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建筑设计 \ 建筑资料库 \ 都市传统商业街的再创造——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

都市传统商业街的再创造——武汉市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

发布于:2009-02-11 21:05:11 来自:建筑设计/建筑资料库 [复制转发]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的快速发展,城市空间布局在新的经济形势下发生了结构性的调整。由于诸多历史原因,旧城商业街在现代生活中矛盾日益突出,导致其在新的时代浪潮中逐渐走向衰落。然而,这些历经沧桑的老街却往往是最具本土文化特色和深厚地方人文思想精髓,最能唤起长期生活于此的人们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城市空间。如何延续这些老街传统文化特色并赋予它们新的时代内涵是许多历史文化城市面临的课题。近年来,步行街这一城市设计概念在我国一经引入,立即如雨后春笋般迅速发展起来,为保护和延续城市历史文化资源注入了新的活力。

一 建设步行街的意义
  步行街起源于欧洲,它的出现实质上是一场“步行者的革命”,倡导的是人在城市空间中的主导地位,并通过对环境的更新,重新审定了历史悠久的商业街在现代化城市中的巨大价值,其现实意义在于:

  社会效益——步行街在高密度的旧城中为市民提供了富于人情味的高品质空间环境,增强了人与人交往的乐趣。在自由、轻松的环境中培养市民自我约束力,从而增进社会凝聚力。此外,步行街通常是由传统商业街改建的,那些熟悉且具有独特魅力的历史文化建筑环境最能激发人们对自己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从而引发对其的深切热爱。

  环境效益——步行街建设本身就是整体环境的再创造,是立体的、全方位的景观设计。通过对汽车交通的限制,空气更清新自然,街道上增添了富于人性化的服务设施,创造出一切为“人”服务的和谐、优美的都市环境。

  经济效益——步行街建设使商业老街从原来单纯商业零售功能拓展为综合购物、休闲、娱乐一体化、全方位经营服务。随着环境质量的改善,促进周边地区的经济发展,带动地区地价、房租升值,能为更多的人提供就业机会,成为新的经济增长点。

二  江汉路步行街建设背景
  近年来,武汉市提出创建山水园林城市的建设目标,将突出滨江滨湖自然景观特色,挖掘城市文化内涵作为江城建设指导方针,逐年实施环境创新计划。继1999年中山大道改造整治后,建设江汉路步行街成为市政府在新千年塑造城市形象的重要举措。百年老街江汉路是武汉市民的骄傲,80年代初曾被誉为“华中第一商业文明街”,进入90年代,尽管市政府多次组织力量对其进行环境改造,但由于每次均限于局部的改建和整治,因而并未从根本上解决江汉路面临的诸多矛盾:道路上人车拥挤不堪;曾一度为解决职工下岗就业被辟为摆摊夜市,以致小商贩长期占道经营现象屡禁不止;许多历史风貌建筑缺乏统一管理,被商家装修得不伦不类,加之市政基础设施老化,整体环境杂乱无序,导致近年来商业街零售业在激烈的竞争中呈逐年下滑趋势。在进入新世纪的第一个市政府办公会议上,市政府决定投资兴建江汉路步行街,建成后同中山大道一起共同构成中心城区商业十字轴,加强地区金融商业辐射功能。建设范围南起沿江大道,北至江汉四路,全长1210m,按全步行街方式建设。相对于毗邻的中山大道,江汉路具有更为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优越的商业环境。

  江汉路原名歆生路,是武汉市著名的百年商业老街。在近代史上,曾是华界和原英租界商业金融区衔接地带,至今道路两侧仍存留着13幢近代优秀历史建筑和许多具有风貌特色的建筑,成为江汉路繁华商市的历史见证。目前,江汉路上不仅拥有许多百年老店,更涌现出一大批国内外知名的商业连锁店,是武汉市民心中最负盛名的商业街。

  在区位上,江汉路将沿江大道、中山大道、京汉大道这三条横贯汉口城区的主道路串联起来。京汉大道轻轨正在建设,并且市政府已于今年展开对沿江大道环境整治,重现汉口江滩滨江景观风采。随着三条道路建设工程的实施,将创造出汉口中心城区历史传统与现代生活互为融合的都市景观。

