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于:2009-06-25 14:24:25
来自:园林景观/园林景观实景
[复制转发]
EDSA作品
整个山水文园项目包括已经建成的山水文园一、二期及四路通住宅小区。四路通住宅小区东临东四环隔离绿化带;北侧以弘燕路为界;西侧是一条从西北到东南走向的河流——萧太后河;南侧是一些现状用地。由于萧太后河和东四环路有一定交角,因此整个地块有点像一个倒三角形。在小区的中部一条L形的城市支路将小区自然分成A、B两个地块。
四路通住宅小区总用地约1.8公顷,地上建筑规模约35万平方米;建筑形态以12层左右多层及小高层板式住宅为主,点缀少量18层左右塔式高层;总体容积率约1.88。本次工程完成一期A区部分约12万平方米。在接到项目时开发商要求总体规划上必须两个区一起设计统一报审。
“仁者乐山,智者乐水”。从唐代王维建屋于自然山水的“辋川别业”,到明清以苏州园林为代表的城市私宅园林,人们对“山、水”的喜好,自古以来就溢于言表,并付诸于自己的行动中。园林山水不但承载了人们的生活,更表达了主人的志趣。而今,快速发展的现代化城市似乎使那种“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闲情逸趣离我们越来越远了。蜗居于大城市钢筋混凝土森林中的人们,更是对“山与水”有着难以用语言表达的情怀。
山水文园项目正是洞窥了人们这种萦绕梦乡的情感,迎合了现代人的这种心理需求,一推出便吸引了众多关注的目光。“山水文园”的名字在开发商、设计者和购房者中引起很大的反响。在已建成的一、二期工程中,自然起伏的宅间绿地、环绕全区流过首层每户门前的潺潺溪流、蜿蜒曲折的园林化道路对人们的吸引力远远超过了豪华精装修+全套家电的物质诱惑。高出同地域其他楼盘1000多元的昂贵价格也不能阻挡购房者的脚步。一、二期的成功给我们形成了很大的压力。我们承接的山水文园三期(四路通住宅小区A区)工程无论是自己还是开发商都需要较之前两期有所提高;而且虽是一个大社区,四路通住宅小区的地理位置却不像原先两期靠近东三环路,而与东四环路接邻。相互间有五、六百米的距离,如果没有独特之处,也很难吸引购房者舍近求远。
“大山水”理念
虽然,我们先期只做四路通住宅小区A区的深化设计。但根据开发商的要求需对整个四路通社区进行规划。我们提出了一个全新的规划理念按笊剿薄:挝健按笊剿保渴紫取吧剿北旧硎嵌栽剿脑袄砟詈蜕杓频某邢6按蟆本褪窃杓评砟畹拇葱掠胩嵘!按蟆笔墙现谝欢期的小溪潺潺和假山堆叠而来的。一二期中无论中心绿地的假山山体景观,还是蜿蜒曲折的溪流景观更多的是一种纯景观的语言,是建筑完成后的景观改造或美化设计,即“建筑中的景观”。而本期的“大山水”理念来源于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的统一,二者并没有设计的先后与主次,密切结合贯穿整个设计的始终,即“景观中的建筑”?/P>
首先是从改造地形的大势开始。总体规划布局上将地形改造成东北高、西南低、中部最低的盆状。“盆”的底部也就是整个社区中心造就一个近5000平方米人工景观湖。湖景成为整个社区的核心,其他局部景观设计均是在这个核心的统领下。建筑形态也因湖景而改变:①改变原山水文园设计中纯板楼的建筑形体、围和空间模式,而加入点塔式的楼座元素围绕在湖的周围,提供了新的开放式的建筑、景观空间;②单体户型不仅考虑采光与通风,视野尤其是景观视野也对户型的结构与布局产生影响。当然,对地势的改造不是单纯哗众取宠地人为造景表演。从总图上我们能够看到,整个四路通住宅小区的东侧是东四环快速干路;北侧是社区外出的主要城市联络线——弘燕路;中部一条L形城市支路将整个地块割裂开来。整个社区受到太多市政路的影响,地块零碎;消除市政干扰提高内在品质势在必行。而抬高东北侧的地势、以及在四环隔离绿化带上堆山能有效的阻隔市政干路对社区内部的影响。用地西侧贴临萧太后河是不可多得的自然景观,降低地形可以最大限度的亲水并加强园区内人造水景于自然水系间的联系。通过与市政工程协商,使社区中部的市政支路跨越过中部人工湖,连续的湖面和溪流使原本被割裂的A、B地块统一在一起。如此因地制宜的设计构思又何乐而不为呢。
山:
