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在线论坛 \ 站务休闲 \ 闲聊茶吧 \ 因为爱,所以爱—一个美丽感人的跨国婚姻(转)

因为爱,所以爱—一个美丽感人的跨国婚姻(转)

发布于:2005-04-06 12:56:06 来自:站务休闲/闲聊茶吧 [复制转发]

引子:不知大伙有没看到昨晚中央台的实话实说,讲述了一段幸福美丽的跨国婚姻,故事中的女主人公更是另人起敬!以是转篇文章,与大家共享这动人的故事。

  荣成农民邓忠刚到亚美尼亚一家农场打工,与当地护士米里托杨·努内成就了一段横跨国度的缠绵爱情。
  
 邓忠刚常常在电话里向米里托杨·努内讲《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等中国的爱情传说。这头讲得滔滔不绝,那头听得津津有味。  有一次,两人轻划小船,
欣赏着塞凡湖的风光,米里托杨·努内轻声说:“要是我愿做‘白娘子',你愿做许仙吗?”  米里托杨·努内邀请邓忠刚到她殷实的家里做客,但身为一家药厂经理的父亲和在埃里温市医院做医生的母亲,对这位异国小伙子心生抵触。聪明的邓忠刚不为所动,勤快地给他们全家包起了风味独特的中国饺子,做起了中国特色的手擀面。

 邓忠刚和米里托杨·努内在埃里温市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寄来一封贺信,贺信中写道:“真心祝贺米里托杨·努内成为亚美尼亚第一位中国媳妇!”

米里托杨·努内、邓忠刚夫妇带着两个女孩,乘飞机、坐轮船、搭火车,途经基辅、维尔纽斯、莫斯科、沈阳、大连、烟台,行程10000多公里,于1997年6月28日回到了邓忠刚的家乡荣成。

  ■ 米里托杨·努内通过听孩子讲唐诗,以及看电视、书籍等途径了解中国文化。她说:“常常是两个孩子把在学校里学到的唐诗,在回家反复朗诵时,我也大声地随着读,再经丈夫的点拨,我也深深地迷恋上了中国的诗语言,那些诗写得真是美!‘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不但写出了,而且还‘画’出了瀑布从山上飞下,溅起漂亮水花的风景;那‘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诗句,在我想家的时候,读起来更是有着别样的滋味在心头!有时,我就把这些精美诗句通过‘越洋电话’,用亚美尼亚语翻译给父母听。

  • liu-eerl
    liu-eerl 沙发
      ■ 遇到谁家结婚、谁家生孩子,米里托杨·努内都会提上一篮子鸡蛋前去贺喜;村里的人上她家串门、聊天时,米里托杨·努内都要端出红鲜的苹果、捧出喷香的炒花生等招待客人。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米里托杨·努内和崖西镇占家庄村人相处得情深意厚、难分难舍,她爱上了中国,爱上了荣成。

      在荣成市崖西镇占家庄村,有一个因跨国姻缘而结合的美满家庭。近日,我们专程来到占家庄村,见到了故事的主人公米里托杨·努内和邓忠刚夫妇,采访了一段横跨国度的缠绵爱情。

      感冒住院 擦出爱情火花

      问起米里托杨·努内和邓忠刚的相知相爱相伴经过,夫妇俩的脸上都荡起了甜美的回忆......

      1994年5月,荣成市崖西镇占家庄村27岁的农民邓忠刚来到亚美尼亚首都埃里温市郊区的一家农场打工。身处异乡的他,饮食起居和当地人迥然不同,语言交流也很生疏,每当夜深人静,难免孤寂、思乡。

      1995年9月13日,邓忠刚患重感冒,来到埃里温市医院就医。在7天7夜的住院期间,护士米里托杨·努内看着病床上的邓忠刚,心生同情。她热心地和邓忠刚拉家常,帮邓忠刚打水、买饭。邓忠刚每每道谢时,米里托杨·努内都腼腆地说:“你在这里没有亲人,我帮帮你是应该的。”

      9月19日,邓忠刚出院。他来到医院的护士室,留下了米里托杨·努内的电话号码。这以后,他经常和米里托杨·努内电话联系。他常常不惜电话费向米里托杨·努内讲起《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董永与七仙女》等中国的爱情传说。这头讲得滔滔不绝,那头听得津津有味。

      后来,米里托杨·努内利用双休日主动约邓忠刚来到亚美尼亚著名的塞凡湖畔漫步,倾听邓忠刚讲中国爱情故事。有一次,两人轻划小船,欣赏着塞凡湖的风光,米里托杨·努内轻声说:“要是我愿做‘白娘子’,你愿做许仙吗?”邓忠刚喜不自禁:“我会像许仙疼白娘子一样疼你!”

