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水土保持 \ 土地石漠化正在危害着贵州

土地石漠化正在危害着贵州

发布于:2005-05-13 23:58:13 来自:水利工程/水土保持 [复制转发]
  石漠化为我国南方湿润石灰岩岩溶地区特有,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形成的一种荒漠化生态现象。喀斯特源于加拿大地理俗语,意即碳酸盐岩构成的地质,该类地质遇雨水后,易发生溶蚀化学反应,非常脆弱。而喀斯特生态和人为因素相互作用,造成植被退化、水土资源流失,导致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而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这就是石漠化。石漠化严重的地方只见一片白花花的石头,不见片土,有的地方甚至连沙漠都不如——因为至少沙漠里很多地方还能有些耐旱植物生长,石漠化严重地区可以说是寸草不生。此现象典型高发于贵州省。

  据统计,贵州省被石漠化的土地面积达35920平方公里,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20.39%,而且土地石漠化正以每年900平方公里的速度扩展。
  
  2004年11月22日,《贵州都市报》发布了一条简短的消息:“截至目前,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的约有45万人。”
  贵州省水利厅水保处处长徐彦杰指出,“45万”这只是一个保守估算,“简单地说,贵州省的石漠化已经使人们赖以生存的相当部分土地流失了,地表只剩下生命无法附着的石头,无法进行任何耕种,因此失去了生存条件,这就需要移民。如果不及时有效治理的话,用不了多长时间,很快全贵州省将有一大部分土地也会变得只剩下石头。”“这绝非危言耸听!也许就在三五年之后,就不再是现在45万人失去生存条件需要移民搬迁的问题,而至少是200万,甚至是500万。”

  2003年9月,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在考察完贵州石漠化后,给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的专题报告中指出:贵州突出的生态灾害是石漠化,应当从可持续发展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高度来认识和重视石漠化问题。


  而更多来自业界人士的声音认为,贵州石漠化不仅危及贵州本土,而且对“两江”流域(长江、珠江流域)也有深远的影响。长江、珠江流域面积分别占贵州省国土总面积的65.7%和34.3%,同时,贵州省也是中国南方重点集体林区之一。贵州省的水土保持形势如何,或者说石漠化程度如何,直接关系到两大流域的长远生态安全。


  

全部回复(6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trkzh
    trkzh 沙发

    石漠化的治理实质上是喀斯特地区的水土保持问题。近年来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帮助下,我们依托长江上游水土保持重点防治工程、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水土保持项目、珠江上游南北盘江石灰岩地区水土保持综合治理试点工程等国家重点工程项目,累计完成了综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积2.13万平方公里,涉及1379条小流域,完成投资6.85亿元。建设的主要内容有水土保持林、坡改梯、经果林、种草、封禁治理及生态修复、农业保土耕作以及谷坊、拦沙坝、蓄水池、坡面灌排沟渠、沼气等。通过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治理区土壤侵蚀量平均减少75%以上,不仅有效地控制了水土流失,遏制了“石漠化”的发展,而且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和生态环境,实现了增长增收,为流失区群众摆脱贫困奠定了坚实基础,取得了显著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实践中采取的主要对策措施如下:

    1、坚持以小流域为单元,实行山、水、,林、田、路统筹规划,综合治理。根据小流域的特点和水土流失的规律,因地制宜,因害设防,从山上到山下,从坡面到沟谷,合理布设各项措施,使之形成立体的,相互联系协调的综合防护体系。

    2、以解决喀斯特地区水问题为核,心,确保群众生活用水、生产用水和生态用水的需要。喀斯特石质山区,水土流失严重和石漠化发展比较快的主要原因,就是由于山高坡陡,土层薄,加上降雨集中,雨量大,暴雨冲刷强烈所致。同时,喀斯特地区由于工程性缺水严重,人畜饮水困难,农业生产用水、生态用水得不到应有的保证,水的问题成为了喀斯特地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制约因素。因此,要有效防治喀斯特石漠化,必须首先解决水的问题,做到兴利除害相结合,一方面要把水流对坡面土壤的冲刷变为水的有序运动,做到土不下山,水不乱流;另一方面要针对喀斯特地区干旱缺水的实际,因势利导,拦蓄径流,解决农作物、树木生长阶段灌溉水源,使之变害为利。