调整地形进行堆山与挖湖,还可以解决部分土方平衡问题。东侧四环代征的绿化隔离带为挖土的堆放及换位提供了场地。园内景观堆土填方完成后剩余土在隔离带内打造了一个山地公园。用地北侧邻弘燕路地带,堆山产生巨大高差不能简单的通过挡土墙的方式解决,而且沿街亦有很高的商业价值。因此,我们在北侧住宅楼下设计了一层连续沿街底商。底商入口朝北开向市政路,争取最大的商业价值。园区内部与市政路的高差使得底商对内来说成为半地下建筑,商、住地自然分离,大大减少相互间干扰。堆土产生的坡度:①改变了平原型城市住宅小区的特点——住宅入口在同一标高上。沿地势变化高度的住宅入口为入住的业主提供一种专属感和独特性。②为水系的自然流淌提供了依据。
水:
水构成整个山水文园项目的重点。本案较之山水文园前二期多了一条重要的自然水资源——萧太后河;园区内部蜿蜒曲折流过首层每户的人工小溪仍是前二期水系设计的延续;在本案设计中又加入了新内容——人工湖。人工湖的产生一方面有前述土方平衡的要求,另一方面也是对前二期水景设计的一个改进。在这一期,我们为水景编了一个故事:在东侧隔离绿化带的山顶打造了一个水的源头;水溪顺自然地形在园区内蜿蜒而下汇于中部的人工湖,构成一个中心水景;最后再向低处流直至汇入萧太后河,形成一条完整的水系。这条水系为业主提供的愉悦不仅是视觉上的,更是一种“灵动”的体验:“流水不腐,户杼不牍”也是一种寻根溯源的快乐:“为有源头活水来”。这样使萧太后河不仅成为小区的外部视觉享受而且成为小区成为内部景观的一部分。
设计“以人为本”的理念
“以人为本”一直贯穿于整个设计之中。在总体规划上,外围以较封闭的板楼围合为主,内部围绕中心景观湖布置开放式的高层点塔。既减少外围环境干扰又使内部美景能为更多的住户来享受。每个楼单体形态也因为位置,朝向各自不同。一切均以强化建筑与环境的结合为主,以保证住户最大的景观利益和最佳的居住品质为本。
文:
中国山水园林自古既是日常生活的所在,也是个人志趣的表达。亭台楼阁,或望山,或近水,情趣各不相同;梅兰竹菊,或清雅,或高洁,寓意迥然各异。高山流水、春华秋实都是“文人情结”的体现。我们的设计不但要尽可能大的创造舒适,而且要尽可能多元化的提供“个人表达”的载体。
户型的设计从一开始就摒弃了标准化设计理念。和环境的互动成为每个户型的目标。首先,在整个园区内,靠近中部景观湖且受外界干扰少的楼座考虑户型面积较大的,周边沿路的户型面积较小。对于每个楼座而言,也根据其位置不同给予不同对待。
板楼两端户型因其三面采光的特性较之中间户型更大些。在建筑手法上,角部房间设计转角景观凸窗;在房间布局上,纳入明餐厅、明卫生间及主卫生间景观下沉浴缸等设计。首层户型因其最贴近自然,除吸纳其它户型的优点更加强与环境的接触。借鉴别墅的设计手法,为每个首层住户提供私家花园,并从花园独立入户。临近中心湖的楼座首层泳池、会客厅等功能性房间探向湖中创造一种水上人家的情怀。为顶层住户提供了宽大的屋顶露台。露台的设计与常规因建筑的日间距产生的北退台不同,它是做为顶层住户的私家花园而存在的,因此,我们不惜以牺牲建筑面积为代价,将它设置在顶跃层的南面,并采用种植土屋面做法使其具有空中花园的真正意义。
建筑的形体设计延续了一二期的风格,以西洋古典三段式的比例关系结合现代设计元素,生活需求。不追求某种特定的风格,而是强调自身的虚实体量;强调细节设计如腰线、石材、面砖的材质纹理变化与分格;强调与环境景观的融合如采用暗埋式散水,入口门厅突出地面的风道人防出口等功能性构筑物采用小品化设计等。
园
“园”字本身涵盖了工程的真正意义——园林化的景观,园林化的建筑,园林化的生活。无论是总体规划、单体设计、景观设计、形体设计以及细节设计都围绕着这一主题,并相互结合、相互对话。因此,无论建筑设计、景观设计等各方面都不以强调自身特点为中心,而是互为映衬,相得益彰。
空间开阖,步移景异,这是园林的魅力;山重水复,柳暗花明,这或许有些对生活的感悟。围绕着“山水”的主题,其实也就是围绕“生活”这一主题。因为我们不仅依赖现代化生活的便利,也向往自然山水的恬静。人们一方面需要现代化生活、现代化电器、受到无所不到的快捷便利的信息冲击;而另一方面也希望在这些纷繁复杂的冲突中获得生活和心灵的宁静与愉悦。
推开门窗小溪潺潺地流动;清澈的溪水间鱼儿相互追逐;小鸟在树间穿梭;促织、蝉儿及其他不知名的昆虫在草丛中欢唱;孩子们在草地上嬉戏。这种只存在于儿时记忆和电影电视中的生活深深地烙在我们的脑海中。作为四路通住宅小区的设计师,我们在现实中努力还原着这种生活,希望
全部回复(2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抢地板回复 举报
回复 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