      有一次,米里托杨·努内邀请邓忠刚到她殷实的家里做客,身为一家药厂经理的父亲和在埃里温市医院做医生的母亲,对这位异国小伙子心生抵触。但邓忠刚不为所动,给他们全家包起了风味独特的中国饺子,做起了中国特色的手擀面,并力所能及地做起了其他家务。日久天长,这个亚美尼亚家庭终于接纳了这位来自中国的小伙子。

      1995年11月18日上午,邓忠刚按亚美尼亚的传统习俗,当着米里托杨·努内父母的面,真情地赠给了米里托杨·努内一枚订婚的紫金戒指和一对紫金耳环。

      12月23日,邓忠刚和米里托杨·努内在埃里温市走上了婚姻的红地毯。中国驻亚美尼亚大使馆的一名工作人员寄来一封贺信,贺信中写道:“真心祝贺米里托杨·努内成为亚美尼亚第一位中国媳妇!”

      思乡心切 夫妻双双把“家”还

      一年后,邓嘎米拉和邓鲁奇娅这一对双胞胎女孩出生。

      1997年6月25日,邓忠刚推心置腹地对爱妻米里托杨·努内说:“我在亚美尼亚生活、工作、家庭都很好。不过一想起中国的家,我还是急于回到那生我养我的环境去!”

      米里托杨·努内沉思良久,看着双眼含泪的丈夫说:“我选择了你,就选准了爱情的归宿,你走到哪儿,我就跟到哪儿!”

      邓忠刚又心事重重地说:“你要知道,我的故乡是中国荣成的一个普通农村。虽然现在的日子发生了巨大变化,不过和你现在优越的生活比起来还有差距。你随着我,要干一些你从来没有接触到的又苦又累的农家活!你能承受得了吗?”

      “不论在何时,不论在何地,你我恩恩爱爱就是最大的幸福!”米里托杨·努内说。

      在与父母依依惜别之后,米里托杨·努内、邓忠刚夫妇带着两个女孩,乘飞机、坐轮船、搭火车,途经基辅、维尔纽斯、莫斯科、沈阳、大连、烟台,行程10000多公里,于1997年6月28日回到了邓忠刚的故乡——山东省荣成市崖西镇占家庄村。他们住上了普通的农家院,过上了相对清贫但幸福的日子。

      养鸡种田 洋护士成了农家媳妇

      双胞胎女孩一天天长大,全家人的日常开销一天天增多。1998年3月14日,米里托杨·努内利用父母寄来的钱,同丈夫办起了容纳12000只鸡的养鸡场。为了节约费用,他们还承包了6亩责任田,把地里收获的玉米等农作物粉碎成部分鸡饲料。

      从来没有干过农家活的米里托杨·努内一切从零开始学起,耙地、播种、除草、割麦子、扒花生、搭建鸡棚、拌匀鸡饲料、弯腰喂鸡等看似轻易的劳动,把米里托杨·努内累得腰酸腿痛,手脚磨出了老茧,嘴角上火生出了水泡,她都咬着牙硬挺着坚持了过来。

      米里托杨·努内还记得给她留下最深刻印象的第一次农家活:1999年夏日麦收期间,丈夫开着手扶拖拉机带动的小型麦收机,前面割倒了一排排麦子,她在后面要急急忙忙地打捆收好,酷日当空,她弯下有些硕胖的腰杆,汗水顺着眉角大颗大颗地滴到了焦灼的田地上;那飞扬的麦穗絮沫
    2005-04-06 12:57:06

    回复 举报
    赞同0
这个家伙什么也没有留下。。。

闲聊茶吧

返回版块

114.53 万条内容 · 187 人订阅

猜你喜欢

阅读下一篇

单图杂图专用帖.

本帖用来给大家借地方用,所以请不用再另开帖子,谢谢合作

回帖成功

经验值 +10