三 江汉路步行街规划设计理念
1 保护优秀的历史建筑和景观风貌
  传统商业街是城市历史与文化最核心的载体,是最具独特风格的都市景观。通过分析,本次设计对江汉路上的建筑做了三级分类:第一类为13幢优秀历史建筑,设计原则是通过整旧如旧、修复破损残缺等保护措施,恢复建筑原貌,保证历史建筑的原真性、可读性和可续性;第二类为有风貌特色的一般性建筑,改造重点为力争保持原有风貌,但在外墙色彩方面允许做修改;第三类为现代建筑,处理原则是粉刷涂新,与环境相协调统一。

2 挖掘历史文化内涵,创造高品质的空间景象
  街道景观是由不同的环境要素共同构成的空间艺术形象。在人的视域中所感觉的各种元素的组合,反映出街道的形象特征和文化特质。在江汉路这条跨越百年的老街上,我们希望能通过设计引发人们对往昔的追忆,对未来的畅想。

  与江汉路相邻的交通路上原有一段青石板路,后因道路扩宽而拆除,在这次方案中,我们特在与该处相近的花楼街口地面按原尺度设计一段青石板路面,以唤起对这段历史的回忆,可惜当年的青石板已难寻觅,只能以灰色花岗岩来替代。

  骑楼是江汉路作为传统商业街的空间特色,我们原希望通过本次的改造,恢复这一传统特色,但由于许多商家已将骑楼侵占,牵涉诸多经济利益,因而未能实现。

3 开辟公共活动空间,促进都市更新
  在封闭、线形的街道上,利用建筑界面的围合开辟几处开敞的活动小广场,让空间产生张弛交替的节奏变化,增添了街道的趣味和生机,为旧城市民提供了难得的休憩、交流、聚会场地。

  通过对江汉路景观特点的分析,利用拆迁近1万m2破旧建筑的场地,在商业最集中繁华的区段创造三个主要空间节点和二个次要空间节点,为狭长街道带来节奏的变化。南端以海关大楼为背景,由古典建筑围合的江汉关广场隐喻着江汉路的过去,与北端展示着未来的现代化喷泉中百广场遥相呼应,其间串连着三个风格各异的街道广场,成为街道上最具活力和吸引力的场所。

4 创建“以人为本”的空间环境
  步行街将人从喧嚣的城市交通中解放出来,树立的是人在空间中的主导地位,环境中的一景一物均以人的心理和生理感受进行设置。为人们提供可小憩的坐椅,设立“人性化”的“街头家具”(小品、电话亭、钟架等),提供为现代人资讯服务的电子咨询设施,一切建设活动以“人”为服务对象,力争创造舒适、优美、富于情趣的街道环境。

四 江汉路步行街的设计要素
  步行街是一种由两侧建筑和街道地面围合而成的街道式都市空间,只有把握步行街各组成要素的特性和功能,满足人们物质和精神的需求,才能创造出步行街的环境艺术个性,江汉路步行街的设施,大致可分为以下几类:

1 铺地
  标准路段:将平均15m宽的道路分为3块板,中部4.5m宽,用600mm×600mm×600mm的印度红花岗岩铺设,两侧铺以同型号灰色火烧花岗岩,每隔3.6 m做石板打磨,地面色彩与整体环境在统一中求变化。

  节点:为营造步行街丰富多彩的商业繁华气氛,在江汉路与各垂直交叉路口处均做统一图案化设计,另在三个主要广场节点(江汉关、鄱阳街、中百)进行了突出环境特征的地面图案设计与所在环境相呼应,增添街道的趣味,吸引人们在此驻足观赏、逗留。

2 街道设施
  丰富、精致的街景离不开“街道家具”的设置,主要包括:坐椅、IC电话亭、时钟、垃圾筒、路标等设施。由于江汉路路面狭窄,在布置中将可组合的设施整体设计,如坐椅和花池、路标与指示牌结合形成统一的小品形象。一些高新技术也在改造中得以应用,坐椅下安置了高质量的音响设备,给人们送来悠扬的中外名曲。中百广场上设立大型电子显示屏,即时传送信息,每天都吸引大量人流在此观赏。

