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园林景观 \ 景观规划设计 \ 我老师的一个网站 图书互助网 不错的哦!

我老师的一个网站 图书互助网 不错的哦!

发布于:2009-03-04 23:50:04 来自:园林景观/景观规划设计 [复制转发]
http://tshz.8bbs.cn/script/template/home_105/home.asp 各位可以去看一下 里面有谢谢园林方面的电子书 !!!!!!!!:lol

全部回复(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wangxh-happy
    wangxh-happy 沙发

    广告都做的不错,不过好像位置不合适
    2013-03-28 17:04:28

    回复 举报
    赞同0
  • qqyzy
    qqyzy 板凳
    广告都做的不错,不过好像位置不合适
    2013-03-06 22:16: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景观规划设计

返回版块

25.17 万条内容 · 268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古人总结的18种组景手法解析

组景有法, 古人总结组景有 18 种方法, 即: 对景、借景、夹景、框景、隔景、障景、泄景、引景、分景、藏景、露景、影景、朦景、色景、香景、景眼、题景、天景。 由于篇幅,在此不一一分析,只就其中的对景、借景、框景等几种手法作一些分析。  对景 所谓“对”,就是相对之意 。我把你作为景, 你也把我作为景。这种景在园林中很多,但要做好这种景也不易。 景贵自然, 这里的自然是多义的, 自然也与距离有关, 在某种距离上,景观似会觉得不自在。景如人, 若是两个相互不认识的人, 距离不到 2 米相对而立,就会觉得很别扭。景也一样,若一个小院两边相对观之, 也有这种不愉快的感觉,这就叫“硬对景”。如果景不能扩大,是否有某种手法可以弥补这种缺陷呢?当然有的。 试看苏州留园中的石林小院,院北是揖峰轩,院南是石林小屋(半亭),两者相对而观,相距只有 10 米,但觉得无别扭之感。为什么?正是因为园中有数立峰,因此相互对视,景时隐时现,较为含蓄。 北京故宫中的乾隆花园,其中古华轩与遂初堂之间的小院中,也立石,是同样手法,据说这个花园是乾隆皇帝之手笔, 他酷爱江南园林,所以手法如一。苏州怡园的藕香榭向北望,隔池是假山林丛,山上一个亭,即“小沧浪”点缀其间, 形成以自然为主的景观,可谓美不胜收;反之,人在亭中观藕香榭,也甚观止,而且一仰一俯,更见造园者之匠心了。 杭州孤山之西的西泠印社,山上有一块不规则形的空地,四周有建筑:汉三老石室、观乐楼、华严经塔、题襟馆、四照阁等,空地之北有石池。 这里有好多对景关系,景景不同,妙趣无穷。由于中部南北之间空间较狭,于是南部不设物, 一可观山下景,二也避免了视距短“硬对景”。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