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5-07-06 12:55:06
来自:电气工程/防雷减灾
[复制转发]
[推荐]隔爆型电气设备结构与原理
(一)防爆原理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是:将电气设备的带电部件放在特制的外壳内,该外壳具有将壳内电气部件产生的火花和电弧与壳外爆炸性混合物隔离开的作用,并能承受进入壳内的爆炸性混合物被壳内电气设备的火花、电弧引爆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外壳不被破坏;同时能防止壳内爆
炸生成物向壳外爆炸性混合物传爆,不会引起壳外爆炸性混合物燃烧和爆炸。这种特殊的外壳叫“隔爆外壳”。具有隔爆外壳的电气设备称为“隔爆型电气设备”。隔爆型电气设备具有良好的隔爆和耐爆性能,被广泛用于煤矿井下等爆炸性环境工作场所。隔爆性电气设备的标志为“d”。
隔爆型电气设备除电气部分外,主要结构包括隔爆外壳及一些附在壳上的零部件,如衬垫、透明件、电缆(电线)引入装置及接线盒等。
根据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原理,我们知道隔爆外壳应具有耐爆和隔爆性能。所谓耐爆就是外壳能承受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所产生的爆炸压力,而本身不产生破坏和危险变形的能力。所谓隔爆性能就是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喷出的火焰,不引起壳外可燃性混合物爆炸的性能。为
了实现隔爆外壳耐爆和隔爆性能,对隔爆外壳的形状、材质、容积、结构等均有特殊的要求。
(二)防爆措施
隔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在煤矿井下爆炸危险工作场所使用,其使用环境场地狭窄,搬运困难,并有岩石、煤块冒落、撞击的危险,其外壳不仅要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足够机械强度,才能保证设备外壳在发生内部爆炸或受到外物撞击时,外壳不发生严重变形或损坏。为此,常在煤矿井下采掘工作面工作的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必须采用钢板或铸铁构成,但其他零部件或装配后冲击不到的或容积不超过2L的电气设备,可用HT25-47灰铸铁制成。对于I类非采掘工作面用隔爆外壳也可以用HT25-47灰铸铁制成。对于容积不大于2L的外壳,也可以采用工程塑料制成,这种材料具有易成型、易切削加工,比重轻、易于制造等优点,但使用这种材料作隔爆外壳时必须注意到塑料在高温下易发生分解和变形的性质。因此,在具有大量热源和能发生大电弧的电气设备上不宜使用塑料外壳。
隔爆外壳的几何形状是多样的,大量的理论研究和实践证明:在相同容积、不同形状的隔爆外壳中,非球形外壳中的爆炸压力比球形外壳中压力低,即球形外壳的爆炸压力最大,而长方体外壳爆炸压力最小,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是随着容器形状的不同而改变。这是因为随着外形散热表面积的增大而降低了爆炸压力。因此,隔爆外壳以采用长方形外形为宜,这样可以提高外壳的耐爆能力。
隔爆外壳的容积也是设计隔爆外壳的关键。理论和实践都证明:在其他条件都一定的情况下,隔爆外壳的容积与外壳内的爆炸压力无关,容积对压力的影响不大。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就可以在满足设备技术要求的前提下,尽量减小隔爆外壳的体积,既保证了外壳的耐爆性又减小了
体积、减轻了重量,更便于在煤矿井下特殊环境中使用。
一般隔爆外壳大都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空腔组成,且空腔间是连通的,因此在外壳内爆炸性混合物发生爆炸时将会产生压力重叠现象,也就是当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爆炸时,会使另一个空腔里的爆炸性混合物受到压缩,而使压力增高。如果这个空腔再爆,将会出现过压现象,形成多空腔压力重叠,隔爆外壳的耐爆性将受到威胁。因此,在设计制造隔爆外壳时应尽量避免采用多空腔结构,如果无法避免这种结构则应尽量增大各空腔间联通孔的面积。因为多空腔压力重叠的过压大小与两空腔容积比以及连通孔断面积有关。当两空腔容积比一定时,连通孔断面积越大,过压就愈小,从而增加外壳的耐爆性能。另外,外壳的长、宽、高尺寸之比也不要过大,以免造成外壳内的压力重叠现象。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隔爆外壳不但具有耐爆性还应具有隔爆性。隔爆外壳如何实现隔爆作用,这是研究隔爆型电气设备的关键。我们知道,由于加工、制造、使用、维修等方面的需要,无论何种形状的隔爆外壳,都不可能是一个“天衣无缝”的整体,而是由几部分和各种零件构成的。各部分以及零件之间都需要联接,而联接的缝隙势必会成为外壳内的爆炸性产物穿过的途径。如果对这些联接的间隙不作特殊规定和技术要求,那么穿过间隙的壳内爆炸产物就要引燃壳外周围爆炸性混合物,其后果不堪设想。为了阻止壳内爆炸性混合物爆炸生成物引燃壳外周围的爆炸性混合物,就必须在外壳的各接合处,也就是联接间隙采取一些特殊有效的措施,实现外壳隔爆性能。通常把互相联接的接合面称为“隔爆接合面”,简称“隔爆面”。而隔爆面之间的间隙称为“隔爆接合面间隙”,简称“隔爆间隙”。隔爆间隙的大小是隔爆外壳能否隔爆的关键。通常隔爆面是采用法兰连接的隔爆保护方式。隔爆结
