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设计 \ 绿色建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

绿色建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

发布于:2009-09-04 22:47:04 来自:建筑设计/绿色建筑设计 [复制转发]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叶青院长既是国有科研企业的掌舵人,又是一位在建筑设计特别是绿色建筑设计领域中有很深造诣的专家、建筑师。我们近期有幸采访了她,得以就近聆听她对当前绿色建筑发展的一些看法。





叶青院长

记者:有人一直存在误区,觉得绿色建筑就是高成本的建筑,是很多高新技术的堆砌,请您结合您的经验谈一下看法?

叶青:绿色建筑的成本不是指一次性建造成本,而是全生命周期的成本,其中包括运营成本和未来维修、改造、拆除的成本,以及环境和资源的成本。国外研究资料表明,在建筑50年的使用周期里,一次性的建安成本占25%,75%的花费消耗在漫长的使用过程中。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建造成本按一次性交易成本计算,这成为发展绿色建筑的阻障。

我们必须客观地看到这层阻障。首先,政府应采用激励政策平衡环境成本和运营成本的利益关系,因为按一次性建造成本计算,对于开发低运营成本建筑的开发商来说并不公平。其次,从技术层面寻求破解这层屏障的方法。绿色建筑绝不等于贵的建筑,绿色建筑的初衷在于降低资源的使用量,而造价本身是资源量的标志,高造价意味着资源使用总量高或采用的资源单价高,也可能是使用了稀缺资源。目前不少高成本很大程度上是没有遵循绿色建筑的本质所导致的,许多建筑的设计是按高耗能、高资源消费、高排放的生活和运营模式走的,再使用高科技的设备、产品和系统将超高部分降下来,当然会带来高投入。其实,设计回归建筑本质,以创造性的思维投入绿色实践未必都会带来高额造价,我本人和我们团队一直在努力。我们做过每平方米两千余元造价的“绿色”廉租房、安置房,也做过每平方米四千余元造价的“绿色”高层办公楼,无不结合中国的特点、当地的环境条件,重视项目的适宜性、实用性。我院曾经做过300万平方米的住区入户调查,针对每个项目的具体情况和客户的满意度进行随机抽样调查,我们发现,在采用的100多项工程技术里,75%与设计和运营管理有关,25%与高科技技术设备有关,再次验证了二八理论,即八成的收益来自两成的成本。所以,我们院强调规划设计阶段对绿色的贡献,将之作为突破口。在以普通造价实现绿色目标方面,我觉得办法总比困难多。

记者:中国地域广泛,气候分区较多,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要因地制宜,请您以深圳为例谈一下适宜深圳的节能技术。

叶青:对建筑节能而言,最重要且必须遵守的是气候适应性原则,简单说,就是一个气候区的节能技术和研究结论不能照搬到另一个气候区。

深圳属夏热冬暖地区,具有夏季漫长、冬季短暂,长年气温高、湿度大,气温日较差小,太阳辐射强烈,盛行季风,主导风速大等特点。针对这些气候特点,在进行建筑节能设计时,应考虑热传导、通风、遮阳三者的综合节能效果,关键要点在于遮阳和自然通风,围护结构隔热保温应与其良好配合。

遮阳的措施主要分为三类,包括利用绿化的遮阳,结合建筑构件处理的遮阳以及专门设置的遮阳设施。在总体规划和方案设计时就应在平面布置和立面处理上避免炎热季节的直射阳光照射到房间内,充分利用建筑自遮阳、建筑构件遮阳及绿化遮阳。常见的有:加宽挑檐、设置百叶挑檐、外廊、凹廊、阳台、悬窗等。当这些措施还不能满足遮阳要求时,采用专设的遮阳设施。在遮阳设计时应根据具体要求,同时注意通风、自然采光和防雨、防台风等问题。

自然通风是当今建筑普遍采取的一项改善建筑热环境、节约空调能耗的技术,采用自然通风方式的根本目的是取代或部分取代空调制冷系统。平面布局、建筑体型、窗户位置与尺寸、室内空间分隔都是影响自然通风的设计因素。现代计算流体力学CFD(Computating Fluid Dynamics)技术可以模拟气流分析和风洞试验,为建筑师的创作提供了辅助设计手段。

在建筑门窗、墙体、屋面、地面四大围护部件中,门窗的隔热性能最差,其能耗是墙体的4倍、屋面的5倍、地面的20多倍,约占建筑围护部件总能耗的40-50%。夏热冬暖地区主要从加强门窗的隔热性能、门窗内外的遮阳措施、改善保温性能,控制建筑朝向及窗墙面积比等方面来提高门窗的保温隔热性能,从而达到节能的目的。

建筑节能设计是一种创造性活动,它的基本途径是整体综合设计。建筑师应该从规划设计入手,在方案阶段开始对节能进行整体设计,而不仅仅是通过热工指标的计算来满足节能设计规范的要求。

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设计手段和方法也日新月异。计算机模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建筑设计中,从而使过去单纯满足规范条文的规定性设计走向了直接与工程项目联系,以综合各方面具体条件优化方案为目的的性能化设计。建筑节能的设计也不例外,能耗模拟、自然通风和日照模拟等手段对提高建筑节能设计水平起到了十分积极的作用。

记者:作为一名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建筑师,您觉得建筑师在推进绿色建筑发展中承担何种责任?您认为我国绿色建筑领域发展的最大障碍是什么?

