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园林景观资料库 \ 江苏省泗阳县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江苏省泗阳县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发布于:2009-12-09 08:28:09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资料库 [复制转发]
江苏省泗阳县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整治规划
设计任务书

为彰显“滨水城市、运河新城”的独特城市魅力,利用泗阳县丰富的水系自然条件和水资源优势,挖掘水的潜力,展示水的魅力,将泗阳水系环境打造成“流动的水、生态的水、繁荣的水”,早日将泗阳建设成为“以两河风光、楚汉文化为特色,以纺织服装、精深木业和电光源为支撑的新兴中等工贸生态城市”,故编制此次城市水系环境综合治理规划。
一、项目概况
泗阳县位于江苏省北部,隶属于地级宿迁市。泗阳是中国南北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与黄金水道~京杭大运河的结点,是黄河与长江“两水”文化交汇的中端区域,是南京与徐州两大都市圈的叠加地带,处于长三角经济带、沿江经济带和东陇海经济带的交叉辐射区。泗阳交通便利,水陆空交通网络四通八达,京杭大运河横贯东西,是经长江出海的水运通道。
泗阳因水而兴衰,水是泗阳最突出的自然资源,也是泗阳历史变迁的重要载体。泗阳水系丰富,水网纵横,京杭大运河、古黄河、南包河、中包河横贯东西,泗塘河、泗水河、葛东河沟通南北,共同构筑了泗阳城市独特的自然滨水生态系统。
二、规划内容编制要求
㈠规划内容
⒈规划背景及概况;
⒉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分析,在对城区水环境现状分析的同时,尤其要对滨水区的建筑与水系关系现状存在的问题予以分析;
⒊规划总论,包括规划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依据、目标、技术路线等方面;
⒋城市水系规划总体框架;
⒌城市水系沟通、疏通方案;
⒍防灾减灾规划,主要包括水文分析、防灾规划、减灾规划以及实施措施等方面;
⒎城市水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包括水污染现状分析、水污染负荷预测及环境容量分析、生活垃圾治理规划等方面;
⒏城市河道蓝线规划,包括水系的宽度,深度以及两侧防护绿地的宽度;
⒐城市水环境生态景观恢复与建设规划,包括环境生态景观恢复规划、环境生态景观建设规划等方面;
⒑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布局调整规划;
⒒河流文化挖掘与景观游憩控制,包括自然景观与人文资源调查、景观功能分区开发与控制以及河流游憩分区控制等方面;
⒓城市滨水用地功能分区,引导滨水地区功能的有序开发,提升滨水地带土地资源价值,满足市民亲水和休闲需求,促进水上旅游、滨水现代服务业等水经济发展;
⒔城市滨水空间控制与引导,主要是对滨水建筑与水系的关系引导,包括对滨水建筑后退蓝线距离、建筑界面、建筑密度和容积率,以及天际轮廓线等要素提出指导性意见;
⒕城市滨水建筑控制与引导,主要是对沿河建筑的体量、高度、色彩、平面布局、底层控制以及建筑的造型和风格等要素提出指导性意见;
⒖可达性与综合效益分析,主要包括规划实施时序、近期建设工程、远期目标、工程预算和综合效益这几个方面。
㈡规划深度要求
达到专项规划深度,同时对水体、滨水建筑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控制与引导。
㈢成果要求
⒈规划设计成果的内容必须符合规划设计任务书有有关要求和国家有关标准。
⒉规划设计成果包括文本、图纸、附件及相应的电子文件。规划说明书的内容包括现状分析、规划意图论证、规划文本解释等。
⒊设计图纸要求:
⑴城市水环境现状及分析图;
⑵城市水系总体规划图;
⑶城市水系沟通、疏通规划图;
⑷城市水系防灾减灾规划图;
⑸城市水环境保护与整治规划图;
⑹城市河道蓝线规划图;
⑺城市水环境生态景观恢复与建设规划图;
⑻土地开发利用与产业布局调整规划图;
⑼城市滨水用地功能分区规划图;
⑽城市滨水空间控制与引导规划图;
⑾城市市水建筑控制与引导规划图;
⒋文本内容表述应当规范、准确、含义清晰。图纸内容应与文本一致。附件包括规划说明书、基础资料汇编以及专题研究报告等,应准确、完整地阐述设计意图和内容。设计单位将文本、图纸及附件装订成册,并提交为A4的5套,A3的15套。
⒌全部设计成果均应制作电子文件,图形文件采用DWG格式文件,文本文件采用Microsoft 、word6.0以上的格式文件。提交以上电子文件光盘2套。
三、进度与时间要求
㈠准备和调研阶段(4月下旬)
制定规划编制工作方案,现场调研,收集基础资料。
㈡整理基础资料阶段(5月上旬)
对现状资料进行整理,编制基础资料汇编,进行初步方案汇报。
㈢规划方案编制阶段(5月中旬)
中期成果汇报,专家评审决定招标单位。
㈣调整完善规划成果阶段(6月中旬)
中标单位对方案进行深入,组织有关专家对专项规划进行论证,经修改补充和完善后,形成正式规划成果。
㈤规划批复与出版最终成果阶段(6月下旬)
注:本任务书最终解释权归泗阳建设局所有。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园林景观资料库

返回版块

3.37 万条内容 · 8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南昌各高校园林景观设计特征

论文简介: 大学校园规划应由对“物”转而对“人”,“以人为本——表现和展示校园文化和生活”应成为校园规划的出发点和目标。该文以南昌大学前湖校区为例,从设计构思、规划结构布局、多层次交流空间、校园环境、绿地景观等方面对高校校园规划进行了探讨。总结出围合空间具有较强的亲和力和凝聚力,流动的水体和山坡的原生树林,规划设计较好的利用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创造出校园的人文环境。 附件名:20091281260282281510.zip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