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从汶川地震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赵 西 安

从汶川地震看结构抗震设计的一些问题-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赵 西 安

发布于:2009-11-09 10:06:09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从汶川地震看结构抗震设计
的一些问题
中国建筑科学研究院 赵 西 安
( 100013 北京 )

提 要 : 从汶川大地震的建筑震害中可以总结不少经验教训。其中包括结构的合理选型和合理布置;加强混合结构的整体性;框架结构的多道设防;框架梁柱和节点抗震设计等
关 键 词 : 汶川地震 地震震害 抗震设计
1 概 述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四川省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烈地震,这
是建国以来波及面最广,损失最大的一次地震。位于震中附近的汶川、汉旺、青川、
北川地区,烈度估计达到10~11度;绵竹、绵阳达到8~9度;远至成都、西安都有
流 震害。震中地区房屋成片倒塌,剩下尚存的建筑也受到严重破坏。
残酷的现实让我们反思:为什么三十年前唐山大地震的震害又一次发生,为什
么相同的教训又一次重演?
唐山地震后我们总结了不少关键性的经验教训,对相关的设计规范进行了
修订。照理说设计中的大问题不应该再失误了,可是三十年过去,历史又再次
重现,在新的汶川地震中还是看到唐山地震的老问题。看来重新认识这些常规
问题还是十分必要。
2
砖 混 结 构
2.1圈梁和构造柱
地震前的唐山大量采用没有任何抗震措施的粘土砖和天然石砌体结构,这种松散的堆积墙体地震中大都飞散、倒塌,剩下来还存在的房子也严重破坏。此后一直强调采用构造梁柱提高砖混结构整体性,防止产生严重震害。但汶川地震中还是发现大量不设构造梁柱的砖混建筑(图1~图2)。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 本帖最后由 jinn00011602 于 2009-11-25 16:53 编辑 ]

1.jpg


1.jpg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全部回复(11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huang_tb
    huang_tb 沙发
    重复发帖,赵老师的想法比较不寻常。特别是刚度理论及承载力判别问题。
    2010-03-24 02:16:24

    回复 举报
    赞同0
  • pfm2001
    pfm2001 板凳
    相当好的资料,相当好的楼主呀!
    2010-02-26 14:55: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0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沉降缝

沉降缝,根据地基规范7.3.2条建筑层数在4~5层,沉降缝宽可以80~120mm;建筑层数在2~3层,沉降缝宽可以50~80mm,本人建议5层及以下区100mm,既满足规范要求,建筑节点也好处理。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