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城市规划设计 \ 如何欣赏建筑

如何欣赏建筑

发布于:2009-03-30 10:52:30 来自:建筑设计/城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题目很大,建筑美学的问题很不好谈,我只说说我是如何来欣赏建筑的。
建筑是人类生存需要在空间方面的一种诉求,有所谓加法的建筑和减法的建筑。通俗
的说,一个是掏出了空间,一个搭出了空间。然而由于地理条件的原因,千百年来终是后
者占了上风。所以我这里谈得也就主要是这种加法的建筑。
面对一个建筑,从哪些方面来欣赏或者说感受它呢?我觉得主要有四个方面,曰体量
、曰结构、曰细节、曰气度。
先说体量,无论你在远方向一个建筑走近,或是站在他的跟前,或者走入这个建筑的
内部,给你最直接的印象的必然是这个建筑的体量。建筑都是有极强功能性的,什么样功
能的建筑就会要求有什么样的体量,如果把一个家居的建筑建成宗教性建筑那样的旷大,
那么必然让你失去家居的安全感和亲和感;反之,则让你无法感到宗教或者说权力的崇高
。萧何就曾经说过"天子以四海为家,非令壮丽无以重威"的话。所谓一个建筑物的体量,
并非只是这个建筑物的容积这么简单。包括这个建筑物的整体造型也可以放在体量中来谈
,一个水泥森林中的某幢高楼容积虽比深隐山中的某座佛教大殿容积大很多,可是后者所
造成的宏大的感官直觉必然要超过了前者。体量中衍生的话题还有很多,比如说西方建筑
爱以山面为正立面,并覆以尖顶,造成一种高耸的感觉,仿佛要尽量的凸显其与大地的分
离似的,表现了西方人奋争的人文精神。而中国建筑恰恰相反,山面从来都是作为侧面,
而且被刻意淡化处理,不开窗,不多施刀斧,让视线尽量集中于正面,并且规定了"高不
越中间之广",以尽量造成一种亲赖大地的感觉,而且越是级别高的建筑,开间越多,一
方面增加了体量,一方面却不会显得过于突兀,结合其只以土木这些极其绿色的材料来结
构的做法,体现了我们这个伟大的农业民族对大地深深的热爱以及淡雅冲和的人文精神。
另外,内部空间的分隔也是一个重要的问题,一个外部显得再大的建筑,如果内部空间分
隔的太过细碎,那么身处其间的人必然难以感受到这个建筑所要表达的意图。一个在纵深
上不施分隔的建筑,如百柱大厅,定能让你感觉到深邃的意味,一个在高度上不施分隔的
建筑,如西方的穹隆顶大教堂,定能让你感受到天国的高远而可以望及,如果没有这样的
建筑,不经常进入这样的建筑,你必然难以切切的感受到宗教世界的存在了,这便是建筑
在你心里的成功营造了,超出建筑本身的这些东西才是建筑最让人感觉神奇的地方。
再说结构,结构通俗的说就是一个建筑是如何搭起来,这么一个空间是如被分离出来
而同时与外界保持着交流的。结构形式可以说是一种建筑体系最灵魂的特征。古希腊乃是
柱式,从古罗马一直到洛可可,乃是拱券和穹隆顶。而中国建筑则是梁架和斗拱。结构形
式使你一眼便能认出这一建筑是属于哪一个伟大的民族的,它甚至已融入到了民族文化的
血液之中,是以唐人街必有牌楼和大屋顶,清真寺必有火焰门。结构首先涉及到以什么结
构的问题,中国建筑的主体是土木结构,或者直接说,是木结构,土只是辅助作用而以,
有墙倒屋不塌之谓,因为木结构才是其真正的骨架。材料的力学性质决定了建筑的结构,
木头是抗压不抗弯,所以必然需要梁与柱的结合来撑起整个空间,为了撑挑深远的出檐,
又必须粗短的拱配以斗来层层的出跳。那为什么一定要深远的出檐呢?因为土砌的墙怕水
,到了后世,渐渐用砖砌墙了,出檐便成了一种审美习惯上的因袭,实际功用不那么重要
了因而也不如前世那么深远,斗拱因此也慢慢退化为装饰了。这便是结构其内在的逻辑。
一个建筑的结构,首先要求其安全,不只是要在力学上安全,还要求在视觉上安全,不能
让人看着有要塌掉的感觉。例如中国的建筑就采用侧脚,生起等做法同时营造了结构和视
觉上的稳定。安全之外要求他要简洁,不能成为视觉上的空间累赘,因此如何有机而经济
的安排结构,是最体现匠人哲思的地方。中国的昂,西方的拱肋,都是应此要求而生的构
件。结构还要因着气候,地震等因素而进行不同的安排。如北宋时喻皓造开封的开宝寺塔
,它考虑当地强风的情况,在结构上设计使塔身预先向西北倾侧,并预计一百年内将被吹
正。结构中的妙处实在太多,结合不同的单体来分析是非常饶有兴味的事情。
次说细节,建筑的细节包括很多部分,诸如雕刻,彩绘,壁画,脊饰之类的,总之不胜枚
举。建筑的细节中给人印象最强烈的当属色调了吧。一个建筑的色调是其视觉的基调,它
最先向你传达了这个建筑的性格。北京的红黄色系,从墙柱,彩绘,一直到屋面的琉璃,
都表达着其傲然天下的尊贵。江南的粉墙黛瓦体现的是文人士大夫独善其身的悠怡。金丝
楠木不施雕绘的本色漫溢着其脱尘的雍容。日本的姬路城,乳白和淡水绿的绝妙配合映射
出了后战国时代不事张扬的典雅。而平城京的凤凰堂,那一润如洗得紫檀色和着通透的倒
影,正钩画出了后大化时代精致的奢靡。此外如莫斯科建筑的童话色系,穆斯林建筑的金
的热烈与蓝的深沉。凡此种种,色调通过最直觉的窗口向你注入了建筑最生动的印象。好