    3、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解决群众的生存问题。喀斯特地区的耕地大多数为土壤贫瘠、水土流失严重的石旮旯破碎坡耕地,农业生产条件恶劣,而且都是在自然坡度上粗放耕作,粮食产量低而不稳,群众生活没有保障。因此,为了长期稳定地解决群众的温饱问题,确保陡坡耕地退得下、还得上、不反弹,首先要以坡耕地的综合整治为突破口,对25°以下石漠化程度较轻、土层较厚的缓坡耕地实施坡改梯工程,并配套水系工程和道路工程,将缓坡耕地建成基本农田,提高粮食单产,促进陡坡退耕还林,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并为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和科技兴农奠定基础。

    4、加大预防保护的力度,杜绝人为新的破坏。石漠化是土壤被严重流失的结果,对于水土流失而言,治理是被动的,预防是主动的,治理所需要的代价大,不能治回已流失的土壤,预防所需要的代价小,可以把土壤流失止于初始期。因此,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要防治并举,防重于治,认真落实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报批制度和水土保持设施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的“三同时”制度,从根本上遏制人为新的水土流失。

    5、充分发挥大自然生态自我修复能力,加快石漠化治理步伐。针对贵州降雨丰富,气候湿润,植物生长快的有利条件,在人口密度相对较小的区域,大力实施生态自我修复工程。从已经开展的7个生态修复试点县和示范工程看,只要配套措施跟上,管护措施得力,效果十分显著,工程实施后第二年就能看到成效。实践证明,在停止或减少人为干扰的情况下,让自然修生养息,依靠生态系统的自我组织和调节能力,实现自然植被的尽快恢复。这是尊重自然规律,因势利导、加快石漠化治理而又费省效宏的
    办法。

    6、加大沼气建设的投入力度,解决能源紧缺问题。薪柴是我省许多地方的主要生活能源之一,由于过去长期过度采伐导致了大面积的水土流失,形成石漠化。为保护现有林草植被免遭破坏,确保生态林和实施生态自我修复的治理成果,加速植被恢复,关键是要妥善解决好农村能源问题。通过多年的实践证明,加强沼气及以电代柴建设对现有植被具有很好保护作用。

    7、因地制宜发展生态产业,增加群众收入。喀斯特石漠化与贫困是一对孪生兄弟,在喀斯特石漠化治理过程中,要以生态环境建设为切入点,针对种植结构单一、耕作粗放和群众贫困的特点,把石漠化治理与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密切结合,以增加群众收入、促进农民脱贫致富为重点,因地制宜发展中药材、花椒、砂仁等具有市场优势经济林果,并以此培育和形成生态产业,以增加群众的收入。
    2005-05-19 16:31:19

    回复 举报
    赞同0
  • olivertanglu
    olivertanglu 板凳
    楼上的师兄,我们都是很很很很深有体会的啊!!!!
    贵州东部这边要比西部和中部好一点,但形势依然严峻,国家在我们这做了个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方面的课题研究,希望早点出成果啊,能为石漠化治理积累经验。
    2005-05-18 09:12:1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水土保持

返回版块

4.34 万条内容 · 19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讨论】水土保持领域最新科研动态讨论

大家在从事水土保持工作中,是否有这样的问题:水土保持似乎没有新的进展,工作中没有新鲜感,无论是规划还是设计,无论是科研还是初涉,从目录到效益评价完全有本可依,大纲中条条框框极为详尽,很少有拓展的领地。设计部分更加无聊,措施没有变化,老一套,没有新的成熟的措施。本帖旨在和大家交流讨论水保科研方向,也许我们可以提出一个新的措施或是课题呢?也不一定哦~呵呵今年,我申报了一个课题,是关城市水源地保护方面的,由于过多的涉及水质问题而被淘汰,希望大家一起来讨论哦!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