全部回复(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抢板凳B.隔爆法兰长度的影响。法兰长度下降;安全间隙下降,法兰长度上升,试验安全间隙增大。当法兰长度从零增加到15mm时,试验安全间隙增长很快。但当法兰长度再度增大时,试验安全间隙只能增大到这种爆炸性混合物的熄火距离。如果再增大法兰面的间隙,爆炸性混合物的爆炸生成物将穿过间隙向壳外周围传播,那么外壳也就失去了隔爆作用。
C.隔爆外壳法兰表面加工粗糙度的影响。法兰表面加工粗糙度只要不影响间隙的宽度,即只要保持法兰表面平整,不会造成间隙宽度畸形,法兰表面略粗糙一些,对隔爆性能没有大的影响。一般认为,隔爆面加工粗糙度达到△3.2就能满足要求,但不能低于△3.2。在保证隔爆面平整的前提下,加工表面略粗糙些,将会降低隔爆壳内爆炸性产物在穿过隔爆间隙时的速度,这对法兰间隙的隔爆作用是有利的,但不能过分粗糙,否则将引起安全间隙下降。
D.隔爆外壳的容积对最大试验安全间隙的影响。在壳内点火源位置一定的前提下,隔爆外壳容积的改变对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影响是不大的。
E.爆炸性混合物的压力和温度对最大安全间隙的影响。爆炸性混合物压力提高,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将下降;爆炸性混合物温度的提高更易爆炸,将会使试验安全间隙下降。
F.爆炸性混合物湿度的影响。随着爆炸性混合物湿度的提高,间隙的传爆的可能性减小,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将随之增大。
G.隔爆外壳内点火源位置对试验安全间隙的影响。对于快速反应的爆炸性混合物,壳内点火源位置对试验安全间隙的影响不大。但对于反应缓慢的爆炸混合物,点火源对最大试验安全间隙有较大影响。点火源位置偏离中心,最大试验安全间隙将随之增大。
(三)技术要求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技术要求如下:
①.隔爆接合面结构参数应符合表1、表2、表3和表4的要求。
表1 I类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
表2 ⅡA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
表3 ⅡB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
②.在平面对平面的隔爆结构中,当法兰长度确定后,法兰厚度的设计选择要保证在爆炸压力的作用下,法兰的变形程度不能影响隔爆间隙的大小。
③.在加工法兰时,对法兰的隔爆面有严格的技术要求。对于圆筒面对圆筒面的隔爆结构,在设计和制造时,要保证其同心度,避免发生单边间隙过大或过小的现象。对于圆筒形活动隔爆结构要避免发生摩擦现象。
④.为了确保隔爆面间隙宽度,隔爆面的防腐蚀措施也是十分重要的。一般采用磷化、电镀、涂防锈油等方法,但绝对不能涂油漆,因为油漆的漆膜在高温作用下分解,将会使隔爆间隙宽度变大,影响隔爆性能。
表4 ⅡC(不包括乙炔)隔爆结合面结构参数
⑤.对于隔爆接合面所用的紧固件也必须有防锈和防松的措施。只有外壳零件紧固后,才能构成一个完整的隔爆外壳,起到隔爆作用。采用螺纹隔爆结构要符合表5规定。
表5 螺纹隔爆结构螺纹的最少啮合扣数、深度
隔爆型电气设备主要包括壳体与盖,但还有一些附属其壳上的部件,主要有电缆及导线的引入装置、接线盒、透明件、衬垫等。
1.接线盒
隔爆型电气设备的电缆和导线的引入装置包括直接引入和间接引入两种。对于符合下述条件的电气设备可采用直接引入装置;①正常运行时设备不产生火花、电弧和危险温度;②Ⅰ类电气设备,功率不大于250W,电流不大于5A;Ⅱ类电气设备功率不大于1kW。间接引入装置是指电缆或导线通过接线盒或插销与电气设备进行连接。对于不能使用直接引入装置的电气设备必须采用间接引入装置,这样才能保证在隔爆外壳内部发生爆炸时,不会发生由于引入装置的不可*而造成传爆事故。无论采用何种方式的引入装置,都必须符合有关的规定,确保隔爆型电气设备的防爆性能。
接线盒是电气设备间接引入的中间环节。隔爆型电气设备的接线盒可采用隔爆型、增安型或其他防爆型式。无论何种型式的接线盒,都应符合通用要求中对接线盒的有关要求。接线盒的空腔与主腔之间要采用隔爆或胶封结构,对于Ⅱ类电气设备可采用密封结构。接线盒内的电气间隙和爬电距离应符合规定的数值。
2.透明件
透明件主要是指照明灯具的透明罩、仪器窗口和指示灯罩,它们是隔爆外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