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荆紫关协镇都督府

荆紫关协镇都督府

发布于:2009-02-18 11:38:18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荆紫关协镇都督府位于荆紫关镇古街道南侧一公里处,现存建筑4栋十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荆紫关镇古建筑群的重要组成部分。
荆紫关扼中原通向山陕、湖北、云贵川之交通要冲,古为兵家必争之地,中国南北商品周转衢冲。历代统治者对此地均极为重视。西汉时期,荆紫关称“草桥关”,南宋改称为“荆籽关”,明清改为“荆紫关”。荆紫关在明清时期进入了鼎盛。《旧志》中记载明朝前期的荆紫关是“康衢数里,巨室千家,码头上百艇接樯,千蹄接踵,熙熙攘攘,异常繁华。”明成化十年(1474年),官府为加强对荆紫关的管理,在此设置了巡检司,有营千总镇守,对维持该地的社会治安秩序,促进经济繁荣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清代政府亦极为重视荆紫关,将此地作为一个特殊地域实行综合管理。嘉庆三年(1798年),白莲教从湖北起义,郧西首领徐二寡妇和王廷绍等率领起义军曾攻破荆紫关。嘉庆七年(1802年),南阳府水利署迁往荆紫关驻防,作为特殊机构管理豫、鄂、陕三边地区的社会秩序。当时在荆紫关古街南面,设置了威武森严的协镇都督府(府台衙门,从二品,位置高于淅川县衙),二大堂、三衙门道等。据《清史稿》记载:“河南设总兵三人,南阳镇、河北镇俱顺治六年置,归德镇咸丰八年置。副将二人,荆紫关协,嘉庆六年置;信阳协,咸丰八年改营置。” 道光十二年(1832年),官府撤消了府台衙门,就地设立了分防县承,配有营副将一员,千总一员,墩堡外委一员,护兵四十员,余兵五十员,驻扎在城里把守,作为一个军事重地。同治元年(1862年),太平起义军陈德才率部到白浪街进寨杀富济贫后,又攻克了荆紫关.荆紫关一时秩序稳定,生意兴隆。
抗日战争爆发后,河南大学随着战局的变化开始搬迁。1944年5月,河南大学迁到了荆紫关。河南大学迁来后,当时的荆紫关高小立即搬进平浪宫里上课,把教室腾出来让给河大师生用。荆紫关群众对河南大学师生非常热情,大家腾出房屋让师生们居住,并把家中仅有的一点粮食送到师生们手中。河大师生为了表示谢意,帮助荆紫关创办了七七中学,协镇都督府正位于校园内。抗日战争时期,省内大批学校迁入南阳,给南阳带来了新文化思想,使宛西的社会状况发生了深刻的变化。
协镇都督府现仅存建筑四栋,自南向北分别为门楼(道房)、厢房和正房之中部(廊房),占地约二十亩。
门楼(道房)三间,硬山式,灰瓦顶,明间设门楼,门楼高出门房结顶为歇山式。门楼后两侧为厢房,各面阔三间,单檐硬山式建筑,灰瓦顶,后人改动较大。
正房位于北部,原为工字形布置,现仅存中部廊房。其面阔三间,进深七步架,单檐歇山式,灰瓦顶。构架为六架梁带前后单步梁用四柱, 主体梁架采用抬梁式与穿斗式相结合的手法,金柱直承下金檩,六架梁、四架梁及月梁插在金柱及瓜柱上,瓜柱直承檩,卷棚顶。前檐金柱间原有装修,现已毁,前后檐柱间为后砌砖墙。
正房遗存北部及东西部,尚存建筑基址和青砖围墙。
衙署是中国古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古代一种重要的建筑类型。由于历史的原因,中央衙署如六部五府等已不存在,地方官署还有少量遗存,但由于大多不完整或被改建。对衙署建筑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有待我们进一步研究和探讨。荆紫关协镇都督府,为研究明清时期衙署建筑的历史沿革、布局功能,以及具体的建筑风格、特色、分布规律、历史文化内涵等提供了实例。同时,通过协镇都督府与南阳府衙、内乡县衙、南阳察院等其他现存衙署的相互比照,并参考豫西南地区乃至全国其他地区地方志中出现的衙署形象,对衙署的历史沿革、明清时期衙署的大体格局和建筑形制,衙署建筑的历史沿革、衙署官制制度、种类和规制等级提供了依据。
协镇都督府主体建筑带有显著的南北方相结合的风格。内部结构将北方的抬梁式与南方的穿斗式结构相结合,柱子之间由穿梁将结构联为排架,穿梁有承重、横向连接双重功能。墙体为夹坯砖墙,屋面覆以小灰板瓦。这种兼容南北方风格的衙署建筑为中国气候分界线区域所独有,具有罕贵的学术价值。
荆紫关面临丹江,背负群山,地势险要,扼三省交通之咽喉.我国最早的地理书籍《禹贡》记载:荆紫关早在战国以前就是“西接秦川,南通鄂渚”的交通要塞。丹江航运与汉江、长江航运联为一体,陆路不发达时期荆紫关成为我国南部与西北地区的货物中转站。荆紫关成为中国重要的政治、军事、交通、商品经济中心。紫荆关协镇都督府之设,是紫荆关重要战略地位的直接证据。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6 万条内容 · 194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文化石贴图

22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