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中国建筑史 \ 中国古建筑使用木结构的文化因素

中国古建筑使用木结构的文化因素

发布于:2009-12-05 00:49:05 来自:建筑设计/中国建筑史 [复制转发]
五行学说认为,木为组成五行的要素之一,出于土地,入于阳光,生生不息,乃自然生命力旺盛之象征,它承天之雨露,向阳而长,乘地之养育,入阴而生,即阴阳合和之产物,采用这种材料,是最为合理的选择,乃理性主义哲学思想的必然结果。五行中五气之木气代表四季之春天。木气属阳,是人生少年,是出生、生长和统一的象征。中国人认为,人为万物之灵、天地造化之首,而建筑为人所居,乃天地阴阳相聚之处,即阴阳之枢纽。故而建筑须得天地之气(道法自然),选用木头为主要建筑材料就是很自然的事情了。(摘自〈中国建筑史不应回避传统同文化〉) 文化是不是就是风水、五行等玄说?我倒认为中国人之所以选择木材首先是因为木材结构性能优良,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又便于就地取材。要说文化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木材的材质表现出与人亲近的特性,另外木材的不耐久性,也正好适合中国人不要求建筑永恒的心理。就像梁思成所说的,“建筑就像衣服。。。”,经常换换无妨,经常烧烧也无妨。 luzhongpp wrote:文化是不是就是风水、五行等玄说?我倒认为中国人之所以选择木材首先是因为木材结构性能优良,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又便于就地取材。要说文化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木材的材质表现出与人亲近的特性,另外木材的不耐久性,也正好适合中国人不要求建筑永恒的心理。就像梁思成所说的,“建筑就像衣服。。。”,经常换换无妨,经常烧烧也无妨。文化是不是就是风水、五行等玄说?——我也有这样的问题我倒认为中国人之所以选择木材首先是因为木材结构性能优良——木和石作为建材各有优缺点,而且是互补的,不能说木材结构性能优良在环境未被破坏的古代又便于就地取材——蜀山兀,阿房出,说明那时候环境还未被破坏,就不是就地取材了要说文化上的原因,主要还是因为木材的材质表现出与人亲近的特性——女娲用黄土造人,应该说人与土更亲近才对另外木材的不耐久性,也正好适合中国人不要求建筑永恒的心理,就像梁思成所说的,“建筑就像衣服。。。”,经常换换无妨,经常烧烧也无妨——也许吧,李允鉌说中国人都是急性子,梁先生又加上一条:喜新厌旧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中国建筑史

返回版块

5.11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艺术赏析

离不开生活,同样,生活也离不开建筑。或许在生活中我们与许多事物擦肩而过,再也看不到它,而只要有人生活的地方,便总会有建筑的影子。以前对建筑的认识或许仅停留在赏心悦目上,而当学习了“建筑艺术赏析”才知道,原来建筑也是一门艺术,也需要我们去欣赏,去分析。以下仅就几个方面谈一下自己的看法。建筑的历史甚至可以称之为人类的历史。从远古时代的洞穴居住到筑房,建筑的发展从某一种程度上代表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人类社会的大规模建筑活动从奴隶社会开始,希腊和罗马的建筑文化最为著名,两千多年来一直被继承下来,成为欧洲建筑学的起源。比如希腊雅典的神庙,罗马的角斗场等。其后形成拜占廷建筑体系。10~12世纪,逐步形成罗曼建筑 、哥特式建筑。15世纪初,由于文艺复兴思潮对建筑学的影响,出现巴洛克建筑 。在产业革命以后又出现许多种建筑形式.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