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9-10-29 11:20:29
来自:施工技术/园林景观施工
[复制转发]
“庭院深深深几许?杨柳堆烟,帘幕无从数。……”这是北宋词人欧阳修《蝶恋花》中句,分明描绘出庭院之美。美在景,更美在空间层次。
庭院对于园林来说,其关键在组织空间。大多数的传统园林,都用庭院的形式使园中生园,大空间中生小空间。这种空间之美,符合中国传统的审美情趣乃至哲学思想。内向的富有层次的空间,是园林庭院的空间特征。然而,若要使庭院做得美,做得有情趣,还须重视其手法。
园中之庭院,形状也各异。民居中的院子,供居住者采光、通风,以及组织交通,功能而已;园中之庭院,还应当着重其形式美和空间美。景贵在层次。庭院层次手法,多以廊来组织空间。如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子周围一圈廊,把院北的揖峰轩和院南的石林小屋及其周围空间连接起来,而且使空间有好多层次。另外,也由于此廊,还在院子的西北和东南分隔出更小的院子,里面山石花木,小巧而雅致。
拙政园中部东南侧有玲珑馆,馆前一个庭院,即为枇杷园,园中植枇杷树,初夏时节,果实累累,而且形态入画。此园之西北,一个月洞门,上书“晚翠”二字,人在园中,视线穿过月洞门,可以透过洞门外之柳丛,看到水池对面土山上的雪香云蔚亭。这个景能使人联想起欧阳修的“庭院深深深几许”。
上海豫园,以粉墙分景区,而在每个景区中,又有许多庭院形成景中之景。如万花楼景区,主体建筑万花楼前是院子,两边设廊,西侧通两宜轩,然后有复廊可至方亭、鱼乐榭等处,东侧为曲折的长廊,廊以东分隔出一处狭小的空间,然后经门洞可到下一景区(点春堂)。院南为水池,池南有假山,以此做出许多空间层次。无疑,曲廊对此院的空间美起着不小的作用。游人只知此处景美,不知其所以美,而造园者必须知道其中之缘由。
庭院之美,除了组织好空间外,还须对此庭院本身进行塑造。室外空间的塑造,不外五个方面: 前、后、左、右以及地面。庭院四周之面,须有变化,如果一律用粉墙,未免单调。墙的处理:有的墙在墙前植树;有的在墙下部做贴墙假山,有山水画之意。但这种浮雕式的假山面积不宜做得太大,否则有虚假之感,也比较沉闷;有的墙做高漏窗,这种漏窗不起视线通透作用,只能使实墙面做得略虚一点,使墙面空灵一点。
庭院地面,有的用青石,平铺直叙,有的用砖、卵石等铺出各种巧妙而好看的图案。这种铺地,就是强调这个空间的个性,有的质朴,有的华丽,有的秀雅。
庭院中可适当做水池,使空间有层次。这种水池体量不大,所以宜做得有灵气。池岸处理要曲直相间,如豫园万花楼前的水池,靠院子的岸是方直的,对面与假山相接,自然曲折。
广东的一些名园,十分注意对庭院形象的修饰,不但形象丰富,而且色彩也颇艳丽。如东莞的可园、顺德的清晖园、番禺的余荫山房、佛山的梁园等,都有类似风格的庭院。与江南园林相比,则是两种完全不同风格,也不能说孰优孰劣。而若把广东园林搬到江南,则会评头论足;但若江南园林搬到广东,同样也会评头论足的。广东文化风格,即岭南风格,很有自己的特点,若细细品味,也有很多审美情趣。
园林中的庭院,固然须重视形象之美、空间之美,但更重视其内涵,这就是园林的艺术文化。东汉有“古诗十九首”,其中之一是《庭中有奇树》:“庭中有奇树,绿叶发华滋。攀条折其荣,将以遗所思。馨香盈怀袖,路远莫致之。此物何足贵,但感别经时。”在这里,我们不但能意会到一个富有生机的庭院形象,而且通过这些情节性的描述,令人感受到庭院空间充满着的怀恋和深情。
园林中的庭院,还有好多诗词的描写,更使这里的空间形态情趣无限。如苏州的拙政园中的海棠春坞,院子很小,但却很有文化意境,通过院中的廊、花台、海棠及亭亭如盖的榆树,能使人联想起北宋诗人苏东坡的《海棠》诗:“东风袅袅泛崇光,香雾空蒙月转廊。只恐深夜花睡去,故烧高烛照红妆。”
通过诗词,能意象出庭院的美景。如北宋诗人秦观有《春日》诗:“一夕轻雷落万丝,霁光浮瓦碧参差。有情芍药含春泪,无力蔷薇卧晓枝。”分明表现出一个花团锦簇的艳丽的小庭院,在春雨过后的阳光下,展现出无比清新、色彩鲜美的景观。又如李清照的《如梦令》词:“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这是一处植有海棠的庭院,但此时却已花稀叶盛,刻划出暮春之景,其情意自明。触景生情,情随景迁。
造园者不但须有诗词歌赋的修养,还应具有书画艺术的修养。如苏州怡园入园处,一个小庭院,对面粉墙,墙下一个花台,上植花卉、灌木,置几块单石,似是一幅写意花卉画,意境深邃。山石、池水、林木、花卉、廊庑、亭台,皆能形成画意,美在其中,但造园者须有绘画艺术修养。
全部回复(9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你能不能不要这样,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