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环保工程 \ 水处理 \ 关于ANAMBR第四代厌氧反应器的说明已经个人对厌氧的认识

关于ANAMBR第四代厌氧反应器的说明已经个人对厌氧的认识

发布于:2009-07-02 18:14:02 来自:环保工程/水处理 [复制转发]



从事工业废水厌氧处理已有超过15年的经验,十年前曾发布的一点心得,在十年之后再做一些补充。


之前曾说过:


对于任何类型的厌氧处理系统,其关键之一在于是否能够有效分离厌氧工艺出水和产生的沼气,而同时还要确保厌氧污泥能够被保留在厌氧反应器内而不流失。因此,由不同的有效的气液固三相分离技术开发出来大量不同的厌氧工艺技术,例如UASB(上流式厌氧污泥床),EGSB(颗粒污泥膨胀床),IC(内循环厌氧反应器),Hybrid(上流填料式厌氧反应器)等,每种厌氧反应器系统都有其独特的气液固三相分离系统。


是的,厌氧处理工艺不同的基本在于“三相分离器”的形式不同,所有以产沼气为目的的厌氧工艺的核心“厌氧微生物”没有什么不一样,也许有声称“专有”“高效”“特定”等词汇描述的厌氧微生物,但个人认为并不具备商业化或解决大部分工程需要的价值。


ANAMBR厌氧膜生物反应器是具有其他厌氧反应器无法比拟的优势,但是十年前我并没有现在这样的体会。ANAMBR工艺具有其特定的适用环境,并不是一个万能的厌氧工艺。万能的厌氧工艺还是最原初的CSTR和Gatze Lettinga 教授的UASB。


国内厌氧技术的推广和应用要感谢Lettinga教授以及国内著名厌氧技术的研究学者,如贺延龄教授、唐一先生、哈工大王爱杰教授等著名学者。同时也要感谢国际著名的厌氧技术公司如荷兰Paques,荷兰Biothane等对中国厌氧技术的发展、应用和推广做出的巨大贡献,也是他们为国内培养了大批的技术应用、运行人才。国内很多厌氧公司正是在此基础上,得到了灵感,把握商机,创建了一批成功的企业。


然而,近十年来,关于厌氧技术的发展,我个人觉得国内并没有出现让人眼前一亮的新发展。我看到的是:厌氧技术就是“IC”,这是我目前最大的体会,也是为什么国内厌氧没有创新的原因。放眼国内厌氧处理企业、科研机构,都以是IC专家为荣。殊不知IC也有其适用条件,并不是所有的废水都可以使用IC工艺。对于那些招标就招IC的企业,我想也许这并不是他们的本意,因为在他们的概念里,IC就是厌氧,就是高科技。


前些时间,看到罗镇宇先生的一篇文章,说:创新不是往前走,而是要往回走,回到最根本的东西。我认为这同样适用于我们厌氧技术工作者对厌氧的认识。IC是在UASB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解决了占地和高效的问题。然而我们在没有对UASB充分认识以及对我们厌氧处理对象需求的了解,就一蹴而就大量研究和制造IC工艺,也许企业是赚到了钱,但是厌氧技术PA却没有因此而有显著的发展,超越PAQUES的IC应该不多见。而我认为,UASB和EGSB厌氧工艺,以及足够满足国内对厌氧工艺的要求,这才是厌氧最根本的工艺。


任何的废水处理工艺,都有其最根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许有些暂时还没有找到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厌氧工艺亦是如此,市场上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厌氧工艺和反应器形式,而很少有最根本的、初级的厌氧形式,“眼高手低”是这个领域存在的普遍现象。


鉴于个人对厌氧的一些认识,我和我的合作伙伴未来会在低负荷厌氧领域做一些工作,也希望和大家共同探讨和分析。如果有些观点大家不认同,也希望共同交流。


上海复森环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michael@biowe.cn





  • yj蓝天
    yj蓝天 沙发

    任何的废水处理工艺,都有其最根源的问题和解决方案(也许有些暂时还没有找到最经济的解决方案),厌氧工艺亦是如此,市场上有让人眼花缭乱的各种厌氧工艺和反应器形式,而很少有最根本的、初级的厌氧形式,“眼高手低”是这个领域存在的普遍现象。

    2021-07-30 06:41:30

    回复 举报
    赞同1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处理

返回版块

41.93 万条内容 · 1379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初沉池

现在碰见一个含煤污水的处理工艺,其污水来源为输煤栈桥冲洗排水、煤堆场雨水及输煤系统防尘排水、长江水。工艺为初沉+絮凝沉淀+过滤+消毒,然后回用防尘喷淋和消防,初沉池选用什么工艺好呢,我选用的平流沉淀池,是否有更好的选择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