的建筑色调,首先要合于建筑本身的功能,其次要协调起周围的环境,好的色调不但不破
坏环境,而且还点缀环境,如北海的白塔就是很好的范例。雅典卫城的神庙更是与其环境
浑然为一体,以示神居的自然。至于具体如何用色,则牵扯到太多心理学的问题,我已然
心力不逮了。色调之外最重要的恐要数雕绘了,无论中国还是西方的建筑,雕绘一直是和
建筑紧密联系的一种艺术样式,只是在中国,历史上一直作为不入流的工匠之活,直到近
世才得重试。而在西方却从来是主流宗教生活不可或缺的高尚活动。一个建筑的附属雕绘
,是建筑的装饰,它不能喧宾夺主,一方面要倚着建筑的主题来确定自己的主题,一方面
不能太过泛滥繁屑而不加节制。比如说中国的彩绘,在额枋和拱眼壁上施绘是可以的,但
是对于柱或者斗拱则只要上色就够了。雕绘的象征意义也是极其值得注意的,这里面有着
极其浓厚的文化意味。比如中国南方的建筑,常在窗棂板上雕一卷书再加一盆花以示自己
是书香门第之类的。好的雕绘还可以藏饰建筑架构中那些不太美观的部分,比如说吊顶,
有了吊顶的装饰,吊顶以上的部分构件的外观处理便省事多了。这方面中国的藻井绝对是
最精美的,可惜藻井这个东西,给建筑本身的结构提出了新的要求,处理上稍嫌复杂了。
除了这两点,细节上还有很多有意思的地方,他们都应者这个建筑本身的氛围而细节着。
以中国传统建筑而言,有比如柱头的卷杀,拱转折处的分瓣,昂头的处理,柱础的处理等
等,一切的一切不一而足。一个恰到好处的细节,让你不会刻意的单独去注意到他,可若
当你偶然间把目光落在他身上,你会发现它是为着这建筑的美妙而生的。
最后说气度,我们说一个建筑雄伟壮观,说的都是他的气度。一个建筑的气度,一如
一个人的气质,实在是个说不清道不明的东西。而且它与前面的三个方面也绝非截然不干
的,而正是有这三个方面的不同组合而成的。所谓萝卜青菜各有所爱,很难说有对气度有
怎么样一个毅然决然的绳则,然而文章写到这里,也只好是硬着头皮来讲一讲的。但就中
国传统的建筑而言,最体现一个建筑气度的,就是它的大屋顶了,大屋顶是中国木结构建
筑独有的制度。一个屋顶的做法,一方面显示了其规格级别,一方面构成着这建筑的气度
。一个硬山顶的的建筑必然无法勾勒出歇山顶建筑的天际线,必然也无法成就其从容舒展
的气度。一个重檐顶也必然比一个单檐顶更显出其尊荣华贵,高人一等的气派。屋顶的举
折的平缓与否也会给人的心理造成深刻的印象,把五台山南禅寺大殿的屋顶拿来和天安门
的屋顶来一比,纵然其体量规格上天壤之别,然而南禅寺大殿那种独有的大方旷达却绝不
是天安门能比的。大凡一个举折平缓的建筑就让你感到可以亲近的壮伟。而一个举折耸峙
的建筑总让你感到不可抗拒的凌然。再者,建筑构件的尺度也影响着这个建筑的气度,较
古时可用的巨木较多,建筑构件的尺度总让后世的人瞠目结舌,五台山佛光寺大殿的斗拱
足有太和殿斗拱的三倍之多。且其斗拱层总高度与柱高的比达到了一比二(后世的比值在
一比十到一比六之间),如此硕大实用而且美观斗拱,给人的视觉冲击是可以想及的。与
其他方面一样,气度不但体现在这个建筑本身上,而且与周围的环境和建筑有着莫大的联
系。中轴线上的建筑在气度上总是两侧的配殿所不能比拟的。利用周围的环境的配合可以
弥补其他方面的不足而营造出非凡的气度。如天坛的圜丘,并没有任何高耸于上的建筑,
只是一个类似基座的汉白玉台,却因着周围的旷阔和前方棂星门的简达而创造出一种通天
行地的非凡气象来。更好的例子,沿着北京城的中轴线,从前门一直到钟楼,这一路上各
种气度的建筑如何与周围的建筑一起跌宕起伏,又井然有序构成了北京城的大气度。
说不尽阿,说不尽,一切皆曾经在我们身边,如今又有多少雨打风吹去。趁着我们生的还
不算太晚,多去看看吧,多去感悟感悟吧。

全部回复(4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mg023
    ymg023 沙发
    非常感谢楼主提供的宝贵资料,希望楼主今后能有更多更好的资料为大家展示
    2010-12-08 10:51:0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dahuang
    dahuang 板凳
    谢谢,写得不错,深有感触
    2010-12-07 14:46:07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城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15.38 万条内容 · 24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寻城市规划兼职写手!

借贵地发个广告,着急。想写一篇城市规划和管理工程方面的报告,题目大概为城市空间优化方面的,详细的请加QQ 3470200详谈,有酬谢,1000元左右。请注明:建筑写手。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