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结构 \ 混凝土结构 \ 二问江欢成院士——3000吨的侧压力从何而来?

二问江欢成院士——3000吨的侧压力从何而来?

发布于:2009-07-17 15:47:17 来自:建筑结构/混凝土结构 [复制转发]
二问江欢成院士
—— 3000吨的侧压力从何而来?

“一问”已经发表一周,未见答复,只得再提“二问”。

据上海市政府在新闻发布会上专家组成员、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技术总监顾国荣大师说:“第二次堆土是造成楼房倒覆的主要原因。土方在短时间内快速堆积,产生了3000吨左右的侧向力,加之楼房前方由于开挖基坑出现凌空面,导致楼房产生10厘米左右的位移,对PHC桩(预应力高强混凝土)产生很大的偏心弯矩,最终破坏桩基,引起楼房整体倾覆。”

在新闻发布会上,与会专家的发言,即使不是“结论”的补充意见,也是对“结论”的注释。当我看到专家组副组长、勘察设计大师顾国荣提出堆土产生3000吨侧压力的报导后,首先感到震惊,继而感到迷茫。

堆土如果不受环境限制,可以一直往上堆,松散的土体也随之向下滑溜;此时如果停止堆土,散土也就不再往下滑溜;土坡稳定后,可以明显的看出土坡有一个坡脚,坡脚与地面的夹角就是休止角(或称作安息角)。

如果再继续往上堆土,坡脚向里延伸到楼房的墙角,向外延伸到河边,再也无法往上堆了;如果再堆,向南就会把大楼的门、窗堵死,向北就会滑落到河里。这就是极限,再也堆不上去了。

在休止角以内的土体只有向下的压力,没有向旁边的侧压力。所谓的侧压力,只能是休止角以上的地基土和地面堆土才会产生侧压力。3000吨的侧压力从何而来?

高楼基础如若按“高规”的要求设计,大楼自身重量产生的稳定力矩,远远大于侧压力产生的倾覆力矩,堆土产生的侧压力根本就不可能把大楼推倒。但是,如果高楼的基础底面在地下车库地面以上,问题就大了。很小的侧压力就足以把基底下的土体,从稀稀拉拉的桩缝中挤走。

预应力管桩是一种摩擦桩,当管桩有一段失去桩周土时,管桩赖以支承的摩擦力就下降,就会下沉。靠近地下车库一侧的管桩首先失去一段桩周土,带头下沉,大楼随之向地下车库基坑的方向倾斜。在侧压力的作用下,大楼基础以下的地基土不断流失;大楼不断向基坑倾斜;管桩不是支承桩,也不是抗拔桩,由量变到质变,远离基坑一侧的管桩首先被拔断,然后逐根被拔断,大楼最终倾覆。

在河床一侧,休止角以上的地基土和地面以上的堆土,产生的侧压力把河堤挤垮。可见,防渗墙的垮塌不是楼房倾覆的原因。

以上就是我对侧压力的理解,怎么也不可能有3000吨侧压力。如有不妥之处,请江欢成院士、顾国荣大师指正!

树有根、草有根、宝塔有地宫、电线杆也有插入深度,就连驰骋球场的姚明也有一双大脚掌。这么一幢13层大楼,根基那么浅,仅有几十根空心管桩,如何能确保住户的安全?

“原结构设计经复核符合规范要求”,不知道专家们是怎么复核的,设计明显不符合规范要求,怎能就轻易下此结论?冤有头债有主,是谁的责任就是谁的责任。不要造成冤案,以后再来“平反”。

不查出“原因”背后的原因,其后果将导致第二幢、第三幢高楼倾覆。

周果行 2009年7月10日



周果行老师能站出来署实名为购房者说话已经是莫大的勇气了,是我等结构工程师之楷模,再有胆敢进行人身攻击者,封其论坛id!
------结构区管sxj20289558


[ 本帖最后由 sxj20289558 于 2009-7-28 21:25 编辑 ]

全部回复(70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捣糨糊
    捣糨糊 沙发
    江老也是人,他绕不过中国盘根错节的关系网
    2016-02-26 16:37: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八大金刚
    八大金刚 板凳
    周果行,何许人是?
    2011-04-26 18:58:2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混凝土结构

返回版块

140.16 万条内容 · 2103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非抗震区乙类建筑需要设防吗

非抗震区乙类建筑需要设防吗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