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七七”我们拿什么来纪念

“七七”我们拿什么来纪念

发布于:2005-07-07 09:15:0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今天,7月7日。1937年的7月7日,日军进犯宛平城,卢沟桥事变发生,日本全面侵华开始,中国抗战拉开序幕。我们该拿什么来纪念68年前的“七七事变”?有的媒体,像《新京报》,推出多版面特刊,通过采访大量抗战亲历者,以及回访中国军民浴血抗争的战场,解密尘封的历史事件,以此纪念,这当然是很好的。还有人则写评论建议,将7月7日定为“国耻日”;此前,也曾见到有人建议将“九·一八事变”之日确立为我国法定的“国耻日”,以“警醒国人”。可我总是在期待以更多更实的纪念方式,来纪念值得纪念的“纪念日”。


  几天前的7月4日,美国来了个“深度撞击”,让一个探测器释放的撞击器击中了距离地球4.31亿公里的坦普尔1号彗星。7月4日是“美国独立日”,1776年7月4日,第二次大陆会议在费城召开,《独立宣言》通过,美利坚合众国正式宣布建立。美国选择7月4日来上演太空“亲吻”彗星的大片,而且大获成功,意义非同一般。

  美国人拿“深度撞击”来无声地纪念“独立日”,而在7月7日到来前夕,日本在干什么?有一条“强力”加“努力”的消息,我们不能不关注:新华社转载日本《东京新闻》5日的报道说,日本政府正考虑向俄罗斯提供约90亿美元援助,以建造一条源自西伯利亚油田的输油管道,前提是俄方要优先照顾日本利益,而不是“其他国家”。日本砸下90亿美金,用意很清楚,阻止输油管道通向中国,就是连向中国修条“分支管道”也不行。对此,如果我们只会愤愤然地充当“愤青”,而不知道去做更重要、更紧要、更必要的“奋青”,那怎么行呢?

  日本作为典型的新旧文化并存、菊花与刀同在的“双层文化结构”的国家,有许多让人瞠目的厉害之处,一位深入研究日本的前苏联学者就曾说过这么一句话:“日本人善于捕捉生命运动的最隐蔽的形式。”这句话大有深意存焉!面对人家经济文化实力的强大,在纪念“纪念日”的时候,我们应该反思的恰恰是:我们该拿出什么样的沉甸甸的“实”来!

  无论是在历史文化层面,还是在经济现实层面,我们都更需要务实求真,不必过多地空喊那些愤愤然的口号。早在1987年,上海市高考语文的作文题目是《有感于50年前的今天》,这是迄今为止留给我印象最深的对“七七事变”的一个纪念,虽然无声,却有教益。那时高考还没有像现在这样提前到6月,而开考语文的那一天恰恰是7月7日,1987年距离1937年恰好是50周年,在考场里唤醒学子对我们民族深重苦难的回忆,让中国人民艰苦卓绝八年抗战“战场”上的枪炮声,无声地弥漫于今日的“考场”,这比多少空洞的说教和虚拟的纪念要好上无数倍。

  作为纪念日,有的是喜庆的,有的是耻辱的,有的是传统的,有的是新立的,有的则无关痛痒。现今国人见得最多的,大约是“疾病日”,几乎每一种常见疾病都设立了一个“日”。人的身体健康是重要的,但更要紧的是精神的康健。此时此刻,我的耳际回荡着《松花江上》,那是作曲家张寒晖于1937年7月12日在西安创作的歌曲,是对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侵占我国东三省的血泪控诉,也是一位作曲家对“九一八事变”和“七七事变”的最好纪念——我曾读过一篇文字,忘了作者是谁了,他回忆了自己的孩提时代,懵懂中将“九一八,九一八”听成、唱成“救一把,救一把”,从而让那歌声更加悲切感人,矢志不忘!

  听到了吗,在今天,我们如果真的没有更好的纪念招数,那还不如干脆唱一唱“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唱一唱“救一把,救一把”吧,在心中,在心灵深处!(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
  • zm2207
    zm2207 沙发
    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2005-07-11 10:07:11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eathgod007
    deathgod007 板凳
    还唱啥啊,你没看今天的新闻啊,北京一半的人都不知道七七事变发生在哪天
    你说中国怎么成气候啊
    2005-07-07 09:32: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寻找被遗忘的童年趣事

黑白电视尚未普及,更不知道电脑、游戏机为何物,回味起那个年代的游戏项目,真是单纯、新鲜、健康得能掐出汁儿来,令人怀念。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