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水利工程 \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 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振兴规划

天津海洋经济发展的振兴规划

发布于:2009-04-25 16:41:25 来自:水利工程/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复制转发]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1))
双击自动滚屏 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9-4-21 阅读:47次




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1)



21世纪是全面开发利用海洋资源的世纪。天津作为中国北方最大的沿海开放城市和中央直辖市,搞好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保护海洋环境,加快海洋经济发展,对于率先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快实现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的通知》(国发[2003]13号)和市政府批转市发改委拟定的《天津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一五”规划编制方案的通知》要求,制定了天津市海洋经济发展“十一五”规划。本规划期限为2006-2010年,主要指标展望到2015年。

一、海洋经济发展现状
海洋经济是开发利用海洋的各类产业及相关经济活动的总和,主要包括海洋渔业、海洋石油天然气、海盐及海洋化工、海洋船舶、海洋生物医药、海水淡化及综合利用、海洋交通运输和滨海旅游等产业。天津的海洋产业主要集中在滨海新区。经过多年开发建设,海洋经济的发展已具备了较好的基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和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明确指出:“继续发挥经济特区、上海浦东新区的作用,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国务院推进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有关问题的意见》,进一步明确了天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的重大意义、功能定位和主要任务,标志着滨海新区已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为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重大的历史性机遇,也为天津海洋经济发展创造了更加有利的条件。滨海新区是天津发展海洋经济的主要载体,对天津海洋经济发展具有引导和支撑作用;海洋经济是滨海新区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海洋经济的加快发展将有力推动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为天津乃至环渤海地区加快发展起到重要的带动作用。

(一)海洋经济发展基础
1.区位条件优越
天津位于环渤海地区的中心地带,依托三北,腹地广阔;面向东北亚,是我国北方十几个省市的出海通道和对外开放的窗口。天津连接东北与华东地区,辐射中西部,地理位置优越,集聚辐射作用明显。天津还是欧亚大陆桥最近的东端起点,海陆联运条件较好。

2.海洋资源比较丰富
我市拥有海岸线153公里,所辖海域约3000平方公里,其中370平方公里的潮间带是重要的后备土地资源。目前,已发现石油地质储量32亿吨,天然气地质储量1900亿立方米。海盐年产量240多万吨,海水中多种化学元素可供开发利用,海洋生物和海岸带地热资源开发也有一定潜力。大沽炮台、潮音寺、北塘渔村、古海岸贝壳堤等人文、自然景观各具特色,是重要的旅游资源。

3.海洋工业初具规模
天津海洋工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和较强的实力,形成了油气开采、石油化工和海洋化工三大优势产业,原盐、低盐重质纯碱、烧碱、聚氯乙烯等产品生产能力均位居全国第一。渤海化工、大港油田、天津石化等大型企业集团综合实力较强,在天津海洋经济中占有重要位置。2004年,全市原油产量1443万吨、纯碱产量87万吨、烧碱产量86.3万吨、乙烯产量22.8万吨,成为我国重要的石油开采加工和海洋化工基地。

4.海洋科技实力和研发能力较强
拥有涉海科研机构10所,海洋科研人员2000多人,其中院士2名,中高级科研人员近千人,居全国第二位。天津大学、南开大学、天津科技大学等均设有海洋专业,人才培养、科研开发能力较强。近年来取得数百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海洋科研成果,海洋油气、港口及航道、海水淡化、海洋信息、海洋观测以及相关海洋工程技术全国领先,聚氯乙烯、离子膜烧碱、重质纯碱、环氧氯丙烷生产工艺先进。设立了全国唯一的国家级海洋高新技术开发区,形成了海洋高新技术发展的重要载体。

5.基础设施不断完善
天津港已成为我国北方最大的综合性贸易口岸。现有泊位108个,其中万吨级54个,正在建设30万吨级深水航道和泊位。2004年,港口货物吞吐量2.06亿吨,集装箱吞吐量381.5万标准箱。口岸进出口总值已达678亿美元,其中2/3的货物和货值来自于北京和“三北”地区。天津港距滨海国际机场40公里,海空联运条件优越。铁路联通京山、京沪、京九、京秦等干线,京津客运专线直抵滨海新区。京津塘、津滨、唐津等八条高速公路已形成网络,信息通讯设施发达便捷。

