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我的五年暖通设计生涯的苦与乐

我的五年暖通设计生涯的苦与乐

发布于:2009-10-12 20:45:12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一眨眼,步入社会已经五年了,在这五年里,我痛并快乐着,把这五年的工作经历写出来,怀缅一下自己的过去......

   在进入大学之前基本不知道“给水排水工程”是干什么的,选择这个专业是为了完成学业上的一个历史使命。虽然在大学校园里只仅仅怀着一份对建筑的朦胧热情,怀着一份从建筑专业被调配失落的心情去完成学业。周边的人常说与建筑配套的专业同样是一门热门职业,出来能顺利的找到一份工作,也许是吧,我只能听天由命的去完成我学涯最后的旅程。其实我也说不清楚,一句话,那糊里糊涂的千禧年高考把我和建筑拉到了一起。

   在大学毕业就业选向的时候,我放弃了市政方向的学习,选择了建筑。随着大学的毕业,我又再次糊里糊涂的进入了一家日本规模算得较大的设计企业工作,并且是一份一个月能拿到税后三千的工作,对于“非典”以后的应届毕业生来说也许算是一份好的差事。虽说是日本低层建筑给排水设计,说是工厂化设计管理,也就是万科说的“像造车一样盖房子”一样去设计。其实每天按部就班的进行工作,很轻松,就像个工厂的领导,看着一件一件的产品生产出来,但发现一件产品都不是自己的作品,都是机器在完成。也许在别人眼里是一份好差事,待遇高、福利全、工作量少、加班还有高于国家规定的补贴,但慢慢的后悔,找个中专生出来也许就能完成胜任。就这样缓缓悠悠的过了半年,像公务员一般休闲的度过了我人生的第一份工作,最终我选择了离开。

   离开了日本企业,发现自己一无是处。也许天生是受苦的命,我阴差阳错的选择了上海一家设计院,一个以建筑配套装饰为主的设计院。在上海这个大都市,两千的工资代表着我重新回归到了农民工的行列。我很迷茫,只能默默的承受着,不敢告诉朋友,不敢告诉家人,害怕大家把我当成傻子,当成另类。也许是我开始喜欢上建筑这个行业,所以选择了它。

   以前听说过“万事开头难”这句话,但有多难,书本上没有告诉我,在半年的摸索过程中我才知道这句话的意思。一进公司,我就好像一个孤雁,无依无靠,大家能教我的仅仅是一个名词,什么叫“装饰”,究竟建筑是什么、设计是什么只能靠我自己去领悟。我是当时公司唯一一名建筑给排水给排水 暖通设计师,也是所谓的专业负责人,但建筑给排水暖通]究竟为何物,对我来说是一个又一个即熟悉又陌生的名字,设计对我来说更是一个遥不可攀的概念。在公司内没有人教我怎么去做设计、怎么去应付工地发生一切事情。第一次真正打开公司前辈完成的图纸时欣喜若然,其实更多的是害怕,但不敢把害怕表现出来,因为我既然选择了设计这行就已经无路可走。也许从小到大后悔这两个字在我的字典里从来没有出现过,但那一刻我真正的后悔了,我没有后悔我选择了离开日本公司,没有后悔选择了这家公司,更没有后悔选择了建筑设计这个行业,我后悔的是在所谓全国排名前十的大学里我既然一点专业知识都没有学到,后悔我白白浪费了人生最宝贵的四年大学时光。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自己,在上海这陌生的大都市内我何去何从?我只能选择继续冒险。我花了一大笔钱买了一大堆规范、设计指导、设计范例,说起来可笑,这是我上大学以来第一次心甘情愿花钱去买书。也许中国建筑有一个比较好的共性,就是“天下设计一大抄”,我模棱两可的学到了一些比较基础的东西。也许是我运气比较好,刚进来半个月公司就叫我独立的去完成一个商场的喷淋、生活给排水设计。这个商场是上海一个标志性的商业建筑,也是公司商场设计的一个里程碑。公司的总工是个比较关照新人的股东,肯给我们这些新人一些尝试的机会,还经常安慰我们宽心、认真的的去应付每一个项目,告诉我们设计的快乐。出于信任,就这样这个项目交到了我的手里。在同学、朋友的帮助下,我终于完成了我的设计。也许是我天生爱动,喜欢接近陌生人,在整个项目施工过程中,甲方专业工程师对我这个新人爱护有加,热心的帮助我,教导我很多关于工程专业的知识,教导我解决工程的方法和方式,让我终身受益。所谓新生牛犊不怕虎,就这样我拿着甲方的钱当试验品的完成了我人生的第一个作品。正如陈总工所说的一样,我在这个项目中享受到了设计的快乐,学到了应付事情的方法方式、学到了与合作单位相处的方法、学到了怎么和陌生人接触和沟通、最主要的是给自己树立了在以后项目设计中的信心,就这样我开始了我真正的人生。

   在过后的日子内不懈的努力和探讨中,我不断的充实了自身的专业知识和现场协调的能力,也得到公司的信任,同时学会了暖通专业的设计,终于在公司内巩固了给排水及暖通两个专业设计的地位。在项目的实施过程中我学会了与业主等合作单位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认识了很多相关专业的设计师,结识了不少厂家。幸运的是在这几年里几乎没有接到任何业主或相关合作单位的投诉,也没有让公司承担过什么责任,同时也让我深刻的体会到了“想让尊重自己就得先尊重别人”的道理。在以后的几年里不断得到公司和朋友的关照下,荣幸的参与并完成很多比较大的项目。

