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欢
学名:Albizzia julibrissin
英名:Silktree Albizzia
属豆科,合欢属,落叶乔木。
合欢,对光和热都敏感,每到夕阳西下,一对对的羽状复叶就慢慢靠拢,次晨才渐渐分开,在炎夏的午后,有这种现象,但不如夜里的紧贴,故又名夜合。又名马缨花、青裳。树冠开展呈伞形。合欢树和含羞草一样,一对对小叶昼开夜合,所以叫做合欢花或夜合花,也叫夜合树、马缨花、绒花树。夏季开伞房状花序,具缨状半白色半粉红色花缘,酷似“马缨”。合欢历来被认为是一种吉祥的树,合欢的叶每当夜色来临,它的叶片两两相对,合抱在一起”,又名夜合花。
科属与形态:高达16m。枝条疏生开展,叶为偶数2回羽状复叶互生,小叶刀剑形,叶背中脉处有毛,总叶柄长35cm,羽片4-12对。头状花序,合瓣花冠,多数,细长之总柄排成伞房状,腋生或顶生;萼及花瓣均黄绿色;雄蕊多数,散垂如丝,形似马缨,花色黄白或淡红色。如绒缨状。花丝粉红色,细长如绒缨,花期6-7月。荚果扁条形,长9-17cm,9-10月成熟。
夏季开花,头状花序,皱缩成团,合瓣花冠,雄蕊多条,散垂如丝,形似马缨,花色黄白或淡红色,花细长而弯曲,长0.7~1cm,淡黄棕色至淡黄褐色,具短梗。花萼筒状,先端有5小齿;花冠筒长约为萼筒的2倍,先端5裂,裂片披针形;雄蕊多数,花丝细长,黄棕色至黄褐色,下部合生,上部分离,伸出花冠筒外。气微香,味淡。
原产及分布:产于亚洲及非洲。我国华北、黄河流域以南各地均有分布。
习性:性喜光,稍耐阴。耐干旱和瘠薄土壤,适生于平原肥沃湿润的沙壤土和石灰岩山地。浅根性。树皮薄,不耐暴晒,否则易开裂。耐干燥、瘠薄。对土壤要求不严,好生于湿润之地,但不耐水涝。生长快,但易自低处分枝,且萌芽力欠佳,树冠常偏斜,应注意整形修剪技术。
繁殖与栽培:主要用播种法繁殖, 10月采种干藏,翌年3月高床条播或拢播,播前10天用70-80℃热水浸种24小时,次日换水一次,第3天捞出,混等量湿沙,堆于温暖背风处,厚约30cm,上盖稻草、麻袋等以保湿润。保温10天左右播种。移植大树,行以强剪,植后立支架,适时灌水,注意雨季排涝。定植后应注意对腐朽病的防治,该病多由断枝处或伤口侵入,引起树皮流胶或表面十分粗糙。定植后加强管理,5?6年生苗可开始开花。
观赏特性及园林用途:合欢树姿优美,绿荫如伞;叶清奇雅致,盛夏绒花满树,有色有香,是美丽的夏季观花树种,能形成轻柔舒畅的气氛,宜作庭荫树、行道树、植于林缘、房前、草坪、河滨、山坡等地。非常适宜作公园、机关、庭院行道树及草坪、绿地风景树,5年即可形成绿色走廊。是夏季主要的观赏花树。
经济用途:是一种优良的观赏和药用树种,树皮、花可入药,能安神、活血、止痛。嫩叶可食,老叶浸水可洗衣。
具根瘤菌,对有害气体抗性强,抗烟尘和二氧化硫。
其木材纹理直,质地细密,经久耐用可制家俱、农具、车船用。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回复 举报
〖药材及成分〗
含合欢甙、皂甙、鞣质等
〖药性功效〗
安神,解郁,活血,消痈肿。经试验有强壮、兴奋、镇痛等作用。 临床用于:
1.神经衰弱、虚烦不安、失眠健忘等:合欢皮、夜交藤各30g,柏子仁、白芍、丹参、酸枣仁各9g,龙齿15g,水煎服。
2.跌打损伤、骨折肿痛:合欢皮30g,当归、红花、川芎、赤芍、乳香、没药各9g,水煎服或用本品捣烂酯调,局部外用。
3.肺脓疡:合欢皮、鱼腥草各30g,桔梗、连翘、白蔹各9g,芦根15g,水煎服。
4.痈疽疮疡肿毒等:可与其他清热解毒药物配伍应用。
〖临床应用〗
9—15g,水煎服。外用适里。 [附]合欢花:即合欢树的花。亦称夜合花。其性味、作用、用量与合欢皮同。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