以上条件有机组合,促进了我市海洋经济发展。2004年,我市海洋经济增加值实现407.8亿元,近四年平均增速超过20%,比同期全市GDP平均增速(13.7%)高6个百分点。海洋经济增加值占全市生产总值的比重为13.9%,比2000年提高4.2个百分点。预计2005年海洋经济增加值实现500亿元,海洋经济发展的巨大潜力正在显现出来。

(二)存在问题
我市海洋经济虽然具有较好的发展基础,但也面临一些问题。

一是海洋经济规模不够大,产业结构不尽合理。2004年,我市海洋经济主要产业产值占全国的7.7%,名列第六位,相当于广东的35.3%,山东的54.2%,福建的60.5%,上海的53.7%。海洋经济三次产业比例为1.1:75.6:23.3,第二产业比重偏大,有待进一步调整优化。

二是海洋资源综合开发效益不高。工业、港口、物流、旅游等产出效益高的产业占用海岸线不足三分之一。石油加工能力偏小,海洋生物技术与制药等新兴产业没有形成规模,集约化综合开发利用海洋资源不够。

三是近岸海域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根本遏制。由于流域污染未得到有效治理和渤海自净能力有限,蓟运河口、大沽排污河口和歧口河口附近等近海局部海域污染比较严重。海洋生物和渔业资源受到破坏,赤潮、风暴潮等灾害时有发生。

四是海洋经济发展的政策体系不完善。海洋开发缺乏统一规划,布局分散,尚未明确海洋经济主管部门。缺少推动海洋经济发展的决策、协调机制和配套政策,海洋科技力量没有形成合力,资源、技术及综合优势未能充分发挥。

二、海洋经济发展指导思想和目标
(一)指导思想
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科技创新为先导,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滨海新区开发开放为契机,充分发挥比较优势,统筹规划,突出重点,优化布局,合理开发利用海洋和海岸带资源,有效保护海洋环境,积极调整提升传统海洋产业,培育壮大新兴海洋产业,把天然的临海优势尽快转化为现实的海洋经济优势,使海洋经济成为我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和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基本原则
——坚持体制创新。把深化市场取向改革放在重要位置,强化市场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和政府宏观调控作用,既要加强管理,又要放开搞活,为各类企业参与海洋经济发展创造良好的体制政策环境。

——坚持开放带动发展。以天津滨海新区新一轮开发开放为契机,发挥新区多年来形成的开放优势,面向国际国内两个市场,着眼于更多地引进先进技术、资金和人才,扩大我市海洋经济规模,提高国际竞争力。

——坚持科技兴海。利用京津两个特大城市雄厚的科技人才力量,通过科技资源整合、加大海洋科技投入,加速创新体系建设和科技成果产业化,促进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和海洋产业整体水平的提升。

——坚持海陆共同开发。整体考虑海洋资源开发利用与陆地开发建设,将海洋经济发展与海岸带布局调整优化结合起来,实现海洋经济与滨海新区经济优势互补、互动发展。

——坚持开发与保护并举。正确处理海洋资源开发与海洋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注重保护性开发和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降低海洋开发对海洋环境的负面影响,不断提高海洋环境质量,推进海洋经济循环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三)发展目标
1.总体目标
我市发展海洋经济的总体目标是:全面落实《全国海洋经济发展规划纲要》,结合天津实际,大力发展与海洋相关的产业,到2010年把天津建成海洋科技研发和产业化基地、国家级石油化工基地、重要的海洋化工基地和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示范城市,努力成为全国海洋经济发展强市之一。“十一五”期间,全市海洋经济增长速度年均递增20%,2010年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200亿元。2015年,实现海洋产业增加值超过2000亿元。

2.具体发展目标
——港口:完成集装箱、煤炭、原油、液化天然气等大型专业化码头和南疆、北疆两个物流中心工程建设,形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2010年,天津港实现货物吞吐量超过3亿吨,集装箱吞吐量超过1000万标准箱。

——海洋工业:建设三大海洋工业基地,发展四大骨干行业,形成技术先进、联系紧密、结构合理的海洋工业产业链。2010年,海洋工业产值达到2200亿元,占全市工业总产值的16%;工业增加值620亿元,占全市工业的19%。

——海洋高新技术产业:加快海水淡化与综合利用,发展海水淡化设备,做强海洋工程业,成为重要的海洋科技研发与产业化基地。到2010年,海洋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125亿元。

——滨海旅游业:逐步形成体现自然生态、海洋特色、文化品位、滨海新貌的旅游产业体系,建成我市复合型海洋旅游基地。到2010年,接待海内外旅游者突破3000万人次,旅游收入350亿元。