3 景观小品
  雕塑、喷泉、小品是点缀街道的饰品,可增添商业街的文化历史意蕴。在江汉路的三个广场节点上创作了以代表武汉文化生活特色的仿真铸铜雕塑——“热干面”、“竹床”、“挑水”,这些反映老武汉市民真实生活场景的雕塑,市民们百看不厌。回想当时对这些雕塑设计方案定案时,我们专业设计人员存在不同观点,认为这些代表普通市民写真的雕塑与金融商业街的环境特征不相符合,经过激烈讨论并确定实施后,不想市民们这么喜爱,以致开街不久铜塑被抚摸得发亮。这一理想与现实的差距,引发了我们的深思:在设计中如何做到既能体现我们的设计理念又能满足大众的审美情趣是值得研究的课题。

4 商业招牌广告
  商业信息的传递离不开招牌广告,但不加统一设计、管理的广告又会给街道造成视觉的污染。本次改造中,将招牌、广告纳入街景的统一设计中,商家招牌限定在距地4m 处设置,禁止在建筑立面随意悬挂广告。路面广告器布置按30m间距设置,在空间较开敞的地方设置了大型电动广告器,色彩鲜艳的广告成为灰色街景的点缀。

5 亮化
  步行街的建设为周围居民和游人提供了日常活动的都市空间,专业照明设计为江汉路营造出夜间多彩的街景意象。街道两侧建筑立面亮化,烘托出优美的建筑细部。路灯依据人的尺度并结合地段环境特征进行特别造型设计。广场节点、重点地带精心布置庭院灯、地灯,营造出祥和的气息,与底层商铺橱窗界面共同构筑流光溢彩的夜间景象。

6 绿化
  因江汉路路面狭窄,地下市政管线密布,不利于树木种植。为了给街道带来更多的绿色,沿街基本采用按行道树间距布置栽植器,在黄陂街、花楼街道口小广场上布置了乔木及花、草相配的绿化体系,丰富了街道的空间景观。

五 对江汉路步行街的反思
  发生巨变的江汉路在新世纪掀开了新的一章。开街至今已半年有余。作为专业规划人员,通过对其实施效应的体验,重新审视我们在设计工作中的得失,有益于进一步理解和探讨步行街这一特定都市空间的人文内涵。

  通过调查,我们发现一些需改进的方面: ①沿街商业经营项目单一。经过对沿街商家服务对象的分析,我们认为现在江汉路上购物品种缺少多样性,服饰销售占经营项目73%,且多为年轻人休闲装专卖店,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商业功能的发挥,通过商业结构调整,应适当增加书店、旅游商店等多品种的经营项目,这样,既可强化购物功能,又能提升商业街的文化精神品位。 ②加强休闲娱乐服务内容。虽然开辟了公共开放空间,但娱乐活动内容相对缺少,如能将空间进行精心组织,提供一些专为儿童、老年人、青年人等不同群体服务的场所,步行街将会增添更多的生机和活力。

全部回复(38 )

只看楼主 我来说两句
  • ycqycqycqycq
    ycqycqycqycq 沙发
    谢谢楼主分享
    2015-01-27 18:36:27

    回复 举报
    赞同0
  • ycqycqycqycq
    ycqycqycqycq 板凳
    学习了,谢楼主
    2015-01-12 20:18:12

    回复 举报
    赞同0
加载更多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建筑资料库

返回版块

13.58 万条内容 · 17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催化与再生——湖南平和堂商厦设计

湖南平和堂商厦系中日合资兴建的集购物、办公、饮食与文化娱乐等于一体的大型城市商业中心,位于长沙市传统商业腹地五一特区广场。其因处在有数十家百年以上“老字号”的传统商业街——黄兴路与城市东、西两区主干道的交汇地而成为城市经济、文化设施的主要“节点”,也历来为本埠与外埠商家开店设肆首选之地。然而1997年以前五一广场周围基本处在80年代初期城市既有格局的“修补”与改造中,无法承纳近年来多元化社会经济、 生活与环境的发展需要而日渐衰退。 为激活多样的城市生活,激发大众对城市信心,催化城市经济的活力,平和堂商厦以环境为依托, 与城市肌理相契合,广泛融入城市生活,寻求新的城市再生之路。商厦总用地10341.43m2,东西长100m,南北长135m,总规模112860m2,地面29层,地下3层,其中商业裙楼6层,总高近100m。优越的地理环境决定了它将不仅成为城市的商业中心,同时也将成为城市生活场所中心、整体空间的视觉中心。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