叶青: 不管是在建筑节能还是绿色建筑上,设计环节起到的作用都是举足轻重的。绿色建筑的出现是建设行业的一场革命,它未来一定会改变我们现存的既有模式。它可以从四个环节进行控制——观念、设计、实施技术和运行管理,越在前端加以控制,建筑对资源的消耗量越少,对项目的可持续贡献越大。从这道理上来说,设计就是重中之重,是以较小的成本代价最大限度控制资源、能源消耗量,以最小投入满足使用者对适宜的高舒适居住环境的追求的关键环节,可以说是节能“性价比”最高的环节。











在一个典型项目中,通过设计实现建筑节能主要体现在“精”、“宜”两方面。所谓“精”,就是将常规设计、常规技术做精做细,从定性判断走向定量验证;所谓“宜”,是指紧密结合项目需求和地域气候特征,将四新技术应用适宜化,形成项目自身个性化的技术路线。“精宜之道”需要在工作模式上进行改变,比如数字化的设计手段、持续化的效能验证等。

如果说到国绿色建筑领域发展的最大障碍,我认为绿色建筑能否持续、健康发展取决于两点,一是观念更新,二是系统发展。观念的更新要求走出认识上的误区,包括前面讲到的对全生命周期成本的认识。从我们的实践和调研来看,其他误区还包括戴“绿帽子”、做技术冷拼、重硬轻软等方面。与此同时,发展绿色建筑是个庞大、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在技术、政策、市场等方面齐头并进,也就是“配套改革、整体推进”,而这又从根本上有赖于全社会的共识和正确的观念。

记者:深圳绿色建筑协会成立以后做了哪些工作?近期的工作重点有哪些?

叶青:近几年,我院以促进行业的发展进步为己任,参与了多个社会团体,承担起更为广泛社会责任,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是其中的一个。

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自去年12月8日成立以来,在主管单位和相关职能局的领导和指导下,在国家建设部和深圳市政府的指导下,积极开展相应的工作,发挥会员单位的积极性,努力通过协会这个平台,牵引行业关注绿色建筑、建筑节能,为企事业单位提供技术支撑和贴身服务,为政府提供绿色建筑发展建议、数据支撑和咨询服务。

2009年上半年,在协会秘书处的组织召集下,协会在会费收取、专项调研、会员发展、论坛交流、会员调研、网站建设和人员招聘等几方面取得了重要进展。在专项调研方面,2008年12月至2009年1月,协会与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深圳市建设科技促进中心联合,接受了深圳市建设局委托的《深圳市太阳能产业和建筑应用现状与发展研究报告》的调研和起草工作,并圆满完成任务。为扩大影响,促进交流,协会主办了国家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副部长仇保兴专题学会报告会,反响热烈,协办了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以“绿色城市”为主题的“建科大讲堂”、第五届国际智能绿色建筑与建筑节能大会暨新技术与产品博览会。通过这些活动,协会在行业内的影响越来越大,并吸引了众多单位和个人的申请加入。目前,协会的机构建设日益健全,工作的开展日益步入正规化,为往后工作的开展夯实了基础。

总的来说,协会近期的任务主要是普及宣传绿色建筑,让更多的社会大众关心绿色建筑,整合更多的社会资源,开展一系列的相关活动,包括大型的专项交流、学术交流活动,以及调研、对现状进行研究,并出台相应的行业规范的措施等等。

记者:您对我国绿色建筑、建筑节能发展趋势及前景有何看法?

叶青:绿色建筑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的一场革命,对人们生活理念的变革和行业发展、管理、技术更新都将产生深远影响,同时也会引发新的产业。

绿色建筑是现代高新技术产业和传统建筑业结合的产物。发展绿色建筑,将直接带动传统行业的发展,促进建筑业的结构调整与升级。不仅新建建筑需要应用新材料、新设备、新技术,同时既有建筑的绿色改造也是巨大的市场,可以有效扩大内需。

人物简介:女,高级工程师、国家一级注册建筑师,

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院长、深圳市绿色建筑协会会长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绿色建筑设计

返回版块

4.25 万条内容 · 1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建筑节能 利国利民

建筑节能 利国利民时间:2009-07-27 09:36:21 作者: 来源:攀枝花日报建筑节能是国家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教兴国战略的一项重要举措。当前我国节能减排任务十分艰巨,据相关资料记载,我国建筑总能耗约占社会终端能耗的20.7%,由于建筑围护结构保温不良、采暖空调系统及配电系统效率不高、运行管理不善等多种原因,建筑平均能耗是欧美发达国家的2-3倍,特别是大型公共建筑,是建筑能源消耗的高密度领域,这类建筑能源浪费现象较为严重,具有很大的节能潜力。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