——海洋渔业:发展海水增养殖,扩大远洋捕捞规模,搞好水产品深加工,建设环渤海中心渔港。到2010年,实现海洋渔业产值27亿元,年均递增15.7%。海水养殖产量达到3万吨;远洋捕捞船只达到40艘,年产量3万吨。

——海洋环境保护:有效削减各类陆源排放口污染物的入海总量,到2010年主要陆源污染物排海量比2000年减少10%以上,近岸海域环境功能区达标率大于60%;基本遏制近岸海域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轻度污染海域面积控制在760平方公里、中度污染海域面积控制在30平方公里;监控区内的赤潮发现率要达到100%;建立海洋特别保护区,使重要生境逐渐得到修复。

三、海洋经济发展重点
(一)港口等基础设施
努力建设成为设施先进、功能完善、管理科学、运行高效、文明环保的现代化国际深水大港,成为面向东北亚、辐射中西亚的集装箱枢纽港,中国北方最大的散货主干港,形成现代化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符合国际惯例的国际贸易与航运服务体系。

1.建设国际化深水大港
码头。建设北港池集装箱一、二、三期工程,南疆神华煤炭码头工程、通用散货码头工程、专业化煤码头工程,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2号30万吨级原油码头工程,滚装码头改造工程,液化天然气码头工程。到2010年,天津港将新建万吨级及以上泊位22个,新增能力13800万吨(其中集装箱900万TEU),港口设计通过能力达到29000万吨(其中集装箱设计通过能力达到1285万TEU)。

公用基础设施。适应船舶大型化和深水码头建设需要,将航道由-17.4米浚深到-19.7米,形成30万吨级深水航道,新建4号锚地工程,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人工深水港。建设北航道工程、南北防波堤东延工程、南疆东部港区北围埝工程、南疆公路桥扩建工程、港区道路调整及环境整治工程。通过疏港造陆等措施,到2010年,天津港港区面积从30平方公里扩展到100平方公里。

物流中心。建设南疆散货物流中心和北疆集装箱物流中心。南疆,完成商贸区、南扩区基础设施的开发建设,建成矿石分拨中心,形成26.8平方公里的煤炭、焦炭、矿石等散装货物的交易、运输、储存、加工、配送、分拨和服务等现代化综合性散货物流园区和贸易基地。北疆,建设堆场三期工程、集装箱海铁换装中心工程、物流大厦工程,完善主干道路及市政配套工程。

东疆保税港区。通过疏港造陆,建设天津东疆保税港区,为国际中转、国际配送、国际采购、国际转口贸易、保税加工和保税物流提供服务。

同时,相应发展海河内河、临港工业区、天津中心渔港等港区。

2.完善公路、铁路等基础设施
公路。加快建设京津塘高速公路二线、三线、津汕高速、海滨大道等工程,改造京津塘一线,形成“四四五一”的快速路网骨架,实现与三北和华东地区的便捷交通和集疏港运输与城市公共交通分离。加快建设滨海新区核心区内、中、外三环路,构筑“十横八纵”的快速路网体系。

铁路。建设天津港输港铁路战略通道,形成沟通周边和腹地的便捷、高效的客、货运铁路交通网。适应西部大开发的需要,建设霸州至保定铁路,形成由天津港直通西部的铁路通道。加快建设黄万铁路、蓟港铁路复线,实现港区铁路与大秦线和朔黄线贯通,形成南北集疏港铁路通道。加快建设京津城际铁路客运专线,连接北京和天津两个国际机场,并尽快延伸至滨海新区,建设天津至通州的轻轨铁路,形成京津客运快速铁路通道。强化天津铁路枢纽功能,建设铁路集装箱物流中心站。

全部回复(5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xqdi
    yxqdi 沙发
    资料不错,谢谢
    2014-05-16 13:02:16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angqizhangmeng
    了很多的工夫哦,我正好在做这类的方案,下来学习一下了,看来以后得努力了
    2013-10-08 13:30: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港口航道与海岸工程

返回版块

5.96 万条内容 · 150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工程建设的规范目录

工程建设国家标准 GB50089-98民用爆破器材工厂设计安全规范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建 GB50189-2005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2005-07-01 GB50183-2004石油天然气工程设计防火规范2005-03-01 GB/T50344-2004建筑结构检测技术标准2004-12-01 GB50348-2004安全防范工程技术规范2004-12-01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