan将寒河江市府大楼(山形县,1967年)列为日本杰出现代建筑。

  黑川纪章在40年的设计活动中曾多次荣获各种授奖、荣誉,其中包括被称为世界建筑界诺贝尔奖的法国建筑奥斯卡金奖(在日本是继丹下健三先生以来的第二个授奖者)、日本建筑界最高奖的日本艺术院奖,同时黑川还是日本艺术院设定的全日本3名院士建筑家之一。新加坡的280米写字楼republic plaza荣获1996年世界最高建筑奖法国世界不动产协会奖(此奖是根据建筑设计、投资回报两方面的综合评定而授与的)。吉隆坡国际机场2004年被授予第一届21世纪绿色建筑世界奖和意大利“业主与建筑师”优秀大奖。

  在设计中,黑川纪章注重于最大限度地满足使用者及业主所希望的功能要求;设计可以丰富建筑所在环境的空间、景观的建筑,使建筑作品成为流传后世的文化遗产;同时,力求以建筑形象、建筑空间本身给使用者带来享受和感动。

  黑川在设计思想上开创、并坚持倡导“共生”理论,强调城市•建筑与人、城市•建筑与自然、城市•建筑与发展、传统与现代、文化与经济、人与自然的共生共存思想,为世界建筑界、城市规划界提供了作为建筑家和规划师的典范。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扎哈 ·哈迪德

扎哈·哈迪德简介: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英国人,2004年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者。  扎哈·哈迪德(Zaha Hadid)1950年出生于巴格达,在黎巴嫩就读过数学系,1972年进入伦敦的建筑联盟学院AA学习建筑学,1977年毕业获得伦敦建筑联盟(AA,Architectural Association)硕士学位。此后加入大都会建筑事务所,与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和埃利亚·增西利斯(Elia Zenghelis)一道执教于AA建筑学院,后来在AA成立了自己的工作室,直到1987年。哈迪德至今一直从事学术研究,曾在哥伦比亚大学和哈佛大学任访问教授,在世界各地教授硕士研究生班和各种讲座。1994年在哈佛大学设计研究生院执掌丹下健三(Kenzo Tange)教席。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