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性"成了文学与文化的时装

"性"成了文学与文化的时装

发布于:2005-05-17 19:46:17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上个世纪80年代,在日本演艺界如日中天的山口百惠有一首保留歌曲,其中有一句“愿为爱人献上少女最为宝贵的东西”。“有些媒体不怀好意,屡屡纠缠百惠:‘对少女而言,最宝贵的是什么?’” (《环球时报》,2003年6月23日,20版)
如果将它制成问题,编进李咏与王小丫的节目,相信,按时下大陆中国人的价值观,没人能答错,且答案都不会离开贞操。
不知从何时起,“少女最宝贵的”竟然成了当代中国文化的一句固定隐语。传媒报道性犯罪案件,只要涉及被害人所受到的这方面伤害,总是称她被夺去了“少女最宝贵的”。文学描述两相情愿的亲密接触,最实质性也是最含蓄的文字不外是:“最终,她向他献出了少女最宝贵的”。明知这种约定俗成却还说:“我拿什么奉献给你,我的爱人?”就是一种拙劣的文字秀啦!
然而,山口百惠当年可不是像今日中国人这般作答的!
百惠的妙答肯定出乎国人意料。因为,笔者看到后也颇觉意外。
细想起来,“少女最宝贵的”真也不应仅此一解。生活中,本来有那么多“最宝贵的”,何以在中国,仅就年轻女性而言,“最宝贵的”就只能是贞操?
表面上看,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但从深层反映出国人价值观的一种扭曲。与其说,这是陈旧的贞操观在作祟,不如说,这是粗俗的物质观在泛滥。这种物质观过滤掉一切精神层面的美好事物,从而导致国人认知事物能力及其标准的堕落性简化。我们的国民文化,无论大众型还是精英型的,均在经受此种粗砺化。这种粗俗亦即简化的结果是,一“性”障目,中国文化,沦落为只见性不见人。
从本质上讲,这是文化的性至上主义。它突出表现为,无论有否必然联系与必要性,都以性作包装。莫言的《丰乳肥臀》为始作俑者,池莉的《有了快感你就喊》之出现,则标志中国文化已被绑架到性意识的电梯上,且割断了缆绳,向着地狱俯冲!
中国文化中的这种性指向已然相当坚挺。它规定了文学乃至当前一切写作的泛性意识。今日中国文化的所谓创造,真个是言必称性。即使所谓板起面孔的“时评”,也是无性不评,评必涉性。
退一步讲,即使这类作品的书名与内容有必然联系,也不意味没有改题的必要性、没有选择其它语言表述的空间。说当前中国文学乃至中国文化的性意识已呈失控状态,理由就在于此。
谴责中国当前写作的这种性取向的另一理由是,中外经典作家的与性爱有关的名著,书名哪个是如此这般的粉词艳语?
如果硬要说这类书名起得有道理,那么,《安娜·卡列尼娜》就应改为《卧室里一个女人的叫喊》。因为,托尔斯泰毕竟说过,女人的解放,不是在学校与社会中,而是在厨房与卧室里。
《红与黑》则完全有理由改成《爬进来就给你最宝贵的!》这口吻当然是模拟巴黎显贵玛特尔小姐。而爬梯子越窗户进出贵妇卧室,是于连求爱的强项。
左拉则大有必要将《娜娜》改为《将巴黎夹在大腿之间》。我记得,名为娜娜的女主人公真就说过这句话。
这种文学乃至文化的泛性主义必然殃及无辜。以至于毕淑敏的《拯救乳房》问世后,已经习惯了性包装之文化的人们,想当然地将此书名等同于彼书名,以为也是烤鸭,也要“上色儿”。
巴尔扎克说:“当感情消灭之后,金钱才成为问题”。我要说,当金钱成为问题时,性才不成为问题而成为文学与文化的时装。
还用我提醒国人吗?对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而言,无论文学还是文化,无论精神还是物质,最美好的远非一个“性”字了得!
与山口百惠相比,我们许多人太“色”,本来与性无涉却硬要拿性说事儿;而她却在常人看来与性有关之处绕过了性!
书归正传,面对那个问题,“山口百惠不假思索地答道:‘是真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5 万条内容 · 191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所有“增长”从根本价值上说正在被国际资本卷走!

由于美圆持续走软和世界工业品需求的不断加大,最近世界铁矿石价格上涨了百分之七十以上,此外中国需进口的其它国际原材料价格也在不断攀升,并且这样的趋势还将加剧。这将带来中国工业品成本的普遍提高。没有什么可抱怨的!我从去年开始已多次撰文呼吁过了(包括在和讯网上)要求当权者尽快让人民币升值并采取其他应对措施,石油和其它原材料涨价与美元持续走软其实是一场战争,你可以维护人民币不升值(其实是在维护人民币贬值并由广大人民买单),他(国际社会)也可以让你中国的所有外汇储备每天损失几百万元人民币之多!争气不争财啊,其结果必然是气也争不了啊。我坚决反对那些口口声声维护国家利益其实是在损害中国人民的官员和所谓的经济学家;还有一点中国人正在追求不切实际的“经济完美主义”即主观的只想要获利益不想吃亏,但这样做既不是建设性的又是违背经济规律的。事实上,如果人民币继续抗拒不升值,那将会付出更巨大的代价,并且从原来有利的地位转为现在越来越被动和不利的地位上!这个问题拖得越久我们的风险就越来越大!我更感到愤怒的是我们的“经济学家”和不明就里的记者,把蒙代尔的观点当成人民币不升值的主要依据。犹豫不决和优柔寡断是现在我们这些“家”的普遍特征,任何东西都是物极必反。实际上当权者和经济研究者是在逃避现实,逃避他们的职责,但这会冒很大风险的。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