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增长极理论

增长极理论

发布于:2005-07-13 22:36:13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1)产生背景
最早提出增长极概念的是法国经济学家帕鲁(Francois Perroux)。他针对古典经济学家的均衡发展观点,指出现实世界中经济要素的作用完全是非均衡的条件下发生的。他认为“增长并非同时出现在所有地方,它以不同的强度首先出现于一些增长点或增长极上,然后通过不同的渠道向外扩散,并对整个经济产生不同的最终影响。” 帕鲁在1950年的一篇文章中提到“经济空间”的概念,他把经济空间分为三类, “增长极”是在第二类经济空间—作为力场的空间中出现的。他主张,20世纪的经济是以支配效应为特征的,为了分析有支配效果发生的经济非均衡增长,帕鲁引入“推动性单位”(propulsive unit)及“增长极”(growth pole)概念。
增长极概念最早由帕鲁提出时,并不是应用于产业区位理论,而是经济增长理论。这一概念之所以被移植到区位理论中,因为在帕鲁1955年发表的一篇论文《“增长极”概念》中,集中讨论了对经济增长产生诱导作用的一系列相关产业的特征,结果发现两个明显特征,一是寡头垄断的市场结构,二是空间集聚,就是从这条思路出发,1966年保德威尔(J.Boudeville)把增长极定义为位于都市内的正在不断扩大的一组产业,它通过自身对周边的影响而诱导区域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从此,以保德威尔威代表的一派区位理论就把增长极理解为相关产业的空间集聚,使这一概念本身的含义发生了变化,由经济增长概念变成地理空间术语,并不断流传固定化。增长极概念被移植转化后,增长极理论就产生了(Gore,1984)。

2)主要论点
增长极理论认为,在地理空间上增长不是均匀发生的,它以不同强度呈点状分布,通过各种渠道影响区域经济。把推动性工业嵌入某地区后,将形成集聚经济,产生增长中心,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增长。
1966年,布德威尔给增长极下了一个简要定义:增长极是指在城市区配置不断扩大的工业综合体,并在其影响范围内引导经济活动进一步发展。布德威尔把增长极同极化空间、同城镇联系起来,使增长极有了明确的地理位置,增长极的“极”,位于城镇或其附近的中心区域。增长极包含两个明确的内涵:一是作为经济空间上的某种推动性工业;二是作为地理空间上的产生集聚的城镇,即增长中心。增长极具有“推动”与“空间集聚”意义上的增长之意思。

3)主要缺陷
很多国家的实践表明,增长极理论指导的区域发展政策没有引发增长极腹地的快速增长,反而扩大了它们与发达地区间的差距,尤其是城乡差距,所以70年代以来增长极理论的有效性受到怀疑,究其原因,增长极理论的主要缺陷有,
一是增长极的极化作用。增长极主导产业和推动性工业的发展,具有相对利益,产生吸引力和向心力,使周围地区的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要素转移到核心地区,剥夺了周围区域的发展机会,使核心地区域周围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扩大,这是增长极对周围区域产生的负效果。
二是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时间过于漫长。扩散作用是极化作用的反向过程,两者作用力的大小是不等的。缪尔达尔认为市场力的作用通常是倾向扩大而不是缩小地区间的差异,在增长极的作用过程中,如果不加强国家干预,回流效应(即极化效应)总是大于扩散效应。但赫希曼认为,增长的累积性不会无限的进行下去,从长期看,地理上的涓滴效应(即扩散效应)将足以缩小区域之间的差距。1979年布赛尔在其论文《增长极:它们死了吗》中,提出扩散效应和回流效应随时间推移而变化的观点。无论哪种观点,增长极的扩散效应不可否认,扩散阶段前的极化阶段是漫长的也毋庸置疑。然而,要度过这个漫长的时间,落后地区的人民要继续忍受贫困,政治不安定的因素可能增加。对于讲求政绩的政府官员,在短期内看不到政策的显著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对增长极政策的实施起到阻碍。
三是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增长极不能带来很多的就业机会。推动性产业是同主导产业紧密配合的新兴产业,具有很强的技术创新能力,属于迅速增长的企业类型,而且具有较大的规模。推动性产业的性质决定了增长极一般一现代工业为目标,技术装备和管理方法较为先进,因此培育增长极并不可能解决很多的结业问题,而且容易形成“飞地”型的增长极。
四是新区开发给投资带来一定难度。上文已经论述从政府角度增长极政策实施的难度,投资商角度上,增长极一般以城镇为依托,又常不在已有建成区,这些地方交通一般不便,生活服务设施相对较差,投资者往往不愿意为这种新区投资,而基础设施的建设需要政府的投入,如果政府不采取积极的态度,增长极政策的实施困难很大。
五是增长极理论是一种“自上而下”的区域发展政策,它单纯依靠外力(外来资本以及本地自然资源禀赋等),可能造成脆弱的国民经济。在全球化与本地化趋势并存的世界经济中,寻求依靠内力发展地方经济的道路(endogenous regional development),以知识和技术为本的区域发展战略越来越受到很多国家政府的重视

1121265398519.gif

全部回复(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aizideyan
    haizideyan 沙发
    楼主的好东东,要好好学习一下,但是却下不了,到哪儿都有等级啊现在还真是,先顶顶顶顶顶顶顶顶
    2007-12-08 21:20: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hlhxdhlhx
    dhlhxdhlhx 板凳
    象这样理论性的观点始终都有它的弊端。
    2005-12-30 15:49:30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规划漫谈

规划,学术界对其并没有统一的定义,但大致上都同意的是,规划知识分为两种:1,过程(process)2,产品(product)这种两分法影响了近半个世纪的规划理论与实践,而且继续指导这我们当今规划的理论与实践。作为产品(总规,控规,详规,国外是zoning, regulation,comprehensive planning等),“规划由规划专家经过理性的设计而产生”这种思想由来以久了,这也是我们规划的最初本源,最早可以追述到Saint Simon和Comte。 他们认为规划是为大众服务的技术专家的最“合理和优秀”的实践。这种思想一直都很好的流传下来,这就是现代主义规划的本源,它导致的结果就是--规划师是英雄(也是我们十八姐的目标)。人们当时相信这些做决策的规划专家,他们在做公共事务决策(规划)的时候是没有个人主观价值的(value free),是可以完全信赖的为公众服务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