   其实在这几年中,一些业主和朋友给我推荐一些好的公司,一些比现在更好的平台,但每次碰到领导的挽留,每次看到公司忙着不可开交的时候我又选择了放弃,当做一种真心的回报。快意恩仇,这也是我性格的写真,也是我们这些不能做大事人的最大缺点。

   现代设计,不仅仅是前期完成图纸,实施过程修改几次图而已,更重要的是去工地跑跑,去给业主接近实际的问题,哪怕是象征性的跑几次。因为有监理所以没有用心也无所谓累,更不管客户与施工方的态度,因为客户有公司行政在负责,施工有监理负责,我只负责我的图纸及最终的作品让客户满意,仅此而已。也许我从头至尾想做个称职的设计师,也许是被环境所逼,被自己逼吧,整天在工地晃悠。一个人负责两个机电专业设计的工作,在一个标兵行业内工作,一个让人眼羡的光鲜现代职业,毕竟在我们这样年纪不是很罕见的吧,却有了不同的感受。因为我们公司不仅仅是承揽图纸设计,还承揽工程的跟踪服务。所以从头至先尾,从与客户的洽谈到勘察到方案到出图到材料到预算到施工到竣工乃到最后的服务等等我全权包揽,对建筑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一天天成熟,却有了颇多感触。

   在中国这个特殊的国情下,都说做设计师难,其实做装饰设计院的设计师更难,做一名成功的设计师更难,做一名成功的机电设计师是难上加难。
   对于如我般年纪轻轻的设计师而言,与很多业主的沟通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障碍,因为年龄性别往往会影响我在客户心中的经验值和信任度,也只能够抓住机会充分利用自身的魅力处理各项关系。还得接受来自对方领导各层人士对本人与年龄的歧视还有能力的怀疑,需要用大量的精力与时间来证明自己,有时候却还徒劳,这便是无奈中的无奈,改变的只有自己,改变别人却好难,也许只有在设计中才可以找到些许平衡。很多的业主都高高在上,一副不可一世的面孔,设计师往往就是龟孙子,一个小问题你就乖乖的跑去解决,一个电话你就立马赶过去,雪花般飘来的投诉经常让设计师透不过气来,这是来自客户方的无奈。

   可工程不止止于客户,如若进行中,还得与来自与材料商、施工方、监理方等的接触,需掌握当地材料行情,不断的跑市场,不断的了解市场,整天大包小包的往工地跑。施工方却是一大难题,因为工头这方全是多年做这行的,仗着经验丰富或多或少会有些难以驾驭,我做不到大呼小叫,也确实非大呼小叫可以了事。那么我和施工方只用两个字“互让”,而且这“互让”字用多了,我确也觉得我真的是在降低我们这些设计师的身价,浪费了业主的金钱。

   中国的设计师很悲哀,业主也很变态,想要完善的设计又给我们少得可怜的设计周期,所以我们只有乖乖的选择了加班。其实在加班对于任何设计师来说其实一点都不陌生,每逢正次出图、招标前夕、项目大型调整、现场赶进度的时候,经常是于一段时间的不休不眠的加班才能告终工。周末节假日往往对我们设计师来说是很奢侈的东西,特别是五天半的工作经常让我喘不过气来,人的生活质量也相应的降了下来。

   在五年的工作过程中,我对建筑的爱好也在不断的发生变化,我渐渐的发现我的兴趣已开始慢慢往现场管理方面偏移,也许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选择离开设计行业,选择现场管理方向去发展,但有一点是肯定的,我会继续我的建筑人生,哪怕是苦并快乐着。累着苦着却也因此快乐着,因为有梦就有快乐,哪管过程辛与酸,因为相信有付出就会有回报。
   让我们继续我们的梦想,让我们的人生更丰富,努力吧,朋友。
  
  声明:本文转载自 暖通吧王茜的个人日志,转载请保留出处.

[ 本帖最后由 jiangshanglang 于 2009-10-24 23:28 编辑 ]

全部回复(63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nylyd
    nylyd 沙发
    我要不要转行去做设计啊,我找了个工作,中间有个做设计的面试,我去了,领导有点生气,去了之后发现不是做设计的,又回来了,然后又有个小设计院给打电话,我觉得不能再反复了,就没去,不知道以后还有机会做设计没了
    2014-10-27 17:31: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colingu
    colingu 板凳
    楼主很棒,学习ing!
    2014-10-26 17:15: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2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嵌入式解决方案专家出手,MSP430创新教学再添新标杆

近日,嵌入式解决方案专家利尔达科技与中国计量学院合作重点项目之一的全日制大学生嵌入式培训班已经顺利结束第一阶段教学。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利尔达科技董事长陈贤兴先生提出的"3+1"教育和"2+X"教育模式在整个电子行业引发了关于如何培养电子行业高、精、尖人才的热论。 传统教育的困惑与创新 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高校的人才培养却愈来愈深地陷入怪圈:一方面企业需要大量的人才;另一方面大学毕生就业难,使高校信任度下降,人才培养作用骤减。在这个技术高速更新换代的行业中,用人企业要求高校提供的不仅仅是一个理论型的毕业生,而是更可信、更实用、更有价值的能实际解决问题的实践型人才。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